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延迟加载机制原理

一.什么是懒加载?他的作用?

延迟加载,也叫懒加载,它是Hibernate为提高程序执行效率而提供的一种机制,即只有真正使用该对象的数据时才会创建。

Hibernate中主要是通过代理(proxy)机制来实现延迟加载。它的具体过程:Hibernate丛数据库获取某一个对象数据时、获取某一 个对象的集合属性值时,或获取某一个对象所关联的另一个对象时,由于没有使用该对象的数据,hibernate并不是数据库加载真正的数据,而只是为该对 象创建一个代理对象来代表这个对象,这个对象上的所有属性都是默认值;只有在真正需要使用该对象的数据时才创建这个真实对象,真正从数据库中加载它的数 据,这样在某些情况下,就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有如下程序代码:

User user=(User)session.load(clazz, id);//直接返回的是代理对象

System.out.println(user.getId());//没有发送sql语句到数据库加载

user.getName();//创建真实的User实例,并发送sql语句到数据库中

注意:1.不能判断User=null;代理对象不可能为空

代理对象的限制:和代理关联的session对象,如果session关闭后访问代理则抛异常。session关闭之前访问数据库。

Hibernate中默认采用延迟加载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当调用session上的load()加载一个实体时,会采用延迟加载。

2,当session加载某个实体时,会对这个实体中的集合属性值采用延迟加载

3当session加载某个实体时,会对这个实体所有单端关联的另一个实体对象采用延迟加载。

A、实体对象的延迟加载:

如果想对实体对象使用延迟加载,必须要在实体的映射配置文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如下所示: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neusoft.entity.User” table=”user” lazy=”true”>

……

</class>

</hibernate-mapping>

通过将class的lazy属性设置为true,来开启实体的延迟加载特性。如果我们运行下面的代码:

User user=(User)session.load(User.class,”1”);(1)

System.out.println(user.getName());(2)

当运行到(1)处时,Hibernate并没有发起对数据的查询,如果我们此时通过一些调试工具(比如JBuilder2005的Debug工具),观察此时user对象的内存快照,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此时返回的可能是User$EnhancerByCGLIB$$bede8986类型的对象,而且其属性为null,这是怎么回事?还记得前面我曾讲过session.load()方法,会返回实体对象的代理类对象,这里所返回的对象类型就是User对象的代理类对象。在Hibernate中通过使用CGLIB,来实现动态构造一个目标对象的代理类对象,并且在代理类对象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所有属性和方法,而且所有属性均被赋值为null。通过调试器显示的内存快照,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真正的User对象,是包含在代理对象的CGLIB$CALBACK_0.target属性中,当代码运行到(2)处时,此时调用user.getName()方法,这时通过CGLIB赋予的回调机制,实际上调用CGLIB$CALBACK_0.getName()方法,当调用该方法时,Hibernate会首先检查CGLIB$CALBACK_0.target属性是否为null,如果不为空,则调用目标对象的getName方法,如果为空,则会发起数据库查询,生成类似这样的SQL语句: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1’;来查询数据,并构造目标对象,并且将它赋值到CGLIB$CALBACK_0.target属性中。

这样,通过一个中间代理对象,Hibernate实现了实体的延迟加载,只有当用户真正发起获得实体对象属性的动作时,才真正会发起数据库查询操作。所以实体的延迟加载是用通过中间代理类完成的,所以只有session.load()方法才会利用实体延迟加载,因为只有session.load()方法才会返回实体类的代理类对象。

B、集合类型的延迟加载:

在Hibernate的延迟加载机制中,针对集合类型的应用,意义是最为重大的,因为这有可能使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此Hibernate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其中包括对JDK Collection的独立实现,我们在一对多关联中,定义的用来容纳关联对象的Set集合,并不是java.util.Set类型或其子类型,而是net.sf.hibernate.collection.Set类型,通过使用自定义集合类的实现,Hibernate实现了集合类型的延迟加载。为了对集合类型使用延迟加载,我们必须如下配置我们的实体类的关于关联的部分: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neusoft.entity.User” table=”user”>

…..

<set name=”addresses” table=”address” lazy=”true” inverse=”true”>

<key column=”user_id”/>

<one-to-many class=”com.neusoft.entity.Arrderss”/>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通过将<set>元素的lazy属性设置为true来开启集合类型的延迟加载特性。我们看下面的代码:

User user=(User)session.load(User.class,”1”);

Collection addset=user.getAddresses();       (1)

Iterator it=addset.iterator();                (2)

while(it.hasNext()){

Address address=(Address)it.next();

System.out.println(address.getAddress());

}

当程序执行到(1)处时,这时并不会发起对关联数据的查询来加载关联数据,只有运行到(2)处时,真正的数据读取操作才会开始,这时Hibernate会根据缓存中符合条件的数据索引,来查找符合条件的实体对象。

这里我们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数据索引,下面我们首先将接一下什么是数据索引。在Hibernate中对集合类型进行缓存时,是分两部分进行缓存的,首先缓存集合中所有实体的id列表,然后缓存实体对象,这些实体对象的id列表,就是所谓的数据索引。当查找数据索引时,如果没有找到对应的数据索引,这时就会一条select SQL的执行,获得符合条件的数据,并构造实体对象集合和数据索引,然后返回实体对象的集合,并且将实体对象和数据索引纳入Hibernate的缓存之中。另一方面,如果找到对应的数据索引,则从数据索引中取出id列表,然后根据id在缓存中查找对应的实体,如果找到就从缓存中返回,如果没有找到,在发起select
SQL查询。在这里我们看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对性能产生影响,这就是集合类型的缓存策略。如果我们如下配置集合类型: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neusoft.entity.User” table=”user”>

…..

<set name=”addresses” table=”address” lazy=”true” inverse=”true”>

<cache usage=”read-only”/>

<key column=”user_id”/>

<one-to-many class=”com.neusoft.entity.Arrderss”/>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这里我们应用了<cache usage=”read-only”/>配置,如果采用这种策略来配置集合类型,Hibernate将只会对数据索引进行缓存,而不会对集合中的实体对象进行缓存。如上配置我们运行下面的代码:

User user=(User)session.load(User.class,”1”);

Collection addset=user.getAddresses();

Iterator it=addse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Address address=(Address)it.next();

System.out.println(address.getAddress());

}

System.out.println(“Second query……”);

User user2=(User)session.load(User.class,”1”);

Collection it2=user2.getAddresses();

while(it2.hasNext()){

Address address2=(Address)it2.next();

System.out.println(address2.getAddress());

}

运行这段代码,会得到类似下面的输出: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1’;

Select * from address where user_id=’1’;

Tianjin

Dalian

Second query……

Select * from address where id=’1’;

Select * from address where id=’2’;

Tianjin

Dalian

我们看到,当第二次执行查询时,执行了两条对address表的查询操作,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第一次加载实体后,根据集合类型缓存策略的配置,只对集合数据索引进行了缓存,而并没有对集合中的实体对象进行缓存,所以在第二次再次加载实体时,Hibernate找到了对应实体的数据索引,但是根据数据索引,却无法在缓存中找到对应的实体,所以Hibernate根据找到的数据索引发起了两条select SQL的查询操作,这里造成了对性能的浪费,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我们必须对集合类型中的实体也指定缓存策略,所以我们要如下对集合类型进行配置: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neusoft.entity.User” table=”user”>

…..

<set name=”addresses” table=”address” lazy=”true” inverse=”true”>

<cache usage=”read-write”/>

<key column=”user_id”/>

<one-to-many class=”com.neusoft.entity.Arrderss”/>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此时Hibernate会对集合类型中的实体也进行缓存,如果根据这个配置再次运行上面的代码,将会得到类似如下的输出: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1’;

Select * from address where user_id=’1’;

Tianjin

Dalian

Second query……

Tianjin

Dalian

这时将不会再有根据数据索引进行查询的SQL语句,因为此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得集合类型中存放的实体对象。

C、属性延迟加载:

在Hibernate3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特性——属性的延迟加载,这个机制又为获取高性能查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前面我们讲大数据对象读取时,在User对象中有一个resume字段,该字段是一个java.sql.Clob类型,包含了用户的简历信息,当我们加载该对象时,我们不得不每一次都要加载这个字段,而不论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它,而且这种大数据对象的读取本身会带来很大的性能开销。在Hibernate2中,我们只有通过我们前面讲过的面性能的粒度细分,来分解User类,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参照那一节的论述),但是在Hibernate3中,我们可以通过属性延迟加载机制,来使我们获得只有当我们真正需要操作这个字段时,才去读取这个字段数据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如下配置我们的实体类: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neusoft.entity.User” table=”user”>

……

<property name=”resume” type=”java.sql.Clob” column=”resume” lazy=”true”/>

</class>

</hibernate-mapping>

通过对<property>元素的lazy属性设置true来开启属性的延迟加载,在Hibernate3中为了实现属性的延迟加载,使用了类增强器来对实体类的Class文件进行强化处理,通过增强器的增强,将CGLIB的回调机制逻辑,加入实体类,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属性的延迟加载,还是通过CGLIB来实现的。CGLIB是Apache的一个开源工程,这个类库可以操纵java类的字节码,根据字节码来动态构造符合要求的类对象。根据上面的配置我们运行下面的代码:

String sql=”from User user where user.name=’zx’ ”;

Query query=session.createQuery(sql);    (1)

List list=query.list();

for(int i=0;i<list.size();i++){

User user=(User)list.get(i);

System.out.println(user.getName());

System.out.println(user.getResume());    (2)

}

当执行到(1)处时,会生成类似如下的SQL语句:

Select id,age,name from user where name=’zx’;

这时Hibernate会检索User实体中所有非延迟加载属性对应的字段数据,当执行到(2)处时,会生成类似如下的SQL语句:

Select resume from user where id=’1’;

这时会发起对resume字段数据真正的读取操作。

二.关闭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确实会给程序的查询效率带来好处,但有时明确知道数据需要立即加载,如果Hibernate先默认使用延迟加载,而后又必须去数据库加载,反而会降低效率

1.     加载单个实体,如果不需要延迟加载,就可以使用session的get()方法。

2.     当session加载某个实体时,不需要对这个实体中的集合属性值延迟加载,而是要立即加载。这是可以在映射文件中这个集合的配置元素(set bag list)添加属性lazy=false;

3.     当session加载某个实体时,不需要对这个实体所单端关联的另一个实体对象延迟加载,就可以在影射文件中针对这个单端关联的配置元素(<one-to-one><many-to-one>)添加lazy=false;

  用hibernate每次查询完是不是都要关闭session,可关闭session之后,延迟加载的数据就不能查出来了,请问该如何解决。
在web.xml中配置OpenSessionInView过滤器即可解决

 <!-- OpenSessionInView 配置,解决Hibernate延迟加载的问题 -->
  <filter>
   <filter-name>lazyLoading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support.OpenSessionInViewFilter</filter-class>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lazyLoading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do</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PS:Hibernate 的延迟加载(lazy load)本质上就是代理模式的应用,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就经常通过代理模式来降低系统的内存开销、提升应用的运行性能。Hibernate 充分利用了代理模式的这种优势,并结合了 Javassist 或 CGLIB 来动态地生成代理对象,这更加增加了代理模式的灵活性,Hibernate 给这种用法一个新名称:延迟加载。无论怎样,充分分析、了解这些开源框架的实现可以更好的感受经典设计模式的优势所在.

时间: 2024-07-29 04:54:44

Hibernate延迟加载机制原理的相关文章

Hibernate延迟加载机制详解

摘自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577907-id-3129234.html 1 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机制是为了避免一些无谓的性能开销而提出来的,所谓延迟加载就是当在真正需要数据的时候,才真正执行数据加载操作. 在Hibernate中提供了对实体对象的延迟加载以及对集合的延迟加载,另外在Hibernate3中还提供了对属性的延迟加载.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这些种类的延迟加载的细节. A.实体对象的延迟加载: 如果想对实体对象使用延迟加载,必须要在实体的映射配置文

Hibernate延迟加载机制

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机制是为了避免一些无谓的性能开销而提出来的,所谓延迟加载就是当在真正需要数据的时候,才真正执行数据加载操作.在Hibernate中提供了对实体对象的延迟加载以及对集合的延迟加载,另外在Hibernate3中还提供了对属性的延迟加载.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这些种类的延迟加载的细节. A.实体对象的延迟加载: 如果想对实体对象使用延迟加载,必须要在实体的映射配置文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如下所示: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neus

Hibernate延迟加载问题

Hibernate延迟加载是项目中非常常用的技术.通过使用Hibernate延迟加载机制可以在加载数据是不必加载全部数据,而是只加载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其余部分在需要使用时才从数据库装载,以此来减少数据量提高系统性能. Hibernate延迟加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延迟属性加载,另一类是延迟关联实体加载. 属性加载 属性加载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集合属性,一类是非集合属性. 关联加载 关联加载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对一,另一种是一对一. 今天遇到的问题属于关联加载的,A.B部门属于关联部门,B

Hibernate 延迟加载

一.延迟加载定义 延迟加载,也叫懒加载,它是Hibernate为提高程序执行效率而提供的一种机制,即当只有真正使用该对象的数据时才会创建.说白了,所谓的延迟加载不是在load的时候去数据库加载数据,而是当我在应用程序中真正使用该数据时Hibernate才去查询.加载相应的数据. 二.延迟加载实现原理 Hibernate中主要是通过代理(proxy)机制来实现延迟加载,即Hibernate丛数据库获取某一个对象数据时.获取某一 个对象的集合属性值时,或获取某一个对象所关联的另一个对象时,由于没有使

hibernate延迟加载(get和load的区别)(转)

在hibernate中我们知道如果要从数据库中得到一个对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session.get()方法,另一种就是通过session.load()方法,然后其实这两种方法在获得一个实体对象时是有区别的,在查询性能上两者是不同的. 一.load加载方式 当使用load方法来得到一个对象时,此时hibernate会使用延迟加载的机制来加载这个对象,即:当我们使用session.load()方法来加载一个对象时,此时并不会发出sql语句,当前得到的这个对象其实是一个代理对象,这个代理对象

hibernate延迟加载(get和load的区别)

概要: 在hibernate中我们知道如果要从数据库中得到一个对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session.get()方法,另一种就是通过session.load()方法,然后其实这两种方法在获得一个实体对象时是有区别的,在查询性能上两者是不同的. 目录: load加载方式 get加载方式 使用get和load时的一些小问题 load加载方式 当使用load方法来得到一个对象时,此时hibernate会使用延迟加载的机制来加载这个对象,即:当我们使用session.load()方法来加载一个对

Hibernate(2)——Hibernate的实现原理总结和对其模仿的demo

俗话说,自己写的代码,6个月后也是别人的代码……复习!复习!复习!涉及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开源框架的学习思路(个人总结) Hibernate的运行原理总结 Hibernate实现原理中的两个主要技术 Java的反射技术的原理 反射的应用和例子 反射的缺点 编写一个模拟Hibernate的demo(V1.0版本) 后续的模拟ORM框架的设计思路 开源框架的学习思路(个人经验,欢迎提出意见) 框架是为了解决开发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而诞生的,程序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框架的,这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一个框

Hibernate延迟加载

参考:http://blog.csdn.net/s_good/article/details/7411642 1.关于lazy机制: 延迟初始化错误是运用Hibernate开发项目时最常见的错误.如果对一个类或者集合配置了延迟检索策略,那么必须当代理类实例或代理集合处于持久化状态(即处于Session范围内)时,才能初始化它.如果在游离状态时才初始化它,就会产生延迟初始化错误. 下面把Customer.hbm.xml文件的<class>元素的lazy属性设为true,表示使用延迟检索策略: &

Hibernate之底层原理的7点整理和总结

开心一笑 [老婆想减肥,让老公帮她买减肥药,老公:吃药伤身,现在挺好,多有肉感啊.儿子:其实真有点胖,老公立刻瞪了儿子一眼:小孩子不知道别乱讲,你妈妈这身材我喜欢.然后,趁老婆不注意狠狠的教训了儿子:以后说话注意点,减肥药很贵的,你要告诉你妈,少吃点饭不就减下去了.都是套路啊--] 提出问题 关于Hibernate,个人的7点简单整理和总结??? 解决问题 1.Hibernate简单介绍 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它将POJO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