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卡工作原理

网卡工作原理

Linux操作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等几部分。所有的系统操作最终都可以映射到对物理设备的操作。除去对CPU、内存以及其他少数几个物理实体的操作之外,系统对其他设备的所有操作都通过专门的称为驱动程序的代码完成。系统中存在的每种外设在内核中都必须有对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对其进行处理。所以分析网卡的工作原理即是分析网卡的驱动程序。

网络是独立的一个模块。为了屏蔽网络环境中物理网络设备的多样性,Linux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抽象并定义了一个统一的概念,称之为接口。所有对网络硬件的访问都是通过接口进行的,接口提供了一个对所有类型的硬件一致化的操作集合来处理基本数据发送和接收。一个网络接口被看作是一个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实体。对于每个网络接口,都用一个net_device的数据结构来表示。net_device中有很多提供系统访问和协议层调用的设备方法,包括提供设备初始化和往系统注册用的init函数,打开和关闭网络设备的open和stop函数,处理数据包发送的函数hard_start_xmit,以及中断处理函数。

所有被发送和接收的包都用数据结构sk_buff表示。要发送数据时,网络系统将分局系统路由表选择相应的网络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当接收数据包时,通过驱动程序登记的中断服务程序进行数据的接口处理。

Linux网络驱动程序崇尚倒下分为四层:协议接口层、网络设备接口层、设备驱动功能层、网络设备和网络媒介层。如下图所示:

网卡初始化

网络设备初始化主要工作时检测设备的存在、初始化描述设备的net_device结构及在系统中登记该设备。在系统初始化完成以后,系统检测到的网络设备将保存在链表dev_base中,其中每个链表单元net_device对应一个存在的物理网络设备。

初始化过程首先检测网络物理设备是否存在,这是通过检测物理设备的硬件特征来完成;然后对设备进行资源配置,这些完成之后就要构造设备的net_device数据结构,用检测到值对net_device中的变量初始化;最后Linux内核中注册该设备并申请内存空间。

 

网卡的打开与关闭

为了使用网络设备,需要打开网卡,打开和关闭的一个接口是由shell命令ifconfig调用的,而ifconfig则要调用一个通用的设备打开函数dev_open(net/core/dev.c),相应的还有一个dev_close函数,这两个函数提供独立于设备的操作接口的打开和关闭功能。一般打开函数执行的操作包括注册中断函数,分配并初始化网卡所需要的接收与发送缓冲区,启动硬件检查网络连接线状态等。

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

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是实现Linux网络驱动程序中两个最关键的过程。

当物理网络设备接收到数据是,系统通过两种途径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轮询方式,另一种方式是中断法师。

在轮询方式中,系统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就去检查一次物理设备,若设备有数据到达,就调用读取数据的程序。Linux中通过定时器实现,但是此法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管设备是否有数据,系统总是要固定的消耗CPU资源去查看设备,并且可能对一些紧急数据处理予以延迟。从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工作的效率上看都不是最优的。

中断方式利用硬件体系结构的中断机制实现设备和系统的应答对话,即当物理设备需要CPU处理数据时,就向CPU发送一个终端信号,系统则在收到信号后调用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响应对设备中断的处理。因此,基本在所有的网络设备驱动程序中都是用中断方式的。

每一个网卡上都有一块FIFO存储器,对于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FIFO存储器是用来通过系统总线传送数据到系统存储器之前,缓存从LAN上接收到的数据。对与快速以太网还有一个直接内存存取(DMA:Directly Memory Access)控制器,用于提供对系统存储器的可靠访问。

驱动为网卡分配一个环形缓冲区,在一段连续的物理内存中实现。

1、  数据接收

(1)       接收来自MAC的数据包,先暂存于片内FIFO接收队列;

(2)       当接收器达到早期接收上线时就移至环形缓冲区;

(3)       待整个数据包全部从FIFO移至缓存后,将接收状态寄存器和包长度写入接收的数据包头部,并更新CBA(Current Buffer Address)寄存器的值;

(4)       CMD(Command)寄存器中的BufferEmpty位和ISR(中断状态寄存器)寄存器的ROK位置1,并发出ROK的中断;

(5)       ISR中断调用完成后,清除ISR(ROK)并更新CAPR(Current Address of Packet Read,指向接收缓存的已读取包的地址),完成本次接收。

2、  数据发送

(1)       将待传送的数据写入主存中一段连续的缓存空间,由OS配合驱动程序完成;

(2)       找到一个可用的描述器,并写入内容,包括该数据包的开始物理地址和传输状态字(包的大小、可传送下限、OWN位);

(3)       OWN位有效,将数据从缓存移至片内FIFO队列;

(4)       当FIFO队列中的数据达到早期传送下限,NIC的传送单元就会启动,将数据顺序输出至线路;

(5)       当整个数据包都已经传至FIFO,OWN位置1;

(6)       当整个数据包都已经传至线路上, TOK寄存器置1;

(7)       当TOK(IMR)和TOK(ISR)多置1,就发出TOK中断;

(8)       TOK中断调用完成以后,清除TSD状态字,完成本次传送。

可以看出,网卡需要发送/接收数据,都必须以中断的方式告诉系统,系统处理中断后做出相应操作。

网卡存在一定大小的FIFO存储器,同时还有缓冲区,缓冲区是由系统以及驱动共同分配一段连续的物理内存,所有的发送/接收的数据,都必须通过FIFO已经缓冲区,只有一包数据都发送成功后,才能继续发送下一包数据。系统维护缓冲区,只有当缓冲区有空间时才会接受上层来的数据,而网卡处理数据的速率远高于接收数据的最大速率,因此在网卡上不会存在堵塞情况。

对编程而言,在应用层调用传输层函数send/sendto,使用套接字传送数据,屏蔽了底层的所有实现。此时,send/sendto函数是没有阻塞的,只要调用,必然有返回值,成功返回发送数据的长度,失败则返回负值(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连接的问题),因此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现象,需要写程序的时候保证数据的传输成功。但是只有send/sendto函数返回后,程序才会执行下一次发送,因此编程时没必要考虑数据会在传输层上出现阻塞。

时间: 2024-10-25 17:44:52

网卡工作原理的相关文章

网卡工作原理详解

此篇文章对网上现有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补充,提取出有用的部分,进行存档学习. 一,认识网卡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一块网卡包括OSI 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

网卡工作原理详解【转】

转自:https://blog.csdn.net/tao546377318/article/details/51602298 此篇文章对网上现有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补充,提取出有用的部分,进行存档学习. 一,认识网卡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一块网卡包括OSI 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LVS集群之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LVS的工作机制: LVS里Director本身不响应请求,只是接受转发请求到后方,Realservers才是后台真正响应请求. LVS 工作原理基本类似DNAT,又不完全相像,它是一种四层交换,默认情况下通过用户请求的地址和端口来判断用户的请求,从而转发到后台真正提供服务的主机,而判断这种请求的是通过套接字来实现,所以四层就可以实现. 而且这个转发的过程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简单的讲,就是用户访问DR的IP,而DR转发给RSS,而用户不知道这个过程) LVS的工作模式: 1.D

47 监控系统基础及zabbix介绍、zabbix工作原理及安装配置、zabbix on CentOS7、zabbix配置

02    zabbix工作原理及安装配置 配置环境 node1192.168.1.120CentOS6.7 node2192.168.1.121CentOS6.7 1.安装配置zabbix #安装前准备 [[email protected] ~]#yum -y install mysql-server mysq [[email protected] ~]# mysql mysql> CREATE DATABASE zabbix CHARACTER SET utf8; mysql> GRANT

LVS介绍及工作原理图解

很多人使用过LVS集群系统,但对于LVS集群,大多数人不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接下来我们就聊聊LVS及其工作原理. 一.lvs介绍 LVS的英文全名为"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四层交换器集群系统,根据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实现用户请求转发,本身不产生流量,只做用户请求转发,目前是负载均衡性能最好的集群系统. 二.Lvs原理介绍 图示如下: 1.首先用户向负载均衡器调度器(Director Server)发起请求,负载均衡器将请求发往

linux驱动之platform平台总线工作原理(一)

5.5.4.platform平台总线工作原理 5.5.4.1.何为平台总线 (1)platform总线相对于i2c.usb.spi.pci等总线是不同的,他们属于物理总线,platform总线是属于虚拟总线.抽象出来的,platform总线下的设备并不对应于真实存在的一种设备,这种总线在真实的物理是是没有的.比如i2c在物理上有i2c总线,但是platform总线在物理上并没有这种总线. (2)CPU和外部通信时,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叫做地址总线式连接,一种叫做专用接口式连接,有一些设备是通过地

Linux系统开机启动时的工作原理

Linux系统开机启动时的工作原理也是深入了解Linux系统核心工作原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启动第一步--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信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计算机必须在最开始就找到它.这是因为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PnP特性等等.在此之后,计算机心里就有谱了,知道应该去读取哪个硬件设备了.在BIOS将系统的控制权交给硬盘第一个扇区之后,就开始由Linux来控制系统了. 启动第二步--读取MB

LVS的工作原理

NAT模型 NAT模型其实就是通过网络地址转换来实现负载均衡的,它的工作方式几乎跟iptables 中的DNAT一模一样的,NAT模型的工作方式: 1.用户请求VIP(也就是是CIP请求VIP) 2,Director Server 收到用户的请求后,发现源地址为CIP请求的目标地址为VIP,那么Dorector Server会认为用户请求的是一个集群服务,那么Director Server 会根据此前设定好的调度算法将用户请求负载给某台Real Server ,假如说此时Director Ser

Citrix PVS架构和工作原理

Citrix PVS产品一直在Citrix的产品体系中存在着重要的位置,在中大型的VDI环境中,绝大部分都是基于PVS架构部署的,足以证明PVS架构的稳定.高效和便捷. 本文从底层架构和原理的角度分析了Citrix PVS组件,使得我们能够得窥PVS架构稳定.高效和便捷的背后,支撑的机制到底是什么? 一.Citrix PVS简介 Citrix Provisioning Services组件简称Citrix PVS,是通过创建一个标准的虚拟机镜像,该镜像就如同一个虚拟磁盘一样,里面包含了虚拟机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