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会让你读取的光标变成最后。
tell()把你现在文件的句柄的指针打印出来。文件的开头指针位置是0
72的意思代表字符的个数。下面的例子,只读取5个字符串个数:
如果你想把光标移回去,移动到首位f.seek(0)
f.detach()在文件还没关闭之前,把文件编码从GBK改成UTF-8
f.encoding() 打印打开文件的编码:之前文件是用UTF-8打开的,所以这里显示UTF-8,注意并不是文件文件的存储编码是啥。
f.fileno()返回文件的编号,windows有一个专门的接口,内部编号
f.name()打印文件名字
f.isatty()是否是一个打印机,tty,是否是终端设备
f.seekable()不是所有的文件都可以移动指针,这里是一个判断是否支持指针移动,比如是一个打印机文件,那么是不允许移动指针的。
f.readable()判断文件是否可读。
f.writeable()判断文件是否可写
f.flush()对文件进行刷新,强制将内存写入文件。
对文件写完一行,这个时候突然断电,可能这行没有写入文件,因为这行可能还在缓存中,因为每write一下,都写入文件,因为硬盘写入速度很慢,这个时候程序会很卡,所以会先写入到内存。
通过系统的这个特性,可以打印一个进度条程序出来。
导入模块sys,sys.stdout为标准输出,屏幕就是你的标准输出
sys.stdout.write()就是标准输出到你当前的屏幕
sys.stdout.flush()把内存立即显示到您当前的屏幕
再导入一个时间模块,time,time.sleep(0.1)等待0.1秒
f.close关闭文件
f.closed判断文件是否关闭,返回True,Flase
f.truncate()如果什么都不写会清空文件,如果写入数字10,表示截断前10个字符
如果你想先移动指针,再截断20,是不可行的,f.truncate(20)依旧是从头截断,到20个字符,并不是截图从10-30的字符
下面的这个方法,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对文件即能读也能写的读写模式:r+
但是注意这种模式其实读和追加模式共存的情况,读的确是从第一行读取的,但是你写入文件的时候,其实是写入到文件最末行
但是对文件的写入是写入到了文件的最后一行:
对文件的写读模式:w+
写读模式的特点,是先用写的方法打开文件,也就是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然后再对文件进行写或者读。但是请注意,读可以用seek()的方法移动到任意位置进行读,但是写依旧是写入到了文件的最后一行!!!
为什么对文件的写总是在最后一行呢,在python3.0版本因为如果你在中间写入数据的话,会把中间的数据进行覆盖,并不是写入以后,当前位置的数据就往后移,如果覆盖会问题更大。所以就默认写入是最后一行。
但是在python2.7,的确可以中间写入,但是会覆盖原来的数据,老师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问题很多,很难处理。
写读模式在实际应用的场景很少,但是读写模式应用还是很方便的,可以打开文件并追加写入。
所以主要用的三种模式r,w,r+,rb,wb,ab,其他模式可以忽略,没什么应用场景
文件打开的模式还有几种情况:
追加读写模式:a+,可以在文件后头写,但是也是可以读了(不用管这种模式)
二进制文件读模式:rb,这个时候打开文件的时候,后面的参数ecoding就不用后面跟编码了。如下图:发现也可以打开文本文件,只不过readline的时候前面有字符b,以及后面跟了\r\n字符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用rb模式打开文件呢?
需要进行网络传输的时候,socket和client,ftp传输,在python3里必须用二进制格式进行传输
二进制文件写模式:wb,注意写入的时候要把字符串编码为二进制,其中encode("utf-8"),这里最好加下原来字符串是啥编码
二进制的追加模式:ab
打开文件的模式有:
- r,只读模式(默认)。
- w,只写模式。【不可读;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删除内容;】
- a,追加模式。【可读; 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只追加内容;】
"+" 表示可以同时读写某个文件
- r+,可读写文件。【可读;可写;可追加】
- w+,写读
- a+,同a
"U"表示在读取时,可以将 \r \n \r\n自动转换成 \n (与 r 或 r+ 模式同使用)
- rU
- r+U
"b"表示处理二进制文件(如:FTP发送上传ISO镜像文件,linux可忽略,windows处理二进制文件时需标注)
- rb
- wb
-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