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互联网笼罩之后,我们自己会成为当代生活里的“小型景观” 吗?

当代艺术史家乔纳森·克拉里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里说,人类现在面临的是一种“新视觉灾难”,全天播出的节目、刷不完的瀑布流、手机屏幕上随时跳出来的对话,让人们像游戏上瘾一般地追逐这些图像和信息,进而主动模糊私人时间与工作时间。

“个人的观看行为被无休止地转换成信息”,私人经验成为可规模化生产的商品,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量产式“二手经验”。换言之,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不但把人类这些所谓的“孤岛”用目光连在了一起,还把这种联系变成了 24 小时绵延的常态,以至于你彻底无法想象“没有人发现过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当然也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孤独的自由”。

在“当代成功学”这篇文章里,我们引用过居伊·德波四十年前写的《景观社会》。他在这本书里认为,“景观”这种“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表演”,作为物化的世界观,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主导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视觉”作为最重要的感官的地位会进一步提升。德波还特别以媒体明星为例,将他们称之为“活生生的人类存在的景观代表”。

将德波和克拉里的理论挪到现在,我们差不多就可以把当代生活概括为“视觉世界”,借助互联网,我们用视觉完成了对世界的感知,观察,注视,审美,窥测,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看”。你效仿的生活方式、喜欢的明星网红、追捧的审美标准,哪怕是每天都会走进的飞遍全世界都长一个样的咖啡馆/写字楼/连锁快餐店,或者聊天时常用的那几个梗或表情包,几乎都可以说是景观在生活中的体现。

那我们自己呢?我们身在景观世界中,主动或被迫地观赏、审视、评判、模仿,又反过来又成为别人眼中行走的人设、标签、lifestyle。这算是一种无形的“注视压力”吗?可能是。

举例来说,前几天微信推出新功能“好看”之后,相当一部分使用者的评价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看什么,所以不敢点”;又比如,我所之前介绍过的“朋友圈able”:发现风景的第一反应不是驻足凝视,而是“赶紧拍了 po 图”;又或者,你本来想评论某条微博,却因为害怕被杠而保持了沉默。可以说,我们已经彻底适应了社交媒体营造出的“舞台感”,或者说“被关注感”,导致人们即使独处,也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被观赏、被审视的状态。

对此你可能会说,自己从来不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任何观点,这样是否就可以逃离被审视的状态了呢?不太可能。

还是以生活方式为例,你在网上发现了“lagom(一种北欧生活哲学)”这个词,去查了查它的含义之后,你很欣赏这个以“刚刚好/小确幸/自我实现/性冷淡风”为特色的景观,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很有可能对这种活法深以为然,并开始使用它作为日常哲学指导生活,所以你会不可避免地审视自己,并像一个旁观者一般评头论足,“早饭的大饼油条得换成燕麦培根,否则不符合我优雅的气质”或者“得去买一件经典款纯色大衣,彰显我 effortless 的态度”,这时候,你其实就相当于用外界的标准在观察、修改自我,用的当然也是“他者”的角度和目光。是的,无论对己对人,当代生活都是如此地离不开“观看”这件事。

互联网/社交媒体/即时通讯——不管你把那些工具叫什么——既是让你看到他人的摄像头,也是让你被他人看到的聚光灯。我们欣赏景观,也被景观同化。当然,这种“被注视压力”倒未必是多坏的事。毕竟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给你无处不在展示的机会,但你同时也要承担被误读的风险,因为隔着屏幕不再有人关心真实的你。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构”:当你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就等于间接让渡了一部分话语权给大众,「你」这个存在的解释权不再 100% 归自己所有。你可能是“无产中产阶级”“五环外人群”,可能是互联网大数据里的几亿分之一,可能是“吃瓜党”“小粉红”,也可能是“经适男”“七分女孩”,怎么理解你几乎完全取决于看你的人。

至于当代人类时时体验到的、几乎可以称得上时髦的“疲劳感”,比如抖音疲劳、高级感疲劳、好莱坞续集疲劳等等,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视觉为王的副产物:流行语,神曲,锦鲤,爆款,偶像,差不多的人、差不多的食物、差不多的广告、差不多的建筑……都在反复强化你对 ta 们的局部印象,审美/审丑疲劳的加速几乎是必然的——这点其实跟演员要控制曝光量,保持神秘感差不多,本质上其实也是避免过度的“被景观化”:曝光太多容易产生固有印象。当演员在真实生活被标签化、类型化成为一种景观(比如偶像、少女感、综艺咖、自黑达人等等)之后,你就很难不带成见地再去看 ta 的表演。

好在,这种“被注视感”其实并不是互联网独有的。一个人只要没有与社会彻底隔绝,就总有需要遵守或效仿的规范。十几年前我们爸妈常说的“你让街坊邻居咋看”“我的面子哪搁”,跟我们现在发动态之前内心嘀咕的“这让我的粉丝/线上好友咋看”“本人有偶像包袱”也没多大区别,只是前者被当成陈旧观念受到抨击、而后者却没怎么被批评过而已。至于“being a 景观”是好是坏,其实也跟“二手人生”一样,不用很急着下结论。它顶多只需要你加以注意,暂时还没上升到要为此忧虑的程度。

当代生活的奥义:“我看(被看)故我在”

根据我们的观察,在“所有人看所有人”的当代生活里,被彻底改变的人类活动主要有这 6 种:

  • 喜欢:基础含义是“like”或者“be interested in”,现在则更多程度上意味着“我的注意力和钱都是硬通货,我将它们贡献给跟 ta 相关的商品”:喜欢这个作家就给 ta 打赏、买 ta 的书,喜欢这个博主就去 ta 开的店,看中了这种生活方式就去添置以 ta 为风格的家具,等等。
  • 孤独:原意是没有人陪伴/理解,现在可以进一步精确为“自己有兴趣观察其他人,却没有人有意愿观察自己”,或者“虽然有很多人关注我,但我不愿意以同等程度的关注回馈对方”的状态。
  • 恋爱:互相给予对方“随时随地都能(在线上)观察自己”的最高权限,即使不见面也能通过网络 catch up 对方的生活,分手则意味着双向收回这项权限。
  • 工作:一个“躺在信息的流水线上,每天定期和他人交换并创造新信息,再用创造的信息积攒声望、进而接受更多信息”的循环,跟私生活的唯一区别只是这种循环因为有钱可拿,所以你无法随意说不。
  • 休息:在当下的主要含义是“暂时关闭被其他人看到的窗口,但自己对别人的关注并没有停止”。
  • 分享:从原来的“与其他人共同拥有某件事物”,变成现在的“我做出一次公开表态,并默认赐予你通过这次表态给我下定义/贴标签的权利”。

我们自己是如何成为“小型景观”的?

关于人类对视觉感官的依赖,日本插画家 Keigo(原名河尻圭吾)曾在接受访谈时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我们“看”的时间增多了,甚至前所未有地只靠视觉去捕捉事物。“从智能手机到大脑,人们一边关注另一个世界一边走路。”但另一方面,他也承认网络重新定义了“存在”这个词,“非要说的话,任何一种都是我们的现实生活。”

结合他的看法,我们总结了 17 个你已经成为当代景观社会一员的迹象:

  1. 介绍自己的时候,能熟练运用“x 零后/xx 爱好者/xx 本命/xx 女孩 or 男孩”这样的“斜杠青年”体;、
  2. 能把自己的各种行为同已有标签一一对应,进而将自己划分到某个区间,比如没谈对象是单身狗、不爱抬杠叫佛系、没钱打扮是猪猪女孩等等,再进而通过这样的标签寻找同类;
  3. 对表情包、标点符号、流行语的运用水准超过自己的平均语文水平;
  4. 不太会拍照,但是拥有高超的分辨和使用滤镜的技术;
  5. 能完整复述各类二手经验,比如“如何年薪百万”“如何科学减脂”“怎样完整地剥出一个栗子”,虽然并不执行;
  6. 能熟练运用当下的审美标准,给自己或者他人的外貌和“气质”打分、归类甚至排名;
  7. 觉得购物和拆快递的过程有时比物品本身更能带来愉悦感,就像粉丝和点赞数上升也能给自己带来无意义的愉悦感一样;
  8. 会因为喜欢某个或某类人所代表的风格而购物,比如法式/莫兰迪/xx 同款;
  9. 会在社交媒体上反复纠结“要不要分享这篇文章”“要不要让别人也发现这个宝藏”“转这个是不是符合我的人设”;
  10. 微信朋友圈会不定期变成不同人群的工作打气圈/代购广告圈/自拍九宫格圈;
  11. 对“如何用标签来定义一个人”或者“如何以标签为切口观察一个人”有一套方法论,比如“通过对方是否关注咪蒙来判断三观是否相符”“对方的偶像是韩国明星,可能是粉圈人士”,等等;
  12. 常年对各类“流行”怀有信息过剩感和审美疲劳感,而且疲劳的具体对象常换常新;
  13. 常年怀有各式各样的焦虑,比如“秃”“穷”“油腻”“格局小”“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并且积极寻求生发水、知识付费产品、转发锦鲤之类的解决方案。但与此同时,又无比反感所谓的“贩卖焦虑”行为;
  14. 能迅速把自己的线上好友分成点赞之交/安利之交/吃瓜之交/“就喜欢看你发照片”之交等等多种类型;
  15. 熟知至少一个当代生活鄙视链,比如“不发朋友圈>发一张图>发九宫格”“喝手冲>喝美式>喝挂耳>喝速溶”等等,虽然对外从不承认,但私下里还是忍不住把自己放到链条当中上下对比;
  16. 每个加班累到啥也不想干的晚上,虽然疲惫不堪却依然刷手机刷到半夜时,总会有种万念俱灰、“不知是自己刷了手机,还是手机刷了自己”的感受;
  17. 尽管自己并不拥有以上任何体验,但对以上现象都习以为常并且都能找到人对号入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uangye95/p/10191212.html

时间: 2024-08-29 02:29:11

被互联网笼罩之后,我们自己会成为当代生活里的“小型景观” 吗?的相关文章

你造吗?互联网大佬脱下西装后的“二”生活

lady MaMa一展歌喉,凡人们你们颤抖了吗? 白天我在百度搜索恶人行走,当漆黑的夜幕降临,我便拿起佩剑,戴上眼罩,惩恶除奸.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小米送礼来,礼多人不怪! 在线商业帝国就是在我这个小小快递员的车轮下跑出来的! 江湖上疯传“三石哥”我从事养殖业,这只是个掩饰,其实我是个百发百中的神射手,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 舞林至尊,腾讯马总,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Charles Zhang不出,谁与争锋. 当今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这么激烈,难免有同学业余时间去搞点副业.呵呵哈嘿!马师傅,

【人类观察所】"当代人"正经历的生活

一."即时满足"的互联网 "轻微烦躁,偶尔自燃,当代生活多数时刻的心情基调." 如果你出生于上个世纪,应该能明白木心的<从前慢>里的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这种情怀是从何而来,但如果你是一位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 「网络原住民」,对这首诗里形容的生活,你很可能已经彻底失去了感受它的机会. 买东西有快递,吃饭叫外卖,上网靠智能手机,工作用电脑,一切都随时供应.立等可取.只要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没有什么需要你等太久. 一个在最近几年相当常见的讨

从十二大科技热词看互联网科技行业趋势

过年了,每一个正在阅读文章的读者朋友应该都已经平安到家或者正在赶往家乡的途中吧.虽然人们总说年味越来越淡,但是过年终究是过年,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日子还是那么有滋有味,那么幸福甜蜜.又一年过去了,不论您是出于什么机缘在茫茫"号"海里关注到我们,刘旷公众号在这里对每一位读者朋友说一声感谢,感谢你们的陪伴和认可,刘旷公众号将继续为朋友们奉上更多热腾腾的原创文章. 那么,作为恭贺新春的文章,当然得来点特别的,给大伙换换口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互联网科技文里不得不说的高频术语,有的是新词,有

移动互联网评论NO.1: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才刚开始

在2016年11月的第三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李彦宏很令人惊讶的下了这样一个判断: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而相应的依据是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互联网人口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正因为互联网人口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这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才刚刚开始. 移动互联网:由量变逼近质变 11月16日,就在第三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同时,腾讯发布了2016第三季财报,其中QQ 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 6.47 亿.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互联网盈利模式研习笔记之二:佣金与分成

导语:佣金和分成都不是互联网发明的名词,这些形成已久的商业秩序在互联网行业被沿用,形成了互联网的第二种盈利模式. 相关阅读:互联网盈利模式研习笔记之一:流量变现 互联网的第二种常见盈利模式,是帮助客户达到某种目的,然后收取佣金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客户的收入中分成. 佣金和分成都不是互联网发明的名词,而是在整个商业社会中由来已久的概念.找律师打官司,官司打赢了,要付钱:找中介买房子,房子买到了,要付钱:想把生意做到外地,但是人生地不熟,找代理商帮忙,要把售卖产品得到的一部分钱分给代理商.这些都是已

互联网干货帮不了你一辈子

在开始之前,我想问你2个问题:你是一个从业多年的互联网人吗?你还在到处寻找技术干货吗?如果你从事多年互联网还在寻找干货,我想说你在这条路上迷失了方向,急需要想想前面错过了多少时间机会,以及什么原因? <<<-------------  <_< 向左看 记得有一次在成都讲SEO课程的时候,一位学员问我怎样才能做到网站运营,我告诉他,自己做一个网站试试.其实做网站运营并不难,相信现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很多都不止这个职位,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在寻找方向,对于这些还在寻找方向的人来说,我必

互联网发展的思考

1) 对于互联网,有行业论,工具论,也有人说互联网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类似于电的基本元素,这些看法都没有错,但我觉得分析互联网一定要将互联网放在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的环境里,不能简单的认为互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我们现在所说的互联网所代表的应该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展现形态.过去时代的发展,大多扩展的是人类的物理能力(力量,速度等),对于人类思维和意识的研究突破很少.因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基于信息的,由于人类思维的形成是130多亿年的进化和沉淀,其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模型和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

何炅加入阿里音乐预示“互联网+”三大发展走向

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到互联网的行业中,何炅加入阿里音乐,林依轮做互联网餐饮,赵薇和阿里影视合作,这给“互联网人”带来什么启示?传统企业领导又应该如何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潮流让企业快速转型?要想与互联网结合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新商机,我们应该从互联网与传统娱乐行业的结合,捕捉“互联网+”的三大发展走向. 趋势1:“互联网+”开启传统行业的新格局 也许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新闻,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微博称何炅将入职阿里音乐,担任首席内容官CCO,并晒出两人与CEO宋柯的合影称:“热烈欢迎何炅入职阿里

央视《对话》:新浪曹国伟的互联网论剑招数

新浪CEO兼董事长曹国伟 昨晚,央视财经<对话>栏目集结了互联网大咖们同台亮相,乌镇论剑.新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曹国伟的一席话,引来了网友关注."未来是移动互联的天下,这个发展速度比预想的快."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老曹的互联网论剑招数吧! 移动互联网解决信息对称  带来效率的提升 曹国伟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提高信息对称性,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言,互联网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效率的提升.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降低成本.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增长,这种作用的效果就更加突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