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今天照样老师带领着我们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五章,阅读了《大道至简》的第五章,这章在前面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有了技术和团队,加上有效的沟通,接下来就要接项目做工程。
“虚有其表耳”,本章以《明皇实录》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要只求外表,只做形象工程,而是要透过表象,力求实质。
失败了不要紧,没有失败也就找不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更不用谈改进了。我们的前辈们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才总结出了“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等模型,方便了我们。但是现在有了工程模型之后,我们反而做不出项目来了,究其原因,是我们习惯了模型,却忽略了或者遗忘了建立模型的初衷,只是一味的“照着葫芦画瓢”。我们学会了将一个项目分割: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然后每个过程衍生出不同的专业人员,比如需求调查员,比如市场分析员,比如开发人员,比如后台维护人员,然后每个人就像走过场一样,“各司其职”,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一个项目不是按照模型或者“样子”一块一块拼凑起来的。如果只是走过场的话,最终开发出的所谓“工程”往往与客户的需求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书中讲了关于过程的模型,从瀑布模型到各种经典的模型。瀑布模型描述了开发的主要环节,于是一群人把这些环节拧来扭去或者反复迭加,就成了 RAD、螺旋、RUP。作者在CSDN 论坛中看到一个漂洋过海东渡扶桑的取经人,贴出了一个被称为“日本 IT 工业发展史的活字典”牛人指点的“V 字型模型”。其实实质上这也是瀑布模型,但是这是因为日本近年来老龄化严重,因此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劳工输入和项目外包,直接影了它的组织管理模式。无论是在本国雇佣外来劳工,还是将项目直接外包给国外的开发团队,项目成果的阶段性考察都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这直接决定了何时、如何,以及由谁来进入下一个环节。 因此 V 模型变得比其它模型更为实用。模型的左端是外包给的团队或者公司,而右端则是日本软件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工程人员。这样既节省人力,又可以保障工程质量。事实上,即使左端外包方是由多个团队同时承接, 右边的工程人员也不需要更多的投入。 而我们学到的只是他们的一种模式,而不是随机应变的方法。
我们必须得佩服周爱民先生的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在为我们讲解如此深奥的道理的时候总能够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东汉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曾经教导侄儿,要学习敦厚谨慎地龙伯高,不要效仿豪侠仗义杜季良,以免“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做工程不是蒸馒头,有模子,照着做出来就可以的。做过工程的人知道,项目是组织的,而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要去组织这个工程中的各个角色, 使得分工明确,步调一致,共同地完成这个项目,这样一个工程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