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go调度器源代码情景分析》系列 第一章 预备知识的第6小节。
前面几节我们介绍了CPU寄存器、内存、汇编指令以及栈等基础知识,为了达到融会贯通加深理解的目的,这一节我们来综合运用一下前面所学的这些知识,看看函数的执行和调用过程。
本节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
- CPU是如何从调用者跳转到被调用函数执行的?
- 参数是如何从调用者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
- 函数局部变量所占内存是怎么在栈上分配的?
- 返回值是如何从被调用函数返回给调用者的?
- 函数执行完成之后又需要做哪些清理工作?
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对计算机执行程序的原理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于我们理解goroutine的调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go来说,C语言更接近于硬件,编译后的汇编代码也更加简单直观,更容易让我们掌握函数调用的基本原理,所以我们首先来看C语言的函数调用在汇编指令层面是如何实现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go语言的函数调用过程。
C语言函数调用过程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程序来开始分析。
#include <stdio.h> // 对参数 a 和 b 求和 intsum(inta, intb) { ints=a+b; returns; } // main函数:程序入口 intmain(intargc, char*argv[]) { intn=sum(1, 2); // 调用sum函数对求和 printf("n: %d\n", n); //在屏幕输出 n 的值 return0; }
用gcc编译这个程序得到可执行程序call,然后使用gdb调试。在gdb中我们通过disass main反汇编main函数找到main的第一条指令所在的地址为0x0000000000400540,然后使用b *0x0000000000400540在该地址下一个断点并运行程序:
[email protected]:~/study/c$ gdb ./call (gdb) disass main Dumpofassemblercodeforfunctionmain: 0x0000000000400540<+0>:push %rbp 0x0000000000400541<+1>:mov %rsp,%rbp 0x0000000000400544<+4>:sub $0x20,%rsp 0x0000000000400548<+8>:mov %edi,-0x14(%rbp) 0x000000000040054b<+11>:mov %rsi,-0x20(%rbp) 0x000000000040054f<+15>:mov $0x2,%esi 0x0000000000400554<+20>:mov $0x1,%edi 0x0000000000400559<+25>:callq 0x400526 <sum> 0x000000000040055e<+30>:mov %eax,-0x4(%rbp) 0x0000000000400561<+33>:mov -0x4(%rbp),%eax 0x0000000000400564<+36>:mov %eax,%esi 0x0000000000400566<+38>:mov $0x400604,%edi 0x000000000040056b<+43>:mov $0x0,%eax 0x0000000000400570<+48>:callq 0x400400 <[email protected]> 0x0000000000400575<+53>:mov $0x0,%eax 0x000000000040057a<+58>:leaveq 0x000000000040057b<+59>:retq Endofassemblerdump. (gdb) b *0x0000000000400540 Breakpoint1at0x400540 (gdb) r Startingprogram:/home/bobo/study/c/call Breakpoint1, 0x0000000000400540 in main ()
程序停在了我们下的断点处,也就是main函数的第一条指令的位置。再次反汇编一下将要执行的main函数,我们先来看其最前面的3条指令:
(gdb) disass Dumpofassemblercodeforfunctionmain: => 0x0000000000400540 <+0>:push %rbp 0x0000000000400541<+1>:mov %rsp,%rbp 0x0000000000400544<+4>:sub $0x20,%rsp ......
这3条指令我们一般称之为函数序言,基本上每个函数都以函数序言开始,其主要作用在于保存调用者的rbp寄存器以及为当前函数分配栈空间,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这3条指令,我们先来说明一下gdb输出的反汇编代码的格式,gdb反汇编出来的代码主要分为3个部分:
- 指令地址
- 指令相对于当前函数起始地址以字节为单位的偏移
- 指令
比如第一行代码 0x0000000000400540 <+0>: push %rbp,表示main函数的第一条指令push %rbp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0000000000400540,偏移为0(因为它是main函数的第一条指令)。这行代码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gdb反汇编输出的结果中的指令地址和偏移只是gdb为了让我们更容易阅读代码而附加上去的,保存在内存中以及被CPU执行的代码只有上图指令部分。
注意,上面反汇编结果中的第一行代码的最左边还有一个 => 符号,它表示这条指令是CPU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也就是rip寄存器目前的值为0x0000000000400540,当前的状态是前一条指令已经执行完毕,这一条指令还未开始执行,使用i r rbp rsp rip察看一下rbp、rsp和rip这3个寄存器的值:
(gdb) i r rbprsprip rbp 0x4005800x400580 <__libc_csu_init> rsp 0x7fffffffe5180x7fffffffe518 rip 0x4005400x400540 <main>
根据这些寄存器的值,当前时刻函数调用栈、rbp、 rsp和rip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因为rbp、rsp和rip存放的都是地址,所以这几个寄存器每个都相当于一个指针,看上图,rip指向的是main函数的第一条指令,rsp指向了当前函数调用栈的栈顶,而rbp寄存器并未指向我们关注的栈和指令,于是并未画出它的具体指向,只是显示了它的值。
为了更加清晰的理解程序的执行流程,现在我们开始模拟CPU从main函数的第一条指令开始,一直到执行完整个main函数。
现在开始执行第1条指令,
0x0000000000400540<+0>:push %rbp# 保存调用者的rbp寄存器的值
这条指令把栈基地址寄存器rbp的值临时保存在main函数的栈帧里,因为main函数需要使用这个寄存器来存放自己的栈基地址,而调用者在调用main函数之前也可能把它的栈基地址保存在了这个寄存器里面或用作了其它用途,所以main函数需要把这个寄存器里面的值先保存起来,等main执行完后返回时再把这个寄存器恢复原样,如果不恢复原样,main函数返回后调用者使用rbp寄存器时就会有问题,因为在执行调用者的代码时rbp本应该指向调用者的栈但现在却指向了main函数的栈。
在这条指令之前,代码还在使用调用者的栈帧,执行完这条指令之后,开始使用main函数的栈帧,目前main函数的栈帧里面只保存有调用者的rbp这一个值,在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之前,栈和寄存器的状态如下图,图中标红的指令表示刚执行完成的指令。可以看到rsp和rip寄存器的值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它们都指向了新的位置。rsp指向了main函数的栈帧的起始位置,而rip指向了main函数的第2条指令。
在汇编指令一节我们介绍过,执行push指令会修改rsp寄存器的值,但它并不会修改rip寄存器,为什么这里rip也变了呢?其实这是CPU自动完成的,CPU自己知道它要执行的每一条指令的长度有几个字节,比如这里的push %rbp指令只有1个字节长,于是它在开始执行这条指令时就会把rip的值+1,因为执行这条指令之前rip的值为0x400540,+1之后就变成了0x400541,也就是说它指向了main函数的第2条指令。
接着执行第2条指令,
0x0000000000400541<+1>:mov %rsp,%rbp# 调整rbp寄存器,使其指向main函数栈帧的起始位置
这条指令把rsp的值拷贝给rbp寄存器,让其指向main函数栈帧的起始位置,执行完这条指令之后rsp和rbp寄存器具有相同的值,他们都指向了main函数的栈帧的起始位置,如下图所示:
接着执行第3条指令,
0x0000000000400544<+4>:sub $0x20,%rsp# 调整rsp寄存器的值,为局部和临时变量预留栈空间
这条指令把rsp寄存器的值减去了32(16进制的0x20),使其指向了栈空间中一个更低的位置,这一步看似只是简单的修改了rsp寄存器的值,其实质却是给main函数的局部变量和临时变量预留了32(0x20)字节的栈空间,为什么说是预留而不是分配,因为栈的分配是操作系统自动完成的,程序启动时操作系统就会给我们分配一大块内存用作函数调用栈,程序到底使用了多少栈内存由rsp栈顶寄存器来确定。
该指令执行完成之后,从rsp所指位置到rbp所指的这一段栈内存就构成了main函数的完整栈帧,其大小为40字节(8字节用于保存调用者的rbp,另外32字节用于main函数的局部和临时变量),如下图:
接下来的4条指令我们一起把它们执行了,
0x0000000000400548<+8>:mov %edi,-0x14(%rbp) 0x000000000040054b<+11>:mov %rsi,-0x20(%rbp) 0x000000000040054f<+15>:mov $0x2,%esi#sum函数的第2个参数放入esi寄存器 0x0000000000400554<+20>:mov $0x1,%edi#sum函数的第1个参数放入edi寄存器
前两条指令负责把main函数得到的两个参数保存在main函数的栈帧里面,可以看到,这里使用了rbp加偏移量的方式来访问栈内存。这里之所以要保存main函数的两个参数,是因为调用者在调用main函数时使用了edi和rsi两个寄存器来给main函数分别传递argc(整数)和argv(指针)两个参数,而main又需要用这两个寄存器给sum函数传递参数,为了不覆盖argc和argv,所以这里需要先把这两个参数保存在栈里面,然后再把传递给sum函数的两个参数1和2放入这两个寄存器之中。
后面两条指令在给sum函数准备参数,我们可以看到,传递给sum的第一个参数放在了edi寄存器里面,第二个参数放在了esi里面。可能你会问,被调用函数怎么知道参数放在这两个寄存器里面的啊?其实这是一个约定而已,大家约定好:调用函数时调用者负责把第一个参数放在rdi里面,第二个参数放在rsi里面,而被调函数直接去这两个寄存器里面把参数拿出来。这里还有个细节,传递给sum的两个参数都是用的edi和esi而不是rdi和rsi,原因在于C语言中int是32位的,而rdi和rsi都是64位的,edi和esi可以分别当成rdi和rsi的一部分来使用。
回到正题,执行完这4条指令后栈和寄存器的状态图(注意,下图中的argc使用的是图中连续8字节内存中的高4字节,低4字节未用):
参数准备好了之后,接着执行call指令调用sum函数,
0x0000000000400559<+25>:callq 0x400526 <sum> #调用sum函数
call指令有点特殊,刚开始执行它的时候rip指向的是call指令的下一条指令,也就是说rip寄存器的值是0x40055e这个地址,但在call指令执行过程中,call指令会把当前rip的值(0x40055e)入栈,然后把rip的值修改为call指令后面的操作数,这里是0x400526,也就是sum函数第一条指令的地址,这样cpu就会跳转到sum函数去执行。
call指令执行完成后栈及寄存器的状态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rip已经指向了sum函数的第1条指令,sum函数执行完成返回之后需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0x40055e也已经保存到了main函数的栈帧之中。
由于在main中执行了调用sum函数的call指令,CPU现在跳转到sum函数开始执行,
0x0000000000400526<+0>:push %rbp 0x0000000000400527<+1>:mov %rsp,%rbp 0x000000000040052a<+4>:mov %edi,-0x14(%rbp) 0x000000000040052d<+7>:mov %esi,-0x18(%rbp) 0x0000000000400530<+10>:mov -0x14(%rbp),%edx 0x0000000000400533<+13>:mov -0x18(%rbp),%eax 0x0000000000400536<+16>:add %edx,%eax 0x0000000000400538<+18>:mov %eax,-0x4(%rbp) 0x000000000040053b<+21>:mov -0x4(%rbp),%eax 0x000000000040053e<+24>:pop %rbp 0x000000000040053f<+25>:retq
sum函数的前2条指令跟main函数前两条指令一模一样,
0x0000000000400526<+0>:push %rbp # sum函数序言,保存调用者的rbp 0x0000000000400527<+1>:mov %rsp,%rbp # sum函数序言,调整rbp寄存器指向自己的栈帧起始位置
都是在保存调用者的rbp然后设置新值使其指向当前函数栈帧的起始位置,这里sum函数保存了main函数的rbp寄存器的值(0x7fffffffe510),并使rbp寄存器指向了自己的栈帧的起始位置(地址为0x7fffffffe4e0)。
可以看到,sum的函数序言并未像main函数一样通过调整rsp寄存器的值来给sum函数预留用于局部变量和临时变量的栈空间,那这是不是说明sum函数就没有使用栈来保存局部变量呢,其实不是,从后面的分析可以看到,sum函数的局部变量s还是保存在栈上的。没有预留为什么可以使用呢,原因前面也说过,栈上的内存不需要在应用层代码中分配,操作系统已经给我们分配好了,尽管用就行了。main函数之所以需要调整rsp寄存器的值是因为它需要使用call指令来调用sum函数,而call指令会自动把rsp寄存器的值减去8然后把函数的返回地址保存到rsp所指的栈内存位置,如果main函数不调整rsp的值,则call指令保存函数返回地址时会覆盖局部变量或临时变量的值;而sum函数中没有任何指令会自动使用rsp寄存器来保存数据到栈上,所以不需要调整rsp寄存器。
紧接着的4条指令,
0x000000000040052a<+4>:mov %edi,-0x14(%rbp) # 把第1个参数a放入临时变量 0x000000000040052d<+7>:mov %esi,-0x18(%rbp) # 把第2个参数b放入临时变量 0x0000000000400530<+10>:mov -0x14(%rbp),%edx# 从临时变量中读取第1个到edx寄存器 0x0000000000400533<+13>:mov -0x18(%rbp),%eax# 从临时变量中读取第2个到eax寄存器
通过rbp寄存器加偏移量的方式把main传递给sum的参数保存在当前栈帧的合适位置,然后又取出来放入寄存器,这里有点多此一举,因为我们编译的时候未给gcc指定优化级别,gcc编译程序时默认不做任何优化,所以代码看起来比较啰嗦。
紧接着的几条指令
0x0000000000400536<+16>:add %edx,%eax # 执行a + b并把结果保存到eax寄存器 0x0000000000400538<+18>:mov %eax,-0x4(%rbp) # 把加法结果赋值给变量s 0x000000000040053b<+21>:mov -0x4(%rbp),%eax # 读取s变量的值到eax寄存器
第一条add指令负责执行加法运算并把结果3存入eax寄存器,第二条指令负责把eax寄存器的值保存到了s变量所在的内存,第三条指令又把s变量的值读取到eax寄存器,可以看到局部变量s被编译器安排在了rbp - 0x4这个地址所对应的内存之中。
到此,sum函数的主要功能已经完成,在继续执行最后的两条指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寄存器和栈的状态:
上图需要说明一点:
- sum函数的两个参数和返回值都是int型的,在内存中只占4个字节,而我们的示意图中每个栈内存单元占8个字节且按8字节地址边界进行了对齐,所以才是现在示意图中的这个样子。
我们来继续执行pop %rbp这条指令,这条指令包含两个操作:
- 把当前rsp所指栈内存中的值放入rbp寄存器,这样rbp就恢复到了还未执行sum函数的第一条指令时的值,也就是重新指向了main函数的栈帧起始地址。
- 把rsp寄存器中的值加8,这样rsp就指向了包含0x40055e这个值的栈内存,而这个栈单元中的值是当初main函数调用sum函数时call指令放入的,放入的这个值就是紧跟在call指令后面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还是来看看示意图:
继续retq指令,该指令把rsp指向的栈单元中的0x40055e取出给rip寄存器,同时rsp加8,这样rip寄存器中的值就变成了main函数中调用sum的call指令的下一条指令,于是就返回到main函数中继续执行。注意此时eax寄存器中的值是3,也就是sum函数执行后的返回值。还是来看一下状态。
继续执行main函数中的
mov %eax,-0x4(%rbp) # 把sum函数的返回值赋给变量n
该指令把eax寄存器中的值(3)放入rbp - 4所指的内存,这里是变量n所在的位置,所以这条语句其实就是把sum函数的返回值赋值给变量n。这时状态为:
后面的几条指令
0x0000000000400561<+33>:mov -0x4(%rbp),%eax 0x0000000000400564<+36>:mov %eax,%esi 0x0000000000400566<+38>:mov $0x400604,%edi 0x000000000040056b<+43>:mov $0x0,%eax 0x0000000000400570<+48>:callq 0x400400 <[email protected]> 0x0000000000400575<+53>:mov $0x0,%eax
首先为printf函数准备参数然后调用printf函数,在此我们就不分析它们了,因为调用printf和sum的过程差不多,我们让CPU快速执行完这几条指令然后暂停在main函数的倒数第二条的leaveq指令处,这时栈和寄存器状态如下:
leaveq指令上面的一条指令mov $0x0, %eax的作用在于把main函数的返回值0放在eax寄存器中,等main返回后调用main函数的函数可以拿到这个返回值。下面执行leaveq指令,
0x000000000040057a<+58>:leaveq
该指令相当于如下两条指令:
mov%rbp, %rsp pop%rbp
leaveq指令首先把rbp寄存器中的值复制给rsp,这样rsp就指向了rbp所指的栈单元,然后把使该内存单元中的值POP给rbp寄存器,这样rbp和rsp的值就恢复成刚刚进入main函数时的状态了。看图:
到此main函数就只剩下retq指令了,前面分析sum函数时已经详细分析过它了,这条指令执行完成后就会完全返回到调用main函数的函数中去继续执行。
go语言中的函数调用过程
前面花了很大篇幅分析了C语言的函数调用过程,包括参数的传递,call指令,ret指令,还有返回值如何从被调用函数返回给调用函数的,有了这些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go语言中的函数调用过程,其实二者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细节上有一点差异。还是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
packagemain //计算a, b的平方和 funcsum(a, bint) int{ a2:=a*a b2:=b*b c:=a2+b2 returnc } func main() { sum(1, 2) }
使用go build编译该程序,注意这里需要指定 -gcflags "-N -l" 关闭编译器优化,否则编译器可能把对sum函数的调用优化掉。
[email protected]:~/study/go$ gobuild -gcflags"-N -l"sum.go
编译后得到二进制可执行程序sum, 首先来看main函数的反汇编代码:
Dumpofassemblercodeforfunctionmain.main: 0x000000000044f4e0<+0>: mov %fs:0xfffffffffffffff8,%rcx #暂时不关注 0x000000000044f4e9<+9>: cmp 0x10(%rcx),%rsp #暂时不关注 0x000000000044f4ed<+13>: jbe 0x44f51d <main.main+61> #暂时不关注 0x000000000044f4ef<+15>: sub $0x20,%rsp #为main函数预留32字节栈空间 0x000000000044f4f3<+19>: mov %rbp,0x18(%rsp) #保存调用者的rbp寄存器 0x000000000044f4f8<+24>: lea 0x18(%rsp),%rbp #调整rbp使其指向main函数栈帧开始地址 0x000000000044f4fd<+29>: movq $0x1,(%rsp) #sum函数的第一个参数(1)入栈 0x000000000044f505<+37>: movq $0x2,0x8(%rsp) #sum函数的第二个参数(2)入栈 0x000000000044f50e<+46>: callq 0x44f480 <main.sum> #调用sum函数 0x000000000044f513<+51>: mov 0x18(%rsp),%rbp #恢复rbp寄存器的值为调用者的rbp 0x000000000044f518<+56>: add $0x20,%rsp #调整rsp使其指向保存有调用者返回地址的栈单元 0x000000000044f51c<+60>: retq #返回到调用者 0x000000000044f51d<+61>: callq 0x447390 <runtime.morestack_noctxt> #暂时不关注 0x000000000044f522<+66>: jmp 0x44f4e0 <main.main> #暂时不关注 Endofassemblerdump.
main函数前面三条和最后两条指令是go编译器插入用于检查栈溢出的代码,我们现在不需要关注。其它部分跟C语言中的函数差不多,不过有点差别的是go语言函数调用时参数放在了栈上(第7和第8条指令把参数放在了栈上),从第4条指令可以看出,编译器给main函数预留了32个字节用于存放main的栈基址rbp、调用sum函数时的两个参数,这三项各占8个字节所以共占24字节,那还有8个字节拿来干什么的呢?从下面的sum函数可以看出来,剩下的8个字节用于存放sum函数的返回值。
Dumpofassemblercodeforfunctionmain.sum: 0x000000000044f480<+0>: sub $0x20,%rsp #为sum函数预留32字节的栈空间 0x000000000044f484<+4>: mov %rbp,0x18(%rsp) #保存main函数的rbp 0x000000000044f489<+9>: lea 0x18(%rsp),%rbp #设置sum函数的rbp 0x000000000044f48e<+14>: movq $0x0,0x38(%rsp) #返回值初始化为0 0x000000000044f497<+23>: mov 0x28(%rsp),%rax #从内存中读取第一个参数a(1)到rax 0x000000000044f49c<+28>: mov 0x28(%rsp),%rcx #从内存中读取第一个参数a(1)到rcx 0x000000000044f4a1<+33>: imul %rax,%rcx #计算a * a,并把结果放在rcx 0x000000000044f4a5<+37>: mov %rcx,0x10(%rsp) #把rcx的值(a * a)赋值给变量a2 0x000000000044f4aa<+42>: mov 0x30(%rsp),%rax #从内存中读取第二个参数a(2)到rax 0x000000000044f4af<+47>: mov 0x30(%rsp),%rcx #从内存中读取第二个参数a(2)到rcx 0x000000000044f4b4<+52>: imul %rax,%rcx #计算b * b,并把结果放在rcx 0x000000000044f4b8<+56>: mov %rcx,0x8(%rsp) #把rcx的值(b * b)赋值给变量b2 0x000000000044f4bd<+61>: mov 0x10(%rsp),%rax #从内存中读取a2到寄存器rax 0x000000000044f4c2<+66>: add %rcx,%rax #计算a2 + b2,并把结果保存在rax 0x000000000044f4c5<+69>: mov %rax,(%rsp) #把rax赋值给变量c, c = a2 + b2 0x000000000044f4c9<+73>: mov %rax,0x38(%rsp) #将rax的值(a2 + b2)复制给返回值 0x000000000044f4ce<+78>: mov 0x18(%rsp),%rbp #恢复main函数的rbp 0x000000000044f4d3<+83>: add $0x20,%rsp #调整rsp使其指向保存有返回地址的栈单元 0x000000000044f4d7<+87>: retq #返回main函数 Endofassemblerdump.
sum函数的汇编代码比较直观,基本上就是对go语言sum函数的直接翻译,可以看到sum函数通过rsp寄存器从main函数栈中获取参数,返回值也通过rsp保存在了main函数的栈帧中。
下图是已经执行完成sum函数的0x000000000044f4c9 <+73>: mov %rax,0x38(%rsp)这条指令但还未开始执行下一条指令时栈以及栈寄存器之间的关系图,读者可以结合上面的汇编代码和该图,加深对函数调用过程中的参数传递、返回值以及局部变量在栈上的位置和关系的理解。
总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函数调用过程:
- 参数传递。gcc编译的c/c++代码一般通过寄存器传递参数,在AMD64 Linux 平台,gcc约定函数调用时前面6个参数分别通过rdi, rsi, rdx, r10, r8及r9传递;而go语言函数调用时参数是通过栈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最先入栈,第一个参数最后入栈,参数在调用者的栈帧之中,被调用函数通过rsp加一定的偏移量来获取参数;
- call指令负责把执行call指令时的rip寄存器(函数返回地址)入栈;
- gcc通过rbp加偏移量的方式来访问局部和临时变量,而go编译器则使用rsp寄存器加偏移量的方式来访问它们;
- ret指令负责把call指令入栈的返回地址出栈给rip,从而实现从被调用函数返回到调用函数继续执行;
- gcc使用rax寄存器返回函数调用的返回值,而go使用栈返回函数调用的返回值。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bozhang/p/1078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