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型:Reactor模式和Proactor模式

  随着IO多路复用技术的出现,出现了很多事件处理模式。同步I/O模型通常由Reactor模式实现,而异步I/O模型则由Proactor模式实现。

  • Reactor模式:

  Reator类图如上所示,Reactor模式又叫反应器或反应堆,即实现注册描述符(Handle)及事件的处理器(EventHandler),当有事件发生的时候,事件多路分发器(Event Demultiplexer)做出反应,调用事件具体的处理函数(ConcreteEventHandler::handle_event())。

  Reator模式的典型启动过程如下:

  1. 创建Reactor
  2. 注册事件处理器(Reactor::register_handler())
  3. 调用事件多路分发器进入无限事件循环(Reacor:handle_events)
  4. 当操作系统通知某描述符状态就绪时,事件多路分发器找出并调用此描述符注册的事件处理器。

   Reactor模式已经被广泛使用,著名的开源事件库libevent、libev、libuv都是使用Reactor模式。

  Reactor模式的优点:

  • 实现相对简单,对于耗时短的处理场景处理高效;
  • 操作系统可以在多个事件源上等待,并且避免了多线程编程相关的性能开销和编程复杂性;
  • 事件的串行化对应用是透明的,可以顺序的同步执行而不需要加锁;
  • 事务分离:将与应用无关的多路分解和分配机制和与应用相关的回调函数分离开来。

  Reactor模式的缺点:

  Reactor处理耗时长的操作(如文件I/O)会造成事件分发的阻塞,影响到后续事件的处理。

  因此涉及到文件I/O相关的操作,需要使用异步I/O,即使用Proactor模式效果更佳。

时间: 2024-12-05 20:05:21

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型:Reactor模式和Proactor模式的相关文章

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式(Proactor和Reactor)

典型的多线程服务器的线程模型 1. 每个请求创建一个线程,使用阻塞式 I/O 操作 这是最简单的线程模型,1个线程处理1个连接的全部生命周期.该模型的优点在于:这个模型足够简单,它可以实现复杂的业务场景,同时,线程个数是可以远大于CPU个数的.然而,线程个数又不是可以无限增大的,为什么呢?因为线程什么时候执行是由操作系统内核调度算法决定的,调度算法并不会考虑某个线程可能只是为了一个连接服务的,时间片到了就执行一下,哪怕这个线程一执行就会不得不继续睡眠.这样来回的唤醒.睡眠线程在次数不多的情况下,

两种高效的并发模式(半同步/半异步和领导者/追随者)

一.并发编程与并发模式 并发编程主要是为了让程序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并发编程对计算精密型没有优势,反而由于任务的切换使得效率变低.如果程序是IO精密型的,则由于IO操作远没有CPU的计算速度快,所以让程序阻塞于IO操作将浪费大量的CPU时间.如果程序有多个线程,则当前被IO操作阻塞的线程可主动放弃CPU,将执行权转给其它线程.(*IO精密型和cpu精密型可以参考此文:CPU-bound(计算密集型) 和I/O bound(I/O密集型)) 并发编程主要有多线程和多进程,这里我们先讨论并发模式,并发

两种高性能I/O设计模式(Reactor/Proactor)的比较

综述 这篇文章探讨并比较两种用于TCP服务器的高性能设计模式. 除了介绍现有的解决方案,还提出了一种更具伸缩性,只需要维护一份代码并且跨平台的解决方案(含代码示例),以及其在不同平台上的微调. 此文还比较了java.c#.c++对各自现有以及提到的解决方案的实现性能. 系统I/O 可分为阻塞型, 非阻塞同步型以及非阻塞异步型[1.2]. 阻塞型I/O意味着控制权只到调用操作结束了才会回到调用者手里. 结果调用者被阻塞了, 这段时间了做不了任何其它事情. 更郁闷的是,在等待IO结果的时间里,调用者

对于观察者模式,Reactor模式,Proactor模式的一点理解

最近就服务器程序IO效率这一块了解一下设计模式中的Reacotr模式和proactor模式,感觉跟观察者模式有些类似的地方,网上也看了一些其他人对三者之间区别的理解,都讲得很仔细,在此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点简单的记录和总结,如果理解不对的地方,以后再慢慢深入和更新. 观察者模式: 也可以称为为 发布-订阅 模式,主要适用于多个对象依赖某一个对象的状态并,当某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要通知其他依赖对象做出更新.是一种1对多的关系.当然,如果依赖的对象只有一个时也是一种特殊的一对一关系.通常,观察者模式适

高性能IO设计中的Reactor模式与Proactor模式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在比较这两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明白几个概念.什么是阻塞和非阻塞?什么是同步和异步?同步和异步是针对应用程序和内核的交互而言的,同步指的是用户进程触发IO操作并等待或者轮询的去查看IO操作是否就绪,而异步是指用户进程触发IO操作以后便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而当IO操作已经完成的时候会得到IO完成的通知(异步的特点就是通知).而阻塞和非阻塞是针

Reactor模式与Proactor模式

该文章总结了网上资源对这两种模式的描述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awen/archive/2011/05/18/2050358.html 1.标准定义 两种I/O多路复用模式:Reactor和Proactor 一般地,I/O多路复用机制都依赖于一个事件多路分离器(Event Demultiplexer).分离器对象可将来自事件源的I/O事件分离出来,并分发到对应的read/write事件处理器(Event Handler).开发人员预先注册需要处理的事件及其事件

两种高性能 I/O 设计模式 Reactor 和 Proactor

Reactor 和 Proactor 是基于事件驱动,在网络编程中经常用到两种设计模式. 曾经在一个项目中用到了网络库 libevent,也学习了一段时间,其内部实现所用到的就是 Reactor,所知道的还有 ACE:Proactor 模式的库有 Boost.Asio,ACE,暂时没有用过.但我也翻阅了一些文档,理解了它的实现方法.下面是我在学习这两种设计模式过程的笔记. Reactor Reactor,即反应堆.Reactor 的一般工作过程是首先在 Reactor 中注册(Reactor)感

Reactor模式和Proactor模式

转载:http://blog.csdn.net/windows_nt/article/details/25151049 1.标准定义 两种I/O多路复用模式:Reactor和Proactor 一般地,I/O多路复用机制都依赖于一个事件多路分离器(Event Demultiplexer).分离器对象可将来自事件源的I/O事件分离出来,并分发到对应的read/write事件处理器(Event Handler).开发人员预先注册需要处理的事件及其事件处理器(或回调函数):事件分离器负责将请求事件传递给

【转帖】两种IO模式:Proactor与Reactor模式

https://www.cnblogs.com/pigerhan/p/3474217.html. 挺好的说明了epoll和IOCP的区别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 在比较这两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的搞明白几个概念,什么是阻塞和非阻塞,什么是同步和异步 ?同步和异步是针对应用程序和内核的交互而言的,同步指的是用户进程触发IO操作并等待或者轮询的去查看IO操作是否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