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超融合一体机,加速企业互联网下半程


2018年5月,中国软件网、海比研究联合出品了《2018中国企业服务生态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2018年企业上云将呈现三大特点,即大型企业上云减速,中型企业上云加速,小微企业上云加加速。而2018年大型企业上云的积极性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数字化转型没有最佳实践,困扰CIO们继续更进一步推动企业上云;第二,这两年数据安全引发的事故越来越多且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对于数据上云越来越慎重。

在另一方面,2017年×××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了具体的企业上云计划与工业APP培育计划:到2020年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到2025年,培育百万工业APP,实现百万家企业上云,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制造业新生态。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前几年上云的经验和体验欠佳而降低了继续上云的意愿,另一方面又逢国家鼓励开发企业互联网APP应用,这又需要进一步扩大传统企业上云的规模和速度。在这对矛盾的夹击下,国内私有云公司EasyStack于2018年5月15日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云化超融合一体机ECS Stack。
云计算超融合一体机

2018年5月15日,EasyStack在北京举办的春季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公司中文品牌名——易捷行云,同时宣布完成由多家人民币基金投资的3亿元C+轮融资,资金将主要应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云计算产品化的开发以及企业解决方案的生态投入三大方向,同时相应推出了云计算产品化后的产品——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一体机,并将于7月正式上市。

“云计算之于超融合一体机,就如同智能操作系统之于手机。”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表示,”超融合的下半场就是云计算的软硬一体交付,支持多云、微服务粒度升级、以应用为核心是超融合下半场的三大产品特征。”而就在EasyStack于2018年5月宣布将推出超融合一体机的时候,市场上至少有50余家厂商已经推出了超融合一体机产品。

所谓HCI超融合一体机或超融合系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创业公司Nutanix提出,也有说法是最早由VMware提出。可以说超融合一体机是一种发展中的软硬一体向企业交付软件技术的产品形态,从最早的服务器虚拟化到后来的存储虚拟化再到网络虚拟化,超融合一体机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形态。特别是在2017年,随着VMware的网络虚拟化软件的成熟,基于VMware软件体系的超融合一体机(又称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DC)开始大量面世。

在Gartner近几年的超融合系统魔力象限中,出现过的厂商包括Nutanix、VMware、Oracle、Dell EMC、HPE、Cisco、华为、Pivot3、Stratoscale、微软、Scale Computing、SimpliVity(后被HPE收购)、NetApp、Teradata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或多或少地推出过超融合系统或一体机,Gartner调研主管Julia Palmer曾在去年表示,软件已经成为超融合设备的差异化优势。Palmer特别强调,超融合软件正走向云端,从管理虚拟机到开始管理应用。

但是云计算环境下的超融合一体机与VMware、Nutanix等超融合一体机软件具有不同的形态。市面上现有的超融合一体机软件都比较关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这种硬件级的虚拟化功能,也就是偏硬件层的虚拟化实现。而云计算环境下的超融合,除了底层计算资源的虚拟化外,还关注向上层的应用提供一个计算资源管理框架,这就是基于容器的微服务。目前来说,在整个云计算产业,已经取得一致认同的PaaS微服务层就是Kubernetes,这个趋势在2017年已经十分明显。

EasyStack CTO刘国辉表示,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一体机的特点就是控制平面采用微服务架构,向下纳管计算、存储、网络和操作系统资源,向上层的云应用提供支撑,可以直接支撑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或云应用而只需简单的配置即可。ECS Stack的研发历时一年多,投入了百余名工程师,这是因为采用微服务架构路线的超融合一体机,目前在国内还只有ECS Stack一家。此前的传统超融合厂商,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微服务架构还不成熟。而EasyStack现在进入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超融合一体机,时间点刚刚好:这是微服务技术成熟度、客户成熟度、市场成熟度、云计算产业趋势等几个层面叠加的结果。

“真正能做云化超融合的,云就绪超融合的目前在国内我们应该是第一个。”刘国辉强调。EasyStack还发布了ECS Stack硬件参考架构,曙光作为ECS Stack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相关超融合一体机。
不能站在未来等客户

“行业变化太快,我们推出ECS Stack,主打云就绪市场。因为第一不能站在未来等客户,第二不能卖给客户即将过时的技术。而云就绪超融合——ECS Stack这个产品,解决了从超融合到云环境的对接,包括从IaaS到PaaS、从私有到混合云和多云环境的对接等,是面向即将到来的未来的产品。”陈喜伦强调。

其实,ECS Stack这样一个产品的构思,由来已久。EasyStack成立于2014年2月,在过去几年间已经为超过300家大中型企业客户构建私有云或行业云平台,在2018年第一季度还赢得了首批国际客户。陈喜伦说,在公司成立的第一个五年,已经完成了面向专业型客户的开源云软件平台布局,ECS Stack正是把这个经过验证的云平台软件,以超融合系统的产品化形式,推广给更多的规模化用户。

2014-2016年,EasyStack主要面对专家型超大型企业级客户,包括大型私有云、行业云建设等,服务于邮政储蓄银行、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客户。这些企业集团的内部IT架构,是以软件为核心、开放兼容、达几年规划期、最后走向集团科技转型的思路。这类型的客户有比较强的IT能力、规划能力、产品落地能力和生态支持等,所以EasyStack主要是以软件交付为主,客户会自行采购多品牌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 而EasyStack要在云平台软件层面解决稳定、可靠、高性能、开放兼容以及降低部署及交付成本等问题。

2017年EasyStack的云平台软件技术已经成熟,特别是经历了行业高端客户的磨炼,已经具备可以向更多行业、更多领域或中小规模用户市场扩散的能力。陈喜伦强调EasyStack的定位是以开源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化公司,“如果只是作为一家开源服务公司,那是过去式;新的时代更强调产品,强调辐射更多行业,而不只是一部分专家型客户。我们的战略,从过去到现在都有比较长远的规划,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从私有云技术来看,未来不管国内或者国外,一定是从私有云到混合多云,一定是从软件到软硬一体,这是趋势。”

EasyStack COO王瑞林表示,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一体机发布的时间恰到好处,因为超融合下半场才刚开始,下半场才分胜负。超融合在下半场将强调云计算的软硬一体交付,这对EasyStack来说非常有优势:EasyStack已经积累了品牌、市场和技术能力,同时在超融合领域有着比较深的见解。王瑞林强调,ECS Stack超融合一体机的市场一定是与公司整体战略相关,EasyStack肯定还是云公司,超融合产品最终会跟整体公司的云战略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开辟出一条不同业务线和市场。

王瑞林介绍说,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一体机更多是针对中型企业里面的优质规模企业和专家企业,包括高校、制造业、医疗和政府这四大行业。比如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升级,通过EasyStack前期服务制造业,已经看到了很强烈的信号,制造业的“互联网+”应用市场的增速非常快。

EasyStack副总裁兼渠道事业部总经理荣瑜表示,教育、制造、政府、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形态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更多是面向业务创新的“互联网+”服务,这就对底层的技术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微服务化和云化。例如智能制造企业要处理生产线上的物联网数据,如果全面传送到云端处理,成本会高到无法接受,而前置到生产线附近的计算预处理节点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个节点不能是传统的服务器而必须是云化架构的系统,以便与后端的云计算环境对接,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一体机就能满足此类要求。

当然,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一体机的推出仅仅是一个开始,ECS Stack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以及不断演进的产品架构。陈喜伦在2018春季产品发布会上表示,公司的下一个五年目标是做“以开源生态为基础的世界级的云计算企业”,并提出了“企业云计算三级火箭模型”——开源云大势、产品化突围、生态杠杆。过去五年,EasyStack已经完成了第一级助推,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一体机的推出即为产品化第二级助推,接下来就是生态系统的第三级助推,而“易捷行云”中文品牌的推出就是为了配合更大规模的生态和渠道推广。

据了解,EasyStack将年内完成拆除VIE架构,这为日后国内上市打下了基础。EasyStack此前已于2014年8月完成由蓝驰创投领投的2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5月完成由如山创投领投的1600万美元B轮融资,2017年1月完成由国科嘉和领投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并创中国开源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随着中国工业互联网进程的全力推进,企业互联网进入发展的下半程,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的广泛展开,以EasyStack为代表的创新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文/宁川)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cloudtechtime/2117968

时间: 2025-01-13 14:34:07

云计算超融合一体机,加速企业互联网下半程的相关文章

【转载】超融合一体机角逐云计算市场

开源势不可挡 超融合一体机角逐云计算市场 [日期:2016-12-12]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如今,开源正在成为新一代I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纵观2016年的IT行业可以发现,"开源"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如果说开源更多集中在软件系统层面,那么,在硬件层面,超融合技术无疑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和软件资源整合到一起的一整套系统,在简化部署.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在开源和封闭的对决中,最终胜出的一定是开

浅谈超融合一体机-即买即用的企业级私有云--云宏

随着商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当今商业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过去相比,CIO们和IT领导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CIO们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新的挑战: 1.    业务敏捷响应 CIO必须把重点从维护转移到创新,他们需要一个敏捷的基础架构来响应创新业务的更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2.    业务高可用 无论该业务系统在商业运行中的重要程度,任何计划外的停机导致业务系统中断都是不可接受的.为了保障业务的高可用性,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基础设施. 3.    大数据

ceph分布式存储一体机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_JITStack超融合一体机

传统制造企业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走向智能制造阶段.此过程中,企业首要面临的是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存储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Ceph分布式存储一体机解决企业信息数据管理优势和今后如何应对大数据的分析. 目前制造企业分布式存储方案的不足 ?随着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强,每日产生的文本.图像.视频.备份数据.日志信息等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且来源多种多样,这些数据对于产品的生产.运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价值.虽然现在已有一些厂商为制造企业提供制造业大数据

超融合一体机全面升级,专为监控定制

业界领先的企业级存储提应商Infortrend普安科技推出全新一代的超融合一体机EonServ 5000 Gen2,将NVR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整合在一起,这套监控解决方案开机即用,无需复杂的安装部署.与上一代的解决方案相比,Gen2提高的方面包括更强劲的Intel CPU,高达64GB的内存空间,PB级存储容量,搭载SAS 12Gb / s高速通道. 服务器和存储的超融合,实现软件定义存储是企业应用未来的主要趋势.这降低部署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减少成本的投入.Infortrend的EonServ超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HP SS100/Nutanix 这样的超融合一体机

这两年超融合热得发烫.IDC报告指出,2015全球超融合基础设施市场增速达155%,2016年市场容量预计将增长94% ,到2019年将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 Nutanix/EMC/Vmware/华三/华为/联想等主流IT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超融合产品.惠普更是在传统CS200/CS250/CS700等面向中高端客户的超融合一体机基础上,又新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SS100 超融合一体机. 问题来了,why 客户愿意为超融合一体机买单? 我个人认为有一下几点: 1. 省心:安装部署简单:维护

超融合服务器是什么?和超融合一体机什么区别?

虽然超融合架构以其为用户带来的巨大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但市场上对超融合仍然有诸多不清晰的概念和疑问,本系列文章将力求对这些概念进行逐一解释. 本篇解释大家经常问到和混淆的一个概念:超融合服务器是什么?超融合一体机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下文特别整理了相关概念介绍. 首先,超融合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 IT 基础架构,这种架构具备以下特点: 1.符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理念,一定是通过软件结合标准的 x86 服务器来构建分布式存储,而不使用基于定制硬件的传统集中式存储: 2. 这个概念强调的

超融合一体机是什么,优缺点有哪些,超融合一体机与软件怎么选

目前市场上对超融合仍然有诸多不清晰的概念和疑问,例如: 超融合就应该是一体机? 应该选择超融合软件然后自行确定服务器并构建方案还是超融合一体机?分别适合什么场合?各有什么利弊? 超融合软件可以随意搭配服务器硬件? 针对这些疑问,我们特别整理了相关概念的澄清以及两种方案的对比如下. 超融合一体机是什么,超融合就是一体机? 首先,超融合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分布式存储软件和虚拟化软件的融合部署,并不是单纯的指软.硬件融合,相反,超融合更强调软件定义,所以超融合架构的核心就是软件,而硬件就是标准的 x86

浪潮VMware全闪存超融合,软硬一体打入关键系统

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Forrester Wave超融合基础架构(HCI)报告中,处于领导者象限的VMware获得了产品战略标准类别的最高分.Forrester认为,VMware vSAN在过去三年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丰富的功能,还与VMware软件更加紧密的集成在一起.对于VMware客户而言,vSAN是一条通往完善的VMware Cloud Foundation(VCF)之路,VCF是业经验证的全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可为私有云.公有云与边缘提供支持. 今天,由VMware vSAN支

超融合架构与传统IT架构的区别

选择超融合其实是选择一种对效率的提升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超融合类似于动车组车厢,每个车厢都将存储.网络.计算融合在一起以保证数据计算存储传输的高效一致性,在扩容.提升算力等方面只需增加节点.模块即可,这解决了业务发展.业务规模.IT维护与规模投资等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风险. 从超融合技术产生以来,从虚拟化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开始,逐步向相关上下游扩展,以实现真正的“超融合”.起初,各超融合厂商从各自的硬件设备出发,通过单一硬件设备的快速部署设施方向以实现超融合的目的,后来随着软件定义虚拟解决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