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与生态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平台与生态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一、 生态是演化的

平台像一座花轿,生态则是花轿内外的相关事物(包括人物);例如做轿者、乘轿者、抬轿者等。平台也像一个菜市场(或新鲜超市),生态则是它所衍生(演化)出来的美食街、送货物流等;例如农夫(生产者)、美食街店家(采购者)、附近的地產公司(获渔翁之利者)等。由于平台的形成初期几乎都要面临<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难题,唯有预期它的未来发展荣景,蛋和鸡才会同步成长,产生互相加乘的动能,以及促进(加速)演化的<正向滚雪球>效益。这个让蛋和鸡同时产生预期的未来荣景,就通称为愿景(Vision)。

逻辑严密和架构清晰的顶层设计将退居幕后,成为生态演化过程中的剪枝策略,修剪出一条通往愿景的战略长线。鼓励人人以终为始,人人各自寻觅自己的起点和自己适合的道路,殊途同归,共襄盛举,一起迈向美好愿景(终点)。所以,像一位布道者,不厌其烦地描绘愿景,把愿景描绘到栩栩如生,激发所有跟随者,人人克服自己的困难、走出黑暗幽谷、迈向光明的前景。

  基于一个逻辑严密,架构清晰的顶层设计去协助人人剪枝,帮忙降低风险、提高胜率,也是很必要的。但是人人的起点不同,人人的路径不同,一个逻辑严密,架构清晰的顶层设计并不适用于所有跟随者。就像一座花园,园丁有爱心和开放性心境,接纳各种花卉进来,带来各种可能变化、可能性(不确定)和机会。俗语说:<有效减法,才敢大幅开放加法>。在努力布道的同时,也要同步发展一套有效的剪枝策略,以便帮人人降低风险、提高胜率。

二、 生态的演化。

生态本身意味着它是一个有机体,它是一个内涵有机次序(Organic Order)的体系。有机次序的特性在于:序中有乱(变化)。例如,H2O的化学变化是在于原子内部的电荷变化,各原子结构并没改变,维持其简单之序,而序中却变化了,之后才是物理加法(水分子的无限组合)。

  布局时,不是把各版块(H和O原子)内涵固定下来,简单地把它们组合起来(物理加法),而是加法过程中,其内涵也会变化,而是具有开放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所以,强有力的剪枝策略,将一方面维持其次序,还要接纳其内涵产生化学反应,然后才表现出物理反应(好像是“拼”出来的)。和谐的有机次序是愿景的内涵,因为开放性、整体性的和谐,所以带给人人共利的环境,这种效益就称为<赋能>。布局就是要朔造出并维持这种次序,所以剪枝策略是布局工作里的一个环节。然后基于这个策略,而设计出各种配套方法来维持生态的整体和谐次序。因为它具有生生不息、新陈代谢的活力,才称之为一个<生态>。

三、   按简单规则演化。

生态是演化出来的,不是从(战略)蓝图规画出来的。所谓演化,往往是从简单有效的战术引发,以战术引导战略资源的调整,演化出一条迈向愿景的战略长线。面对复杂的商业环境,审时度势,观察会赢的战术,寻觅其简单规则。然后设计各种方法来将会赢的战术效益极大化,以简单来驾驭复杂,让复杂呈现有机成长,并维持和谐的有机次序。由于生态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就像放风筝,唯有更简单的驾驭机制,您才敢大胆去让它高飞。同样地,唯有简单的会赢战术和规则,您才敢大胆开放,并有信心驾驭其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不会担心失控。

反之,太复杂的规律或机制,衍生出来的剪枝策略和配套法则也更复杂,人们的掌控力会下降,更会担心因不确定性而失控。因而会导致开放性不足,而无法繁荣成长。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曾说过:“简单比复杂更难,因为必须努力让你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让它变得简单。但终究是值得的,因为只要你获得了其<简单性>,就能搬动大山了。”(Simple can be harder than complex:you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your thinking clean to make it simple.  But it‘s worth it in the end because once you get there, you can move mountains. )

人们对驾驭不确定性的信心是生态繁荣发展的关键元素。唯有努力让自己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让它变得简单,就能具有高度信心去搬动大山、驾驭复杂了。一个成功生态的布局、策略和配套法则,都是源于简单规则。因之,寻觅简单规则,成为建立生态的关键要务。

四、   一个面是否完成了”prototype”。

由于平台的形成初期机会都要面临<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难题。如果能发现一个会赢的战术,并且完成一个”prototype”呈现于跟随者面前,无论是掌局者或跟随者而言,都是一个很有效的激励作用。这种战术常常来自不起眼的边缘地带,或来自隐藏性需求者,表现出来的确是一项颠覆性创新。如果这个”prototype”是一项令众多人们无法抗拒的新颖服务情境(Scenario)的话,就能让平台有个启动的支点,有效化解<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难题,让平台的外部性效益发挥出来,就能顺利渡过0到0.1的生死关了。

有时候,从一个不起眼的战术出发时,需要一些战略资源的支助,才能让一个”prototype”足够展现平台的愿景效益。此时,可以用心寻觅平台潜在获利者,拿平台的预期效益来换取他们的赞助,来完善一个”prototype”。这种潜在获利者,我称之为:抬轿者。例如,一个菜市场也是一个平台,除了农夫(生产者)、美食街店家(采购者)之外,附近的地產商大亨也可能是潜在获利者,也就是抬轿者。巧妙地与众多抬轿者广结善缘,非常有助于完善一个”prototype”做为平台的支点,进而驱动平台飞转起来,产生正滚雪球效益,无尽繁荣成为一个有机次序生态圈。

參考文章:商业生态建设的 4 个诀窍

名词说明 by 高煥堂

网络外部性:需求者愈多,网络价值越高

一个平台成长为生态的动能是来自网络的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效益。当平台的<需求方>人数持续成长到达一个临界多数(Critical Mass)时,平台的价值会呈现出倍数增长,因而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平台价值更加成长。这通称为:需求方经济。这是相对于传统的<供给方经济>。过去,产品质量是销售的不二法门,产品价值来自于供应方的生产质量。这就是传统的供给方经济。

然而,在网络世界中,随着需求方人数的持续增加,需求者从产品所获得的效益,也会持续增加。因而,产品的普及化就比产品质量更为关键了。这就是需求方经济。也就是,当一种产品(或平台)的需求者持续增加时,该产品(或平台)提供给需求者的价值也会持续增加。例如,愈多人使用微软的Office时,这产品(Office)对我们的价值愈增高。当平台网络的参与人数持续增加,其价值也持续增高,而提升的价值又会吸引更多人来参与,相互加乘、反复循环形成正滚雪球效益。这称为<网络外部性>效益。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8204129/2154758

时间: 2024-10-20 15:50:10

平台与生态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相关文章

IBM设计思维:创造数字化未来的“智能神经网络”

一个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所创造的数字化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如何为满足未来的数字化需求,而在今天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基础上创造明天的业务?像IBM这样的大型企业,如何在各种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利用新技术来快速规模化创造下一代商业模式? 2013年,IBM设计团队开始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种规模化设计创新的文化,IBM Studio也应运而生.2017年6月,IBM在大连开设了位于中国的第二家.全球第42家IBM Studio工作室.为了帮助全球企业以各种可能的路径走进数字化未

Android( Brillo )物联网平台与智慧医院设计

高老师陪您成长... eee<< 高焕堂演讲主题 >>eeeeeeeeeeeeeeeeeeeeeee 主题:安卓平台上智慧医院的<候诊体验>设计思维和技术 地点:深圳威尼斯大酒店 时间:2015/7/2 下载:高焕堂的演讲PPT e    ee<< 內容說明  >> ☆ 过去千年来,<候诊区>都设置于医院内,如下图: ☆ 现在,将<候诊区>移到医院外的咖啡馆内,如下图: ☆ 智慧医院关注服务.提升人人的<候诊>

[翻译]Android 5.0之应用中实现材料设计—Material Design

上午的时候在刷Google+,看到了Abraham Williams转发了一篇强文,是Android Developers网站新发的一篇博客—Implementing Material Design in your Android App.觉得很前卫,对于新发布的Android版本号Android 5.0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了解的机会,所以就花了些时间把它翻译了下来,希望对自己.对其它人有所启发. 因为翻译Android开发博客和API也只是业余爱好,水平有限,其中不免有不准确的地方,所以把原文地

产品经理必须知道:三大移动平台上的交互设计差异

iOS,Android,WindowsPhone是现在移动互联网上面主流的三个平台了,我也都分别参与过这三个平台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因为这三个平台的不同特性,往往要角色切换,不断的换位思维.可能新手和外行人觉得iOS和Android没什么区别,有的甚至拿Android直接照抄iOS设计就可以了.还有一些人可能对WindowsPhone平台一直觉得魔幻无比,但就是找不到应该如何下手.今天我总结了一下这三个平台之间交互设计上的差异性,在开展交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一,布局形式的差异

运行时设计(Design at Run-time)

1.定义 传统软件开发必须经历“设计时”和“运行时”两个阶段,运行时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对软件进行实时设计修改,而无需再次进行编译,用户即可使用. “运行时设计(Design at Run-time)”,就是软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器修改界面.功能.甚至对整个页面进行重新定义,保存发布后用户即可使用,而不需经过传统软件漫长的版本发布周期,也与传统快速开发平台功能更新后需要重启服务器,重启客户端等任何重置性操作有本质区别,整个软件修改后,无需编译,发布等过程,而直接保存

编程开发进阶更重要的是掌握的核心设计思维[图]

编程开发进阶更重要的是掌握的核心设计思维[图]:"单独写一个琐碎的代码块就等同于弹奏音阶一样,不幸的是,弹奏音阶并不能教会你任何关于音乐的东西,并且非常枯燥"这是 Eric S. Raymond 在他的文章<How to learn Hacking>中所描述的一段话.作为一个已经从入门走到进阶的编程者,我非常赞同他所说的这句话.然而,大部分老师,课本和大学课程都会通过琐碎的代码块练习来教授编程知识.即使这样的编程练习可以让你明白条件语句和循环的工作机制以及如何编写一个基本的

关于设计思维,这10条黄金原则你不得不知

好的设计离不开好的设计工具,更离不开好的设计思维!如何构建设计思维,来看看大佬们的经验吧~ 在我做首席设计师的时候,每当我想着构建我的设计思维时,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很有用的规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设计师的工作. 首先,在这10条原则之上,对我个人来说,最有用的习惯是:不断尝试进行简单的选择,以及永远不要停止去学习和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新想法. 而关于设计思维中的十条黄金原则,分享如下: 1)谦和之心 第一大雷区: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把自大放到一边,与身边每一个人

API不是从业务抽象出来的(1):设计思维

[back]  微课名称:     API不是从业务抽象出来的(1):设计思维 微课目标: 本微课举例说明这项初学者常常误解的软件编程思维许多人相信API是从业务需求所抽象出来的,真的吗? 本课程就来探讨这个议题.此议题是另一个是频课程(名称:"父类不是抽象出来的!")的姊妹作品. 微课介绍: 其实,API是分解出来的,是将<买主知识>分离开来而得的.本课程详细讲解业务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与买主知识的切分方法与原则.让您轻易学会App框架的开发,及其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思维导图

最近闲来无事就把之前看的书,做了一张张的思维导图,来分享给大家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思维导图: --------------- 不知道是博客园的问题,还是我的浏览器的问题,图片没法上传,如有人想要想看 可以给我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  只为共同学习.也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