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讲述了一个构架案例分析,介绍了构架层次上的各种不同结构,即模块分解结构、使用结构和进程结构。这个案例说明了为实现构架的特定目标必须重视构架层次上的各种结构。该案例给我们两条经验:第一,信息隐藏式软件开发中可行的和明智的设计准则,第二,从实现系统质量指标的角度看,认真设计构架层次上的各种结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章《理解质量属性》,软件需求分析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定义软件的质量属性。对用户来说,重要的质量属性包括有效性、高效性、灵活性、安全性、互操作性、可靠性、健壮性和易用性等,对开发者来说重要的质量属性包括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复用性、可测试性和可理解性等。任何一个质量属性的实现都会对其他质量属性的实现带来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在实际项目中,定量地描述用户期望的质量属性是很重要的。质量属性是很难定义的,并且他们经常造成开发者设计的产品和客户满意的产品之间的差异。
质量属性分为3类:
(1)系统的质量属性。可用性,可修改性,性能,安全性,可测试性和易用性。
(2)受构架影响的商业属性(上市时间)。
(3)与构架本身相关的一些质量属性(如概念完整性),它们会间接影响其他质量属性,如可修改性。
那么如何描述质量属性需求呢?一般采用质量属性场景作为一种规范。 质量属性场景是一种面向特定的质量属性的需求。它由6部分组成:刺激源、刺激、环境、制品、响应、响应度量。
实践中的质量属性场景了解了可用性、可修改性、安全性、可测试性、易用性、性能的一般场景。
时间: 2024-10-31 09: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