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站技术架构阅读笔记2

第二次主要阅读了第二篇的架构,阅读了瞬时响应,网站的高性能,万无一失,网站的高可用架构,永无止境,网站的伸缩性架构。

网站性能是客观的指标,可以具体体现到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技术指标,同时也是主观的感受,而感受则是一种与具体参与者相关的微妙的东西,用户的感受和工程师的感受不同,不同的用户感受也不同。网站性能测试是性能优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性能优化结果的检查和度量标准。不同视角下的网站性能有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优化手段。对于一些软件工程师来说,说到网站性能的时候,通常和用户说的不一样。开发人员关注的主要是应用程序本身及其相关子系统的性能,包括响应延迟,系统吞吐量,并发处理能力,系统稳定性等技术指标。主要的优化手段有使用缓存加速数据读取,使用集群提高吞吐能力,使用异步消息加快请求响应及实现削峰,使用代码优化手段改善程序性能。运维人员更关注基础设施性能和资源利用率,如网络运营商的带宽能力,服务器硬件的配置,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服务器和网络带宽的资源利用率等。主要优化手段有建设优化骨干网,使用高性价比定制服务器,利用虚拟化技术优化资源等。对于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请求的数目,这个数字也反映了系统的负载特性,对于网站而言,并发数即网站并发用户数,指同时提交请求的用户数目。与网站并发用户相对应的还有网站在线用户数,当前登录网站的用户总数和网站系统用户数,可能访问系统的总用户数,对多数网站而言就是注册用户数,其数量比较关系为:网站系统用户数大于网站在线用户数大于网站并发用户数。在网站产品设计初期,产品经理和经营人员就需要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站系统用户数,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产品特性和运营手段,推算在线用户数和并发用户数。这些指标将成为系统非功能设计的重要依据。现实中,经常看到某些网站,特别是电商类网站,市场推广人员兴致勃勃地打广告打折促销,用户便兴致勃勃的去抢购,结果活动刚一开始,就因为并发用户数超过网站最大负载而响应缓慢,急性子的用户不停刷新浏览器,导致系统并发数更高,最后以服务器系统崩溃,用户浏览器显示而告终。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网站技术准备不充分导致,也有可能是运营人员错误的评估并发用户数导致。

回顾网站架构发展历程,网站架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向网站添加服务器的历史。只要工程师能向网站的服务器集群中添加新的机器.  只要新添加的服务器能线性提高网站的整体服务处理能力,网站就无需为不断增长的用户和访问而焦虑。

时间: 2024-12-28 16:04:31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阅读笔记2的相关文章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阅读笔记5

这一次主要阅读了本书的对大型网站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以及在架构师中架构师的领导艺术. 一般的故障现象,由于某应用发布后,数据库Load居高不下,远超于正常水平,持续报警.主要的原因分析是,检查数据库,发现报警是因为某条sql引起的,这条是一条简单的有索引的数据查询,不应该引发报警.继续检查,发现这条sql执行频率非常高,远远超过正常水平,追查这条sql,发现被网站应用调用,首页是被访问最频繁的网页,这条sql被首页调用,也就被频繁执行了.经验教训,首页不应该访问数据库,首页需要的数据可以从缓存服务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阅读笔记4

这次阅读了第三篇维基百科的高性能架构设计分析和海量分布式储存系统Doris的高可用架构设计分析.对于这两节主要讲了许多内容. 作为一个百科服务类网站,维基百科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应对来自全球各地的巨量并发的词条查询请求.相对其他网站,它的业务比较简单,用户操作大部分是只读的,这些前提使它的性能优化约束变得简单,可以让技术团队将每一种性能优化手段都发挥到极致,且业务束缚较少,因此它的性能优化比较有典型意义.所谓网站前端是指应用服务器之前的部分,包括DNS服务,cdn服务,反向代理服务,静态资源服务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阅读笔记(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读书笔记目录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通过梳理大型网站技术发展历程,剖析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模式,深入讲述大型互联网架构设计的核心原理,并通过一组典型网站技术架构设计案例,为读者呈现一幅包括技术选型.架构设计.性能优化.Web安全.系统发布.运维监控等在内的大型网站开发全景视图.虽然没有相关的细节内容,不妨碍一览众山小大型网站的各个方面. ? 为什么会读此书 为以后有机会做大型网站做技术储备,深入了解大型网站建设的各个方面.以此形成笔记,方便以后复习和查阅,必经书读一遍是远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笔记

最近又把<大型网站技术架构>看了一遍.而中间读了一本<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材后,感觉对大型网站的技术架构有更深的了解.在此结合对这两本书的理解做一些笔记 传统的OS(Operator System)有四个基本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以进程为基本单位,对其创建和撤销 a)         进程控制 b)         进程同步 c)         进程通信 d)         调度 存储器管理 a)         内存分配 b)         内存保护 c)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 读书笔记4 高可用架构

说句掏心窝的话,高可用甚至比高性能更重要.为什么? 因为你把系统的性能优化10倍,你的老板可能会说:小董呀,干的不错. 可是,如果你负责的模块,三天两头就宕掉了,嘿嘿,你懂得. 可用性度量 99%-----网站年度不可用时间小于88个小时 99.9%---网站年度不可用时间小于9个小时 99.99%---网站年度不可用时间小于53分钟 高可用架构 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大多采用pc级服务器,开源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这样来说,当然节省成本,不过另一方面来说,服务器宕机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了. 所以,高可用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 读书笔记1 大型网站架构模式

架构,又名软件架构,是有关软件整体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 关于什么是模式,这个来自建筑学的词汇是这样定义的:"每一个模式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及该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这样,你就能一次又一次地使用该方案而不必做重复工作".模式的关键在于模式的可重复性,问题与场景的可重复性带来解决方案的可重复使用. 针对现在的高并发访问,海量数据处理,高可靠运行等一系列问题,众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提出了各种系统解决方案.这些优秀可靠的方案又被别的网站重复使用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 读书笔记2 大型网站核心架构要素

通常情况下,一个网站的架构出来功能性需求外,还应该考量以下五个方面: 性能 可用性 伸缩性 扩展性 安全性 性能 性能的官方解释,我就不说了.对用户来说,就是系统的反应速度是否快. 对网站来说,性能问题是无处不在的,继而,我们优化性能的手段也有很多. 我们从前到后一个一个来说 在浏览器端,可以通过浏览器缓存,页面压缩,合理布局页面等方式 还可以使用cdn,让一些静态文件放在网络服务商的机房,这样离用户近一些. 也可以使用反向代理,把静态文件存在反向代理服务器上,例如apache 服务器端就是缓存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 读书笔记3 高性能架构

很明显,这一章是说性能优化的,那么在说性能之前,我们得先了解性能的具体定义,也就是说如何评定一个系统性能是好还是不好. 因此,我们就先说说性能测试,然后分别是前端性能,应用服务器的性能以及存储性能的优化. 性能测试 1 不同的人对性能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对用户来说,他们认为的性能就是网站反应的快慢,具体来说就是他们点击鼠标,然后看到效果所需要的时间.对于这部分的优化,可以参见后面的前端部分 对开发人员来说,那就简单了,包括系统延迟,系统吞吐量,并发处理能力,稳定性等等.当然,这部分的优化就主要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