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343357-id-3271380.html
MCLK默认时钟源是DCOCLK,SMCLK默认时钟源也是DCOCLK,DCOCLK默认约为1.1MHZ(1126.4KHz),ACLK默认为32768HZ
系统复位后MCLK和SMCLK的频率在0.8MHz~1.5MHz,即819.2KHz~1536KHz。系统启动后,可以调整RSELx(基本时钟系统控制寄存器1BCSCTL1前3位)、DCOx(DCO控制器DCOCTL前5位)、MODx(DCO控制器DCOCTL后3位)的值得到合适的频率
MSP430基础时钟模块包含以下3个时钟输入源。
一、4个时钟振荡源
1、LFXT1CLK: 外部晶振或时钟1 低频时钟源 低频模式:32768Hz 高频模式:(400KHz-16MHz)
2、XT2CLK: 外部晶振或时钟2 高频时钟源(400KHz-16MHz)
3、DCOCLK: 内部数字RC振荡器,复位值1.1MHz
4、VLOCLK: 内部低功耗振荡器 12KHz
注:MSP430x20xx: LFXT1 不支持 HF 模式, XT2 不支持, ROSC 不支持.
(1)LFXT1CLK 低频时钟源:由LFXT1振荡器产生(如图2所示)。通过软件将状态寄存器中OSCOff复位后,LFXT1开始工作,即系统采用低频工作。如果LFXT1CLK没有用作SMCLK或MCLK信号,则可以用软件将OSCOff置位,禁止LFXT1工作。
(2)XT2CLK高频时钟源:由XT2振荡器产生。它产生时钟信号XT2CLK,其工作特性与LFXT1振荡器工作在高频模式时类似。可简单地通过软件设置XT2振荡器是否工作,当XT2CLK没有用作SMCLK或MCLK信号时,关闭XT2,选择其他时钟源。
(3)DCOCLK 数字控制RC振荡器。由集成在时钟模块中的DCO振荡器产生。DCO振荡器是一个RC振荡器,频率可以通过软件调节,其控制逻辑如图3所示。当振荡器LFXT1、XT2被禁止或失效时,DCO振荡器被自动选作MCLK的时钟源。因此由振荡器失效引起的系统中断请求可以得到响应,甚至在CPU关闭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处理。
由基础时钟模块可以提供系统所需的3种时钟信号,即:ACLK、MCLK、SMCLK。其中辅助时钟ACLK是LFXT1CLK信号经1、2、4、8分频后得到的。ACLK可由软件选作各个外围模块的时钟信号,一般用于低速外设;系统主时钟MCLK可由软件选择来自LFXT1CLK、XT2CLK、DCOCLK三者之一,然后经1、2、4、8分频得到。MCLK主要用于CPU和系统。子系统时钟SMCLK可由软件选择来自LFXT1CLK和DCOCLK,或者XT2CLK和DCOCLK,然后经1、2、4、8分频得到,主要用于高速外设模块。
这个是哪个DCO设置,与之对应的震荡频率。
时钟模块的相关寄存器,具体含义,请看datasheet。
ACLK=LFXT1=32768HZ, MCLK=DCOCLK(大约8MHZ,从上面图片上看), SMCLK=XT2,
LFXT1是低速晶振输入,XT2是高速晶振输入。
一般来说我们的代码,在时钟初始化的时候,会先使用DCO时钟来启动,然后切换主时钟到XT2。
如果切换时钟,要查询一下时钟有效位 while ((IFG1 & OFIFG)); //晶振失效标志仍然存在?
这是TI提供的一段关于时钟设置的例程,注释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不多说,
例程中用的一些宏定义,都是定义在这个头文件里面了,这个头文件很有用的,要好好看看,可以方便在程序里面设置,使得程序简单明了
延时函数
#define CPU_F ((double)8000000)
#define delay_us(x) __delay_cycles((long)(CPU_F*(double)x/1000000.0))
#define delay_ms(x) __delay_cycles((long)(CPU_F*(double)x/1000.0))
在 #define CPU_F ((double)8000000) 语句里 8000000 修改成你当前MSP430 CPU的主频频率,即CPU的MCLK
直接调用,如:__delay_cycles(100),就延时100个时钟周期
只能是常数,因为编译器会重新编译为汇编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