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房地产救经济老路走不通

媒体称房地产救经济老路走不通

业内热评中国证券报[微博]张敏2014-09-26 01:34

我要分享

6

近期,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松绑的传闻甚嚣尘上,尽管几大行均未证实,但传闻反映出的救市冲动颇为真切。在经济增长乏力、“房地产财政”缩水的情况下,这种冲动不难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度过“黄金十年”的房地产业,已无力承担提振经济的“重任”。在调结构、去房地产化的重要阶段,切勿重走房地产救经济的老路。

对于信贷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公布了相关措施,挽救市场与提振信心的目的明显。在房地产发展史上,这一幕似曾相识。2008年,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从当年10月起,多个城市出台文件进行救市。10月22日,三部委发文指出,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住房提供贷款,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0.7倍(原为0.8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随后,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

如今的情形是,低迷的成交量似乎表明,只有信贷彻底松绑,才能激活房地产市场。那么,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要不要救?

之所以有“救市”诉求,是因为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地方财政等层面都有重要贡献。过去多年来,这种“支柱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在新形势下,有两个基本判断必须厘清。

第一,我国正处于“调结构”的重要阶段,“去房地产化”是调结构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当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因此,避免房地产业继续“绑架”宏观经济,是未来的政策重要考量。

第二,度过“黄金十年”后,房地产业将告别高增长阶段。随着整体供需关系逆转和人均居住面积提高,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难以为继。近期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多月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表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下滑,且这种趋势难以逆转。

基于这种判断,尽管多数从业者已习惯于“低迷期救市”的固有逻辑,但靠房地产救经济的老路显然走不通。

不过,在城镇化方兴未艾、房地产业仍承受政策高压、经济增长乏力的阶段,对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仍有必要。但这种调整不应以“救市”之名,而需站在维持市场平稳运行、推动经济健康增长的角度。

首先,房地产信贷政策有必要适度放松。在现有信贷政策下,首次置业需求和改善需求仍受诸多限制。引导合理需求释放,是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之一。因此,适度放松信贷政策、降低购房杠杆,在现阶段颇有必要。

其次,避免地方救市行为“越线”。所谓“越线”,是指逾越土地、信贷等红线。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地粗放利用、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地方融资平台过度投资等乱象,对此需警惕并严格监管,避免市场非理性膨胀,并带来新的供应过剩和金融风险。

再次,加快建设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等建设,有助于维持市场平稳运行。在供需关系发生逆转、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的当下,这些长效机制的推出迫在眉睫。

最后,加快推进城镇化相关改革。城镇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红利,同时是房地产业进入“白银时代”的重要背景。加快推进与城镇化相关的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既能开启经济增长新动力,也有助消化房地产市场过剩库存,避免市场“硬着陆”。

(中国证券报)

相关阅读:

·中国炒房客逃离国内楼市 组团进军海外房地产市场 2014.09.25
·叶檀:限贷放松能否提振房地产市场 2014.09.25
·房地产成经济增长最大压力 宽松政策待破局 2014.09.25
时间: 2024-12-06 03:55:44

媒体称房地产救经济老路走不通的相关文章

救市猛药难阻楼市下滑 媒体称房价不是想救就能救

救市猛药难阻楼市下滑 媒体称房价不是想救就能救 行业动态京华时报[微博]2014-11-14 02:20 我要分享 7 [摘要]在救市猛药作用下,10月份楼市走势依旧是一个“降”字.从这一点来看,楼市.房价不是谁想救就能救的.市场的无形之手也许会被有形之手一时扭曲,但长久看楼市仍将回到市场规律的大道上. 进入下半年,地方政府救市热情高涨,除了一线城市外,基本全部取消了楼市限购政策.而救市最猛的药是,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取消了限贷政策.之后,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又放宽对公积金贷款的限制.还有

个税改革怎么改?媒体称年收入超12万者税负或增加

国务院近日发文明确,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动,实施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 另有媒体称,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高收入阶层未来多元化的劳动所得将作为增量因素考虑纳入综合所得,并由此统计个人所得税.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这类人群是重点调节的人群.不过,真正的方案出台仍需时日. 1.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

读后有感 - 媒体称教育减负加剧阶层分化 贫民子弟受损

太阳火神的美丽人生 (http://blog.csdn.net/opengl_es)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创作公用协议 转载请保留此句:太阳火神的美丽人生 -  本博客专注于 敏捷开发及移动和物联设备研究:iOS.Android.Html5.Arduino.pcDuino,否则,出自本博客的文章拒绝转载或再转载,谢谢合作. 从该文中挖拙出以下几个"确切"的信息: 1.教育资源不够丰富 --- 因为有不均衡,所以联想到不丰富,如果丰富,是否会有不均衡

真要救经济,就应该放掉房地产,减税

现在的房价很疯狂,上海的天价成交,深圳的赶超香港,已经进入最后的疯狂,其背后其实是认为的对倒,当然不排除有傻子接盘.实体经济没有起色,是无法支撑起这种高房价的,而社会的生产效率的对比同样无法支持现有的汇率.这个世界本质上靠的还是实力.如果写一行hello word,其中只有llo word都是税费,怎么救,怎么鼓动,经济都不会好起来.转型不是一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转型一定需要利润空间来支撑(人的转型也需要时间和金钱来支撑). 未来的几年将是人力成本继续上升,但失业率也同样会飙升的时代.资金方,劳动

房地产仍是经济支柱行业 80%中小房企面临合并

房地产仍是经济支柱行业 80%中小房企面临合并 行业动态成都商报[微博]陈松 柯娟 陈佳曜2014-11-04 07:07 我要分享 0 [摘要]在未来20年里,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将大大减少,并呈现出强者越强的特点,大约70-80%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将面临着被兼并.合并的风险. 房地产行业最黄金的岁月,已经“如春雷一般过去了”! <成都商报>连续推出“我看未来20年”大型公益演讲的巨大影响持续扩散.继昨成都商报向汽车行业大胆发问“未来20年,你最看好哪家企业”之后,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房地产

房地产告别狂飙时代 “泡沫论”领衔楼市关键词

房地产告别狂飙时代 “泡沫论”领衔楼市关键词 新京报[微博]2014-09-26 07:33 我要分享 1 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2014年北京楼市也告别了2013年的高速狂飙,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房价和成交量都从高位滑落,进入自2011-2012年以来的首个调整期.这九个月里,楼市出现了诸多热点,市场层面有自住房争议.弃选风波.商品房降价.土地流拍.中介关店等等,政策层面则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九折利率重出江湖.松绑豪宅预售证等,此时盘点这些关键词,让我们一起见证楼市的走向. 自住房 今

房地产税预期影响房价走势:一线城市继续上行

房地产税预期影响房价走势:一线城市继续上行 行业动态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微博]江风扬2014-11-14 06:13 我要分享 17 [摘要]一线城市和富庶地区的房价,还将继续上行,因为它可以将房产税转嫁到房租上去,而那些落后的.竞争力弱的地区,房价将不可挽回地一路下跌,直到跌无可跌.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征收房地产税在广东,已隐约有了时间表,不久的未来,来自房地产领域的税收,将在县市级的总体税收中占有较大比重,成为主体税种.关于该税种推出的预期,无疑将对房价的涨跌产生较大影响,也成为投资者

跟张忠谋缠斗了20年 称芯片代工是自己的创意(做研究和经营事业不一样,他的话不多,但意见很多,有大格局)

半导体业内尊称张忠谋为“半导体代工之父”,但一个人却对这一说法嗤之以鼻. [1] 台湾双雄,这个曾经声震全球半导体的名词,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2016财年,台积电实现营收2072亿人民币,净利润730亿.今年3月,台积电市值突破万亿人民币大关,超越英特尔成为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公司.此后的2个多月里,其股价持续攀升,截止本文发布,台积电的市值已达1873.73亿美元(约合12775亿人民币). “双雄”的另一端,台湾联华电子(下简称台联电)去年的营收约合人民币333亿元,净利润不足20亿人民币,其市

超20城急推购房补贴 地方救市力度接近2008年

超20城急推购房补贴 地方救市力度接近2008年 宏观经济华夏时报[微博]董映颉2014-10-25 00:50 我要分享 608 华夏时报记者 董映颉 北京报道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指标均在进一步下探.在这一市场环境下,自央行9·30新政之后,政策继续宽松的预期在市场发酵. 显然,10月已成为各地方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救市舞台.继宁波出台大学生购房补贴政策之后,10月17日和19日,天津.潍坊先后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力度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