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磁盘管理基础<二>

一、分区加密

cryptsetup       luksFormat/dev/vdb1
WARNING!
========
This will overwrite data on /dev/vdb1irrevocably.
 
Are you sure? (Type uppercase yes): YES        ##确定加密
Enter passphrase:                   ##密码大于8位,并且不能太简单
Verify passphrase:                                     ##确认密码
 
[[email protected] ~]# cryptsetup open/dev/vdb1  westos  ##解密
Enter passphrase for /dev/vdb1:
 
[[email protected] ~]# mkfs.xfs  /dev/mapper/westos    ##用管理文件格式化设备
[[email protected] ~]# mount/dev/mapper/westos  /mnt/   ##使用设备
[[email protected] ~]# umount/dev/mapper/westos       ##卸载设备
[[email protected] mnt]# cryptsetup closewestos      ##关闭设备加密层

使用命令cryptsetup  luksFormat /dev/vdb1    #给硬盘的/dev/vdb1加密

加密之后我们使用blkid可以查看/dev/vdb1的类型

Cryptsetup  open dev/vdb1   westos  #打开对硬盘的加密适应ll –s  /dev/mapper/westos查看下面有一个叫../dm-0的链接

然后挂载到/mnt目录下

Mount  /dev/mapper/westos  /mnt   #挂载到mnt目录下

Cryptsteup close  /dev/mapper/westos  #关闭加密,这时/dev/mapper/westos这个文件就消失了。直到我们Cryptsetup open  dev/vdb1   westos 又会出现在目录下。

2、加密磁盘的永久挂载

  1》Vim /etc/crypttab

    解密后设备管理文件   设备     加密再付存放文件

    Redhat           /dev/vdb1   /root/luckspsfile

  2》vim/root/luckspsfile

    在这个文件中写入开启磁盘解密的密码,将此文件的权限设成600,为了安全

  3》在文件/etc/fstab中添加开机挂载/dev/vdb1

    /dev/mapper/redaht    /mnt   xfs         defaults  0   0

注意:/dev/mapper/redhat中的Redhat为/etc/crypttab中额解密后设备管理文件名称

3、加密清除

  将添加到/etc/fstab和/etc/crypttab中的添加的开机挂载选项删除,删除密码文件,然后卸载改在到mnt目录下的/dev/mapper/redhat然后使用Cryptsetup  close  redhat 关闭加密

二、磁盘阵列

1、raid理论知识

1.1 RAID 0描述

RAID 0又称为stripe(条带化)或striping(条带模式),他在所有RAID级别中具有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当有数据读写时,每个磁盘读写属于自己的那份数据请求。要做RAID0 要求至少是一块物理磁盘,一般用来做RAID的不同磁盘大小最好一样(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而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在读写的时候可以实现并发,所有读写性能好;但是没有容错功能,即任何一个磁盘的损坏会导致整个RAID的数据全部丢失,单块盘只能做RAID0,否则可能不能使用。

RAID 0 使用的场景:

   1》负载均衡集群下面的多个相同RS节点服务器

   2》分布式文件存储下面的主节点或CHUNK SERVER

   3》以及MySQL,主从复制的多个Slave服务器;

   4》对性能要求很高,对冗余要求很低的相关业务                       

   容量:是4块盘加在一起的容量,在RAID级别中具备最高的存储性能,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

   性能:理论上磁盘读写速度比单盘提升4倍,磁盘越多倍数越小。

1.2 RAID 1级别详解

 RAID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镜像),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RAID1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磁盘的数据百分之百的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磁盘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双份的数据。要做RAID1至少是两块磁盘,整个RAID大小等于两个磁盘中最小的那块磁盘的容量,数据有50%的冗余,工作中磁盘可以用监控.

   RAID1 使用的场景:

   1》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分区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数据库存储等

   容量:损失50%的数据容量

   性能:mirror不能提高存储性能,理论上写性能和单盘相差不大。

   冗余: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冗余度50%    

   特点:50%冗余,容量损失一半

1.3 RAID5基本详解

 RAID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解决方案,RAID5需要3块或者以上的物理磁盘,可以提供热备盘显现故障的恢复;采用奇偶校验,可靠性强,且只有损坏两块硬盘时数据才会完全损坏,只损坏一块盘时,系统会根据存储的奇偶校验位重建数据,临时提供服务,此时如果有热备盘,系统还会自动在热备盘重建故障磁盘上的数据

   RAID5使用的场景:

   1》RAID5可以理解为RAID0和RAID5的折中方案。适合对性能和冗余都有一定的要求,又不是十分高的情况,比如MySQL的主从库、存储等。普通服务器为了减少维护成本,又保持一定冗余和读性能都可以做RAID5.

   容量:损失一块磁盘的容量.

   性能:RAID5和RAID0具有相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

   冗余:RAID5数据安全保障比RAID1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比RAID1高

   特点:容量损失一块盘,写数据通过奇偶校验;

1.4 RAID(0+1)和RAID(1+0)称为RAID10

   他在提供与 RAID 0和 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接近的存储性能。我认为RAID10和RAID01分别先后做RAID1和RAID0,所以RAID 10系统要比RAID 01系统冗余度高,安全高

2、使用软件做RAID

fdisk  /dev/vdb  #使用fdisk分区分出3块硬盘,分别为/dev/vdb1、/dev/vdb2/、/dev/vdb将其分区类型改为linux raid。

举例:下面将在系统上做一个RAID1

mdadm –C /dev/md0 –a yes –l 1 –n  2  -x 1/dev/vdb{1..3}
   -C     ##建立
    -a    ##文件不存在建立文件
    -l    ##raid级别
    -n    ##设备个数
    -x    ##闲置设备个数
mkfs.xfs /dev/md0
mount /dev/md0 /mnt/
文件/proc/mdstat记录了阵列的状态,也可以使用mdadm -D  /dev/md0查看状态

3、删除RAID

mdadm /dev/md0    -f  /dev/vdb2  #让/dev/veb2损坏 
mdadm –r  /dev/md0  /dev/vdb1   #移除/dev/vdb2
mdadm -a /dev/md0 /dev/vdb1      #装载一个/dev/vdb1
umount   /dev/md0
mdadm –S /dev/md0               #停止raid
#使用fdisk 删除分区

三、磁盘配额

1、创建配额

mount -o usrquota /dev/vdb1 /pub
quotaon /dev/vdb1
edquota -u  student
repquota -a        ##root可以执行,查看用户配额信息
quota            ##配额限制用户查看自己配额信息命令

2、设置永久挂载

在/etc/fstab中添加

/dev/vdb2 /mnt  xfs defaults,usrquota  0   0

3、删除配额

删除vim /etc/fstab中的配额参数

quotaoff -ugv 设备

四、LVM管理

lvm  逻辑卷,可以让设备自由伸缩的一个设备管理软件
pv  物理卷
vg   物理卷组
pe   物理拓展,lvm最小的存储单元

1、LVM的制作(针对xfs问价系统)

 首先划分lvm所用到的设备,这些设备的功能id必须是linux LVM

1.1 lvm建立
pvcreate  /dev/vdb1     ##把物理分区做成物理卷
pvs|pvdisplay         ##查看物理卷
vgcreate vg0  /dev/vdb1   ##用制作好的/dev/vdb1这个物理卷制作一个物理卷组vg0
vgs|vgdisplay         ##查看物理卷组
lvcreate -L 200M-n lv0 vg0 ##在vg0这个组中建立出lv0设备 -L 指定设备大小 -n 指定设备名字
lvs|lvdisplay         ##对逻辑卷设备进行查看
1.2 lvm设备的扩大
mkfs.xfs  /dev/lv0/vg0        #格式化
mount /dev/lv0/vg0  /mnt        #挂载
#如果/mnt/目录下的存储容量不够使用则可以扩展vg0
vgextend -L  500M  /dev/vg0/lv0  #将lv0扩展到500M
#这时应扩大xfs文件系统到设备大小
xfs_growfs  /dev/vg0/lv0

2、LVM的制作(针对xfs问价系统)

2.1 lv 扩大

umount  /mnt     #将刚才的目录卸载
mkfs.ext4  /dev/vg0/lv0    #将其文件系统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统
mount /dev/vg0/lv0  /mnt   #重新挂载
lvextend  -L  800M  /dev/vg0/lv0
resize2fs   /dev/vg0/lv0

2.2 lv缩小

umount  /mnt
e2fsck -f  /dev/vg0/lv0
resizefs /dev/vg0/lv0  200M
mount  /dev/vg0/lvo  /mnt
lvreduce -L  200 M  /dev/vg0/lv0

2.3 vg扩大

pvcreate /dev/vdb3    ##在pv中增加一块设备/dev/vdb3
vgextend vg0 /dev/vdb3  ##把新建立的/dev/vdb2添加到vg0中

2.4 vg缩减

#在vg缩减时只能缩减没有被占用的设备
pvmove  设备1  设备2     ##把设备1上的所有数据移动到设备2上
vgreduce vg0  /dev/vdb1     ##把vg0中的/dev/vdb1删除
pvremove /dev/vdb1            ##移除设备/dev/vdb1

3、删除lvm

umount   /mnt
lvremove  /dev/vg0/lv0
vgremove  vg0
pvremove  /dev/vdb2

4、lvm快照

lvcreate -L 20M -n lv0-backup -s /dev/vg0/lv0
##给/dev/vg0/lv0建立快照,-L 指定快照大小,-n指定快照名字 -s指定快照模板设备
mount  /dev/vg0/lv0-backup/userdate
当快照设备里的数据被更改,如果想还原,删除快照设备,在重新建立快照即可
时间: 2024-12-15 01:35:14

Linux 磁盘管理基础<二>的相关文章

Linux磁盘管理基础

Linux磁盘管理基础 硬盘结构 文件系统与MBR.GTP 磁盘管理三步骤:分区.格式化.挂载 mount 硬盘结构 硬盘的基本组成材质是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不同盘片相同半径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每个磁道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N 次方(N=0.1.2.3)字节信息.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2 次方=512字节. 硬盘存储相关术语:CHS hea

Linux 磁盘管理 基础篇--创建基本文件分区

1 概述 本文通过对讲解了磁盘的基本概念,分区,创建文件系统,挂载,卸载等步骤进行讲解.使得用户能够创建基本的磁盘并挂载使用空间. 2 磁盘基本概念 2.1 磁盘空间 每个扇区大小是512byte,这是磁盘的最小单位 每一个磁道上有多少个扇区就是扇区数 sectors 每一圈叫做磁道(track),最外面的叫做0磁道 依次往里增加,最里面的磁道数最大 每个盘有两个面,都有两个磁头(head)读取数据 相同的磁道组成的叫做柱面(cylinder),同样最外面叫0柱面,最里面柱面数最大 因此, 每个

Linux 磁盘管理基础

一.磁盘内部的相关知识 1.前言: 一些关于磁盘的英文 disk          #磁盘    head          #磁头 sector         #扇区 track          #磁道 cylinder        #柱面 units          #单元快      block          #数据块 iNode          #索引节点 2.磁盘内部的相关知识   一般来说,一块磁盘有1个到数个盘片不等,其中每个盘片的有效盘面对应一个读写磁头,从上到下从

Linux磁盘管理高级

Linux磁盘管理高级 LVM Btrsh LVM 逻辑卷管理(LVM)指系统将物理卷管理抽象成一个逻辑卷,包括重新设定文件系统的大小,LVM可以弹性的更改LVM的容量,通过交换PE来进行资料的转换,将原来LV内的PE转移到其他的设备中以降低LV的容量,或将其他设备中的PE加到LV中以加大容量. LVM还有快照的功能,快照区与原本的LV共用很多PE的区块,因此快照区与被快照的LV必须要要在同一个VG上!系统恢复的时候的文件数量不能高于快照区的实际容量. LVM的基本原理可用下图表示: LVM: 

【转载】Linux磁盘管理:LVM逻辑卷管理

Linux学习之CentOS(二十五)--Linux磁盘管理:LVM逻辑卷基本概念及LVM的工作原理 这篇随笔将详细讲解Linux磁盘管理机制中的LVM逻辑卷的基本概念以及LVM的工作原理!!! 一.传统的磁盘管理 其实在Linux操作系统中,我们的磁盘管理机制和windows上的差不多,绝大多数都是使用MBR(Master Boot Recorder)都是通过先对一个硬盘进行分区,然后再将该分区进行文件系统的格式化,在Linux系统中如果要使用该分区就将其挂载上去即可,windows的话其实底

韩老师Linux磁盘管理课程笔记

韩立刚老师视频教学+QQ答疑 韩老师腾讯课堂直播课程http://91xueit.ke.qq.com.课后集中答疑. 课程介绍http://www.91xueit.com韩老师QQ:458717185 QQ教学群:82819921 韩老师15年IT职业化培训知识沉淀和IT企业技术支持经验积累,凝聚成体系完整的IT课程,从0起点到IT专家,你只需要1年的时间,韩老师做你的技术后盾,从此你不用在到处搜索学习资料,参加学费高昂的培训班,成为韩老师的正式学生,就是韩老师的徒弟,解答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Linux 磁盘管理 管理LVM逻辑卷 以及 RAID卷组成

Linux 磁盘管理 管理LVM逻辑卷 以及 RAID卷组成 管理磁盘及分区 在Linux服务器中,当现有硬盘的分区规划不能满足要求(例如,根分区的剩余空间过少,无法继续安装新的系统程序)时,就需要对硬盘中的分区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有时候还需要添加新的硬盘设备来扩展存储空间. 实现上述操作需要用到 fdisk磁盘及分区管理工具, fdisk是大多数 Linux系统中自带的基本工具之一.本节将通过为 Linux主机新增一块硬盘并建立分区的过程,介绍 fdisk工具的使用. 增加硬盘设备时首先需要在

Linux磁盘管理及文件系统使用

磁盘管理基础知识 分区 fdisk parted gdisk 格式化 挂载 Linux中磁盘命名:IDE类型:/dev/hd[a-z]SCSI类型:/dev/sd[a-z] 一块磁盘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够使用:分区(非必需)-->格式化-->挂载:磁盘分区的类型有MBR(master boot record)和GPT(GUID Partition Table),主要区别在MBR只能分4个主分区超过需要分为逻辑分区,磁盘容量最大不超过2T,超过部分无法识别. MBR 也就是主引导记录,位于硬盘的 0

Linux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

前言分区的概念: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 MasterBootRecord,一般简称为 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以后的高级格式化,即 Format 命令来实现.面.磁道和扇区硬盘分区后,将会被划分为面(Side).磁道(Track)和扇区(Sector).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个虚拟的概念,并不是真正在硬盘上划轨道MBR简介:MBR(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