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面向对象知识点回顾整理
- 一、面向对象基础
- 1、类和对象
- 2、属性查找:
- 3、绑定方法:
- 4、对象之间的交互:
- 5、类的内置属性
- 6、三大特性:继承、多态、封装
- 二、面向对象高阶
- 元类
- 单例模式
- 一、面向对象基础
面向对象知识点回顾整理
一、面向对象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是对象二字,对象是属性与方法的结合体,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优点:可扩展性强
缺点:编程的复杂度高
1、类和对象
对象:属性和方法的结合体
类:一堆属性和方法的结合体
python中是先有类再有对象,现实生活中是先有对象再有类
类名()就是类的实例化可以产生对象
class Person:
school = 'xxx'
def __init__(self): # 对象初始化方法,对象的绑定方法,对象来调用会把对象传过来
self.name = 'xxx'
p = Person() # 类实例化产生对象会调用类的__init__方法
2、属性查找:
- 数据属性:对象自身中找---》类中---》父类(按照mro列表查找)---》object---》没有就报错
- 方法查找:对象的绑定方法---》父类中按照mro列表查找---》object---》没有就报错
3、绑定方法:
- 定义在类内部,没有被任何装饰器装饰的函数,就是方法
- 给对象来用:对象 . 方法() 默认把对象自身传过去
- 类来调用就是普通函数,有几个值就传几个值
4、对象之间的交互:
- 把一个对象传到另一个对象中,操作这个对象 ----之前写的人狗大战例子
5、类的内置属性
? --类名.__name__
: 类的名字(字符串)
? --类名.__doc__
: 类的文档字符串
? --类名.__bases__
:类的所有父类
? --类名.__base__
:类的第一个父类
? --类名.__dict__
:类的名称空间字典(包含属性和方法)
? --类名.__module__
:类定义所在的模块
? --类名.__class__
:实例对应的类(仅新式类中有)
6、三大特性:继承、多态、封装
? --继承:
? --在类名后的括号中写要继承的类,用逗号分隔
? --py中支持多继承(属性查找顺序)
? --新式类和经典类
? --继承了object的类都叫新式类(py3中都是新式类)
? --py2中才有新式类,经典类的说法
? --菱形问题的查找顺序
? --新式类:广度优先
? --经典类:深度优先
? --mro列表
? --super() 特殊对象,调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严格按照mro列表查找)
? --self和super的区别:self一定是从根本上找,super() 从当前位置按照mro列表查找
? --类名 . 方法() 就是个普通函数,这个就不按照mro列表查找,而是指名道姓的使用
? --派生:子类多出来的属性和方法
? --多态和多态性
? -- 多态:一个事物有多种形态
? -- 多态性:执行同一个事物的同一个方法,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 -- 两种限制子类必须实现什么方法的方式
? -- 一个abc模块
? -- raise抛异常
? -- 鸭子类型:走路像鸭子,你就是鸭子
? -- len() 其实就是调用对象.__len__
()
? --封装
? -- 把属性和方法隐藏
? --以__开头,就会隐藏
? -- 并没有实际隐藏(做了变性)
? -- 隐藏属性:保证数据安全
? -- 隐藏方法:隔离复杂度
? -- property 装饰器:把类包装成数据属性
? -- 其他两个装饰器
? -- classmethod:类的绑定方法,可以类来调用会自动把类传入(对象也可以调用)
? -- staticmethod:静态方法,谁都可以调用,不会自动传参数
?
二、面向对象高阶
元类
- 元类的概念:因为一切皆对象,类也是对象,元类构造类,因此能够实例化得到类的类就是元类
- type是最顶层的元类
- py3中所有类都是继承自object(包括元类type也是继承pbject的)
- object类是由元类type创建的,而type类也是由元类type创建的
- 自定义元类:继承了type的类,都叫元类,因此我们可以自定义元类(class Person(metaclass=Mymeta)就是指定我自定义的元类
-
class Mymeta(type): # 通过重写__call__来控制对象的产生 def __call__(self,*args,**kwargs): # 这个会在类加括号(实例化产生对象)的时候触发,用来控制对象的创建 # 第一步:调用Person类的__new__方法,来产生一个空对象 # obj=object.__new__(self) obj = self.__new__(self) # 推荐使用这种方式来创造空对象,以为这种方式会检索类和类的父类,而object.__new__则是直接跨过了他们三个 # 第二步:调用Person类的__init__,完成对象初始化 obj.__init__(*args,**kwargs) # 这里写初始化对象的语句 # 第三步:返回初始化好的对象 return obj pass def __new__(cls,name,bases,dic): # 控制类的产生 # 产生空对象(空类),在这里面生成的其实并不是空类,是有数据的类了 # 这里写修改类的名称空间的代码,通过修改dic来控制产生的类的名称空间 _class=type.__new__(cls,name,bases,dic) # 完成类的初始化,并且把name,bases,dic这些东西放入 return _class # 把产生的类返回出来 pass # Mymeta(name,bases,dic)实例化产生类,会调用type的__call__,内部调用Mymeta的__new__和__init__, def __init__(self): # 控制类的初始化 pass class Person(metaclass=Mymeta): pass
__new__
和__init__
的区别1、
__new__
创建空对象(类也是对象)2、
__init__
初始化对象- 元类中:
1、重写自定义元类中
__call__
方法:控制自定义元类产生的类实例化产生的对象的创建2、重写自定义元类中
__new__
方法:控制类的产生的最根上,其实本质最根上也不是它,是元类type的__call__
,但是我们没法修改type,所以只能重写自定义元类中__new__
方法3、重写自定义元类中
__init__
方法:控制自定义元类实例化产生的类的创建,但是是在__new__
之后。 - 有了元类之后的属性查找顺序
对象层:先从对象自身找---》类中找---》父类中按mro列表找---》没有就报错
类层:先从类本身中找---》父类中按mro列表找---》自定义元类中找---》元类type中找---》没有就报错
- issubclass和isinstance
--issubclass():判断第一个类是不是第二个类的子类,返回结果是True或False
--isinstance():判断第一个参数是不是第二个参数(类)的对象,返回结果是True或False
- 反射(通过字符串获取、修改、删除对象的属性或方法)
-- hasattr():判断一个属性是否在对象中,返回True或False hasattr(对象,属性)
-- getattr():通过字符串获取属性或方法,获取到就返回相应属性或方法 getattr(对象,属性或方法)
-- setattr():通过字符串设置属性或方法 setattr(对象,‘方法名‘,方法名)
-- delattr():通过字符串删除属性或方法 delattr(对象,属性或方法)
- 内置方法(魔法方法)
点拦截方法:对象.方法就会触发
? --
__getattr__
:对象加.
获取值,一旦取不到就进入该方法? --
__setattr__
:对象加.
赋值,一旦取不到就进入该方法? --
__delattr__
:对象加.
删除值,会进入该方法
单例模式
- 概念:多次实例化指向的都是同一块内存地址,拿到的都是同一个对象
- 优点:节约空间
- 四种实现单例模式的方法
- 1、定义一个类的绑定方法实现单例模式
2、定义一个装饰器实现单例模式
3、定义一个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4、通过模块导入实现单例模式(python的模块是天然的单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uangyl23/p/1150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