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次分析(5层解析)

1、实体层:连接网络设备的物理手段,规定网络的电气特性: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

?

2、连接层:规定0和1电信号的组合及解读方式

????协议:以太网协议????

????协议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

????

"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数据"则是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标头"的长度,固定为18字节。"数据"的长度,最短为46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因此,整个"帧"最短为64字节,最长为1518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割成多个帧进行发送。

?

MAC地址:每块网卡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AC地址,长度为48个二进制位,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标识数据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前6个十六进制数是厂商编号,后6个是该厂商的网卡流水号)

?

广播

????通过ARP协议一块网卡获知另一块网卡的MAC地址

有了MAC地址, 以太网采用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向本网络内所有计算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

????

?

图中,1号计算机向2号计算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同一个子网络的3号、4号、5号计算机都会收到这个包。它们读取这个包的"标头",找到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与自身的MAC地址相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就接受这个包,做进一步处理,否则就丢弃这个包。这种发送方式就叫做"广播"(broadcasting)。

有了数据包的定义、网卡的MAC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链接层"就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了。

?

3网络层

网络层的由来

以太网协议,依靠MAC地址发送数据。理论上,单单依靠MAC地址,上海的网卡就可以找到洛杉矶的网卡了,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重大的缺点。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有成员人手一"包",不仅效率低,而且局限在发送者所在的子网络。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广播是传不过去的。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会收到所有包,那会引起灾难。

互联网是无数子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络,上海和洛杉矶的电脑在同一个子网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哪些MAC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否则就采用"路由"方式发送。("路由"的意思,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子网络分发数据包,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本文不涉及。)遗憾的是,MAC地址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与厂商有关,与所处网络无关。

????IP协议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IP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IP地址。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IP协议第四版,简称IPv4。这个版本规定,网络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

????
?

?

????

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会分配到一个IP地址。这个地址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代表网络,后一部分代表主机。

比如,IP地址172.16.254.1,这是一个32位的地址,假定它的网络部分是前24位(172.16.254),那么主机部分就是后8位(最后的那个1)。处于同一个子网络的电脑,它们IP地址的网络部分必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172.16.254.2应该与172.16.254.1处在同一个子网络。

但是,问题在于单单从IP地址,我们无法判断网络部分。172.16.254.1为例,它的网络部分,到底是前24位,还是前16位,甚至前28位,从IP地址上是看不出来的。

那么,怎样才能从IP地址,判断两台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呢?这就要用到另一个参数"子网掩码"(subnet mask)。

所谓"子网掩码",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在形式上等同于IP地址,也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字,它的网络部分全部为1,主机部分全部为0。比如,IP地址172.16.254.1,如果已知网络部分是前24位,主机部分是后8位,那么子网络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写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

知道"子网掩码",我们就能判断,任意两个IP地址是否处在同一个子网络。

方法是将两个IP地址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两个数位都为1,运算结果为1,否则为0),然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话,就表明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中,否则就不是。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254.1和172.16.254.233的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请问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两者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结果都是172.16.254.0,因此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

总结: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

IP数据包

????
?

根据IP协议发送的数据,就叫做IP数据包。其中必定包括IP地址信息。

但是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只包含MAC地址,并没有IP地址的栏位。

于是我们把IP数据包直接放进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完全不用修改以太网的规格。

这就是互联网分层结构的好处:上层的变动完全不涉及下层的结构。

具体来说,IP数据包也分为"标头"和"数据"两个部分。

????????

"标头"部分主要包括版本、长度、IP地址等信息,"数据"部分则是IP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

它放进以太网数据包后,以太网数据包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

IP数据包的"标头"部分的长度为20到60字节,整个数据包的总长度最大为65,535字节。因此,理论上,一个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为65,515字节。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只有1500字节。因此,如果IP数据包超过了1500字节,它就需要分割成几个以太网数据包,分开发送。

?

ARP协议

关于"网络层",还有最后一点需要说明。

因为IP数据包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里发送的,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知道两个地址,一个是对方的MAC地址,另一个是对方的IP地址。通常情况下,对方的IP地址是已知的(后文会解释),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的MAC地址。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从IP地址得到MAC地址的机制。

这里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事实上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MAC地址,只能把数据包传送到两个子网络连接处的"网关"(gateway),让网关去处理。

第二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我们可以用ARP协议,得到对方的MAC地址。

ARP协议也是发出一个数据包(包含在以太网数据包中),其中包含它所要查询主机的IP地址,在对方的MAC地址这一栏,填的是FF:FF:FF:FF:FF:FF,表示这是一个"广播"地址。它所在子网络的每一台主机,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从中取出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都做出回复,向对方报告自己的MAC地址,否则就丢弃这个包。

总之,有了ARP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同一个子网络内的主机MAC地址,可以把数据包发送到任意一台主机之上了。

?

4、传输层

传输层的由来

?

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我们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上建立通信。

接下来的问题是,同一台主机上有许多程序都需要用到网络,比如,你一边浏览网页,一边与朋友在线聊天。

当一个数据包从互联网上发来的时候,它是表示网页的内容,还是表示在线聊天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供哪个程序(进程)使用。

这个参数就叫做"端口"(port),它其实是每一个使用网卡的程序的编号。每个数据包都发到主机的特定端口,所以不同的程序就能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端口"是0到65535之间的一个整数,正好16个二进制位。0到1023的端口被系统占用,用户只能选用大于1023的端口。不管是浏览网页还是在线聊天,应用程序会随机选用一个端口,然后与服务器的相应端口联系。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因此,Unix系统就把主机+端口,叫做"套接字"(socket)。有了它,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

?

UDP协议

现在,我们必须在数据包中加入端口信息,这就需要新的协议。最简单的实现叫做UDP协议,它的格式几乎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端口号。

UDP数据包,也是由"标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

"标头"部分主要定义了发出端口和接收端口,"数据"部分就是具体的内容。

把整个UDP数据包放入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整个以太网数据包现在变成了下面这样:

?

TCP协议

?

UDP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较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诞生了。这个协议非常复杂,但可以近似认为,它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有一个数据包遗失,就收不到确认,发出方就知道有必要重发这个数据包了。

因此,TCP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不会遗失。它的缺点是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消耗较多的资源。

TCP数据包和UDP数据包一样,都是内嵌在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

TCP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再分割。(not understand properly )

?

5、应用层

应用程序收到"传输层"的数据,接下来就要进行解读。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架构,数据来源五花八门,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否则根本无法解读。

"应用层"的作用,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举例来说,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

这是最高的一层,直接面对用户。它的数据就放在TC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现在的以太网的数据包就变成这样。

????????

?

?

?

?

?

?

?

?

?

?

时间: 2024-10-06 07:24:13

网络层次分析(5层解析)的相关文章

【算法类原创】层次分析法的内涵

0)概述 本文会先用购买电脑的案例简单的阐述层次分析法,继而阐述层次分析法的两大核心内容:分层(还原)及求权重. 1)用层次分析法买电脑 决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超市,突然想上厕所,而你又正好忘了自己的性别,或者你不认识厕所门上的男女标识,那你将面临一次抉择:该上男厕所还是上女厕所? 或者你想买一台电脑,但是预算有限,那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一款最适合自己的电脑呢? 层次法是这么教我们选电脑的: 2)层次分析法内涵一:分层 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就是将问题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其中最核

linux 网络协议分析---3

本章节主要介绍linxu网络模型.以及常用的网络协议分析以太网协议.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 一.网络模型 TCP/IP分层模型的四个协议层分别完成以下的功能: 第一层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协作IP数据在已有网络介质上传输的协议.实际上TCP/IP标准并不定义与ISO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的功能.相反,它定义像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这样的协议,提供TCP/IP协议的数据结构和实际物理硬件之间的接口. 第二层 网间层 网

建模算法(十一)——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一.步骤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二.递阶层次的建立与特点 1.分层: (1)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和理想结果. (2)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为了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主要是一些考虑指标和一些准则. (3)最底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为了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 2.注意点: 一般不要1层不要超过9个因素 3.一个demo 是三个旅游

Linux下电骡aMule Kademlia网络构建分析5 —— 资源的发布

资源发布请求消息的发送 在aMule中,主要用CSharedFileList class来管理共享给其它节点的文件.如我们前面在 Linux下电骡aMule Kademlia网络构建分析3 一文中分析的那样,aMule在启动的时候,会起一些定时器,以便于定期的执行一些任务.CamuleApp::OnCoreTimer()是其中之一,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几行: // Publish files to server if needed. sharedfiles->Process(); 由

nginx源码分析--nginx模块解析

nginx的模块非常之多,可以认为所有代码都是以模块的形式组织,这包括核心模块和功能模块,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并非所有的功能模块都要被用到,附录A给出的是默认configure(即简单的http服务器应用)下被连接的模块,这里虽说是模块连接,但nginx不会像apache或lighttpd那样在编译时生成so动态库而在程序执行时再进行动态加载,nginx模块源文件会在生成nginx时就直接被编译到其二进制执行文件中,所以如果要选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必须对nginx做重新配置和编译.对于功能模块的选

TFTP网络协议分析

TFTP网络协议分析 周学伟 文档说明:所有函数都依托与两个出口,发送和接收. 1:作为发送时,要完成基于TFTP协议下的文件传输,但前提是知道木的PC机的MAC地址,因为当发送TFTP请求包时必须提供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则提供串口srcureCRT控制台,首先进行ARP请求包的发送,收到来自客户端的ARP应答包时,提取出目的主机的MAC地址,然后在发送TFTP请求包,等到目的主机返回数据报文后,文件传输即可开始,此过程,可用wireshark抓包工具进行检测. 2:作为接收时,可在DM900

python网络编程-OSI七层模型详解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在OSI七层模型中,处于不同层的中继系统具有不同的名称. 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x86服务器中网络性能分析与调优 转

x86服务器中网络性能分析与调优 2017-04-05 巨枫 英特尔精英汇 [OpenStack 易经]是 EasyStack 官微在2017年新推出的技术品牌,将原创技术干货分享给您,本期我们讨论 [x86服务器中网络性能分析与调优] 那些事! >> 网络性能理论极限 网络数据包处理的性能指标,一般包括吞吐.延时.丢包率.抖动等. 数据包有大有小,数据包的大小对这些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认为服务器处理能力很强,不是数据包处理的瓶颈,而通过物理线路能够传送数据包的最大速率,即线速(Wir

iOS安全- 网络封包分析工具Charles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 iOS开发- 以图搜图功能实现 (源码+解析) 好多朋友都比较好奇我是如何获取到百度以图搜图的API, 其实这非常简单. 利用网络封包分析工具 " Charles " 就能轻松实现. 获取以图搜图API,只有简单3步: 1. 打开Charles 2. 模拟识图,发送请求 3. 分析请求 本来想自己介绍下这个工具的,不过看到唐巧大神有一篇相关的文章,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这里参考他的介绍. 另外, 拉票先-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点击下方的投票链接,给我投上一票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