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使用过程中一些基础性问题总结

  最近闲着无事,玩了下nginx,也算是体验了一把高并发、分布式感觉,呵呵。但本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大家都知道应用服务器的处理都是无状态的,而nginx做了请求分发,我们在当前web服务器做得提交操作,可能下一刻就跑到另外一台服务器上去了,那么这个会话如何保存?cookies,session 该如何传递。本人为了偷懒,就直接转载吧,下面为转载内容。

  

  -------------------------------------------分割线(下面为原博客其中内容)----------------------------------------------------

  Nginx负载均衡:

http://www.cnblogs.com/xiaogangqq123/archive/2011/03/04/1971002.html

  

  nginx不单可以作为强大的web服务器,也可以作为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而且nginx还可以按照调度规则实现动态、静态页面的分离,可以按照轮询、ip哈希、URL哈希、权重等多种方式对后端服务器做负载均衡,同时还支持后端服务器的健康检查。

  如果只有一台服务器时,这个服务器挂了,那么对于网站来说是个灾难.因此,这时候的负载均衡就会大显身手了,它会自动剔除挂掉的服务器.

  下面简单的介绍下我使用Nginx做负载的体会

  下载---安装Nginx这些不介绍了,前篇有介绍.

  windows和Linux下配置Nginx负载的写法一样,故不分开介绍.

  Nginx负载均衡一些基础知识:

nginx 的 upstream目前支持 4 种方式的分配 
1)、轮询(默认)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2)、weight 
      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2)、ip_hash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  
3)、fair(第三方) 
      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4)、url_hash(第三方)

  配置:

在http节点里添加:

#定义负载均衡设备的 Ip及设备状态

upstream myServer {

server 127.0.0.1:9090 down; 
    server 127.0.0.1:8080 weight=2; 
    server 127.0.0.1:6060; 
    server 127.0.0.1:7070 backup; 
}

在需要使用负载的Server节点下添加

proxy_pass http://myServer;

upstream 每个设备的状态:

down 表示单前的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 
weight  默认为1.weight越大,负载的权重就越大。 
max_fails :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当超过最大次数时,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 模块定义的错误 
fail_timeout:max_fails 次失败后,暂停的时间。 
backup: 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机器down或者忙的时候,请求backup机器。所以这台机器压力会最轻。

  Nginx还支持多组的负载均衡,可以配置多个upstream  来服务于不同的Server.

  配置负载均衡比较简单,但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怎么实现多台服务器之间session的共享

  下面有几种方法(以下内容来源于网络,第四种方法没有实践.)

  1) 不使用session,换作cookie

能把session改成cookie,就能避开session的一些弊端,在从前看的一本J2EE的书上,也指明在集群系统中不能用session,否则惹出祸端来就不好办。如果系统不复杂,就优先考虑能否将session去掉,改动起来非常麻烦的话,再用下面的办法。

  2) 应用服务器自行实现共享

asp.net可以用数据库或memcached来保存session,从而在asp.net本身建立了一个session集群,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令 session保证稳定,即使某个节点有故障,session也不会丢失,适用于较为严格但请求量不高的场合。但是它的效率是不会很高的,不适用于对效率 要求高的场合。

以上两个办法都跟nginx没什么关系,下面来说说用nginx该如何处理:

  3) ip_hash

nginx中的ip_hash技术能够将某个ip的请求定向到同一台后端,这样一来这个ip下的某个客户端和某个后端就能建立起稳固的session,ip_hash是在upstream配置中定义的: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27.0.0.1:8080 ;
  server 127.0.0.1:9090 ;
   ip_hash;
}

ip_hash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因为仅仅能用ip这个因子来分配后端,因此ip_hash是有缺陷的,不能在一些情况下使用:

1/ nginx不是最前端的服务器。ip_hash要求nginx一定是最前端的服务器,否则nginx得不到正确ip,就不能根据ip作hash。譬如使用的是squid为最前端,那么nginx取ip时只能得到squid的服务器ip地址,用这个地址来作分流是肯定错乱的。

2/ nginx的后端还有其它方式的负载均衡。假如nginx后端又有其它负载均衡,将请求又通过另外的方式分流了,那么某个客户端的请求肯定不能定位到同一台session应用服务器上。这么算起来,nginx后端只能直接指向应用服务器,或者再搭一个squid,然后指向应用服务器。最好的办法是用location作一次分流,将需要session的部分请求通过ip_hash分流,剩下的走其它后端去。

  4) upstream_hash

为了解决ip_hash的一些问题,可以使用upstream_hash这个第三方模块,这个模块多数情况下是用作url_hash的,但是并不妨碍将它用来做session共享:

假如前端是squid,他会将ip加入x_forwarded_for这个http_header里,用upstream_hash可以用这个头做因子,将请求定向到指定的后端:

可见这篇文档:http://www.sudone.com/nginx/nginx_url_hash.html

在文档中是使用$request_uri做因子,稍微改一下:

hash   $http_x_forwarded_for;

这样就改成了利用x_forwarded_for这个头作因子,在nginx新版本中可支持读取cookie值,所以也可以改成:

hash   $cookie_jsessionid;

假如在php中配置的session为无cookie方式,配合nginx自己的一个userid_module模块就可以用nginx自发一个cookie,可参见userid模块的英文文档:
http://wiki.nginx.org/NginxHttpUserIdModule
另可用姚伟斌编写的模块upstream_jvm_route:http://code.google.com/p/nginx-upstream-jvm-route/

  

  配置文件详细说明:

  http://www.cnblogs.com/xiaogangqq123/archive/2011/03/02/1969006.html

  

  在此记录下Nginx服务器nginx.conf的配置文件说明, 部分注释收集与网络.

#运行用户
user www-data;    
#启动进程,通常设置成和cpu的数量相等
worker_processes  1;

#全局错误日志及PID文件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pid        /var/run/nginx.pid;

#工作模式及连接数上限
events {
    use   epoll;             #epoll是多路复用IO(I/O Multiplexing)中的一种方式,但是仅用于linux2.6以上内核,可以大大提高nginx的性能
    worker_connections  1024;#单个后台worker process进程的最大并发链接数
    # multi_accept on; 
}

#设定http服务器,利用它的反向代理功能提供负载均衡支持
http {
     #设定mime类型,类型由mime.type文件定义
    include       /etc/nginx/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设定日志格式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sendfile 指令指定 nginx 是否调用 sendfile 函数(zero copy 方式)来输出文件,对于普通应用,
    #必须设为 on,如果用来进行下载等应用磁盘IO重负载应用,可设置为 off,以平衡磁盘与网络I/O处理速度,降低系统的uptime.
    sendfile        on;
    #tcp_nopush     on;

#连接超时时间
    #keepalive_timeout  0;
    keepalive_timeout  65;
    tcp_nodelay        on;
    
    #开启gzip压缩
    gzip  on;
    gzip_disable "MSIE [1-6]\.(?!.*SV1)";

#设定请求缓冲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1k;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4k;

include /etc/nginx/conf.d/*.conf;
    include /etc/nginx/sites-enabled/*;

#设定负载均衡的服务器列表
     upstream mysvr {
    #weigth参数表示权值,权值越高被分配到的几率越大
    #本机上的Squid开启3128端口
    server 192.168.8.1:3128 weight=5;
    server 192.168.8.2:80  weight=1;
    server 192.168.8.3:80  weight=6;
    }

server {
    #侦听80端口
        listen       80;
        #定义使用www.xx.com访问
        server_name  www.xx.com;

#设定本虚拟主机的访问日志
        access_log  logs/www.xx.com.access.log  main;

#默认请求
    location / {
          root   /root;      #定义服务器的默认网站根目录位置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定义首页索引文件的名称

fastcgi_pass  www.xx.com;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document_root/$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etc/nginx/fastcgi_params;
        }

# 定义错误提示页面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root;
    }

#静态文件,nginx自己处理
    location ~ ^/(images|javascript|js|css|flash|media|static)/ {
        root /var/www/virtual/htdocs;
        #过期30天,静态文件不怎么更新,过期可以设大一点,如果频繁更新,则可以设置得小一点。
        expires 30d;
    }
    #PHP 脚本请求全部转发到 FastCGI处理. 使用FastCGI默认配置.
    location ~ \.php$ {
        root /root;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fastcgi_index index.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home/www/www$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设定查看Nginx状态的地址
    location /NginxStatus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on;
        auth_basic              "NginxStatus";
        auth_basic_user_file  conf/htpasswd;
    }
    #禁止访问 .htxxx 文件
    location ~ /\.ht {
        deny all;
    }
     
     }
}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配置,使用Nginx最大的好处就是负载均衡

  如果要使用负载均衡的话,可以修改配置http节点如下:

#设定http服务器,利用它的反向代理功能提供负载均衡支持
http {
     #设定mime类型,类型由mime.type文件定义
    include       /etc/nginx/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设定日志格式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省略上文有的一些配置节点

#。。。。。。。。。。

#设定负载均衡的服务器列表
     upstream mysvr {
    #weigth参数表示权值,权值越高被分配到的几率越大
    server 192.168.8.1x:3128 weight=5;#本机上的Squid开启3128端口
    server 192.168.8.2x:80  weight=1;
    server 192.168.8.3x:80  weight=6;
    }

upstream mysvr2 {
    #weigth参数表示权值,权值越高被分配到的几率越大

server 192.168.8.x:80  weight=1;
    server 192.168.8.x:80  weight=6;
    }

#第一个虚拟服务器
   server {
    #侦听192.168.8.x的80端口
        listen       80;
        server_name  192.168.8.x;

#对aspx后缀的进行负载均衡请求
    location ~ .*\.aspx$ {

root   /root;      #定义服务器的默认网站根目录位置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定义首页索引文件的名称

proxy_pass  http://mysvr ;#请求转向mysvr 定义的服务器列表

#以下是一些反向代理的配置可删除.

proxy_redirect off;

#后端的Web服务器可以通过X-Forwarded-For获取用户真实IP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client_max_body_size 10m;    #允许客户端请求的最大单文件字节数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  #缓冲区代理缓冲用户端请求的最大字节数,
          proxy_connect_timeout 90;  #nginx跟后端服务器连接超时时间(代理连接超时)
          proxy_send_timeout 90;        #后端服务器数据回传时间(代理发送超时)
          proxy_read_timeout 90;         #连接成功后,后端服务器响应时间(代理接收超时)
          proxy_buffer_size 4k;             #设置代理服务器(nginx)保存用户头信息的缓冲区大小
          proxy_buffers 4 32k;               #proxy_buffers缓冲区,网页平均在32k以下的话,这样设置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64k;    #高负荷下缓冲大小(proxy_buffers*2)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64k;  #设定缓存文件夹大小,大于这个值,将从upstream服务器传

}

}
}

时间: 2024-10-30 20:27:28

nginx 使用过程中一些基础性问题总结的相关文章

Nginx 安装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安装 获取安装包: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11.5.tar.gz 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nginx-1.11.5.tar.gz 切换到 nginx-1.11.5 目录 执行 ./configure 出现错误: checking for C compiler ... not found ./configure: error: C compiler cc is not found 原因:没有安装gcc 解决方法:使用root用户

安装nginx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编译并安装之后,尝试启动nginx,cd /usr/local/nginx/sbin,然后输入 nginx,结果出现错误:-bash:nginx:command not found,然后输入  ./nginx,结果出现错误:nginx:[emerg] getpwnam("www") failed,这篇博客里面有解决的办法:blog.itblood.com/nginx-emerg-getpwnam-www-failed.html 按照解决方案一解决了之后,再输入  ./nginx,又出现

nginx 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安装Nginx时报错 ./configure: error: the HTTP rewrite module requires the PCRE library. 安装pcre-devel解决问题yum -y install pcre-devel 错误提示:./configure: error: the HTTP cache module requires md5 functions from OpenSSL library.   You can either disable the modul

nginx源码编译以及源码编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原帖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perationhome/p/8964191.html 本文主要讲nginx安装以及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谈到nginx 必须聊聊它的起源和发展. nginx是由俄罗斯工程师Igor Sysoev 用C语言开发的一个免费开源的Web服务器软件,于2004年发布,聚集轻量级.高并发.高性能.低消耗等一系列优点.目前Nginx是互联网上仅次于Apache的第二流行的Web服务器软件. 接下来我们开始安装nginx,我们下面是以centos

linux安装nginx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安装nginx步骤以及遇到的问题: 1.yum install gcc gcc-c++   //执行命令后出现的问题,一直循环执行其中的三句,如下图所示: 解决办法就是先ctrl+z一下,接着输入rm –f /var/run/yum.pid 注意:一定要有网 2.安装 pcre-8.37和 zlib-1.2.8 其中需要使用rz命令时,如果rz使用不了,执行命令yum install lrzsz即可 3.unbuntu下安装安装pcre-8.37 configure: error: You ne

GODADDY SSL 证书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GODADDY 证书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1.  注册账号 2.  申请证书 3.  进入SSL 证书  选择"管理" 打开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相应的证书 4.  我这里下载的Nginx的,一个是证书,另一个gd_bundle-g2-g1.crt下载完后上传到WEB服务器上然后配置nginx 如下: listen       443 ssl; server_name  youdomain; ssl                                     on; ssl

gitlab使用过程中遇到大文件上传或下载失败的问题,总结一下

环境如下:gitlab服务器redhat,客户端环境mac os,如果是其他环境遇到问题仅供参考 如果gitlab上传代码提示: error: RPC failed; result=22, HTTP code = 411 该问题是由于客户端设置的http_post_buffer大小不足导致的,解决方法如下: 进入到工程所在的终端目录下执行: git config http.postBuffer 524288000 如果gitlab上传代码提示: error: RPC failed; result

Kubernetes集群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创建Nginx Pod过程中报如下错误: #kubectlcreate -f nginx-pod.yaml Error from server: error when creating "nginx-pod.yaml": Pod "nginx" is forbidden: no API token found for service account default/default, retry after the token is automatically

从输入 URL 到浏览器接收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从输入 URL 到浏览器接收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文:http://www.codeceo.com/article/url-cpu-broswer.html 从触屏到 CPU  首先是「输入 URL」,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会是键盘,不过为了与时俱进,这里将介绍触摸屏设备的交互. 触摸屏一种传感器,目前大多是基于电容(Capacitive)来实现的,以前都是直接覆盖在显示屏上的,不过最近出现了 3 种嵌入到显示屏中的技术,第一种是 iPhone 5 的 In-cell,它能减小了 0.5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