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第九题(关于读《构建之法》的若干疑问)

说到读书,我们组的小伙伴们都很积极,也很热情地根据本书内容并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若干问题,望老师、同学们多多赐教^_^.

Question-1:如果采用MVP的方式,创意会不会有可能被其他人剽窃,让别人更早的做出完美的产品?

Question-2:有时用户想要的并不符合专业人士的判断,比如用户的某个要求反而导致效率更低,那我们应该听用户的还是专家的?

Question-3:个人认为软件产品是一个工程化的产品,在整个过程中,强调的是高效、可靠、功能强大及可维护性等。那么,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中小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去严格遵守这些工程化流程。

Question-4:两个人合作,每个人都按照不同的规范编写代码(变量命名等),开始合作时,规范不统一,此时该如何去协调双方的编写规范?除此之外,在加入一个新的项目时,自己的依照的规范和项目依照的规范不一致,项目的规范         属于过时的规范,可读性不高,此 时,是否应该改变个人的编写规范,从而符合现存项目的规范。

Question-5:效能测试对硬件有固定的要求,每次测试都需要在相同的机器和网络中进行这就避开了很多随机因素的干扰,实际使用中,用户的硬件质量和网络快慢都是随机的,虽然这样测试得到的数据虽然更精准了,但是其测试结果的         意义有多大?

Question-6: 在我暑假实习期间,我进入了一家北京的创业公司,可能是因为人员陆续离开,在他们的项目中,主要存在的就是运营人员和一名主管,而这个主管负责项目的整体运行,就是书中所说的PM的工作,但是他还要负责项目的                    开发任务,这和我认为的一个完整项目的人员分配不一致,我是觉得这样的形式存在是不利于项目的发展的,然后看了本书的第九章后,我也更加感觉到的确不应该是这样,但是我对公司项目发展趋势了解不多,所以想知                       道,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这个项目遇到的困难都会有哪些,会不会对项目产生至关重要的缺陷?

时间: 2024-12-28 22:05:27

第一张-第九题(关于读《构建之法》的若干疑问)的相关文章

(第九周)读构建之法有感1

构建之法第四章:两人合作 在这一章节里面,我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编写的代码是有多混乱,多么的不规范.编写规范的代码是程序人员良好的习惯.书本里面提到的代码复审以及结对编程都是要合作的,我们曾经也进行过结对训练,能在实践进行中感受到每个人的角色和作用,学习到很多,对于代码复审则是比较陌生.但是在书中还是了解到代码复审的作用是很强大的,非常适合一些中型以上的程序的测试检查.

(第九周)读构建之法有感2

第五章:团队与流程 第五章章节里面主要介绍了团队与非团队.软件团队模式以及开发流程以的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一些概念.对于现在的我们可能较为熟悉的开发流程是瀑布模型.对于团队模型我比较有兴趣了解的是功能团队模式. 团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一致的集体目标,成员之间有各自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团队一开始可能是"一窝蜂模式",都想写出好的软件,但是没有各自的分工,一般不会这种模式不会存活太久.慢慢会演化成其他模式,比如"主治医师模式",本来是不错的模式,但是在学生身上退化为了一

第五次作业《读构建之法的心得》

<读构建之法的体会> <构建之法>这本书是软件大大神邹欣的作品之一,这本书体现邹欣老师的情怀,很简洁的讲述了软件设计的各个阶段,描述了一个微软软件大神对软件的理解.构建之法对我帮助挺大的,通过构建之法这本书使我对软件的构建很清晰的了解,让我对软件设计更加的清晰的认识,增加了我对软件的认识的兴趣,好了,现在来讲述讲述里面的内容,第一张讲概论:软件等于程序加文档,软件工程是什么,第二章讲 个人技术和流程 单元测试,效能分析工具,个人开发流程第三章讲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个人能力的衡量与发展

读构建之法之感

读构建之法之感,为什么迟迟没有发构建之法这本书的观后感,是因为想要细细的看,为什么老师这么要求我们这么做,为什么要刻意的去发微博,原因都在构建之法的这本书中.构建之法这本书和其它的软件工程的书不同,构建之法这本书讲的清晰有趣,容易理解,不像其它的软件工程的书籍,写的那么的枯燥和乏味,构建之法的每章都有很大的联系,让人逐渐的去深刻的理解.通过构建之法理解并懂得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软件工程的课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小

对读构建之法后提出的五个问题

读构建之法有以下几点疑惑: 1.如何使自己的开发思维更加敏捷? 2.如何分配好团队里面成员的任务,来达到最好的工作效率? 3.当面临用户的需求和优化后的软件起冲突时,用户的需求一定是最重要的吗?那么用户根本不了解优化的软件的好处,一定强制要求修改怎么办? 4.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5.什么样的软件开发团队要开发什么样的软件才适合敏捷流程?

第五次软件测试作业 读构建之法有感

之前没有什么认真的看完构建之法这本书,最近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紧赶慢赶的认真的把书看完了,越看越起劲,后悔之前怎么没有早看着一本书,看了邹欣老师写的构建之法,感觉和读其它软件技术方面的书感觉截然不同,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第一线的编程思想,比起平常所学的技术感觉起来更富有实用性,他用了程序员的第一视角来告诉我们软件编程者一思想,从第一章概论的软件工程是什么开始,就给予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给程序员一种深深的代入感,书中不仅有丰富的代码示例,还采用了一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解答问题,我想邹

初读构建之法

 以前对软件工程没有特别详细的看法,有些模棱两可.经老师介绍购买了构建之法,初步看了构建之法的   第一章.第五章以及十七章,对软件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想要说一说我的个人看法.         百度中有这样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   科.又或者说,比较认可的一种定义认为: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   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  

读构建之法8、9、10章有感

第八章.需求分析 书中介绍了一些获取需求的常用方法.流程.及分析框架,看了后才发现原来需求分析还有着者这么多的学问. 以前听人说,需求分析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所占分量很重,甚至往往需要花的精力比敲代码要多.我听到时不以为然 ,认为需求分析不就是看一下软件要什么功能,要做成什么样而已吗.再后来,我真的接手了一个小商业项目的需 求分析任务,才明白需求分析是一件多么让人崩溃的事情,客户对软件编程一无所知,只是含糊地给我一些文档, 而我又不清楚他们的业内流程.业内术语等,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对需求,只能像只无头

读构建之法,重入编程之门

在翻开这本<构建之法>之前,我以为从专业划分角度来讲我多少算是一个计算机人,最起码算得上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但是在当我谨慎的选择了一个自认为适合学习的好环境,怀着一种对编程无比向往的心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之前的我可能是迈入了计算机隔壁班的门. 不得不说,邹欣老师的书,确实不像其他同类书籍那样全篇皆是各种枯燥无味的理论体系和大量读完也不知所云的专业术语及定义,虽然以我的基础程度对于此书中提到的各种编程案例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但是本书的趣味性着实使枯燥的编程更容易被接受.它刷新了我对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