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六章-人的动机来源

第六章  人的动机来源

  新的动机研究表明,过去屡试不爽的激发人们动机的方法可以一试,但并非那么有效。

50.人越接近目标越容易被激励

  附近的咖啡店送了你一张积分卡,以后每买一杯咖啡就会在卡上贴一张贴纸,等积分卡贴满的时候,就能免费换一杯咖啡。下面是两种不同的情境:
    情境A :积分卡有10 个贴槽,给你卡时所有的贴槽都是空着的。
    情境B :积分卡有12 个贴槽,给你卡时已经贴上了2 张贴纸。
  问:贴满一张卡需要多久? A 和B 两种情境所用的时间是否相同?

  其实,在两种情境中你都会为了得到免费咖啡而买10 杯咖啡,用两张卡会有什么区别吗?答案当然是“不同”。使用B 情境中的积分卡,收集满贴纸会更快一些。这叫做目标趋近效应(goal-gradient effect)。

要点:

1)比起已经做了什么,人们更关注还剩下什么没做

51.变动的奖励很有效

要点:

1)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就可以预期人们会以怎样的频率对强化和奖励作出反应并投入某件事。如果你期望一个人最大程度地投入某件事,也许最合适的方式是变动次数。

52.多巴胺让人沉迷于找寻信息

  自1958 年Arvid Carlsson 和Nils-Ake Hillarp 在瑞典国家心脏研究所发现了多巴胺系统后,神经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它。多巴胺在大脑多个部分都能产生,对于大脑功能非常关键,影响着包括思考、行动、睡眠、情绪、注意力、动机、寻求和回馈等功能。

要点:

1)多巴胺的存在意义

  你可能听说过多巴胺控制着大脑中让人产生快感的“愉悦”系统,但研究者最近发现,多巴胺并非让你感受愉悦,而是让你有追求、寻找、渴望的感觉。它会增强人们的觉醒、动机以及目标导向行为,不仅包括生理需求,诸如食物和性,还包括抽象内容。总之,多巴胺让人产生寻求信息的好奇心和热情。最新研究显示,不止是多巴胺系统,类鸦片系统也影响着愉悦的感觉。

53.不可预知性驱动人不断找寻

  多巴胺也受不可预知事物的刺激。当发生了不可预知的事,多巴胺系统就会受到刺激。

要点:

1)巴甫洛夫反射

  多巴胺系统对能获得奖励的刺激尤其敏感。如果有特定的细节线索预示着即将发生什么,你的多巴胺系统立刻会有反应,这就叫巴甫洛夫反射,它是以俄罗斯科学家Ivan Pavlov 的名字命名的。

2)140 字的限制更让人上瘾

  多巴胺系统更容易受到少量信息的刺激,因为少量信息没能满足多巴胺对更多、更完整信息的寻求。70 字上限的短信和140 字上限的微博最能刺激人的多巴胺系统(如图53-3 所示)。

3)多巴胺循环

  人们会进入多巴胺循环:多巴胺驱使人们搜寻信息,搜寻信息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多巴胺会刺激人们寻求更多的信息。于是,控制自己不去查收邮件、发送短信、检查手机上是否有未接来电或未读短信,变得越来越难。

54.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

要点:

1)人们会无意识地受激励

  可能你曾经有为特定目标而努力的经历,因此你认为激励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但Ruud Custers 和Henk Aarts(2010)的研究显示,有一些目标是无意识中形成的,你不知不觉设立了目标,随后这个目标渐渐地浮现在你的意识中。

2)承诺金钱奖励能释放多巴胺(会有弊端)

  Brian Knutson( 2001)发现,当被许以金钱奖励的承诺时,大脑伏隔核会变得活跃。吸食可卡因、烟草等任何能上瘾的刺激物时,也是伏隔核变得更加活跃。随着多巴胺的释放,人们的冒险行为也会增加。但是给人们金钱奖励往往会事与愿违,因为他们会依赖于金钱的刺激,并且一旦没有了奖励就会不愿意工作。

3)从规则性工作到创新性工作(创新性工作通过提供成就感来激发积极性。)

  Daniel Pink 在其2009 年出版的著作Drive 里写道,人们过去做的主要是规则性的工作——循规蹈矩地完成任务,但现在70% 的人(在发展中国家)都在做创新性的工作——不必遵循定法。基于经济手段的传统奖惩措施对于规则性工作很有效,但对创新性工作意义不大。

4)人会被社会关系激励

  社会化也是一大激励因素,如果一个产品能让用户和其他人产生联系,他会更乐于使用。

55.进步、掌握和控制感让人更有动力

  为什么人们愿意把时间和创造力用在维基百科或是开源运动上?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人们参与了很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需要专业知识,却没有金钱奖励或是职业利益的活动。因为人们喜欢自己有所进步的感觉,喜欢那种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或技能的感觉。

要点:

1)小小的进步可以产生很大的动力

2)你永远不可能完全掌握一项技能

  在Drive 里,Daniel Pink 指出对一项技能可以掌握得越来越熟练,但永远不会完全掌握。图55-6 展示了无限接近但永远不可能完全掌握的渐近曲线。你会越做越好,但永无止境。这也是掌握的愿望成为一种动力的一个原因。

3)关于Daniel Pink 观点的视频

  为了宣传Drive 一书中的观点,Daniel Pink 做了一个有趣的视频,可查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v=u6XAPnuFjJc。

56.自我克制的能力从小就形成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Walter Mischel 针对自我克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在多年后跟踪被试者的生活。他发现,当年测试中能够自我克制的小孩长成青少年后,在学校里普遍更优秀,SAT 考试分数更高,也更善于应对压力和挫折。他继续跟踪观察直到他们成年,发现情况依然如此。另一方面,那些在当年测试中不能克制自己的小孩在成人后往往有更多的问题,比如滥用毒品。

要点:

1)Mischel 实验的视频

  棉花糖实验是Walter Mischel实验的升级版,以下是该实验的视频地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6EjJsPylEOY。

57.人天生懒惰

要点:

1)满意+ 足够= 满足

2)网站设计应便于浏览而不是细读

  Steve Krug 在2005 年出版的《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一书中,将满足这一理念应用于观察访问用户的行为。

58.快捷方式易用时人们才会用

  人们会选用更快、步骤更少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尤其是那些需要反复做的事。但如果快捷方式太难找或者操作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就会一直沿用过去的做法。这听起来似是而非,但事实上一切都取决于人对工作量的感觉。如果找快捷方式看上去工作量太大,人们就宁愿沿用过去的习惯(他们只要感觉到满足,就心满意足了)。

要点:

1)提供默认值

59.人们归因于你而不是客观情境

要点:

1)放在自己身上,则全是客观因素;放在别人身上会附加主观原因

2)即使知道自己犯了基本归因错误,也无法自制

  研究显示,要制止自己犯基本归因错误非常困难。即使知道自己做了不准确的评判,你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3)人们更愿意为自然灾害而不是人为灾难捐款

时间: 2024-10-29 21:01:31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六章-人的动机来源的相关文章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九章-人会犯错

第九章  人会犯错 人皆有错,难能宽恕. ——亚历山大·蒲柏 人都会犯错.创建一个防止人们犯错的系统是不可能的.本章将介绍与人犯错有关的知识. 85.人总会犯错,没有完全的容错产品 要点: 1)应假设总会出错 很难创建一个不存在任何错误并且保证人们不会犯错的系统.设计一个容错系统的成本很高,而且你永远不会真正成功.(产品的快速迭代,不断修复错误) 2)最好的错误提示就是没有提示 也许错误提示是一台设备或软件系统中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少的部分,也许这样做很合理.毕竟,最好的错误提示就是没有提示,这意味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十章-人如何决策

第八章  人如何决策 人们做决定的方式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直截了当.本章将探讨人是如何做决定的. 90.多数决定都是在潜意识中做出的 你是有意识地考虑所有这些因素的,但是关于做决定这一行为的研究表明,你的决定实际是在潜意识中做出的. 要点: 1)潜意识不等于不合理或者糟糕 我们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多数决定也是在潜意识中做出的,但这不意味着它们是错误的.不理智的或者糟糕的.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数据,每秒都有上百万条信息涌入我们的大脑,而我们的意识不可能将其全部处理.于是潜意识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八章-人如何感知

第八章  人如何感知 人不仅思考,还会感知.除了了解目标人群的基本信息外,你还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72.七情六欲人皆有之 虽然情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但关于它的研究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研究情感的科学家们将情感与情绪和态度区分开来. 要点: 1)面部表情普遍存在,而身体姿态不具有普遍性 73.情感与肌肉运动相关联 要点: 1)大脑同样映射情感 74.故事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故事比数据更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形式比较好.故事能够引起共鸣,引发情感反馈,而有了情感反馈,人们就会去处理这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七章-人是社会性动物

第六章  人的动机来源 我们低估了社交对人的重要性.人们会利用周围一切事物来参与社交,包括科学技术.本章将介绍社交背后的科学. 63.“强关系圈”的人数上限是150 人 要点: 1)邓巴数字 Robin Dunbar(1998)研究了不同的动物物种.他想知道社会群体中稳定的关系数量是否与脑容量(特别是新皮质)有关.他提出了一个计算不同群体数量上限的公式,人类学家称之为物种的“邓巴数字”. 2)人类社交圈的人数上限 Dunbar 推断出人类社交圈子的人数上限.根据他的计算,人类的圈子上限大约为15

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集中注意力和人的动机来源

继前两篇博文<心理学在前端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观察和阅读>和 <心理学在前端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记忆和思考>之后,今天博文的话题是人如何集中注意力,我们的做事情的动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因为我们设计的目的就是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从人们的动机出发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体验的产品.<孙子兵法>中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知我们该如何科学的设计科学的工作了~很有幸因为之前的心理学基础比

读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笔记6-人的动机来源

六.人的动机来源 50.人越接近目标越容易被激励 *比起已经做了什么,人们更关注还剩下什么没有做 51.变动的奖励很有效 52.多巴胺让人沉迷于寻找信息 53.不可预知性驱使人不断寻找 *未读消息的视觉提示能让人陷入多巴胺循环 *140字的限制更让人上瘾 多巴胺系统更容易受到少量信息的刺激,因为少量信息没能满足多巴胺对更多.更完整信息的寻求.70字上限的短信和140字上限的微博最能刺激人的多巴胺系统. 54.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 *人会无意识的接受激励 *人会被社会关系激励 55.进步.掌握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PDF下载高清完整扫描原版

花了大概2个小时的零散时间扫读完,书中提炼了很多结论性的东西可以值得参考,互联网实在变化太快,有些理论可能已经不适用当前,但里面的分析方法可以尝试运用,越来越发现,读书到最后 结果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将不同的内容关联起来 并予以运用实践. 需要学习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盘免费下载pdf版 http://putpan.com/fs/byfi1b3e4nas6h0u0/ 内容简介  · · · · · · 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专家的全新力作,内容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以创造直观.易用而又有吸引力的设计为宗旨,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

中央视觉与周边视觉:对于识别具体物体来说,中央视觉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认知整体场景而言,周围视觉更为关键.虽然屏幕中央是重要的中央视觉区,但别忽视周围视觉区域.一定要确保周边内容清晰地表现了网页的用途.如果想让用户集中注意力观察屏幕某处,就别在周边视觉区域内放置动画和闪烁元素. 人在识别物体时会寻找规律: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二维元素与三维元素:多用二维元素,少用三维元素.大脑以二维形式接收人观察到的信息,因此屏幕上的三维图形可能会减慢识别和理解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四章-人如何思考

第3章  人如何思考 大脑共有230 亿个神经元,具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那么,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对设计师来说,理解人们如何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大脑里不仅存在视觉错觉,也存在思维错觉.本章讲述了大脑解析世界时发生的一些趣事. 27.人更擅长处理小块信息 大脑一次只能有意识地处理少量信息.(据估计,人每秒约处理400 亿条信息,其中只有40 条是有意识加工的.) 要点: 1)应用渐进呈现的设计理念 渐进呈现( progressive disclosure) 即每次只展示用户当前需要的信息.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