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CSS样式层叠权重值

本文为转载内容,源地址:http://www.ofcss.com/2011/05/26/css-cascade-specificity.html

读到《重新认识CSS的权重》这篇,在文章最后给出了便于记忆的顺序:

important > 内联 > ID > 类 > 标签 | 伪类 | 属性选择 > 伪对象 > 通配符 > 继承”。

  那么这个顺序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实际上在CSS2规范关于具体性(specificity)的定义中,描述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很多中文版本的 CSS 图书中采用了 10 进制的简单相加计算方式(包括第一版《CSS 权威指南》,第二版中已经纠正)。因此把规范中对CSS层叠优先级的相关定义意译一下,希望给初入门或对权重计算尚有疑惑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根据 CSS 规范,具体性越明确的样式规则,权重值越高。计算权重值的依据,并不是许多文章所描述的那样“class是10,标签是1,ID是100”之类——虽然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选择器权重值的计算

  • A:如果规则是写在标签的style属性中(内联样式),则A=1,否则,A=0. 对于内联样式,由于没有选择器,所以 B、C、D 的值都为 0,即 A=1, B=0, C=0, D=0(简写为 1,0,0,0,下同)。
  • B:计算该选择器中ID的数量。(例如,#header 这样的选择器,计算为 0, 1, 0, 0)。
  • C:计算该选择器中伪类及其它属性的数量(包括类选择器、属性选择器等,不包括伪元素)。 (例如, .logo[id=‘site-logo‘] 这样的选择器,计算为 0, 0, 2, 0)。
  • D:计算该选择器中伪元素及标签的数量。(例如,p:first-letter 这样的选择器,计算为0, 0, 0, 2)。

CSS2 规范中给出的一些例子:

 1 * {} /* a=0 b=0 c=0 d=0 -> specificity = 0,0,0,0 */
 2 li {} /* a=0 b=0 c=0 d=1 -> specificity = 0,0,0,1 */
 3 li:first-line {} /* a=0 b=0 c=0 d=2 -> specificity = 0,0,0,2 */
 4 ul li {} /* a=0 b=0 c=0 d=2 -> specificity = 0,0,0,2 */
 5 ul ol+li {} /* a=0 b=0 c=0 d=3 -> specificity = 0,0,0,3 */
 6 h1 + *[rel=up]{} /* a=0 b=0 c=1 d=1 -> specificity = 0,0,1,1 */
 7 ul ol li.red {} /* a=0 b=0 c=1 d=3 -> specificity = 0,0,1,3 */
 8 li.red.level {} /* a=0 b=0 c=2 d=1 -> specificity = 0,0,2,1 */
 9 #x34y {} /* a=0 b=1 c=0 d=0 -> specificity = 0,1,0,0 */
10 style="" /* a=1 b=0 c=0 d=0 -> specificity = 1,0,0,0 */

根据这样的定义,所以很多文章简单地把规则归纳为:内联样式的权重值是1000,ID选择器的权重值是100,class选择器的权重值是10,标签选择器的权重值是1. 整条规则中的所有选择器权重值相加得到整个样式规则的权重值,数字越大权重值越高。

大多数情况下,按照这样的理解得出的结论没有问题,但是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就出现问题了:

/* 样式一 */
body header div nav ul li div p a span em {color: red}

/* 样式二 */
count {color: blue}

按照错误的计算方法,样式一的权重值是11,样式二的权重值是10,如果这两条规则用于同一个元素,则该元素应该是红色。实际结果却是蓝色。

权重值的比较

按照四组计算的正确方法,上面例子中的样式一权重值应该是 0, 0, 0, 11,样式二的权重值是 0, 0, 1, 0。

根据规范,计算权重值时,A, B, C, D 四组值,从左到右,分组比较,如果 A 相同,比较 B, 如果 B 相同,比较 C, 如果 C 相同,比较 D, 如果 D 相同,后定义的优先。

样式二和样式一的 A、B 相同,而样式二的 C 大于样式一,所以,不管 D 的值如何,样式二权重值都大于样式一。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特殊的 !important

在按照 ABCD 四组计算比较之外,在定义样式的时候,还可以对某一个属性应用 !important. 对于一直从事编程而没做过重构的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 "!" 与其在编程语言中的意义刚好相反,不是代表“不重要”而是代表“很重要”。

CSS2 规范中规定:!important 用于单独指定某条样式中的单个属性。对于被指定的属性,有!important 指定的权重值大于所有未用 !important 指定的规则。

例如:

/* 样式一 */
#header nav ul li.current {color: red; font-weight: bold;}

/* 样式二 */
li:hover {color: blue !important; font-weight: normal;}

就整条规则而言,样式一的权重值为 0, 1, 1, 3,而样式二的权重值仅为 0, 0, 0, 2。所以应用于相同元素时,应该样式一生效。但是对于 color 这个属性,由于在样式二中用 !important 做了指定,因此color 将应用样式二的规则。而 font-weight 则按照规定用样式一的规则。

如果多条规则中都对同一个属性指定了 !important 呢?这时候 !important 的作用相互抵销,依然按照ABCD四组计算比较。

因此 !important 的作用只有在具有唯一性时才能提现,但是我们永远无法预料自己什么时候又需要覆盖一个已经指定了 !important 的属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使用 !important.

关于 inherit

除了直接指定到元素上的样式规则以外,每个属性值还有一个可能为 inherit(继承) 的值。表示元素的该样式属性继承自父级元素,与父级元素的定义一致。比如:

<style>
  .list .item { color: red }

</style>
<ul class="list">
    <li class="item">
        <span>某些文字</span>
    </li>
</ul>

上例中,样式规则并未针对 span 标签指定 color 属性, 但是 span 中的文字会显示为红色, 这就是因为 span 的 color 属性默认值为 inherit.

对于 inherit 的属性,只要记住一点: 继承而来的属性值,权重永远低于明确指定到元素的定义。只有当一个元素的某个属性没有被直接指定时,才会继承父级元素的值。例如:

<style>
  span { color: blue }
    .list .item { color: red }

</style>
<ul class="list">
    <li class="item">
        <span>某些文字</span>
    </li>
</ul>

同样的例子, 第一条规则的权重是 0,0,0,1, 第二条规则的权重是 0,0,2,0. 虽然第二条规则的权重更高,但是它是针对 li 元素的直接指定,并不是针对 span 元素定义的,所以计算 span 的 color 属性权重值时,实际上就是 inherit 的红色与直接指定的蓝色的对比。按照规则,只要有直接指定的值(蓝色),就不会再取继承的值(红色),所以 span 中的文字显示为蓝色。

这条规则最典型的场景就是链接文字的颜色。由于一般浏览器自带的样式表都有针对 a 标签的颜色及下划线的直接指定,所以网页样式表中对 a 标签的父级元素指定 color 属性及 text-decoration 属性,通常不会起作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 reset 来改变这一点:

<style>
a { color: inherit; text-decoration: inherit }
.item { color:red }
</style>
<p class="item"><a href="#">链接文字</a></p>

在上例中,由于我们的样式表对 a 标签直接指定了 color 和 text-decoration 属性值, 覆盖了浏览器的默认样式,所以在没有特别指定 a 标签的颜色和下划线定义的前提下, 会从父级元素 p 继承,因此链接会显示为红色(有补充)。

特别补充:inherit 在 CSS1 规范中并未定义,所以 IE6, IE7 以及 IE8 的 QuirksMode 不支持。

总结

  1. 一条样式规则的整体权重值包含四个独立的部分:[A, B, C, D];
  2. A 表示内联样式,只有 1 或者 0 两个值;
  3. B 表示规则中 ID 的数量;
  4. C 表示规则中除了 ID、标签和伪元素以外的其它选择器数量;
  5. D 表示规则中标签和伪元素的数量;
  6. 比较时从高位到低位(从 A 到 D)分别比较,高位相同才需要比较低位;
  7. 有 !important 标记的属性权重值无视没用 !important 指定的一切情况;
  8. 多次指定 !important 时,相互抵销。
  9. inherit 而来的属性定义,优先级低于任何直接指定的属性值。
时间: 2025-01-07 00:02:11

深入解析CSS样式层叠权重值的相关文章

深入解析CSS样式层叠权重值(转)

前言:折腾了半天圆角,发觉border-radius是css3的新特性,简单粗暴的解决了button的圆角显示,中间由于css权重问题,导致即使我设置了圆角也一直没有生效.以下是找到的相当不错的一篇css样式权重讲解的,清晰明了,看完就懂是啥了. 永记在心: important > 内联 > ID > 类|属性|伪类 > 标签|伪元素  > 通配符 > 继承  (相对于原文的调整  属性选择和为对象均与类并列~) 简单记住这几个就够用了: important >

css优先级及权重值

优先级: 外部样式表 内部样式表(位于<head>标签内部 内联样式(在HTML元素内部)优先权最高 内联样式>内部样式=外部样式(看具体引入位置,解析的先后) 权重值: 第一等:内联样式,如style=“”,权值为1000(!important) 第二等:ID选择器,如#content,权值为0100 第三等:类,伪类选择器,如.content,权值为0010 第四等:元素选择器,如div.p,权值为0001 通用选择器(*),子选择器(>)和相邻同胞选择器(+)权重值都为000

CSS样式层叠和特殊性

层叠 同一个元素可以设置多个样式,就会有冲突,用层叠来解决样式冲突; 层叠给每个规则设置了重要度: 标有 ! important 的用户样式: 标有!important 的作者样式: 作者样式: 用户样式: 浏览器样式. 特殊性: 特殊性决定样式次序,具有特殊性的规则优于一般选择器.特殊性相同,位于后者的规则胜出.给每个规则分配一个数字,将数字加在一起,就是样式的特殊性.特殊性的计算不以10为基数,一个规则的选择器往往少于10个,以10基数比较特殊性更为方便些. 选择器的特殊性分为4个等级: 选

CSS样式之优先级

说到到css的样式优先级,今天偶再来回顾下,从css的样式优先级可分为两个部分: 1.从CSS代码放置的位置看权重优先级:     内联样式 > 内部嵌入样式 >外联样式 2.从样式选择器的权重优先级:     Important > 内联样式 > ID > 类.伪类.属性选择器 > 标签.伪元素 > 通配符 今儿,我们重点来看看第2点—样式选择器. 请看以下代码: <!DOCTYPE html> <head> <title>c

从webkit内核简单看css样式和css规则优先级(权重)

目录 webkit中样式相关类及类间关系 样式规则匹配 权重(优先级)计算 webkit中样式相关类及类间关系 资料来源: <webkit技术内幕> 结构相关类: 1.StyleRuleBase类: 单个的样式规则(选择器+规则体) 2.StyleSheetContents类: 样式规则集,其成员-m_childRules是一个StyleRuleBase实例的列表,是1:n的数量关系 3.CSSStyleSheet类: 成员-m_contents是一个StyleSheetContents实例,

浏览器如何加载和解析CSS&mdash;&mdash;CSS样式来源与层叠规则

关于CSS样式首先得理解浏览器如何加载它们,最终的页面样式是如何呈现的? CSS层叠样式表的关键在于"层叠",会根据选择符的使用而将样式相互叠加或者覆盖. CSS样式表之所有有"层叠"的概念,因为有多个样式来源,不同样式设置来源不同权重, 优先顺序为:1到5权重依次降低 1 HTML标签头内的样式             (不建议使用,结构样式分离) 2 <style>中编写的样式代码        (适合不常更新或很少访问的页面) 3 <link

css选择器权重值计算规则

一.样式类型 1.行间 <h1 style="font-size:12px;color:#000;">我的行间CSS样式.</h1> 2.内联 <style type="text/css"> h1{font-size:12px; color:#000; } </style> 3.外部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style.css"&g

CSS样式权值

内联样式表(InLine style)>内部样式表(Internal style sheet)>外部样式表(External style sheet) 例外:但如果外部样式表放在内部样式表下边引用,则外部样式表>内部样式表; 1,内联样式表权值为1000; 2,ID选择器的权值为100; 3,Class类选择器的权值为10; 4,HTML标签选择器的权值为1; 具体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

jQuery CSS()方法改变CSS样式实例解析

转自:http://www.jbxue.com/article/24588.html 分享一个jQuery入门实例:使用CSS()方法改变现有的CSS样式表,css()方法在使用上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可接受两个输入参数:样式属性和样式值,两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比如要改变链接颜色,可以这样编写代码: $("#61dh a").css('color','#123456');//选择器‘$("#61dh a")'表示ID为‘#61dh'的元素下的所有链接.//.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