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shu.io/p/CGxqqs【三四年前的旧文,和昨天发的对照一下,BTW,之后我也让她学起了钢琴】
别紧张,我要说的不是昨天两年半的那事儿。
反正我没有见过一个国家这么憎恶孩子,也知道那些躲过了三聚氰胺大头奶粉神经病人而艰难长大的孩子,那些冒着大雨给伞下安坐的领导献舞的孩子,那些在缺乏公平公正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者歧视或宠爱下扭曲成长的孩子,如果没能成功,最终毁了他们的也不是杨教授说的网瘾。
言归正传,三件事:
第一是好久以前,一群同事在一起讨论自杀的孩子,说有一个女孩,考上大学参加军训后给妈妈留书,说已经完成了你要我做的事,现在我该休息了,就自杀了。同事们都是妈妈辈,站稳了立场义正词严愤慨难耐,说现在的孩子不负责任、自私自利,不体谅大人苦心。
荒谬地,我忽然想起THE VIRGIN SUICIDES里的小女孩的台词:"Obviously, Doctor, you‘ve never been a thirteen year old girl.“(她们的死亡那样莫名其妙又合情合理,笼罩在十几岁那淡淡哀愁的记忆里。)
也许我还没有完全忘记青春期时候那种撕心裂肺的焦灼感,所以很难立即转换立场和妈妈帮们一起抹泪骂不孝儿,”父母皆祸害“的话题着实上社会吃了一 惊,我也常常游离在那个小组,时而以妈妈的身份看待孩子的自私,时而以孩子的眼光凝视父母的偏执,”理解万岁“成了褪色的标语,双方在各自壁垒中诉尽委屈却愈发对立,谁之罪?
中国人务实,记得有次看杂志,一个人说看《死亡诗社》到一半,去看《夹边沟记事》, 结果回头看完电影,发现不但先前的感动都没有了,连带生出一种鄙夷和愤怒——那么多人为了”生“而丧失尊严地挣扎,居然有人养尊处优,就因为自由意志的窒息而自己断送了卿卿性命?不理解啊不理解,这大概也是现在众多家长的困惑,给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给孩子全心的关注,给孩子沉甸甸的爱……这些都是自己儿时无法想象的啊!当这一切换不回理想中的父慈子孝和乐融融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在所难免,怒其不争的愤恨油然而生,”狼心狗肺“!拍案而起。
其实,也许你只是没有去理解孩子,一相情愿把爱和付出当成了甜蜜的礼物,却不知它也可能是无法负担的沉重,是令人窒息的枷锁,是你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树立一个伟大的自我形象的需要而已。
第二也是好久以前,和丫头逛完街在永和大王吃饭,旁边桌来了一家三口,女孩大约七八岁。从落座开始就听妈妈那快速而尖利的声音,数落孩子,大意是: 花了这么多钱给你请老师……我和你爸这么远送你来……我们就一直等在外头……都是为了你……你居然还不如上周……太让我失望了……你太让我失望了……
一句”太让我失望了“大概重复了有十遍,孩子一直低头不语,面来了,也不动筷子,中间隐约有抽泣,还有爸爸那低声下气两头讨好的只言片语。最后,妈妈气消了些,说了句吃,孩子才狼吞虎咽吃了起来,要知道那时已经8点了。最典型的是那个妈妈问孩子:今晚作业多吗?
女孩细若蚊蝇:不多。
妈妈声音一高:不多你不也还没写吗?!
说真的,这一幕应该只是千万家庭稀松平常的一景,但那天格外揪我的心。扭曲的不止一个家庭,一个郎朗成功了,千百个孩子因为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的示范而被伤害甚至被毁掉——至亲的人忽然间变得狰狞而冷酷,你曾经是他们到处炫耀的骄傲,霎时间,他们会赤裸裸地告诉你,以你为耻,为你失望。他们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你成功,但他们表现得再明白不过,他们已经未经你的同意,把自己和你绑在了一起,你不但要为自己负责,你还必须背负他们人生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虚荣心,成功的对面不只是失败,还有不孝,还有无情,还有自私,还有……还有太多太多你不想要的枷锁。
百年前,一群江浙学子曾发起一场”非孝“运动,试图将中国人从孝道的牢笼中解脱出来,百年后看,亲情倒是淡漠了,道德伦理局部溃散了,而这枷锁却还依旧坚固,什么时候解脱谁也说不上,反而见它越来越牢。
第三是毛丫的同学们,纷纷报了各种兴趣班,以前惊闻一个不足四岁的小女孩竟然学了三门课外兴趣,我像个少见多怪的土包子一样感慨万千了一阵。昨天和丫头去跳舞,闲聊中才发现三、四门简直是太普通了,基本人人如此,同去的一个伶俐的小丫头,不足五岁,竟然学了九门课外兴趣,包括:绘画、英语、舞蹈、钢 琴、围棋、科技等等等等!!
看来,独二代来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也平方加强。
可是九门课,一周最少要十来小时,再加上她爸爸妈妈都比较忙,平时陪上课的都是爷爷奶奶,那么孩子自己玩的时间呢,和爸爸妈妈玩的时间呢?我发现我这自由主义乐观主义的脑袋,理解不了的问题还真多。
我是个好妈妈,但不是好老师,教丫头认字,几天之后就忘了继续,给丫头念书,两本之后就疏于坚持,和她一起画画捏胶泥,承诺的多,兑现的少,每周能 有一次不错了。唯一欣慰的是我俩每天有很多时间腻在一起,我给她做各种好吃的,或者搂搂抱抱,聊天闲谈,从幼儿园的趣事,到回答各种古怪问题,有时候也会跟她解释我们大人的生活,她懵懵懂懂的表示理解,但那表情,分明是同情我们如此无趣。
没让孩子上太多兴趣班,主要还是觉得没必要,其次,经济上的考量,不愿牺牲太多时间的私心(毕竟大多孩子幼儿园兴趣班都是爷爷奶奶负责接送的)也都有。也忍不住会问,我是不是已经让她输在了起跑线上?她长大后会不会因为缺少某种技能专长而埋怨我?我这样做,对吗?
从有了孩子,我们其实每天都在问自己:我这样做,对吗?
很多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要到她长大成人才会出现,无从验证,没法后悔,这就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但我们可以为了不做错误的选择,而用孩子的童年做交换吗?这个问题我现在回答不了,有谁知道答案可以跟我交流,我虽然坚持,但充满困惑。
最后附记一下,昨天,我问三个小女孩,这么多兴趣班,你们都喜欢吗?
学了九门课的女孩A抢着说:我都喜欢,但我最喜欢钢琴、舞蹈和英语。
学了四门课的女孩B说:我喜欢钢琴和舞蹈,还有画画。
学了一门课的毛丫同学说:我都不喜欢,我只喜欢玩。
我陪你好好玩。
没有人能拥有完美的人生,但每个人都值得一个快乐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