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协议,系统结构和帧结构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

是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网络。

CAN-bus: Controller Area Network-bus,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

CAN总线系统结构

  1. CAN 控制器

接收控制单元中微处理器发出的数据,处理数据并传给CAN收发器

  1. CAN收发器

将数据传到总线 or 从总线接收数据给控制器

  1. CAN数据传递终端

避免数据传输终了反射回来

  1. CAN数据总线

    传输数据的数据线,两根 CAN-high and CAN-low,差分信号

CAN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

CAN总线节点上的节点发送数据是以报文的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收发器接收到数据就把数据传送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检查判断是不是所需数据。不是则忽略。

  • 网络上任何一个节点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送数据
  • 多个节点发送数据,优先级低主动退出发送
  • 短帧结构,每帧数据信息为0~8字节(具体用户定义),对数据编码而不是地址编码
  • CAN每帧都有CRC校验和其他检验措施,严重错误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输出的功能

CAN总线系统数据格式

CAN-bus通信帧共分为数据帧、远程帧、错误帧、过载帧和帧间隔

五种类型。

  • 数据帧

    结构上由7个段组成,其中根据仲裁段ID码长度的不同,分为标准帧(CAN2.0A)和扩展帧(CAN2.0B)。

帧起始、帧结束

仲裁段

显性隐性

总线仲裁

  • 从该分析过程得出结论是:帧ID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 对于同为扩展格式数据帧、标准格式远程帧和扩展格式远程帧的情况同理。

    控制段

    数据段

    CRC段

    ACK段

    远程帧

    数据帧与远程帧的区别

    CAN-bus 错误类型

    过载帧

    帧间隔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sAndyWu/p/9523016.html

时间: 2024-11-08 01:00:29

CAN协议,系统结构和帧结构的相关文章

以太网帧结构

网络通信协议 一般地,关注于逻辑数据关系的协议通常被称为上层协议,而关注于物理数据流的协议通常被称为低层协议. IEEE802就是一套用来管理物理数据流在局域网中传输的标准,包括在局域网中传输物理数据的802.3以太网标准.还有一些用来管理物理数据流在使用串行介质的广域网中传输的标准,如帧中继FR(FrameRelay),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分层模型0OSI 国际

以太网帧结构解析

由于需要做一个分析网卡接收的数据包的Project,需要了解以太网帧结构并解析,发现有很多内容从一般网络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因此查阅了相关资料再此做一个记录以备忘. 以太网是目前最流行的有线的局域网技术,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后发展的交换式局域网增加了有效数据速率,同时集线器和交换机等普通且便宜的硬件更助长了其普及程度.以太网的数据帧格式如下图所示: 数据字段:在交换式以太网中,一台主机向局域网中的另一台主机发送一个IP数据报,这个数据报封装在以太网帧结构中作为其有效载荷,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

IEEE 802.15.4协议中超帧简介

1.1.1超帧结构 低速无线个域网允许可选择性的使用超帧(superframe)结构.超帧的格式由协调器决定.在使用超帧结构的模式下,协调器会根据设置周期性的发送信标帧(beacon),而超帧正是由网络中的信标帧划分的,中间的区域称为竞争接入期(CAP,contentionaccess period),如图1.1所示.如果协调器不需要使用超帧结构,它可以停止发送信标帧.信标帧可以用来识别个域网,同步个域网中的设备,描述超帧结构等. 图1.1  不包含GTSs的超帧结构 针对网络负荷较低的情况或要

LTE物理传输资源(1)-帧结构

写完上一篇博文<LTE小区搜索-物理小区ID和同步信号PSS.SSS>之后,本想继续写系统信息相关内容的,但发现写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涉及PDCCH.PHICH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写.所以接下来的几篇博文,将写一些需要掌握的LTE背景知识. 本文描述的是LTE的帧结构相关内容. 关于帧结构,之前的博文里零散的提到过一些,比如博文<LTE-TDD随机接入过程(2)-前导码Preamble的格式与时频位置>,里面在讲解前导码格式的时候,提到了每个子帧的长度是30720Ts,

运行时栈帧结构

栈帧(Stack Frame)是用于支持虚拟机进行方法调用和方法执行的数据结构,它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中的虚拟机栈(Virtual Machine Stack)的栈元素.栈帧存储了方法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和方法返回地址等信息.每一个方法从调用开始至执行完成的过程,都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里面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每一个栈帧都包括了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方法返回地址和一些额外的附加信息.在编译程序代码的时候,栈帧中需要多大的局部变量表,多深的操作数栈都已经完全确定了,并且写入

通过反汇编C代码分析计算机函数调用机制和栈帧结构

备注:秋风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C程序代码(简单的函数调用和返回): 将C源码编译成汇编代码: 有效的汇编代码内容: 通过仔细分析汇编代码的工作过程中堆栈的变化情况,可以描绘出函数调用过程中使用的栈帧结构如下: 总结: 计算机在工作时使用程序栈来支持函数或过程调用,机器用栈传递参数.存储返回信息.保存寄存器值用于以后恢复,和存储本地变量.栈向低地址方向

C语言函数调用及栈帧结构

source:http://blog.csdn.net/qq_29403077/article/details/53205010 一.地址空间与物理内存 (1)地址空间与物理内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真正的代码及数据都存在物理内存中. 物理储存器是指实际存在的具体储存器芯片,CPU在操纵物理储存器的时候都把他们当做内存来对待,把他们看成由若干个储存单元组成的逻辑储存器,这个逻辑储存器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址空间. 地址空间大小与逻辑储存器大小不一定相等. (2)进程的地址空间分布 进程的地址空间包括:

TDD-LTE与FDD-LTE区别之双工模式与帧结构

这一节我们来聊一聊TDD与FDD这两种双工模式的不同及其帧结构的不同. 首先先来看一张关于这两种双工模式的大概工作模式的图: :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FDD,它是在两个对称的频率下进行传送数据,中间有一个保护频率来间隔上下行数据,但是在时间维度上,上下行数据是一致连续的: 对于TDD系统来说刚好相反,在频率维度上上下行数据是可以相同的,在时间维度上,通过保护间隔将上下行数据分隔开,以防止上下行同频之间的干扰. 从时间维度上理解,可以把FDD系统理解成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数据)分别在不同车道

Jvm(59),虚拟机字节码执行引擎----运行时栈帧结构

后面讲的所有的东西就是对前面所总览的虚拟机栈的进一步理解. 栈帧(Stack Frame)是用于支持虚拟机进行方法调用和方法执行的数据结构,它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中的虚拟机栈(Virtual Machine Stack)[1]的栈元素.栈帧存储了方法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和方法返回地址等信息.每一个方法从调用开始至执行完成的过程,都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里面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每一个栈帧都包括了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方法返回地址和一些额外的附加信息.在编译程序代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