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2016/9/16

本学期《软件需求与分析》需要掌握哪些必要的内容?针对每个内容点说出自己的理解,并绘图示意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

一.做需求调研:准备

必备准备:1) 调研前应该将所有项目前期资料进行汇总,与相关的前期销售人员进行交流,以便对项目有一个基本轮廓的认识。 
2) 做好调研前使用资料的准备,如需求调研模板,需求调研问题列表等。 
3) 做好不怕一切困难的准备。

必备心态:1) 保持一种和客户平等合作的心态,确定需求调研是为了给客户解决问题,探讨问题,而不是接受问题,更不是来指导工作的。 
2) 平静面对需求变更的心态,在需求调研过程中,往往双方对需求理解不一致,造成需求调研前后矛盾,应当心平气和的去引导客户,达到需求理解基本一致。

必备提高:1) 首先提高自己业务知识,对于人力资源的标准业务应该基本熟悉。 
2) 其次应该努力的去熟悉用户的行业,学习用户使用的术语,标准,以便能够准确的理解用户。这就需要我们阅读用户所在行业的资料、文章,尽量多选取一些整体性介绍的文章,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够对该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我们就能够较好的和用户进行交流了。 
3) 需求调研中,学会尽量不使用IT行业的术语,而采用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来解释IT行业中高深莫测的术语,以便用户能够很好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 
4) 提高自己的速记能力,文字表述能力以及归纳,能迅速的记录需求调研核心的问题,总结归纳形成原始的需求调研资料。 
5) 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书写一份完整的、前后一致的、可追踪的需求报告。

二.做需求调研:

需求调研中应遵循一定的流程,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对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深入理解以后,运用我们专业知识,提出比客户的原始需求更加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让客户感觉你说的正是他们想要的。如果能够这样,客户不仅能够欣然接收你提出的方案,而且会感觉你非常专业,你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也会无形中提高,使你有更多的机会提出有利于开发的可行方案,降低开发的风险。这毫无疑问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毫无疑问,在与客户接触初期的表现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三.做需求调研:后报告

编写优秀的需求是没有公式化的方法的。这需要大量的经验,要从你在过去的文档中发现的问题学习。请在组织软件需求文档时,严格遵从这些方针。 
   句子和段落要简练。使用正确的语法,拼写,标点。使用术语,要保持一致性,并在术语表或数据字典中定义它们需求编写者还要努力正确地把握粒度。多个需求尽可能拆分开。 
整个需求文档细节上要保持一致。 
   避免在需求报告中过多的申述需求。在多处包含相同的需求可以使文档更易于阅读,但也会给文档的维护增加困难。文档的多份文本要在同一时间内全部更新,避免不一致性。

四.做需求分析:

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约束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需求分析可分为需求提出、需求描述及需求评审三个阶段。

需求提出

主要集中于描述系统目的。需求提出和分析仅仅集中在使用者对系统的观点上。开发人员和用户确定一个问题领域,并定义一个描述该问题的系统。这样的定义称作系统规模说明,并且它在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充当合同。

需求描述

在问题分析阶段分析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鉴别、综合和建模,清除用户需求的模糊性、歧义性和不一致性,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为原始问题及目标软件建立逻辑模型。分析人员要将对原始问题的理解与软件开发经验结合起来,以便发现哪些要求是由于用户的片面性或短期行为所导致的不合理要求,哪些是用户尚未提出但具有真正价值的潜在需求。

需求评审

在需求评审阶段,分析人员要在用户和软件设计人员的配合下对自己生成的需求规格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进行复核,以确保软件需求的完整、准确、清晰、具体,并使用户和软件设计人员对需求规格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的理解达成一致。一旦发现遗漏或模糊点,必须尽快更正,再行检查。

需求调研整理出客户需求,为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目的做基础,

需求分析是需求调研的清晰明了的表达。

时间: 2024-12-26 09:09:35

第一周2016/9/16的相关文章

【T^T】【周赛】第一周周赛——欢迎16级的新同学

借光光YZC的福气(今天拿到Rank1),本来还可以更好的,前面吃M去了,ABC都很晚切,而且异常兴奋,结果WA了好多发 A Describe:我们都知道,Home W的数学最厉害了.有一天,他又开始开动脑筋了,他想:“为什么数字总是要从1排列到n呢?”于是,Home W开始研究自己排列数字的方法.首先,他写下了1-n中所有的奇数(按照升序排列),然后他又写下了1-n中所有的偶数(按照升序排列),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的排列方式下第k个数是什么呢? Solution:第一发getLL 结果int

第一周 7.10-7.16

假装自己复活辣. 7.10 CF 689 D Friends and Subsequences 二分.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cstdio> 3 #include <algorithm> 4 using namespace std; 5 typedef long long LL; 6 const int maxn = 2e5 + 10; 7 int n, a[maxn], b[maxn]; 8 9 // RMQ 10 int

解题报告——2018级2016第二学期第一周作业

解题报告——2018级2016第二学期第一周作业 D 算24 题目描述 描述 给出4个小于10个正整数,你可以使用加减乘除4种运算以及括号把这4个数连接起来得到一个表达式.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种方式使得得到的表达式的结果等于24. 这里加减乘除以及括号的运算结果和运算的优先级跟我们平常的定义一致(这里的除法定义是实数除法). 比如,对于5,5,5,1,我们知道5 * (5 – 1 / 5) = 24,因此可以得到24.又比如,对于1,1,4,2,我们怎么都不能得到24. 输入 输入数据包括多

Android 网易云课堂第一周笔记16/5/10

Android 网易云课堂第一周笔记 首先第一周的主要任务回顾,第一是Android环境的搭建和Android studio软件的安装使用.第二是android的hello word项目的构建,其他的项目的功能包括button的功能基本使用,比如页面的跳转,Toast,Intent等等,还有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Activity的生命活动的讲解,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展示一下生命周期的几个内容,但我认为如果想玩好Activity的话,生命周期这一块一定要理解和掌握的,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An

20155336 2016-2017-2《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 20155336  2016-2017-2<JAVA程序设计>第1周学习总结 ##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开学的第一周,带着些许的欣喜和好奇,听完了老师的第一堂课.说心里话学习JAVA仿佛观看一部英文影视作品一样头疼, 因为总会有许许多多相似的名字让你记得晕头转向.JAVA也是一样,什么JVM啊JRE啊JDK啊 (/(ㄒoㄒ)/~~)  等等一系列 的英文缩写,让人心神意乱~~但总体上对JAVA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课上老师的介绍以及课下对JAVA书第一章的浏览, 我简单的了解了JAVA艰辛

[Linux内核分析第一周课程] 由C语言程序的汇编表示观察CPU寄存器与内存的互动

孟宁<Linux内核分析>第一周实验 作者:Zou Le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课程信息: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实验正文--------------------------- 本实验在实验楼64位LIinux虚拟机下进行. C代码如下: int increment5(int x) { return x + 5; }

Python第一周基础篇

<感言:首先感谢alex老师精彩课程,第一周的第一天,随着金角大王的豪言壮语般的心灵鸡汤完美收场.此刻坐在电脑前的我仍是热血澎湃,下定决心好好跟着大王一起学好python> ----祝老师教师节快乐                                      Python第一周基础篇 博文结构: --1--python2.*与python3.*主要区别 --2--python安装与配置 --3--PyCharm开发工具的安装与配置 --4--变量的定义 --5--注释的使用 --

Linux内核设计(第一周)——从汇编语言出发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Linux内核设计(第一周)--从汇编语言出发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工作原理 汇编指令 C语言代码汇编分析 by苏正生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从2月22日起,本学期的linux课程开始了.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觉得孟宁老师讲的真不错,条理清晰,举例适当.本周从计算机工作原理出发,回顾了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也回顾了汇编寄存器.汇编指令.C语言程序的汇编分析技巧,很

中国mooc北京理工大学机器学习第一周(二)

---恢复内容开始--- 今天学习第一周的第二课时:降维. 一.PCA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统计方法,直观来讲是把数据按照weights来筛选出主成分消除(或者隐蔽)不太重要的方面,使得高纬度数据投射到低维度. 直观来讲是应用了统计学上方差和协方差的知识,若协方差越接近1则表示A,B越接近:反之,若等于零则无关. 这里可以理解在一个高纬度角度(n维空间)去找一个角度使得从你这个角度看过去很多cov(A,B)很小的数值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