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加审视过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第一批思考“美好”生活构成因素的哲学家;对他而言,“美好”生活便是做正确的事以获得思维的平静,而非遵从社会的道德模式。
人类因为缺乏智慧和知识才会做坏事,进而总结出“唯一好的是只是,唯一坏的是无知。”知识与道德不可分割-知识是“唯一好的”,出于这个原因人类必须不停“检查”我们的生活。
为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人类必须意识到自身的无知,抛弃一切前人之见。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发现最终的真理。
世俗知识不过是影子-柏拉图
柏拉图的名字是亚里斯托克勒斯,“柏拉图”是人们给他的绰号(意为“见闻广博的”)。
柏拉图相信由人类感官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正如洞穴墙壁上的影子一般,不过是现实的缩影罢了,这一观点成了理型论的基础。理型论的内涵是人类有能力不通过自己的感官领会世间万物,因为每一个事物在思想的世界里都有其相应的“形态”或“思想”,即事物永恒、完美的真实形象。
柏拉图认为人被分成了两个部分肉身和灵魂。其中身体控制感官知觉,通过这些感觉人类得以理解物质世界;而灵魂掌管理智,通过理智人类得以理解思想。柏拉图进一步总结出,永恒不朽的灵魂在人类出生前便已存在于世界中,在人类死后重归思想的国度。
人类的灵魂是永恒不朽的。
获得知识的唯一方式是推理,而非感官观察。
真理存在于我们周围-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完全颠覆了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强调质疑自己的感觉,而亚里士多德则依靠感官知觉收集到的证据支持自己的理论。
人类并非生而具备如柏拉图所说的识别理想形态的能力。
一切按照本能行动的事物在本质上是善良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思维在人类初生之时就像“一块干净的白板”,任何思想都只能通过感官获知。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世间万物都能够通过四个成因解释其存在。这四个成因分别是质料因,即事物的构成材料;形式因,即事物的形态或组成方式;动力因,即事物形成的过程;终极因,即事物的功能或产生目的。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一套思考模式,即由两大前提和一大结论组成的三大命题模式:若A与X相同,B属于A,则B也属于X。“三段论”的出现标志着第一个正式的逻辑思维体系的诞生。
虽然人类并非生而具备思想,却生而拥有推理这种内在官能,而若要从经验中学习,推理是不可或缺的。
每种行为都必须由以下一种或是七种原因造成:机遇、本性、强迫、习惯、理性、愤怒以及欲望。
死亡与我们无关-伊壁鸠鲁
生命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思维的平静。
在革命政治领域里,伊壁鸠鲁学说的宗旨又与美国的《独立宣言》互相呼应:“生命、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
知足常乐者最富有-西诺普的第欧根尼
为了过上美好生活,或为使生活有意义,人类必须挣脱由社会所施加的各种外在限制,以及由自身的欲望、情感和恐惧所创造的内心的不满。如若能顺从理智与本能,能不加羞愧地拒绝世俗传统,放弃对财富和享乐的欲望,安于过上一种简单的生活的话,生活就能变得美好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