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O2O领域上演多幕“合并”大戏,但到下半年,却又陷入资本寒冬。2016年,O2O领域会出现哪些新现象?愚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年1月16日刊上作出如下胡乱预测:
文/张书乐
2015年看似O2O们在下半年遭遇了突然死亡,但总体来说,投资界对O2O的热情并没有衰退,离开的只是那些机会主义蝗虫,想要赚快钱却发现钱掉进了无底洞而已。和O2O的前身团购网曾上演的千团大战一样,只有投机的急功近利者在2015年被清场后,2016年我们才能看到真正个位数的O2O平台,是如何玩转“互联网+”的。
O2O怎么玩?走高频低价的O2O们,正在谋求用高频低价来吸引用户,但更注重去挖掘增量市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从过去的“电话订餐”升级为“APP订餐”的存量市场;而那些低频高价的生活化服务,更深耕于自己精细化、小众化的服务,使之和市面上的服务形成真正的差异,才能够让互联网这个前台,真正能诱惑住芸芸众生。
但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想集纳各种O2O服务成为综合性平台的公司,如何从现有的浮在云端的线上引流(一维),扎扎实实地进入到线下独特服务的二维,而不仅仅只是在社区有个就近的便利店,甚至于如何通过物联网深入到物业管理的第三维,以及通过大数据消化吸收并促使O2O真正成为一种用户习惯的第四维存在,实现从高维打低维的不对称战争,最终成为一种新常态。
显然,在2016年,光靠补贴和烧钱,想要完成这些是不大可能的,而以BAT为主导的O2O们,此刻已经认识到了当初从电商中学来的长尾效应和海量差评才能聚合的口碑模块,正在从资本本位的瓶颈中,走向用户本位的新蓝海。
只是,在这条路上,2016年还会有很多的尸骸留下,毕竟,即便是目光敏锐如雷军也难免在投资烧饭饭、叫个外卖、呆鹅早餐中,看走了眼。
O2O如何才能成功?或许,提供附近没有或很少的必要服务,学习目前还在电话阶段、没联网的119、120才是正途。
张书乐 微信号:zsl13973399819 新著有《越界——互联网时代必先搞懂的大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