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阅读完第一章只有一个困惑那就是:1.怎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第二章:
第二章的问题有较多。
1.单元测试要快,既然要快,那同时单元测试要测试API中每个方法以及每个参数,而且同时还要覆盖所有代码路径,那无疑会增加大量程序代码,如何做到快?(章节2.1.2)
2.学生毕业到走向社会成为职业程序员,这过程需要时间,而且国内的程序员又有一个35岁危机,那我们该如何对待?提前转行向管理或者其他方面?(2.3)
3.回归测试要怎样实现?而且还需要自动化?老师一直未讲过相关知识,这与社会发展趋向会不会背道而驰?
第三章:
1. 一个能力出众的程序员要如何融入到团队中去?而不是会被团队排外,不积极就会被看轻,而积极又会被误会抢风头,完全是因为国内环境导致吗?(章节3.2)
2.在3.2节的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中,提到考级,而在社会工作中,实践经验比证书更重要,要是在大学期间就接受这种固定性思维成长,在将来工作中岂不是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模式的创新吗?
第四章:
1. 老师上课讲的注释三载代码后面加2个斜杠直接中文解释,更甚的是连变量都要加中文注释,,与4.2.9节中所讲的注释很不一样,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应付老师又有可能让这种行为将变为习惯。
2. 结对编程目的是相互监督,更好地开发,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却反而不是怎样,而是更容易被队员带入误途而越走越远,还远不如分模块写效率更高,时间更快,结对编程反而更费时,为何还要推行这个方法?(4.5.2)
第五章:
在5.3节的开发流程中,个人或者是小组中,大多都是使用写了再改模式,这也可以更快完成,在前面也提到要降低任务交付时间的标准差,这也能更符合,为何不提倡,而只说对实际用户,解决实际需求来说缺点太大?在团队中,写实际软件过程中,更多的也是分模块来写,并想不出有何缺点。
微软的软件团队的模式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开发的?
第六章:
敏捷流程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就是我们常用的想到什么写什么吗?
第七章:
在7.2.5中说商业项目要重视市场和用户,技术三第三位,当然这本就是商业在前面,但是没有高深的技术支持如何能更好让项目顺利完成,让用户体验一流的服务,在各种创业大赛中,所谓的商业项目也是来自于一个好想法好点子,难道这不更应该需要技术去实现吗?(顺提第六章的敏捷流程,看完后云里雾里,不懂,是我没抓到核心思路还是因为其他?)。
在7.2.2中提到:如果发现你做的事情对项目的远景没有帮助,你应该跟老板提出来。对于这种精神,可以应用到其他工作上,而前提却是老板给你安排的工作,是不是应该先想一想老板为什么这么安排,自己是不是还没发挥出来,是自己原因而没有做到正确的事。
“我的责任是把事情做出来,而不是讨好所有人,让他们知道我按照他们的意见做了”我更赞同前半段话,但“我按照他们的意见做了”是不是最终还是要按照别人的建议来做?(7.2.4)
对于MSF基本原则中的九条原则,第7条说投资质量,我觉得毫无用处,在程序员写代码的时候就已经有对自己代码质量的清楚认识,而不是放在这边而·另外提出来,而且学习所有的经验应该放在最后才更合理。
第八章:
在8.7中的分而治之里说需要一个角色出来,领导大家,PM的重要性在我们实验的团队中却显得没什么用处,
并没有体现出他的价值存在,然而也无法解决队员的一些人没事干的问题,我觉得一个团队中应该是有一个
实力够强的人物,不要队员实力偏差太大会比这个PM更有帮助。
第九章:
在PM中,我个人更赞同实力在团队中的中上游的人来担任,而不是只善于交际管理者,这样,信服力会更强,
而不是变成泛泛而谈,最终导致项目失败。特别赞同PM和队员因对项目投入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误解,高估
或者是低估队员能力。
第十章:
在前期花费时间做好的spec却说不能过于依靠,那为何不把时间直接用来开发新代码?
对于个别用户的要求超出团队能力,那要改如何做出决定?
第十章:
1. 在10.1.3中,经过分析,得出说要 “ 宁可从小部分人出发,要非常明确地定义谁是我们的用户 ” ,这不就是说要“ 玩情怀 ”了,
那后期为何还要去扩充功能,拉取更多的其他用户,那不更应该是把精力放在核心技术是完善我们原有情怀用户的体验?
2. 在10.2的规格说明书中,要认真做好,但现在的人(年轻用户群体)有问题都是网上百度,而不是自己看说明书,且以前的有
些功能变成现在很多人都有使用,却不加入说明书,那不就是说明员工没有很好的和用户沟通以及后期的跟踪调差咯?很明显的
一个列子:现在的android手机都有一个很经常使用的就是设置里的开发者选项,但是在所有的android手机的说明书中却一直没有加入,也没有介绍这个
第十一章:
在这一章中说到每日构建,但每日构建具体是什么?我还没有弄明白,是每日总结?小会议,工作啥的总结?or提纲?
第十二章:
用户的第一印象中最先提到的是用户界面,对于这个更多的应该是后期用户,只有他们才更关心眼睛看到的形色,而资深用户更关心
的是产品的内容,产品的简单流畅体验,这方面我比较赞同雷军的 “ 极致,快 , 口碑 ” ,在拉取新用户前去做好更多酷炫的界面功能,
我们更应该是考虑原有用户的使用感受去提升程序的“快”。
第十三章:
对于这章的测试,我们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单元测试,其他测试都没有,这章相对来说,几乎为零,看了也不知道怎么做。
问题就更别说了,等周末有时间在回头看看,再更新补上问题。
第十四章:
团队中角色越界要如何处理?团队的不相互体谅如何解决?
第十五章:
对于我们团队实验来说,在测试没有什么bug之后,完成打包apk,就没有继续去加入新功能,顶多就是改改界面而已,
完全无法做到像书上讲的那些。
第十六章:
创新是需要一定的资金预算,既然在原公司团队中被压制,不允许,那何不拿出一个雏形,再去找天使投资人?当然
在国内可能会比较难,但找到了相同想法兴趣的人再一起努力就应该更简单些了。
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想出来的创新几乎是比较少的,就算他们说都是在他们拿手领域之外发现的创新,也是因
为他成为一个专家,想要成为应该专家,不可能只是单单涉及一个领域知识,你让你一个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人来创
新计算机方面的一个技术是几乎不可能的。
第十七章:
一个团队的融合最短可以缩小到多长时间?一俩个项目?在还没融合之前应该会在前面被当作“田园犬”,“野狗”踢出去了,
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危险,老是往相反的方向想,自己就属于“野狗”型。
在团队中,最难搞清的就是自己在团队中的投入级别,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而且现实中他人都会错估队员的实力,有
没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地位,以及其他队员对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