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as ,raise,yeild 的简单使用。

1,with as,帮助处理异常以及该完成的事情,具体原理是with 会进入一个__enter__, 在__exit__:

ex:

with open(path) as file:

print file.read()

很方便。

2,raise 显示抛出异常,抛出后不再往下运行。

if data is None:

print "data is None"

raise "data empty"

3,yeild 生成器,可以yeild语句时候返回,直到下次迭代继续执行。如果没有return会一直执行完毕。

def  fun(n):

yeild n

n=n-1

时间: 2024-10-08 07:11:24

with as ,raise,yeild 的简单使用。的相关文章

Unit Tests Tool - <What is “Mock You”> The introduction to moq #Reprinted#

From: http://www.cnblogs.com/wJiang/archive/2010/02/21/1670632.html Moq即Mock You Framework,故名思意是一个类似Mockery,JMock的Mock框架. 是google上的一个.net开源项目 项目扉页 相关下载 http://code.google.com/p/moq/ http://code.google.com/p/moq/downloads/list 先说说一般的使用Mock进行测试的基本过程: M

python之simplejson,Python版的简单、 快速、 可扩展 JSON 编码器/解码器

python之simplejson,Python版的简单. 快速. 可扩展 JSON 编码器/解码器 simplejson Python版的简单. 快速. 可扩展 JSON 编码器/解码器 编码基本的 Python 对象层次结构: import simplejson as json print json.dumps(['foo', {'bar': ('baz', None, 1.0, 2)}]) print json.dumps("\"foo\bar") print json

[python实现设计模式]-3.简单工厂模式

预备知识: 开放封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 Software entities(classes,modules,functions etc) should open for extension ,but close for modification. 所谓开放封闭原则就是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而对修改封闭.开放封闭原则是所有面向对象原则的核心. 软件设计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封装变化,降低耦合,而开放封闭原则正是对这一目标的最直接体现. 对扩展开放,意味着有新

x264源代码简单分析:熵编码(Entropy Encoding)部分

本文记录x264的 x264_slice_write()函数中调用的x264_macroblock_write_cavlc()的源代码.x264_macroblock_write_cavlc()对应着x264中的熵编码模块.熵编码模块主要完成了编码数据输出的功能. 函数调用关系图 熵编码(Entropy Encoding)部分的源代码在整个x264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单击查看更清晰的图片 熵编码(Entropy Encoding)部分的函数调用关系如下图所示.   单击查看更清晰的图片 从图中

python yeild使用

闲的蛋疼又想起之前看到的文章,想想还是拿来复习一遍写进博客里. 原文链接: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opensource/os-cn-python-yield/ yeild可以把普通的function函数,变成 generator生成器. 由原来的return,变为yeild.没调用一次generator.next()就返回一个值,然后停住,等待下次的next(),直到再没有值,raise一个StopIteration. python yeild

python重试装饰器的简单实现

简单实现了一个在函数执行出现异常时自动重试的装饰器,支持控制最多重试次数,每次重试间隔,每次重试间隔时间递增. 核心代码20行不到,最新的代码可以访问从github上获取 https://github.com/blackmatrix7/matirx-tookit/blob/master/decorator/retry.py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Time : 2017/8/24 20:36 # @Author : Bla

一个简单RPC框架是如何炼成的(V)——引入传输层

开局篇我们说了,RPC框架的四个核心内容 RPC数据的传输. RPC消息 协议 RPC服务注册 RPC消息处理    接下来处理数据传输.实际应用场景一般都是基于socket.socket代码比较多,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而且具体的传输通道使用socket或者其他的方式,如更上层的http,或者android里的binder,都是可替换的,只是具体的一种实现而已.所以,这里我就偷个懒,只是引入一个很简单的Connection类,用来描述一下如何将数据传输 这一层给独立出来. 首先简单列出Conne

一个简单RPC框架是如何炼成的(VI)——引入服务注册机制

开局篇我们说了,RPC框架的四个核心内容 RPC数据的传输. RPC消息 协议 RPC服务注册 RPC消息处理 接下来处理RPC服务的注册机制.所谓注册机制,就是Server需要声明支持哪些rpc方法,然后当客户端发送调用某个声明的rpc方法之后,服务端能自动找到执行该请求的具体方法.以实际的例子为例,这是现在server端处理RPC请求的代码 def procRequest(self): # 循环读取并处理收到的客户端请求 while True: req = self.conn.recv()

Python简单操作笔记

Python 类型转换 str(),repr()|format() : 将非字符类型转成子串 int() : 转为整形 float() : 转为浮点型 list(s) : 将字串s转成列表 tuple(s) : 将字串s转成元组 set(s) : 将字串s转成集合 frozenset(s) : 将字串s转成不可变集合 dict(s) : 创建字典 其d必须是(key,value)的元组序列; chr(x) : 将整形转成字符 ord(x) : 将字符转成整形 hex(x) : 将整形转换成16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