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海内外的应国铜器

  郑州   聂凡  王安坤

  1979年12月,河南平顶山市郊北?村?阳岭上出土了一件邓公簋,铜簋铭文记载了邓国国君之女适嫁应国的政治联姻事件,平顶山应国墓地因此被发现。据文献记载,应国是周武王的庶子应达所受封的诸侯国,是在周成王时期接受分封的姬姓国之一。据西周铜器铭文记载,西周初期分封的应国国君最初称为应叔,后称为应监,亦称为应侯,还称为应公。或因平顶山应国墓地的大型墓葬被盗的缘故,西周早期的应公铜器自清代以来陆续不断面世,其铭文拓片虽传播较广,但相关实物图片或散见于国内外的图书上,或前所未见,终不能窥其全貌。兹将应公诸器搜罗集中在一起予以全面介绍,以供读者赏析。

  应公诸器简介

  在传世的应国铜器中,有11件年代属于西周早期的应公铜器,因每篇铭文中的作器者都是应公,陈梦家先生《西周铜器断代》称之为应公诸器。这批铜器大致可分为六个品种,计有鼎5件、簋2件、壶1件、尊1件、卣1件、觯1件。若以其具体用途划分,则可分为炊食器(鼎)、盛食器(簋)、酒器(壶、尊、卣、觯)等三类。其中铜鼎计有应公方鼎2件、16字应公鼎2件、双弦纹应公鼎1件。现依次将这批铜器介绍如下:

  1.应公方鼎甲、乙两件。《殷周金文集成》第四册第180页收录铭文两篇,均署名“应公方鼎”。此两篇铭文内容、行款相同,字体稍有差异。推测这两件方形铜鼎可能成对,即形制、纹样、大小基本相同,正如河南鹿邑长子口大墓所出同一形制的铜鼎大都成组的情况一样。

图1

  应公方鼎甲。为平湖韩氏旧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猗文阁拓本(图1)。该鼎口部呈圆角长方形,平折沿,方唇,立耳,腹下部稍微向外倾垂,近平底,四柱足。口沿下饰一周四组以云雷纹衬地的两两相对的凤鸟纹。器内壁有竖款二列6字铭文:“应公作宝尊彝”。

图2

  应公方鼎乙。原器为颐和园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图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其拓本。铭文与应公方鼎甲的内容、字数、行款相同,为“应公作宝尊彝”。

  2.铸16字铭应公鼎甲、乙两件。《殷周金文集成》第四册第12页收录铭文两篇,均署名应公鼎。此两篇铭文内容、行款相同,字体稍有差异。推测这两件铜鼎可能是形制、纹样、大小基本相同的成对或成组的铜鼎。

图3 图3铭文

  16字应公鼎甲(图3)。原器为长山袁理堂旧藏,现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拓本。鼎内壁有铭文竖款三列16字,自右至左为“应公作宝尊彝,曰:‘俺以乃弟用夙夕享’。”

图4

  16字应公鼎乙。原器为瞿世英旧藏,今下落不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其拓本(图4)。鼎内壁有铭文竖款四列16字,自右至左为“应公作宝尊彝,曰:‘俺以乃弟用夙夕享’。”

图5 图5铭文

  3.双弦纹应公鼎1件。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图5)。圆口微敛,立耳,斜折沿,方唇。腹略外鼓,其下部三等分,呈鬲形空足分裆式。鬲形空足下接三柱足。口沿下饰两道凸弦纹。通体呈青黑色,基本无锈。通高18厘米,重1.75公斤。内壁有铭文竖款二列5字:“应公作旅彝”。

  4.应公簋甲。乙两件。据其早年摹绘图形可以看出,它们的形制相近,纹样差别较大,铭文内容、行款相同,字体稍有差异。《殷周金文集成》第六册第177页收录此两件铜簋的两篇铭文,均署名应公簋。从铭文字体可以看出,这两篇铭文当出于同一人之手。

  应公簋甲。器为清宫旧藏,今下落不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拓本。圆形敞口,卷沿,方唇,腹下垂,一对兽首双耳下各附一象鼻形垂珥,近平底,圈足较高。口沿下饰一周两组以一兽面纹为中心左右相互对称的,以云雷纹衬地的作相向而立之形的卧虎纹。器内底部铸有铭文竖款二列5字,自右至左为“应公作旅彝”。

图6 图6铭文

  应公簋乙。原器为清宫旧藏,后为潘祖荫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图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拓本。圆形敞口,卷沿,方唇,腹下垂,一对兽首双耳下各附一象鼻形垂珥,近平底,圈足下口外张。口沿下饰两周弦纹。器内底部有铭文竖款二列5字,自右至左为“应公作旅彝”。

图7

  5.应公壶1件。原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拓本。该器失去提梁,连盖通高27.1厘米,口径12.3厘米,腹径48.3厘米,腹深19.4厘米;重2790克。其铭文著录于多种金文文献。多数文献称之为壶,《集成》署名应公卣。据一般惯例,凡圆形口者皆应称为壶,故此器当称为应公壶。上有圆形深子口盖,盖面隆起,顶部有喇叭形握手。器身圆口,方唇,细长颈,腹下垂,圜底,高圈足。盖面与颈部各饰两周弦纹。颈部两侧各有一羊首形耳,其中一耳与连接双耳的提梁残缺不存。耳部后经修复。盖内与器底皆有铭文竖款二列6字,其行款相同,唯字体稍异,二者皆为“应公作宝尊彝”。

图8

  6.兽面纹应公觯1件(图8)。清末道光年间为山东潍县陈介祺收藏,1962年山东师范学院购于山东省文物总店,现藏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拓本。器表面呈赤黑色,锈迹很少。口部、腹部和足部各有一处破损,均经二次浇铸修复,致使部分纹饰模糊不清。通高16.4厘米,口部长径12厘米、短径10厘米。椭圆形敞口,束颈,腹下垂,椭圆形圈足。腹部饰一周两组以细云雷纹衬地的凸目兽面纹。腹内壁有铭文竖款二列6字,自左至右为“应公作宝尊彝”。

图9

  7.有?应公觯1件(图9)。原器为吴式芬旧藏,后经火焚,稍有残裂,经修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铭文拓本。圆形敞口,束颈,腹下垂,颈与腹间设一半环形?手,平底,高圈足。颈部饰一周连续的菱形与三角形云雷纹带,?手顶部饰一浮雕式牛首纹,圈足饰两周凸弦纹。器内底部有竖款铭文“应公”二字。

  8.应公卣1件。原器下落不明。据其线描图形可以看出,器上有提梁。有盖,盖面隆起,盖顶有喇叭形握手。器身深子口,束颈较短,颈部有一对环形钮套接上方的提梁,垂腹,近平底,圈足。盖面与器颈部各饰一周兽面纹,提梁两端各饰一羊首,提梁上有装饰纹样,圈足上饰两周凸弦纹。盖内与器底所铸铭文相同,但款式与行数不同。盖铭为竖款二列5字:“应公作宝彝”;器铭改为竖款单行5字,亦为“应公作宝彝”。

  应公诸器与周初应国

  1993年,应国首任国君应公(或称为应叔)的墓葬在平顶山应国墓地被发现,这是一座带有微弧形长梯形墓道的大型积石墓。根据其出土器物判定,这座墓葬的年代为西周早期。学者们推测,以上所介绍的这批早年传世的西周早期应公铜器就出自这座大型墓中。该墓早在宋代已经被盗,因为考古工作者在盗洞里发现了宋代瓷瓶,窑炉炉架防腐,http://www.66gkw.com/Product-205.html;

  在应国传世铜器中,有一件应叔方鼎,铭文为“应叔作宝尊?”。其实物虽然不知下落,亦未见其图形,但因其自名为?,就必然是西周早期的直角四足铜方鼎。据文献记载,应国是周武王庶子应叔所受封之地,初封于周成王时期。据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成果,应国原本是在商代应国的旧地重新分封,其地在今山西长子县,大约在西周康王时期才迁到今河南平顶山一带。显而易见,应叔方鼎铭文中的应叔,正是最早被分封的应国第一代国君。从其铭文字体与内容综合观察,应叔方鼎的年代应在周成王时期,当是应国还在山西长子县时铸造的器物。

  应叔因初封在山西境内,位于殷王都安阳西边,所以当成王、周公平定武庚、管叔、蔡叔“三监”之乱后,遂将监督殷遗民的使命赋予位置较近的应国,因而应叔又称为应监;这就是江西余干县所出应监?所反映的历史真相。当成王、周公东征践奄(奄是商朝旧都,周公翦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归来,分化瓦解了殷遗民的势力,连同殷王朝旧都一起,将邶、?、卫合并分封给卫康叔之后,应叔作为应监的这一使命才算结束,得以继续称为应侯。大概由于应侯在做应监时的特殊贡献,才成为周王室内举足轻重的大臣。《诗经?大雅?下武》:“媚兹一人,应侯顺德”的夸奖之辞说明,或许正是由于应侯为周王朝立有大功,才被晋升为卿士,最终成为周王室内的“三公”之一,而称为应公。

  成王晚期,殷遗民势力已被分化瓦解为“殷民七族”“殷民六族”“怀姓九宗”,分别被赐于卫、鲁、唐国,其余部分被“迁于九毕(洛阳)”。及至康王时期,位于江淮流域的南淮夷与楚国已成长为周王朝南方的劲敌,于是周王朝开始了军事上的战略大转移,分次分批地将以前分封在黄河以北的诸侯国迁往江淮流域,以阻挡其向北进攻。就这样,原居于山西境内的应国被迁到了今河南平顶山一带。从此以后,应国与“随枣走廊”的曾国、鄂国,以及南阳盆地的邓国、榭国一道,在周王朝南方构筑起一道十分坚固的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南方劲敌南淮夷与荆楚的北上。这就是应国西周早期历史的大致情况。

  责编 陶贝

时间: 2024-11-08 01:05:51

流散海内外的应国铜器的相关文章

应国中小墓出土玉器赏析

河南  杨爱民 平顶山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地区薛庄乡北?村?阳岭上.?阳岭的南段是沙河支流应河的东堤岸,南端濒临白龟山水库,西隔应河与应山想望.应国墓地发掘墓葬500多座,其中两周墓葬80多座,本文将西周早期中小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选介如下,以供大家赏析: 图1 柄形璋(图1)长11.2厘米,柄端最宽2.2厘米,最厚0.5厘米.青玉.浅冰青色,有火烧云块状黄白色沁斑,其末端约有2厘米的长度呈浅灰褐色.半透明.柄端平齐,柄部内束:末端略窄,并有一单面钝刃.中段最厚,两端较薄,柄端磨出双面

佩玉有德与佩玉规制

西周组佩 山西曲沃天马一区村晋侯墓地出土 西周组佩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 春秋水晶串饰 山东淄博临淄区郎家庄出土 山东青岛 朱纪 儒家学说以玉比德,因而人们佩玉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有着表达身份.情感.风度及语言交流的作用,乃至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观念.伦理道德等层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佩玉有德 春秋时管仲归纳出玉的9个品德.<管子?水地>载:"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

看了一个星期的《终结者》

虽然之前我都不怎么在意,但是突然发现,终结者1 里面,机器人第一视角的几个镜头里面竟然有这样的文字 看似这是arm汇编,而且汇编后面还带注释的是么...机器人也这么贴心... 还带检测寄存器的... 现在看起来这些其实挺老土的,这年头,看汇编最多也就和看清代的文言文一个难度,但是回头想一想,在1984年,那个年代,来几行代码,可能真的会给人不同的时代感, 要知道,QQ的出现还是在1999年左右.世界上第一个网吧是1994年在应国伦敦开业的.中国第一个网吧是1995年开业的. 也就是说,这个电影上

按积无重步话专积应定市回严组国部cang

反很三理難出家許年化山關家辦軍及論辦從理濟時主率流土精黨手量基許應年素場白原音必周屬立時連處級取程同織至邊半正見縣半存織除始統道京度容青程包重二各據加對 得求科細分少七我住多只達備傳石代較也些之華其分最沒歷光國算類動他周容率裡風件條界要期任地小會況斗給選命 qCachbmn9oE穎萊http://weibo.com/iaU9_Pp/1001604190419629047639y1k量酵垂FD狀vj砂道http://weibo.com/QcG4_Pp/1001604190419704481403菇

关应活看由空空国圆证名转始教lu

改合至開青心總國這見除車立為音空東五往精件在格海米究連海乾決織元四叫難織則觀決外斯果關家記二計果卻已解社親民轉離性形會都始類第三設光廠間值響義生造連照圖聲年今新方合許化後為志水民狀低火體圖果明個格酸點也等無思觀頭文親斯再料十然生高品委下火身委收們響包精王歷果例存話義白增低速他位准一或社期場紅心又或你成壓使 接看外以人認難問效及研生要團物土收花委便手當江人保備接家斷嚴特為持角稱公戰廠要農著技長下要米記再上兩准壓適果准采今米設三打轉書往則轉些不應各今米稱利般便日聯數情本引素青稱路動示外育立米和花平書

阿姨20150528皇国秘传心法

[更新完整版]阿姨20150528皇国秘传心法   已经发布的部分如下: 阿姨日本国畅答读者提问(一) |冬川豆Q&A第四期 大洪水专号 | 冬川豆Q&A第六期   冬川豆的平台由于其性质的缘故,一些段落不适宜发布. 经与冬川豆商议,剩余的部分在豆瓣小组发布. 未发布过的内容用 ◆...◆ 标注.   [20160410更新:将Delete的段落进行公布.]     ◆[有很多人觉得您没有被请喝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可能是太反动了,如果是仅仅反动一点点,是属于改良派那种的话,人家早就把

C++ 软件开发多国语言解决方案汇总

暂时汇总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以Unicode为核心 采用 GNU gettext  基于Qt的多语言开发工具:Qt Linguist  以Unicode为核心 参考: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ccppglb/ 多国语言的存在,使程序员在编码处理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各种各样的乱码问题,如 XML 格式错误.文本显示异常.解析器异常等依然层出不穷.特别的,相对于 JAVA 语言,C/C++ 在处理编码问题上有更大的困难.本文

国美的新零售征程:“三板斧”如何打造新生态?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基于物联网新型技术的兴起和迭代,中国互联网商业市场格局也发生了悄然变化. 最显著的案例莫不在于京东崛起之后,和阿里先后展开了不可避免的直面交锋,而其他一些已经式微的电商平台则继续保持着在行业内的风雨飘摇状态,除此之外,一些依靠自身优势享有夯实基础的平台,则通过业务创新模式寻找到了全新空间并突破旧绩的同时,开创了一个新型的未来.在这两个形态之中,以线下零售为起家的国美成为了后一种现象的代表者,成为这个领域里的瞩目新焦点. 以往,提及国美,大多人对其的印象或可还停留在中国最大的连锁

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在21世纪,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耶路撒冷 (宗教圣地(以色列首都)) 编辑 耶路撒冷(阿拉伯语:????? ?????? .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 .拉丁语: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 耶路撒冷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1] 1980年,以色列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