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能取代IOS原生应用吗

介绍

  移动应用程序(App)和HTML5都是目前最火的技术,二者之间也有不少重叠之处。在移动设备浏览器里运行的html5的web页面,也可以重新打包成不同平台上运行的app。目前很多浏览器都有很好的跨平台支持,(译注:firefox居然可以在android中使用和windows下同样的浏览器内核),HTML5的web方案,对开发者来说更为方便。完成一次,即可多平台使用。但这确实可行吗?仍然有许多必要原因,使得开发者选择了app开发。很明显,很多人已经在这么做了。本文将详细分析两种方案的优劣。

  功能丰富

  正方:App里可以开发出更丰富的功能

  我们把移动功能分成两类。程序本身和程序与系统的结合。比如android里,加入widget图标或者通知提醒之类的。App对这两者都没问题。不用多说,这是肯定的。

  反方:APP是挺强,但Web也正在迎头跟进

  确实很多原生app实现的功能是HTML5望尘莫及的。不管你的web做的再牛,如果停留在一个没有摄像头支持的沙盒中,很多场合还是玩不转。幸运的是,现在没有这样的沙盒限制了。如果你需要你的web照相片,可以做一个负责照像的app,再把你的web打包进这个应用里面。开源的PhoneGap框架是这么干的。这样widget,手机提醒也都没问题了。

  但这种混合开发的问题在于,增加了复杂性,而且不象传统web那样可以直接在浏览器里运行。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恐怕没辙。好在现在网络标准在不断的高速扩充,先进的浏览器也在一直跟进。Android
3.1已经支持camera了。iOS浏览器也支持WebSocket和设备方向检测了。

  总得来说,移动设备在发展,而web也同样在快速变化。桌面浏览器本身,有5家主要浏览器开发商在改进现有标准,丰富新的功能。所以原生App在快速前进,同时,web也在缩小差距。

  运行效率

  正方:原生APP速度更快

  原生APP没有瓶颈,而且可以直接调用GPU加速、使用多线程。

  反方:现如今Web已经快多了,而且多数应用也用不着那么快。

  这说法有点落伍了。Chrome发布之时带来的Javascript V8,给Web速度带来的飞跃。而现在,计算速度变得更快了:

  图片处理引擎已经使用web加速。现在硬件加速也已经开始应用了。看看用上硬件加速的canvas(图表来源

  要开发3D游戏的就不用抬杠了,但对于平而来说,新闻、邮件、时间管理、社交网络,这些用Web都够用了。试试Steve Souders的手机性能测试工具
另外,越来越多的框架结合WebGL,可以发挥OpenGL的优势了。比如ImpactJS,帮助开发JS游戏。

  开发感受

  正方:原生APP好写

  原生APP使用强壮的程序语言(Java, Objective C,
C++)。适合写复杂程序,经过历史验证,API丰富。在桌面环境可以方便的用模拟器测试。而Web程序的runtimes和乱七八糟的各路浏览器让人头大。

  反方:一般都是Web更简单,特别是需要兼容不同设备的时候。

  Web最初的功能只限于文档展示,而不是程序应用,貌似最近俩星期才有了JS。但有了JS后,web的世界马上就不一样了。更何况web不只是静止的,HTML5,CSS3,EcmaScript
Harmony(谁知道这是什么?)都给开发者极大帮助。你是喜欢C++,java,
JavaScript,那你的个人爱好,也是基于你已经攒下的代码。但是现在没人能否认JavaScript也和前者站在同一擂台上。

  浏览器/runtime的互不兼容(碎片),反过来看做APP也是一样。用Java写了Android
app,然后又要面对iOS的Objective C。如果能写一个程序,马上能在Android和iOS上运行,多省事啊。这咱还没提WebOS,
BlackBerry,Windows
Mobile呢。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要是想让程序在每个平台都跑得很漂亮,得做不少调试和妥协。这对很多原生APP也是一样的。不同OS版本,不同的设备。。。

  所谓的Web碎片化,一直都是如此。但好消息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不错的解决办法。Modernizr库,用得好的话,可以帮你兼容一大批主流设备,不管是啥系统,哪个牌子的。看看我们2011年的Google IO演示

  用户体验

  正方:原生APP更切合原有平台

  操作感受的定义之一,就是用户希望在你的程序里,用与系统连贯统一的方式来操作。不同的平台,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比如长按按钮会有啥反应。你不能指望用一套统一的HTML5
App去满足所有用户。

  此外,整个平台的操作感受都由用平台自有的软件库协调。直接调用平台工具包就能直接免费获得完整支持。

  反方:我们Web有自己的传统,你要特想做原有平台那种感觉的web,也一样能做出来

  前面说了,Web开发的方式,是先做一个大体适合所有平台的版本,然后再针对不同平台不断改进。当这些改进主要是针对功能时,你可以选择几个你最关心的平台做优化。类似于浏览器检测。技术论坛里的悲催技术员们,经常抱怨这事。太多不同的浏览器版本了。不过如果你优先关注两三种主流平台,是值得为他们多花点时间做做优化。

  web本来就有自己的操作感受。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默认浏览器以及运行环境造就了独特的"Web感受"。从更广的角度看,这本身就是一种用户公认的方式。此外,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并不遵循移动设备的原生操作习惯,人家也成功了。想想你最喜欢的手机游戏的界面?很多更传统的app也是一样,比如Twitter客户端。

  传播途径

  正方:原生应用更容易接触客户

  象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这样的app发布机制这几年势不可挡,推动了整个移动行业。每个程序员都能在市场里发布自己的应用。用户都挤在市场里浏览,搜索,接受推荐。不仅如此,只要你的程序够好,现有用户的打分会帮助你说服更多新的客户。

  反方:其实web才容易接触到客户

  通过web找到内容,这是经过论证的可靠途径。利用URL,每一项发布的内容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包括在网站上发布的应用程序。搜索引擎帮助发现内容,其他网站提供链接,还有一些类似应用市场的分类网站。用户还可以邮件、短信、在社交网站分享你的链接。你的应用链接可以直接在不同设备上直接打开。

  web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分系统,但这个情况也在发生改变。往下看。。。

  收费

  正方:App收费:应天意,顺民生

  “六岁孩子午饭时做app,$3一个,卖出几百万”。最近常听看到这样的新闻。各种大小厂商也跟着蜂拥而至,等着圈钱。应用商点帮开发商直接收费。最简单的办法,一次性收费。也有在app里再另行收费或者做订阅收费的,这帮助开发商赢得长期稳定的回报。

  此外,传统网站的广告、赞助,在app里也同样适用。

  反方:网站赚钱,从来都不是问题。现在机会还越来越多

  Web能成为现在社会的推动力,有能力用多种方式取得回报,这是基本条件。虽然使用付费并不普遍。但SaaS的模式已经相当普及了。成功案例包括Google
Apps,37Signals的系列产品,各类邮件的收费版。另外,直接收费并不是web应用的唯一模式。广告、会员链接,赞助,其他产品服务的交叉推广都是可选的模式。

  看着能在应用市场里直接赚钱而眼红的Web开发商们,你们不能直接把你的URL发进市场,但是做一个浏览web的app的壳子来连到自己的web上怎么样?现在市场中如果不说数以千计,至少也有上百的app这么干了。有些包装的好的,你甚至察觉不到他是一个web程序。

  以后应用市场会直接支持web程序吗?这个现在还不好说,但去年Google已经建了个Chrome web
store。虽然还只能从桌面电脑放问,但这已经挑起了浏览器厂商的兴趣。现在还只是个初步概念,但看起来挺有前途。

  结论

  现在还看不出完胜的一方。有些应用适合做app,有一些适合用html5。目前的情况,原生APP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上面提到的混合式开发,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妥协方案。能用web的时候用app调用web。web实现不了的功能用app开发。

  如果你选择web方式,要在web标准和不断的改进上用心。web技术本身的优点就是能兼容大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消极的看,你也可以这是碎片,但web就是一切通吃。

  英文原文:HTML5 VS NATIVE: THE MOBILE APP DEBATE

  中文翻译:unicom-china

HTML5能取代IOS原生应用吗,布布扣,bubuko.com

时间: 2024-08-01 19:21:35

HTML5能取代IOS原生应用吗的相关文章

使用HTML5构建iOS原生APP(2)

本文转载至 http://ju.outofmemory.cn/entry/18807 有时候我们在内嵌的webview中希望点击一个链接之后,触发iOS原生事件,而不是webview内页面跳转(因为webview的跳转很生硬,而ajax+js模拟则不如原生segue平滑). 有时候我们希望在页面内consloe.log('log something')的时候在控制台里看到输出,但手机里没有控制台,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利用xcode的控制台输出信息. 因为iOS没有提供API让我们直接用html或者j

使用HTML5构建iOS原生APP

转自http://ju.outofmemory.cn/entry/18807 有时候我们在内嵌的webview中希望点击一个链接之后,触发iOS原生事件,而不是webview内页面跳转(因为webview的跳转很生硬,而ajax+js模拟则不如原生segue平滑). 有时候我们希望在页面内consloe.log('log something')的时候在控制台里看到输出,但手机里没有控制台,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利用xcode的控制台输出信息. 因为iOS没有提供API让我们直接用html或者js来跟外

HTML5应用程序与原生应用程序各自的优点

使 用HTML5创建移动应用程序固然很不错,然而时下移动设备上运行更多的依旧是原生应用,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HTML5应用是一种运行于 web服务器上的程序,通常来说是运行在web浏览器中.原生应用程序来自付费购买,或是从相关app商店下载,并直接运行于Android/iOS设备 上. 作为一个web开发者,你即使已经学会了HTML.CSS.Javascript,但是还得再学习Objective-C或者Java才能编写iOS和Android的原生应用程序. 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原生编程语

React Native iOS原生模块开发实战|教程|心得|如何创建React Native iOS原生模块

尊重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出自:贾鹏辉的技术博客(http://blog.csdn.net/fengyuzhengfan/article/details/54691432) 前言 一直想写一下我在React Native原生模块封装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来分享给大家,但实在抽不开身,今天看了一下日历发现马上就春节了,所以就赶在春节之前将这篇博文写好并发布(其实是两篇:要看Android篇的点这里<React Native Android原生模块开发>). 我平时在用React Nativ

iOS原生CIFilter创建二维码

iOS原生CIFilter创建二维码 2016-05-31 未来C 关于二维码生成,网上也是有很多,很早以前的第三方库大多数都是通过C++写,也是有的如zxing,也是挺好用,这里介绍的是通过CIFilter创建二维码.   创建二维码非常简单,只要传入简单的字符串就好了 - (CIImage *)createQRForString:(NSString *)qrString { NSData *stringData = [qrString dataUsingEncoding:NSUTF8Stri

二维码扫描(iOS原生二维码扫描)

一.关于二维码扫描的第三方库有很多:例如比较常用的两个 1.ZBar SDK ZBar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直接调用ZBar提供的ZBarReaderViewController打开一个扫描界面,另一种方式是使用ZBar提供的可以嵌在其他视图中的ZBarReaderView,实际项目中我们更可能会使用第二种方式,这可以让我们对界面做更多的定制,详细的百度查找相关文档来看. 2.ZXing(Github镜像地址)是一个开源的条码生成和扫描库(开源协议为Apache2.0).它不但支持众多

JS调用Android、Ios原生控件

在上一篇博客中已经和大家聊了,关于JS与Android.Ios原生控件之间相互通信的详细代码实现,今天我们一起聊一下JS调用Android.Ios通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帮助我们在进行混合式开发时,提高代码质量,实现两者在网页端代码的统一.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Ios调用JS的方法实现: //无参调用 function SwiftCallJs1(){} //有参调用 function SwiftCallJs2(name, message){} 紧接着我们看一下Android调用JS的方法实现: /

[调整] Firemonkey iOS 原生 Edit 改变框色或透明框

说明:iOS 原生 Edit 透明框 方法: 效果: 说明:iOS 原生 Edit 设定框色 适用:Berlin Firemonkey 代码修改说明: 请将源码 FMX.Edit.iOS.pas 复制到自己的工程目录里,再进行修改. 代码内 {+++> 代表我增加的代码 代码内 {---> 代表我删除的代码 未来新版 Delphi 可以自己将 {+++> {---> 移植到新版代码内 constructor TiOSNativeEdit.Create; begin inherite

iOS原生地图开发进阶——使用导航和附近兴趣点检索

iOS原生地图开发进阶——使用导航和附近兴趣点检索 iOS中的mapKit框架对国际化的支持非常出色.在前些篇博客中,对这个地图框架的基础用法和标注与覆盖物的添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篇博客将介绍两个更加实用的功能的开发:线路导航与兴趣点搜索.前几篇博客的链接如下: 地图基础用法详解:http://my.oschina.net/u/2340880/blog/415360. 添加大头针与自定义标注:http://my.oschina.net/u/2340880/blog/415441. 添加地图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