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方法

使用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方法,在服务端不需要存储用户的登录记录。大概的流程是这样的:

  1. 客户端使用用户名跟密码请求登录
  2. 服务端收到请求,去验证用户名与密码
  3. 验证成功后,服务端会签发一个 Token,再把这个 Token 发送给客户端
  4. 客户端收到 Token 以后可以把它存储起来,比如放在 Cookie 里或者 Local Storage 里
  5. 客户端每次向服务端请求资源的时候需要带着服务端签发的 Token
  6. 服务端收到请求,然后去验证客户端请求里面带着的 Token,如果验证成功,就向客户端返回请求的数据
时间: 2024-12-14 08:07:34

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方法的相关文章

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方法

1.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用户名和密码 2.服务端收到请求,验证用户名和密码 3.验证成功后,服务端会签发一个Token,再把这个Token发送给客户端. 4.客户端收到Token以后可以把它存储起来,比如放在Cookie里或者Local storage里. 5.用户随后的每一次请求,都会通过Cookie,将Token传回服务器. 6.服务端收到请求,然后去验证客户端请求里面带着的Token,如果验证成功,就向客户端返回请求的数据. 有关Token的具体内容待自习理解再做补充,望各位大神指导. 原文地

使用JWT 进行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方法

一般weby应用服务都使用有状态的session来存储用户状态以便认证有权限的用户进行的操作.但服务器在做横向扩展时,这种有状态的session解决方案就受到了限制.所以在一些通常的大型web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在采用没有状态的token来进行用户签权处理. 需要把Web应用做成无状态的,即服务器端无状态,就是说服务器端不会存储像会话这种东西,而是每次请求时access_token进行资源访问.这里我们将使用 JWT 1,基于散列的消息认证码,使用一个密钥和一个消息作为输入,生成它们的消息摘要.该密

(转)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

原文:https://ninghao.net/blog/2834 最近了解下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跟大伙分享下.很多大型网站也都在用,比如 Facebook,Twitter,Google+,Github 等等,比起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法,Token 扩展性更强,也更安全点,非常适合用在 Web 应用或者移动应用上.Token 的中文有人翻译成 "令牌",我觉得挺好,意思就是,你拿着这个令牌,才能过一些关卡. 传统身份验证的方法 HTTP 是一种没有状态的协议,也就是它并不知道是谁是

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

(参考:http://ninghao.net/blog/2834) 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 最近了解下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跟大伙分享下.很多大型网站也都在用,比如 Facebook,Twitter,Google+,Github 等等,比起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法,Token 扩展性更强,也更安全点,非常适合用在 Web 应用或者移动应用上.Token 的中文有人翻译成 “令牌”,我觉得挺好,意思就是,你拿着这个令牌,才能过一些关卡. 传统身份验证的方法 HTTP 是一种没有状态的协议,

JAVA中的Token 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

来源:转载 最近在做项目开始,涉及到服务器与安卓之间的接口开发,在此开发过程中发现了安卓与一般浏览器不同,安卓在每次发送请求的时候并不会带上上一次请求的SessionId,导致服务器每次接收安卓发送的请求访问时都新建一个Session进行处理,无法通过传统的绑定Session来进行保持登录状态和通讯状态. 基于传统方法无法判断安卓的每次请求访问状态,故查询资料了解到Token,特殊的身份证验证.以下是网上搜寻资料所得,作为学习总结资料. 令牌是一种能够控制站点占有媒体的特殊帧,以区别数据帧及其他

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JWT(转)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zjutzz/p/5790180.html 感谢作者 初次了解JWT,很基础,高手勿喷.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用来替代传统的cookie+session身份验证方法中的session. JWT是啥? JWT就是一个字符串,经过加密处理与校验处理的字符串,形式为: A.B.C A由JWT头部信息header加密得到B由JWT用到的身份验证信息json数据加密得到C由A和B加密得到,是校验部分 怎样生成A? header格式为: { "typ

WebApi_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JWT(z)

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JWT JWT是啥? JWT就是一个字符串,经过加密处理与校验处理的字符串,形式为: A.B.C A由JWT头部信息header加密得到B由JWT用到的身份验证信息json数据加密得到C由A和B加密得到,是校验部分 怎样生成A? header格式为: { "typ": "JWT", "alg": "HS256" } 它就是一个json串,两个字段是必须的,不能多也不能少.alg字段指定了生成C的算法

token进行身份验证

相比于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法,token验证更具有可扩展性,安全性更强.非常适合用在 Web 应用或者移动应用上.Token 的中文有人翻译成 "令牌",我觉得挺好,意思就是,你拿着这个令牌,才能过一些关卡. 一.传统的身份验证方法 HTTP 是一种没有状态的协议,也就是它并不知道是谁是访问应用.这里我们把用户看成是客户端,客户端使用用户名还有密码通过了身份验证,不过下回这个客户端再发送请求时候,还得再验证一下. 解决的方法就是,当用户请求登录的时候,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在服务端生成一条记录

「深入 Exchange 2013」02 CAS的身份验证方法

在上一篇咱们聊了一下CAS的架构,这一章就来聊聊CAS的验证方法 很多管理员从未纠结过客户端的验证问题,因为Exchange的默认设置在单一环境中完全够用了.当拓扑变得更复杂,环境中开始出现一些其他版本的Exchange时候,就得重视起这个玩意. 选择验证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其他的服务器都指望着着CAS角色发送过来的请求符合特定的验证方法.如果用户的邮箱处于Exchange2013的MBX上,那么CAS可以直接将请求代理给HTTP代理终结点,如果处于Exchange2007的或者是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