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三)(转)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缓冲区内部对于状态变化的跟踪机制,而对于NIO中缓冲区来说,还有很多的内容值的学习,如缓冲区的分片与数据共享,只读缓冲区等。在本文中我们来看一下缓冲区一些更细节的内容。

缓冲区的分配

在前面的几个例子中,我们已经看过了,在创建一个缓冲区对象时,会调用静态方法allocate()来指定缓冲区的容量,其实调用 allocate()相当于创建了一个指定大小的数组,并把它包装为缓冲区对象。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将一个现有的数组,包装为缓冲区对象,如下示例代码所示: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public class BufferWrap {
  2. public void myMethod()
  3. {
  4. // 分配指定大小的缓冲区
  5. ByteBuffer buffer1 = ByteBuffer.allocate(10);
  6. // 包装一个现有的数组
  7. byte array[] = new byte[10];
  8. ByteBuffer buffer2 = ByteBuffer.wrap( array );
  9. }
  10. }

缓冲区分片

在NIO中,除了可以分配或者包装一个缓冲区对象外,还可以根据现有的缓冲区对象来创建一个子缓冲区,即在现有缓冲区上切出一片来作为一个新的缓冲区,但现有的缓冲区与创建的子缓冲区在底层数组层面上是数据共享的,也就是说,子缓冲区相当于是现有缓冲区的一个视图窗口。调用slice()方法可以创建一个子缓冲区,让我们通过例子来看一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import java.nio.*;
  2. public class Program {
  3. static publ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4.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 10 );
  5. // 缓冲区中的数据0-9
  6. for (int i=0; i<buffer.capacity(); ++i) {
  7. buffer.put( (byte)i );
  8. }
  9. // 创建子缓冲区
  10. buffer.position( 3 );
  11. buffer.limit( 7 );
  12. ByteBuffer slice = buffer.slice();
  13. // 改变子缓冲区的内容
  14. for (int i=0; i<slice.capacity(); ++i) {
  15. byte b = slice.get( i );
  16. b *= 10;
  17. slice.put( i, b );
  18. }
  19. buffer.position( 0 );
  20. buffer.limit( buffer.capacity() );
  21. while (buffer.remaining()>0) {
  22. System.out.println( buffer.get() );
  23. }
  24. }
  25. }

在该示例中,分配了一个容量大小为10的缓冲区,并在其中放入了数据0-9,而在该缓冲区基础之上又创建了一个子缓冲区,并改变子缓冲区中的内容,从最后输出的结果来看,只有子缓冲区“可见的”那部分数据发生了变化,并且说明子缓冲区与原缓冲区是数据共享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只读缓冲区

只读缓冲区非常简单,可以读取它们,但是不能向它们写入数据。可以通过调用缓冲区的asReadOnlyBuffer()方法,将任何常规缓冲区转 换为只读缓冲区,这个方法返回一个与原缓冲区完全相同的缓冲区,并与原缓冲区共享数据,只不过它是只读的。如果原缓冲区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只读缓冲区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import java.nio.*;
  2. public class Program {
  3. static publ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4.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 10 );
  5. // 缓冲区中的数据0-9
  6. for (int i=0; i<buffer.capacity(); ++i) {
  7. buffer.put( (byte)i );
  8. }
  9. // 创建只读缓冲区
  10. ByteBuffer readonly = buffer.asReadOnlyBuffer();
  11. // 改变原缓冲区的内容
  12. for (int i=0; i<buffer.capacity(); ++i) {
  13. byte b = buffer.get( i );
  14. b *= 10;
  15. buffer.put( i, b );
  16. }
  17. readonly.position(0);
  18. readonly.limit(buffer.capacity());
  19. // 只读缓冲区的内容也随之改变
  20. while (readonly.remaining()>0) {
  21. System.out.println( readonly.get());
  22. }
  23. }
  24. }

如果尝试修改只读缓冲区的内容,则会报ReadOnlyBufferException异常。只读缓冲区对于保护数据很有用。在将缓冲区传递给某个 对象的方法时,无法知道这个方法是否会修改缓冲区中的数据。创建一个只读的缓冲区可以保证该缓冲区不会被修改。只可以把常规缓冲区转换为只读缓冲区,而不能将只读的缓冲区转换为可写的缓冲区。

直接缓冲区

直接缓冲区是为加快I/O速度,使用一种特殊方式为其分配内存的缓冲区,JDK文档中的描述为:给定一个直接字节缓冲区,Java虚拟机将尽最大努 力直接对它执行本机I/O操作。也就是说,它会在每一次调用底层操作系统的本机I/O操作之前(或之后),尝试避免将缓冲区的内容拷贝到一个中间缓冲区中 或者从一个中间缓冲区中拷贝数据。要分配直接缓冲区,需要调用allocateDirect()方法,而不是allocate()方法,使用方式与普通缓冲区并无区别,如下面的拷贝文件示例: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import java.io.*;
  2. import java.nio.*;
  3. import java.nio.channels.*;
  4. public class Program {
  5. static publ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6. String infile = "c:\\test.txt";
  7.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 infile );
  8. FileChannel fcin = fin.getChannel();
  9. String outfile = String.format("c:\\testcopy.txt");
  10. FileOutputStream f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 outfile );
  11. FileChannel fcout = fout.getChannel();
  12. // 使用allocateDirect,而不是allocate
  13.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 1024 );
  14. while (true) {
  15. buffer.clear();
  16. int r = fcin.read( buffer );
  17. if (r==-1) {
  18. break;
  19. }
  20. buffer.flip();
  21. fcout.write( buffer );
  22. }
  23. }
  24. }

内存映射文件I/O

内存映射文件I/O是一种读和写文件数据的方法,它可以比常规的基于流或者基于通道的I/O快的多。内存映射文件I/O是通过使文件中的数据出现为 内存数组的内容来完成的,这其初听起来似乎不过就是将整个文件读到内存中,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一般来说,只有文件中实际读取或者写入的部分才会映射到内存中。如下面的示例代码: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import java.io.*;
  2. import java.nio.*;
  3. import java.nio.channels.*;
  4. public class Program {
  5. 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start = 0;<span style="font-family:FangSong_GB2312;font-size:13px;">
  6. 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size = 1024;
  7. static publ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8. RandomAccessFile raf = new RandomAccessFile( "c:\\test.txt", "rw" );
  9. FileChannel fc = raf.getChannel();
  10. MappedByteBuffer mbb = fc.map( FileChannel.MapMode.READ_WRITE,
  11. start, size );
  12. mbb.put( 0, (byte)97 );
  13. mbb.put( 1023, (byte)122 );
  14. raf.close();
  15. }
  16. }</span>

关于缓冲区的细节内容,我们已经用了两篇文章来介绍。在下一篇中将会介绍NIO中更有趣的部分Nonblocking I/O。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uxianglong/article/details/6612263

时间: 2024-10-10 13:11:27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三)(转)的相关文章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4) 来自网上资料整理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缓冲 区的一些细节内容,现在终于可以进入NIO中最有意思的部分非阻塞I/O.通常在进行同步I/O操作时,如果读取数据,代码会阻塞直至有 可供读取的数据.同样,写入调用将会阻塞直至数据能够写入.传统的Server/Client模式会基于TPR(Thread per Request),服务器会为每个客户端请求建立一个线程,由该线程单独负责处理一个客户请求.这种模式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线程数量的剧增,大量的线程会 增大服务器的开销.大多数的实现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都采用了线程池模型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四)(转)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缓冲区的一些细节内容,现在终于可以进入NIO中最有意思的部分非阻塞I/O.通常在进行同步I/O操作时,如果读取数据,代码会阻塞直至有 可供读取的数据.同样,写入调用将会阻塞直至数据能够写入.传统的Server/Client模式会基于TPR(Thread per Request),服务器会为每个客户端请求建立一个线程,由该线程单独负责处理一个客户请求.这种模式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线程数量的剧增,大量的线程会增大服务器的开销.大多数的实现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都采用了线程池模型,并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一)(转)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要做一些Java方面的开发,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Java NIO(New I/O),尽管很早以前了解过一些,但并没有认真去看过它的实现原理,也没有机会在工作中使用,这次也好重新研究一下,顺便写点东西,就当是自己学习 Java NIO的笔记了.本文为NIO使用及原理分析的第一篇,将会介绍NIO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在Java1.4之前的I/O系统中,提供的都是面向流的I/O系统,系统一次一个字节地处理数据,一个输入流产生一个字节的数据,一个输出流消费一个字节的数据,面向流的I/O速度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二)(转)

在第一篇中,我们介绍了NIO中的两个核心对象:缓冲区和通道,在谈到缓冲区时,我们说缓冲区对象本质上是一个数组,但它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数组,缓冲区对象内置了一些机制,能够跟踪和记录缓冲区的状态变化情况,如果我们使用get()方法从缓冲区获取数据或者使用put()方法把数据写入缓冲区,都会引起缓冲区状态的变化.本文为NIO使用及原理分析的第二篇,将会分析NIO中的Buffer对象. 在缓冲区中,最重要的属性有下面三个,它们一起合作完成对缓冲区内部状态的变化跟踪: position:指定了下一个将要被写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1) 来自网上资料整理

在NIO中有几个核心对象需要掌握:缓冲区(Buffer).通道(Channel).选择器(Selector). 缓冲区Buffer 缓 冲区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对象,更直接的说,其实就是一个数组,在NIO库中,所有数据都是用缓冲区处理的.在读取数据时,它是直接读到缓冲区中的: 在写入数据时,它也是写入到缓冲区中的:任何时候访问 NIO 中的数据,都是将它放到缓冲区中.而在面向流I/O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是直接写入或者直接将数据读取到Stream对象中. 在NIO中,所有的缓冲区类型都继承于抽象类Buf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2) 来自网上资料整理

在缓冲区中,最重要的属性有下面三个,它们一起合作完成对缓冲区内部状态的变化跟踪: position:指定了下一个将要被写入或者读取的元素索引,它的值由get()/put()方法自动更新,在新创建一个Buffer对象时,position被初始化为0. limit:指定还有多少数据需要取出(在从缓冲区写入通道时),或者还有多少空间可以放入数据(在从通道读入缓冲区时). capacity:指定了可以存储在缓冲区中的最大数据容量,实际上,它指定了底层数组的大小,或者至少是指定了准许我们使用的底层数组的容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3) 来自网上资料整理

缓冲区的分配 在 前面的几个例子中,我们已经看过了,在创建一个缓冲区对象时,会调用静态方法allocate()来指定缓冲区的容量,其实调用 allocate()相当于创建了一个指定大小的数组,并把它包装为缓冲区对象.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将一个现有的数组,包装为缓冲区对象,如下示例代码所 示: public class BufferWrap { public void myMethod() { // 分配指定大小的缓冲区 ByteBuffer buffer1 = ByteBuffer.allocat

支付宝app支付java后台流程及原理分析

java版支付宝app支付流程及原理分析 本实例是基于springmvc框架编写     一.流程步骤         1.执行流程           当手机端app(就是你公司开发的app)在支付页面时,调起服务端(后台第1个创建订单接口)接口,后台把需要调起支付宝支付的参数返回给手机端,手机端拿到         这些参数后,拉起支付宝支付环境完成支付,完成支付后会调异步通知(第2个接口),此时需要给支付宝返回成功或者失败信息,成功后会调用同步通知(第3个接口)         返回支付成

Java集合:ConcurrentHashMap原理分析

集合是编程中最常用的数据结构.而谈到并发,几乎总是离不开集合这类高级数据结构的支持.比如两个线程需要同时访问一个中间临界区(Queue),比如常会用缓存作为外部文件的副本(HashMap).这篇文章主要分析jdk1.5的3种并发集合类型(concurrent,copyonright,queue)中的ConcurrentHashMap,让我们从原理上细致的了解它们,能够让我们在深度项目开发中获益非浅. 通过分析Hashtable就知道,synchronized是针对整张Hash表的,即每次锁住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