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工程教材的几个问题

粗略的阅读了软件工程这本教材之后 我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

1. 1.3中题到,一个软件最开始似乎总是简单的,例如一个四则运算器,它开始只支持整数运算,后来可以拓展为分数,浮点数的运算,再后来可以拓展出复杂的四则运算,更可扩展出界面等等,在这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每一个软件的拓展都是没有终点的吗?

2. 作为一个程序员 你可能奔波于不同的公司或工作与不同的项目小组,而每个项目小组的编码习惯不同,难道每次都要花时间去学习代码规范吗?

3.书中提到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软件的高低我们可以分辨,但书中对于商业模式的讲解与优劣并没有详细的说明。

4.在第七章中7.2.6说到,软件工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是预期变化,不是期望变化。那我们到底该怎样预期来保持敏捷和适应变化?

5.第七章7.4MSF过程模型中说到了几种模型,瀑布模型和螺旋模型等,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那种更实用?

时间: 2024-08-08 10:04:17

关于软件工程教材的几个问题的相关文章

浏览完软件工程教材后,我的五个问题如下

1.第五章 团队和流程中5.3.2提到瀑布模型,但并没有对其做一个明确的解释,只表明了一些局限性和适用性.所以什么是瀑布模型?而它的优缺点在哪里? 2.第六章 敏捷流程中6.4.2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要采用敏捷的开发流程.很简单,就是木有计划,木有文档,马上写代码,随时发牢骚."下面有解释说到,敏捷是一股思潮,一种价值观.但我还是不理解敏捷流程是什么?它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 3.第十一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11.2中分析了图形建模和分析方法,其中的实体关系图和我们数据库中的ER关系图有怎样的

软件工程课程之难

有感于今天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研讨所涉及的话题. 其实在多个场合和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讨论过本科或者研究生的软件工程课程,大致回想一下,有如下几个有趣之处: (1)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软件工程课程难上: (2)很多人都说在校学生(或者说没有工作经验/经历的同学)认识不到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上课难以听进去: (3)很多人都说那些有工作经验/经历的同学(或者在职学生,或者在外面工作实习的学生),对课上所讲工程理论知识很有认同感: (4)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实践训练很重要. 其实"有趣"这个词用的并

小记福大软件工程课程博文点评

前言 有感于自己第一次实习时,在厦门网宿研发中心,一开始就带头负责一个小项目,翻的第一本书就是软件工程教材.以及如今在阿里的一些工作经历,比如带团队做项目.跨团队甚至跨BU协作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都觉得软件工程这门领域是很值得在校学生以及职场工程师好好学习的. 再加上我是母校培养出来的(当然自学也很重要),找工作的平台也是母校支撑的,同时我对母校的回忆很是美好的,所以我也想尽点力.帮母校做点事情,比如帮助学弟学妹在学校打好更扎实的基础,以后到工作领域更加得心应手.有条有理."母校"这个因

windows类书的学习心得(转载)

原文网址:http://www.blogjava.net/sound/archive/2008/08/21/40499.html 现在的计算机图书发展的可真快,很久没去书店,昨日去了一下,真是感叹万千,很多陌生的出版社,很多陌生的作者,很多陌生的译者,书名也是越来越夸张,什么××天精通××,精通××编程, ××宝典等等,书的印刷质量真的很好,纸张的质量也是今非昔比啊,但书的内容好象却是越来越让人失望,也许是我老了,我的思想我的观念已脱离现实社会,也许是外面的世界变化得太快,我编程数月,出去一走,

阅读任务

第一次翻开<构建之法>,真的是眼前一亮,这本书与国内高校常规的软件工程教材有本质的不同,这本书写得跟小说似的,而且语言幽默风趣,颠覆了传统软件工程教材刻板生硬.枯燥乏味的形象,相较之下,这本书显得清新脱俗.编程是艺术,开发是工程,比起一门编程语言,软件工程的入门过程,要难得多.因为一门语言,其语法.关键字.系统库和常用工具,总是确定而有限的.而软件工程,作为工程学的一个门类,它肩负着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将种种条件确定下来,将资源安排妥当,使工作过程确定清晰,产出稳定可靠的责任. 我要好好学会

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要工作也要生活—2016总结,2017规划

写在开头的话 转眼之间,又是一年.对于我来说,2016年是个多事之秋,身边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我多么希望能够像事务(Transaction)一样,执行完成之后能够保持一致性与持久性,可惜事与愿违,现实总是很残酷.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想表达的也很多,但是等到自己提笔的时候却发现好像也没什么可写的,自己那点伪文青气息仿佛也早已不在,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点开音乐播放器,找到了一个经典华语怀旧老歌专辑,播放全专辑,打开博客园,按照国际惯例,这个时候需要总结一下我的2016了,也顺便展望一下2017,

学习《构建之法》的感悟

在读了<构建之法>这本书之后,令我感触颇深. 一.第一映像: 还记得第一次翻开<构建之法>,真的是眼前一亮,这本书与常见的软件工程教材有本质的不同,这本书写得跟小说似的,而且语言幽默风趣,颠覆了传统软件工程教材刻板生硬.枯燥乏味的形象,相较之下,这本书显得清新脱俗.可是因为书中有许多讲的是工作中要注意的地方,所以有些地方不是很懂. 二.收获: 1.日后编程的工作,大都是多人合作写软件,那么有好的代码风格相当重要,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好的代码风格,这让我有了改进的方向. 2.日后工

读Build To Win感想

第一次翻开<构建之法>,真的是眼前一亮,这本书与教材不同,这本书写得跟小说似的,而且语言幽默风趣,颠覆了传统软件工程教材刻板生硬.枯燥乏味的形象,相较之下,这本书显得清新脱俗. 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有大量故事及例子,让像我这样的学习菜鸟也能比较快的看懂并喜欢上这本书,重拾学习构造执法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很容易产生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软件开发有4种不同的目的:Build To Learn.Build To Show.Build To Server.Build To Win,读完这本书后,我不会

关于软件项目工作量估算的若干问题

作者:张克强 软件项目工作量估算从估算依据上看可以分成如下两类: 1,基于规模估算 2,基于工作量估算 基于规模估算的情况下,需要估算软件项目的规模.本文首先来看规模方面的问题. 问题1:如何表达规模? 软件产品或项目的功能规模是涉及软件开发和交易的成本.项目资源投入的预测.项目维护成本的预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以及产品上市的时间等方面的关键指标.因此,进行软件产品的功能规模测量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测量软件规模这个问题自软件工程诞生起就一直是这个领域的焦点问题.刚开始,人们很自然的使用代码行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