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数组
一,定义:
数组是有序数据的结合,同一数据类型
整型数组 int arr[10]={0,1,2,4,5,6,7,8,9};
字符数组 char str[6]={‘h‘,‘e‘,‘l‘,‘l‘,‘o‘,‘\0‘}; \0是结束标志,如果不加,系统会自动给后面补个\0
字符串 char str[]="hello";
在数组中,
指针-指针得到是两个地址之间元素的个数。
sizeof(数据名)表示的是数组整个的大小。
其余情况都指数组首元素大小
关于字符串的函数:
p1为原数组,p为目标数组
strcpy(p, p1) 复制字符串
strncpy(p, p1, n) 复制指定长度字符串
strcat(p, p1) 附加字符串
strncat(p, p1, n) 附加指定长度字符串
strlen(p) 取字符串长度
strcmp(p, p1) 比较字符串
strcasecmp忽略大小写比较字符串
strncmp(p, p1, n) 比较指定长度字符串
strchr(p, c) 在字符串中查找指定字符
strrchr(p, c) 在字符串中反向查找
strstr(p, p1) 查找字符串
二,比较经典的问题
2.计算礼炮声响次数
在海军节开幕式上,有A、 B、C 三艘军舰要同时开始鸣放礼炮各 21 响。已知A 舰每隔 5秒放 1 次,B 舰每隔6秒放 1 次,C 舰每隔7 秒放1 次,假设各炮手对时间的掌握非常准确。
请编程计算观众总共可以听到几次礼炮声。
分析:三个数组,分别存A,B,C三艘军舰要鸣放的礼炮的时间 因为同时开始鸣炮,如A共需要20*5=100秒,B共需要21*6=120秒,C共需要21*7=140秒
a[0]=1;a[5]=1;a[10]=1;...a[100]=1;...
b[0]=1;b[6]=1;b[12]=1;...b[120]=1;...
c[0]=1;c[7]=1;c[14]=1;...c[140]=1;...
初始化完毕后,
三个数组,分别存放a与b,b与c,a与c相与1的元素
已知arr1[4]={0,30,60,90}
arr2[3]={0,42,84} 21*3-4-3-3+1
arr3[3]={0,35,70}
int main()
{
int a[141]={0};
int b[141]={0};
int c[141]={0};
for(int i=0;i<101;i++)
{
if(i%5==0)
{ a[i]=1; }
}
for(int i=0;i<121;i++)
{
if(i%6==0)
{ b[i]=1; }
}
for(int i=0;i<141;i++)
{
if(i%7==0)
{ c[i]=1; }
}
int sum=21;
int count=0;
for(int i=0;i<141;i++)
{
if((a[i]==b[i]&&a[i]==1)||(b[i]==c[i]&&b[i]==1)||(a[i]==c[i]&&c[i]==1))
{ count++; //8 }
}
printf(" 共可以听到炮声 :%d响\n",sum*3-2-count);//-2是因为从第二项算起,开始时三响应该减去两响
return 0;
}
这是当时做这个题的时候发现,虽然答案出来了,但是总是觉得那块地方不对头,很麻烦,,果然,打印出来结果是60,而正确答案应该是54.。。。。。。。。。。。。然后再上网查了一下,便有了下文
经典作答!!!!
int main()
{
int a=0;
int b=0;
int c=0;
int count=0;
while(a <= 5*20||b <=6*20||c <=7*20)
{
if(a%5==0||b%6==0||c%7==0)
{
count++;
}
if(a<=5*20)
{
a++;
}
if(b<=6*20)
{
b++;
}
if(c<=7*20)
{
c++;
}
}
printf( "%d\n",count);
return 0;
}
当时乍一看确实不是很好理解,但慢慢也发现了一些味道,while循环先判断是否满足还有礼炮正在工作,循环内第一个if语句则是记录如果有一个数,最少能被5,6,7这三个数中的一个整除,则记录加一
意思是第一个if解决的问题是:如果炮响了,不管是谁放的,count先加一
后面的if就是考虑是谁放炮的问题了,谁放的,++一次,再到while循环,直到最后一次炮放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