一步一步写算法(之数据选择)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数据选择)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在数学中,有一些数据选择的内容。举个例子来说,有这样一组数据:1、2、3、4。现在我们打算从中挑选出1个数据,那么有几种选择呢?结果应该是1、2、3、4;那么如果挑选2个数据呢,怎么选呢?那么结果应该是12、13、14、15。以此类推,我们还能挑选出3个数据、4个数据的情况。

那么,在程序上面应该怎么表示呢?其实可以使用递归的方法。请大家和我一起计算一下:

如果需要从1、2、3、4中挑选两个数据,那么是不是先从1开始,然后再2、3、4中挑选一个数据,这样可以有12、13、14三种情况。接着呢,我们从2开始,下面可以选择的数据只有从3、4中选择了,1不能选择了,否则会产生重复选项。以此类推,那我们从4开始的时候,发现4后面没有数据的时候,此时迭代终止。

挑选2个数据如此,那么挑选n个数据是不是也是这样呢?首先选出第1个数据,那么剩下来的数据只能从这个数据后面位置开始挑选,如果挑选出n-1个数据,那么表示n个数据存在,继续寻找到,直到n-1个数据选不出来为止;接着我们移动第一个数据的位置,同样需要在当前数据的后面挑选n-1个数据。以此类推,如果我们发现当前数据后面连n-1个数据都没有了,那么表示递归就结束了。

下面我们就可以书写代码了。

a)
定义全局空间和打印函数,保存已经遍历的数据

static int gAllData[MAX_NUMBER]= {0};
static int gTotal = 0;

void print(int pData[], int length)
{
	int index;

	for(index = 0; index < length; index++)
		printf("%d", pData[index]);

	printf("\n");
}

b)开始数据的迭代

void traverse(int pData[], int length, int number)
{
	int index;
	if(0 == length)
		return;

	for(index = 0; index < length; index++){
		gAllData[gTotal ++] = pData[index];

		if(1 == number)
			print(gAllData, gTotal);
		else
			traverse(pData + (index + 1), length - (index + 1), number -1);

		gAllData[-- gTotal] = 0;
	}
}

c)编写测试用例,验证结果

void test()
{
	int data[] = {1, 2, 3, 4, 5, 6};
	memset(gAllData, 0, sizeof(int) * MAX_NUMBER);
	traverse(data, sizeof(data)/sizeof(int), 4);
}

注:我们可以通过不停修改数组data和数值number的方法,验证打印出来的数据和我们自己计算的结果是否有出入。

时间: 2024-12-12 05:01:37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数据选择)的相关文章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选择排序)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选择排序)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选择排序是和冒泡排序差不多的一种排序.和冒泡排序交换相连数据不一样的是,选择排序只有在确定了最小的数据之后,才会发生交换.怎么交换呢?我们可以以下面一组数据作为测试: 2, 1, 5, 4, 9 第一次排序:1, 2, 5, 4, 9 第二次排序: 1, 2, 5, 4, 9 第三次排序: 1, 2, 4, 5, 9 第四次排序: 1, 2, 4, 5,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递归和堆栈)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递归和堆栈)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看过我前面博客的朋友都清楚,函数调用主要依靠ebp和esp的堆栈互动来实现的.那么递归呢,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函数自己调用自己.如果一个函数调用的是自己本身,那么这个函数就是递归函数. 我们可以看一下普通函数的调用怎么样的.试想如果函数A调用了函数B,函数B又调用了函数C,那么在堆栈中的数据是怎么保存的呢? 函数A ^ 函数B | (地址递减) 函数C |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双向链表)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双向链表)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前面的博客我们介绍了单向链表.那么我们今天介绍的双向链表,顾名思义,就是数据本身具备了左边和右边的双向指针.双向链表相比较单向链表,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1)在数据结构中具有双向指针 (2)插入数据的时候需要考虑前后的方向的操作 (3)同样,删除数据的是有也需要考虑前后方向的操作 那么,一个非循环的双向链表操作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合并排序)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合并排序)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前面一篇博客提到的快速排序是排序算法中的一种经典算法.和快速排序一样,合并排序是另外一种经常使用的排序算法.那么合并排序算法有什么不同呢?关键之处就体现在这个合并上面. 合并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所示: 1)把0~length-1的数组分成左数组和右数组 2)对左数组和右数组进行迭代排序 3)将左数组和右数组进行合并,那么生成的整个数组就是有序的数据数组 下面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排序二叉树)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排序二叉树)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前面我们讲过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每一个循环节点有两个指针,一个指向前面一个节点,一个指向后继节点,这样所有的节点像一颗颗珍珠一样被一根线穿在了一起.然而今天我们讨论的数据结构却有一点不同,它有三个节点.它是这样定义的: typedef struct _TREE_NODE { int data; struct _TREE_NODE* parent; str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二叉树广度遍历)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二叉树广度遍历)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在二叉树的遍历当中,有一种遍历方法是不常见的,那就是广度遍历.和其他三种遍历方法不同,二叉树的广度遍历需要额外的数据结构来帮助一下?什么数据结构呢?那就是队列.因为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点,这个特点要求我们在遍历新的一层数据之前,必须对上一次的数据全部遍历结束.暂时还没有掌握队列知识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我的这一篇博客-队列. a)下面是新添加的队列数据结构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哈希二叉树)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哈希二叉树)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用过平衡二叉树的朋友都清楚,平衡二叉树的最大优点就是排序.不管是在数据插入的时候还是在数据删除的时候,我们都要考虑到数据的排序情况.但是和数据的添加.删除一样重要的,还有数据的查询.很不幸,平衡二叉树经常由于节点的添加和删除,数据的查询效率会变得非常低下.朋友们可以看看下面这样的一个极端场景,所有分支节点都只有一边存在数据: /* * 7 3 * / *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链表排序)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链表排序)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相比较线性表的排序而言,链表排序的内容稍微麻烦一点.一方面,你要考虑数据插入的步骤:另外一方面你也要对指针有所顾虑.要是有一步的内容错了,那么操作系统会马上给你弹出一个exception.就链表的特殊性而言,适合于链表的排序有哪些呢? (1)插入排序    (适合) (2)冒泡排序    (适合) (3)希尔排序    (适合) (4)选择排序    (适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堆排序)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堆排序)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堆排序是另外一种常用的递归排序.因为堆排序有着优秀的排序性能,所以在软件设计中也经常使用.堆排序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性质,和二叉平衡树基本是一致的.打一个比方说,处于大堆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必须满足这样一个特性: (1)每一个array[n] 不小于array[2*n] (2)每一个array[n]不小于array[2 * n + 1] 构建这样一个堆只是基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