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狂欢节终于过去了,抢购抢到手软的买家们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而打了鸡血的电商平台也开始大晒战果了。双十一当天,阿里成交额突破912亿,喜大普奔。而京东也毫不示弱,在11月11日的19点,京东总部召开了战报发布会。会上公布了截止到11日20点的京东3C总销量图片2660万件。几百亿VS几千万,数据看似悬殊很大,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
天猫900多亿华丽数字的背后,其实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双十一的交易额屡创新高,阿里赚的盆满钵满,但这种数据繁荣真的能反映健康的电商生态模式吗?
卖得越多 赔得越多的电商生态
翻开今年以来阿里前三个季度的财报数据,不难发现,201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93亿,同比减少33%,而在201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阿里的净利润分别为95亿和93亿,同比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
之所以出现前降后升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阿里在2014年“双11”和“双12”等大型狂欢购物节有关。买家在狂欢节期间集中采购囤货的群体行为,大大预支了网购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淘宝天猫的市场增量,导致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惨淡。由此可见,双十一狂欢节只不过创造了一种虚假繁荣。
另一方面,阿里平台是营销主导的,以流量付费,佣金和广告费构成了阿里的主要利润来源。简单来说,买家访问量越大,卖家需要支付给阿里平台上的费用就越多。而交易额再大,也并不能直接反映商家的经营好坏和电商的健康度,甚至出现卖得越多,赔得越多的尴尬。
同时对消费者来讲,阿里的双十一实际带给消费者的是一个漫长持续等待的过程。等了几个月、甚至半年,就为了爽几个小时,对消费者来讲其实是很煎熬的。更何况等了那么久还不一定能抢到货。同时,还有遗留的物流配送问题,已经成为双十一的诟病。
前几天,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我们真的还需要一场“双11”吗》中提到:“在历次‘光棍节’中,唱戏的是平台,埋单的从来是百万商家,而几乎九成九的参与企业都只仅仅赚到了销售额和用户量,而在利润的意义上均为负数。”所以,从本质上看,阿里的电商模式从来不是一种双赢,而是一种零和博弈的游戏。财雄势大的阿里肆意使用店大欺客的特权,导致商家日益沦为承载流量的空壳。阿里越来越土豪,卖家越来越屌丝。
为什么说京东的双十一数据是健康的
反观电商领域的另一巨头,京东却采取了与阿里完全不同的模式。首先,京东的双十一不止有1天,而是从11月1日-11日期间,消费者可以在这个期间都享受到应享受的福利和折扣,同时也保证购买体验,包括物流、包括售后。
其次,京东在此次双十一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真数据,所有品牌所有厂商的数据都是实时的。并且还在双十一誓师大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兼3C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强调:“京东从不售卖流量,这是我们与友商的重要区别。”并公布了名叫“天网“的风控系统,用来实时检测黄牛和刷单情况。据消息称,京东在双十一的数据发布会上也公布了天网的监测成绩,拦截恶意订单请求1亿4千万次,封杀恶意账号1亿2千万个。
同时,为了提升帮助品牌厂商提升推广力度,京东于10月中旬与腾讯共同宣布推出“京腾计划”,共同打造名为“品商”的创新模式生意平台,以提高社交流量的电商转化率。
京东的财报数据同样能够印证这一点。2015年Q1京东营收为366亿,同比增长62%,而Q2营收为459亿,同比增长61%。另一方面,京东今年的618当日下单量超过1500万单,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这意味着,尽管有618这个网购节的销量刺激,京东的成长性还是很平稳的。
事实上,电商的生存模式在本质上并无好坏优劣之分,然而,在中国,电商的流量过于集中,马太效应让阿里可以任意提高流量费用和关键词搜索的价格,以致于中国近千万淘宝天猫卖家殚精竭虑,3亿买家痴迷网购,却只养肥了阿里巴巴这个庞然大物和马云这个中国首富。而京东以自营为主体的B2C模式专注于提升购物体验,为中国的电商生态探索着更加健康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