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思考吗

《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的应用练习之我的答案。
第一章-Who are you?的应用练习
1、做一个简单的像本章所描述的注意力转移研究。录下一个为时半个小时的节目。然后倒带播放两次,第一次数一下节目中商业广告以外的切换次数,第二次只数一下商业广告的切换次数。完成这些必要的计算,准备在课堂上交流你的研究成果。
答:我看了《功夫熊猫2》的第8集,阿宝和鳄鱼强盗的故事。短短几分钟内,就有了数十个镜头的切换,其中也包括场景的切换。总之就是注意力一直在转移。精确的切换次数我并没有计算,大概如书中所举的例子,每小时800次或每分钟14次的注意力转移。
2、思考练习1的结果。写下几段文字来讨论这些发现对教育、工商业和家庭生活的意义。
答: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在科技尚未发达的时候是很容易让人接受。古代封建社会的夫子教学生,大多数都是这种方式,学生读书还摇头晃脑。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电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电影电视游戏等随时随地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这些大众文化或多或少都融合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举个例子来说吧,游戏就是一批深知人性,懂心理学的人设计的。只要开始玩游戏,大脑就会被精心设计的画面控制着,注意力发生着高频率的转移。学生一半时间在接触电影游戏等,一半时间在课堂上上课。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长期以往,学生的大脑就会进行对比,从而觉得听课或自己看书学习超级枯燥,而玩游戏看电影超级有趣,因为这些东西在通过切换镜头切换场景等方式不断地转移着我们的注意力。认识到这种对于我们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应该设置更丰富的教学方式,而不再是传统的听说读写。教育学生的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开始变得多姿多彩。比如教授英语口语,采用科技手段的话,就是设置了一个虚拟现实游戏。带上虚拟现实的设备之后,游戏者就会进入一个设计好的场景。口语的对话场景有固定的模式(初级),对话必须对上,游戏才能继续。答错了,程序会进行提示,引导。设计这样的犯错->反馈->改善->犯错->反馈->改善->通过的过程。如果不采用科技手段,那么这个场景就由人来扮演。体验式学习比灌输式的学习更高效。新的教育应该也是尽可能多地切换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协调一致。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对于少数人也很有效,前提是这个学生要尽可能地无聊,不看电影,不玩游戏,学习上课是他最好的娱乐方式或者他非常刻苦学习,当然这种情况很少见。我现在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是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苦哈哈的坚持。现在的时代,随着AI的越来越成熟,现有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大部分会被AI替代掉。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都是工业时代产生的教育模式。批量化地生产一批标准化的人才,而这在未来的AI时代可能会很不适用。我以前从事软件开发,也培训过学生,见过不少人,但是编程最后真正做得好的都是那些擅长,并且开始感兴趣的人。
3、许多人乐于为特制的饮用水每加仑支付6或7美元,却为每加仑汽油支付3美元而唉声叹气。你在本章中读到的任何内容有助于你理解为什么会如此?
答:我认为这个可以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来解释。 特质的饮用水满足的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任何其它的需求必须建立在这个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为汽车加油,从而能够驾驶汽车出行,给出行提供便利,这种需求应该属于安全需求范畴。没有水喝的时候人会死,而没有车开,人顶多出行没那么便利。因此,面对这两个需求,正常的人们更倾向于先满足饮用水的需求。

第二章-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的应用练习

这就是亚瑟的例子。
1、回想一下你以前的学校教育。你的经历和本章开头说到的亚瑟有多相似?予以解释。
答:回顾我的读书生涯,确实是有很多次我的经历和亚瑟一样。每次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老师的建议总是这样的,你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考得那么差?而我和大多数努力学习的同学的回答总是惊人的一致——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够好,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但是问题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哪些因素导致我的学习效率低下? 如果不改善这些因素,我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改善之后,我是否就能取得我想要的结果。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更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不是因为学习方法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考得差。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7357855/2457298

时间: 2024-11-09 02:52:26

你会思考吗的相关文章

关于迭代測试的一些思考

作者:朱金灿 来源:http://blog.csdn.net/clever101 一个软件的功能的越来越多,怎样建立一个规范的測试流程来保证对开发的功能进行充分的測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在改动bug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按下葫芦浮起瓢"情形--改动了A模块的bug,却造成了原来測试没有问题的B模块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思考:怎样保证測试的百分百的覆盖率.为此我设想一种迭代測试和迭代公布的流程.这个流程详细是这种:全部功能測试分为常规功能測试和新功能測试.所谓常规功能測试是指之前測

关于重构工作的一点思考

最近两周一直忙着和重构相关的事情,本文将简要概述从开始制定重构方案,到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重构的一点理性思考. 起因: 本系统是2015年11月开始建设,当时为了快速投入使用,大量的烂代码,后期一直保持快速前进,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的重构. 具体表现: ● 分层不清,sql哪都有,dao有.service也有,就差controller没写了.同样dao也包含业务逻辑. ● sql用的是spring jdbc,并没有使用mybatis,导致sql写起来有些复杂,封装不够基本都是原始sql

php各种设计模式简单实践思考

前言 我一直觉得什么框架,版本,甚至语言对于一个coder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掌握一个特别高大上的一个框架或者是一个新的,少众的语言真的不算什么,因为你可以,我要花时间也可以,大家都是这样的.所以基本的显得额外重要,即是算法和数据结构,再就是好的设计模式了,,,听过一句话,是好的数据结构是让计算机更快的工作,而一个好的设计模式则是使开发者工作的更快!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特点 $_instance 必须声明为静态的私有变量 构造函数和克隆函数必须声明为私有的,这是为了防止外部程序 new 类从而失去

由爬虫引发的思考

前言 花了两天时间写一个简单的爬虫程序.目前所用的技术十分简单.就是获得目标页面的html文档内容,然后解析其中有用的内容.既没有实现模拟登陆,也没有任何防止反爬虫的措施,甚至没有使用多线程.不过在其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与问题,比如爬虫的合法性问题以及爬虫的危害等.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记录一下.由于本人经验有限,引用参考了大量文章,有问题请指出. 爬虫的作用与危害 爬虫的作用 网络爬虫(Web Crawler),又称网络蜘蛛(Web Spider)或网络机器人(Web Robot),是

第二十三篇:信号机制的两个思考

前言 前文介绍了最基本的信号接收和处理,但这有无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呢? 本文将通过两个思考,来分析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思考一:中断的系统调用 如果用户正在执行系统调用,如 write read.如果这个时候程序跳转到了信号处理函数后返回,则是否重新执行这个系统调用? 结论 这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磁盘 I/O 的系统调用,则自然需要自动重启:而如果是终端 I/O,则不需要自动重启. 在信号函数族中,有很多函数都是支持设置是否重启选项的.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类似下面的代码自行实现重启: 思考

sql monitor生成不了报告& FFS hint不生效两个问题思考

事情的发生就是这么偶然,一步步的深入才能汲取到更深入的知识~~ -------------------START-------------------------------------------   来了一个query running longer than 4hours的邮件,来看看里面有哪些sql: SID    SERIAL#    INST_ID SQL_ID        Run_in_sec OS_user     MACHINE       SQL_TEXT         

MapReduce源码分析之Task中关于对应TaskAttempt存储Map方案的一些思考

我们知道,MapReduce有三层调度模型,即Job-->Task-->TaskAttempt,并且: 1.通常一个Job存在多个Task,这些Task总共有Map Task和Redcue Task两种大的类型(为简化描述,Map-Only作业.JobSetup Task等复杂的情况这里不做考虑): 2.每个Task可以尝试运行1-n此,而且通常很多情况下都是1次,只有当开启了推测执行原理且存在拖后腿Task,或者Task之前执行失败时,Task才执行多次. 而TaskImpl中存在一个成员变

职场思考--对产品经理岗位的技术思考(上)

有的时候就在想,技术特别牛的人是不是会一直做技术呀!毕竟,一直习惯了自己的那个技术圈子.要从那个圈子里出来,去考虑市场,运营,行业.......一系列的问题.相当于从自己已有的一个优势中跳出来,会有多少的不习惯.但最近通过跟一些朋友的聊天才发现,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而言.又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思考. 从市场行为倒推论技术研发 做技术的人讲究要严谨,一丝一毫的差距可能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而做产品经理,你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技术.换一个角度来说,对技术,你可以要求细节.但对一些看似反常的市场行为来

关于过拟合、局部最小值、以及Poor Generalization的思考

Poor Generalization 这可能是实际中遇到的最多问题. 比如FC网络为什么效果比CNN差那么多啊,是不是陷入局部最小值啊?是不是过拟合啊?是不是欠拟合啊? 在操场跑步的时候,又从SVM角度思考了一下,我认为Poor Generalization属于过拟合范畴. 与我的论文 [深度神经网络在面部情感分析系统中的应用与改良] 的观点一致. SVM ImageNet 2012上出现了一个经典虐杀场景.见[知乎专栏] 里面有一段这么说道: 当时,大多数的研究小组还都在用传统compute

企业级产品思考(二)

接着这个话题写完吧,以前弄到腾讯内部的产品架构ppt,其中谈到一条:不为企业产品做架构!这点深有体会,因为重口难调,极端的可能是两个需求对应两种完全不同的架构,比如我们老版本的客户端重写了explorer,优点是我们可以控制用户行为,缺点是容易出bug,同步不流畅,容易卡死,新版本参考svn做了同步功能,体验爽了,流畅了但是控制不了用户行为,这个时候用户提出一个需求:同步下来的文件我不想员工轻易复制走!!何解?那么如何思考企业产品的设计来迎合需求,我想这个问题永远只有一个临时答案. 我想从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