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6-7章读后感

第六章:

   “敏捷流程”这个词首先脑子里想的是快速,敏捷,有效率的流程。看完第六章,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敏捷流程”,原来“敏捷流程” 是指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合。例如流程、流程的问题和解法等,而作为一个敏捷的团队又应该怎么做。敏捷不是万能,有时候也会出现很大的错误像用敏捷的方法开发登月火箭控制程序,挂了很多宇航员。这时候就要求不同的思想。 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很需要技术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分配给每个人不同的任务已保证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

第七章:

介绍微软公司的MSF。这让我们对微软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MSF微软解决方案框架,其实也是一个方法论,它描述了如何用组队模型、过程模型和应用模型来开发Client/Server结构的应用程序,是一个微软推荐做软件的方法。之所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公司,功劳在于微软的MSF,而MSF中的基本原则又是很多IT行业者的追求,想必所有IT者都以进入微软为目标吧。

时间: 2024-10-12 00:42:02

《构建之法》6-7章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0405构建之法第四章--读后感

<构建之法>这本书的第4章讲的是关于两人合作的内容,对于书里所说的两人的关系就和驾驶员.领航员类似,通过结对合作,令我意识到了编写程序不仅仅要自己能明白,也要便与他人查看和理解自己的程序. 代码规范性,我们编写代码时要注重代码风格规范和代码设计规范,无论是类名,对象名,缩进还是行宽什么的,在结对子编程时都要有所规定,不然到后面出现的类或是对象多了,就很容易混乱,分不清楚谁是谁.要学会封装,编写函数,将功能模块具体化,减少主方法里面的代码,避免大规模的出错. 代码的复审,在平时编程程序时,我也会

《构建之法》第一章读后感

身为本科计算机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构建之法>,这几天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第一章中讲述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在课堂上也有所提及,要我们学好软件工程,并应该努力的去编程,老师起到的作用就是督促我们,给我们学习的压力,这样才能在软件工程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稳.而大多数人在编程的路上总是被懒惰所打败,不愿意去做认为是枯燥的,或者认为自己做不到,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总是糊弄完事,在读了一部分这本书之后,或许会有另一种

构建之法第十一章读后感

本周进行了构建之法的第十一章软件设计与实现的学习: 第十一章主要讲了典型的开发流程,常见的分析和设计方法:ERD,DFD,UML,开发阶段的一些管理方法:每日构建,小强地狱,构建大师: 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以文字为主的文档,以图形为主构造的模型,用数学语言的描述,用类自然语言+代码构造的描述,原代码加注释也能描述: 图形模型和分析方法:1表达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思维导图,实体关系图,Use Case Diagram.2.表达数据的流动.3.表达控制流.4.统一的表达方式. 其他的设计方法包括形式

《构建之法》6-7章读后感、问题及对Scrum的理解

第6章读后感: 看完第六章后了解什么是敏捷流程.“敏捷流程”在软件工程的语境中是一系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合. 我觉得敏捷是比较人性化而且让人比较轻松的的一种方法吧,它会比较注重交流,而不是硬性的规定和要求,比如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交流,团队内部成员的交流等等,分工合作等会比较公平,而且会比较注重效率,会经常更新自己做的软件,会有长期的一个规划,有计划的去完成任务,团队进步会很快. 第7章读后感: 本章主要说了MSF的原则,MSF团队模型和开发模式,MSF和CMMI.MSF的基本原则是推动信息共享与

构建之法前三章读后感

一. 软件作为一个产品,在提供用户使用前经历了许多工序,我们用工程的方式将开发软件的工序,过程加以工程化,系统化.成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后,有利于帮助我们开发软件,乃至于大型的系统. 软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软件工程师们做开发提升了一定的难度,但软件工程有助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帮助工程师们设计,构建,测试和维护软件.所以,软件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工程师们创造“足够好”的软件,提高软件的质量,用户满意度,可靠性,可维护性等. 第一章问题:怎么才算是一个真正的软件工程师? 二.   一个优秀的软件,通

个人:构建之法第十七章读后感

第十七章在开始讲一个项目中的三个角色: 猪:项目的所有者,成功了是最大收益者,失败了最大损失者 鸡:项目的参与者,成功了得到应得的酬劳,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 鹦鹉:项目的外援 这一节应该是给“猪”说的,猪需要弄清团队成员投入/承诺/责任,这很重要,也是猪的责任. 分配好角色后,完成项目的过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做事上会分为:做事的,不做事的,不让别人做事的,做假事的,假装做事的 项目完成后,如何分配利益又是一个问题:比资历?平均?比效率?团队互评?比犯得过错? 书中提出的解决办法: 20%给

构建之法 第四章 读后感

在第四章中说“合作的最小单位是两个人“,两个工程师相互看代码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所以代码的规范性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代码不仅要让机器读懂也要人也能读懂,在第四章的学习中,我也尝试着和别人结对来编写一个程序,效果相当的不错,规范的代码让我们都能够方便读懂对方的程序,同时也能提高彼此的能力,取长补短,形成互补. 4.1大节提到的代码规范,我们编写代码时要注重代码风格规范和代码设计规范,无论是类名,对象名,缩进还是行宽什么的,在结对子编程时都要有所规定,不然到后面出现的类或是对象多了,就很容易混乱,分不

【软件工程】《构建之法》6-7章读后感

书中第六章主要讲了敏捷流程,主要包括了三大步骤:第一步,找出完成产品需要做的事情——Product Backlog:第二步,决定当前的冲刺(Sprint)需要解决的事情——Sprint Backlog:第三步,冲刺(Sprint). 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很需要技术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分配给每个人不同的任务已保证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 第七章讲到了微软公司的MSF基本原则,MSF微软解决方案框架,其实也是一个方法论

《构建之法》1-5章读后感

概论 第一章:打开第一章时,我想到的是:什么是软件和软件工程是什么,在阅读中让我感到很困惑,但经过仔细阅读之后我大概地了解,最后我还不太明白的是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软件? 个人技术和流程 第二章:在这章中让我想到了怎么提高个人水平和技能?一个人怎样独立开发程序和发现问题?培养个人写程序的习惯和个人开发流程中要注意到哪些问题,特别是在程序的测试中下大量时间. 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第三章:阅读到这章,让我学到了软件工程师的成长的历程,软件工程师在各阶段的能力,同时让我感到很困惑的是怎样才能让自已成为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