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B】3、数据库的发展历史、现在、未来

1、从单机数据库说起(Mysql、Oracle、PostgreSQL)

关系型数据库起源自1970年代,其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

  1. 把数据存下来;
  2. 满足用户对数据的计算需求。

第一点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数据库没办法把数据安全完整存下来,那么后续的任何功能都没有意义。当满足第一点后,用户紧接着就会要求能够使用数据,可能是简单的查询,比如按照某个Key来查找Value;也可能是复杂的查询,比如要对数据做复杂的聚合操作、连表操作、分组操作。往往第二点是一个比第一点更难满足的需求。

在数据库发展早期阶段,这两个需求其实不难满足,比如有很多优秀的商业数据库产品,如Oracle/DB2。在1990年之后,出现了开源数据库MySQL和PostgreSQL。这些数据库不断地提升单机实例性能,再加上遵循摩尔定律的硬件提升速度,往往能够很好地支撑业务发展。

接下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数据规模爆炸式增长,而硬件这些年的进步速度却在逐渐减慢,人们也在担心摩尔定律会失效。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单机数据库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即使是将数据保存下来这个最基本的需求。

2、分布式数据库之Nosql的进击(HBase/Cassadra/MongoDB)

HBase是其中的典型代表。HBase是Hadoop生态中的重要产品,Google BigTable的开源实现。

HBase本身并不存储数据,这里的Region仅是逻辑上的概念,数据还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HDFS上,HBase并不关心副本个数、位置以及水平扩展问题,这些都依赖于HDFS实现。和BigTable一样,HBase提供行级的一致性,从CAP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CP的系统,并且没有更进一步提供 ACID 的跨行事务,也是很遗憾。

HBase的优势在于通过扩展Region Server可以几乎线性提升系统的吞吐,及HDFS本身就具有的水平扩展能力,且整个系统成熟稳定。

但HBase依然有一些不足

  • 首先,Hadoop使用Java开发,GC延迟是一个无法避免问题,这对系统的延迟造成一些影响。
  • 另外,由于HBase本身并不存储数据,和HDFS之间的交互会多一层性能损耗。
  • 第三,HBase和BigTable一样,并不支持跨行事务,所以在Google内部有团队开发了MegaStore、Percolator这些基于BigTable的事务层。Jeff Dean承认很后悔没有在BigTable中加入跨行事务,这也是Spanner出现的一个原因。

3、分布式数据库之RDMS的救赎(Cobar、Zebra、Atlas、Vitess)

RDMS系统做了不少努力来适应业务的变化,也就是关系型数据库的中间件和分库分表方案。做一款中间件需要考虑很多,比如解析 SQL,解析出ShardKey,然后根据ShardKey分发请求,再合并结果。另外在中间件这层还需要维护Session及事务状态,而且大多数方案并不支持跨shard的事务。还有动态的扩容缩容和自动的故障恢复,在集群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运维和DDL的复杂度是指数级上升。

4、NewSQL的发展

2012~2013年Google 相继发表了Spanner和F1两套系统的论文,让业界第一次看到了关系模型和NoSQL的扩展性在一个大规模生产系统上融合的可能性。

Spanner 通过使用硬件设备(GPS时钟+原子钟)巧妙地解决时钟同步的问题,而在分布式系统里,时钟正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Spanner的强大之处在于即使两个数据中心隔得非常远,也能保证通过TrueTime API获取的时间误差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10ms),并且不需要通讯。Spanner的底层仍然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不过论文里也说是可以未来优化的点。

Google的内部的数据库存储业务,大多是3~5副本,重要的数据需要7副本,且这些副本遍布全球各大洲的数据中心,由于普遍使用了Paxos,延迟是可以缩短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写入延迟100ms以上),另外由Paxos带来的Auto-Failover能力,更是让整个集群即使数据中心瘫痪,业务层都是透明无感知的。F1是构建在Spanner之上,对外提供了SQL接口,F1是一个分布式MPP SQL层,其本身并不存储数据,而是将客户端的SQL翻译成对KV的操作,调用Spanner来完成请求。

5、Spanner和F1的追随者

Spanner/F1论文引起了社区的广泛的关注,很快开始出现了追随者。第一个团队是CockroachLabs做的CockroachDB。CockroachDB的设计和Spanner很像,但是没有选择TrueTime API ,而是使用HLC(Hybrid logical clock),也就是NTP +逻辑时钟来代替TrueTime时间戳,另外CockroachDB选用Raft做数据复制协议,底层存储落地在RocksDB中,对外的接口选择了PG协议。

另一个追随者就是我们做的TiDB。TiDB本质上是一个更加正统的Spanner和F1实现,并不CockroachDB那样选择将SQL和KV融合,而是像Spanner和F1一样选择分离。

和 Spanner一样,TiDB是一个无状态的MPP SQL Layer,整个系统的底层是依赖 TiKV 来提供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事务的支持,TiKV的分布式事务模型采用的是Google Percolator的模型,但是在此之上做了很多优化,Percolator的优点是去中心化程度非常高,整个继续不需要一个独立的事务管理模块,事务提交状态这些信息其实是均匀分散在系统的各个key的meta中,整个模型唯一依赖的是一个授时服务器,在我们的系统上,极限情况这个授时服务器每秒能分配 400w以上个单调递增的时间戳,大多数情况基本够用了(毕竟有Google量级的场景并不多见),同时在TiKV中,这个授时服务本身是高可用的,也不存在单点故障的问题。

TiKV和CockroachDB一样也是选择了Raft作为整个数据库的基础,不一样的是,TiKV整体采用Rust语言开发,作为一个没有GC和 Runtime的语言,在性能上可以挖掘的潜力会更大。不同TiKV实例上的多个副本一起构成了一个Raft Group,PD负责对副本的位置进行调度,通过配置调度策略,可以保证一个Raft Group的多个副本不会保存在同一台机器/机架/机房中。

6、未来趋势

1、数据库会随着业务云化,未来一切的业务都会跑在云端,不管是私有云或者公有云,运维团队接触的可能再也不是真实的物理机,而是一个个隔离的容器或者「计算资源」

2、多租户技术会成为标配,一个大数据库承载一切的业务,数据在底层打通,上层通过权限,容器等技术进行隔离

3、OLAP和OLTP业务会融合,用户将数据存储进去后,需要比较方便高效的方式访问这块数据,但是OLTP和OLAP在SQL优化器/执行器这层的实现一定是千差万别的。以往的实现中,用户往往是通过ETL工具将数据从OLTP数据库同步到OLAP数据库,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OLAP的实时性。对于用户而言,如果能使用同一套标准的语法和规则来进行数据的读写和分析,会有更好的体验。

4、在未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上,主从日志同步这样落后的备份方式会被Multi-Paxos / Raft这样更强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替代,人工的数据库运维在管理大规模数据库集群时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故障恢复和高可用都将是高度自动化的。

7、知识拓展

7.1、GPS同步时钟工作原理

在最初的同步通信系统中,我们会找到一个时钟源,然后把所有的收发子系统都接到这个时钟源上。小型的同步通信系统完全可以这样做,比如一台电脑中的一个同步通信的系统,他们就用电缆线接到一个共同的时钟源上,再来收发信号。

可是一旦同步通信的系统变大到全国性的呢?如果还用电缆或者光缆接到同一个时钟源上,会发生很多问题。首先,建设的成本太大了,要在全国范围内铺设线路,只为传输一个时钟信号,不划算。其次,如果收发信机分别在黑龙江和广东,时钟信号即使以光速传过去,还会产生一定的延时。

每个GPS卫星上都有2~3个高精度的原子钟,这几块原子钟互为备份的同时,也互相纠正。另外地面的控制站会定期发送时钟信号,和每一颗卫星进行时钟校准。

当然你可能会担心卫星信号传送到地面的延迟问题。GPS信号中自带了误差纠正码,接收端可以很容易的把延迟的这段传输延迟去掉。另外,由于卫星信号很微弱,只有在室外才能接受的到,因此每个GPS授时系统都应当有室外天线,否则就不能用了。

这样一来上面列出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用来铺设全国性电缆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资金实力的,而且铺设的成本用来买GPS接收器,那肯定可以买到无数个了。而延时的问题,也被GPS出色的编码系统所解决了。真的是太完美了。

Spanner是如何保证每个事务最后得到的commit timestamp介于这个事务的start和commit之间?

在事务开始阶段调用一次TrueTime,返回[t-ε1,t1+ε1],在事务commit阶段时再调用一次TrueTime,返回[t2-ε2,t2+ε2],根据TrueTime的定义,显然,只要t1+ε1<t2-ε2,那么commit timestamp肯定位于start和commit之间。等待的时间大概为2ε,大约14ms左右。可以说,这个延时基本上还可以接受。

7.2、Hybrid Logical Clock(HLC)

每个Cockroach节点都维持了一个混合逻辑时钟(HLC) ,相关的论文见 HybridLogical Clock paper。HLC时间使用的时间戳由一个物理部件(看作总是接近本地物理时钟)和一个逻辑部件(用于区分相同物理部件上的事件)组成。它使我们能够以较少的开销跟踪相关联事件的因果性,类似于向量时钟(译注:vector clock,可参考Leslie Lamport在197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Time, Clocks, and the Ordering of Events in aDistributed System》)。在实践中,它工作起来更像一个逻辑时钟:当一个节点收到事件时,它通知本地逻辑HLC由发送者提供的事件时间戳,而当事件被发送时会附加一个由本地HLC生成的时间戳。

Cockroach使用HLC时间为事务选取时间戳。本文中,所有 时间戳 都是指HLC时间,HLC时钟在每个节点上是都是单一实例的(译注:也就是说每个节点上只有唯一一个HLC时钟,不会有两个时钟,产生两个时间的问题)。HLC时钟由节点上的每个读/写事件来更新,并且HLC 时间大于等于( >= )系统时间(wall time)。从来自其他节点的Cockroach请求里接收到的读/写时间戳不仅仅用来标识操作的版本,也会更新本节点上的HLC时钟。这用于保证在一个节点上的所有数据读写时间戳都小于下一次HLC时间。

参考:

https://www.oschina.net/news/84386/about-distributed-database?utm_source=tuicool

https://www.syn029.com/h-nd-489.html?groupId=-1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zhongqiu/p/10980608.html

时间: 2024-08-30 08:16:33

【TIDB】3、数据库的发展历史、现在、未来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出现container、injection技术?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container 原因: 随着软件开发的发展,相比于早期的集中式应用部署方式,现在的应用基本都是采用分布式的部署方式,一个应用可能包含多种服务或多个模块,因此多种服务可能部署在多种环境中,如虚拟服务器.公有云.私有云等,由于多种服务之间存在一些依赖关系,所以可能存在应用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迁移问题,那这时如何保证不同服务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平滑的适配,不需要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去进行相应的定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container技术和虚拟机一样,容器技术也是一种资源隔离的虚拟化技术,容器概念始于 19

数据库深度解析 | 从NoSQL历史看未来

数据库深度解析 | 从NoSQL历史看未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U1MTE1OQ==&mid=209753217&idx=1&sn=d3a021a7bd959cbf92ffc658336b2387&scene=1&srcid=fWEZMjyaJKjZo5wrpSiB&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本文根据王晶昱(花名沈询)老师在“高可用架构”微信群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作者:张达衢  摘自中国论文网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4/view-8299582.htm [关键词]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07-02 1 引言  2016年年初,韩国围棋国手李在石与围棋程序Alpha Go对弈中首战失利,再一次将人工智能拉入了公众的视野,使其成为2016年度话题度最高的科技之一.不可否认,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开始进入人们

sql语言的发展历史

sql语言的发展历史 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的缩写,它是使用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应用语言,由IBM在70年代开发出来,作为IBM关系数据库原型System R的原型关系语言,实现了关系数据库中的信息检索. 80年代初,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开始着手制定SQL标准,最早的ANSI标准于1986年完成,它也被叫做SQL-86.标准的出台使SQl作为标准的关系数据库语言的地位得到加强.SQL标准几经修改和完善,目前新的SQL标准是1992年制定的SQ

Web开发技术发展历史

Web开发技术发展历史 来自:天码营 原文:http://www.tianmaying.com/tutorial/web-history Web的诞生 提到Web,不得不提一个词就是"互联网".Web是World Wide Web的简称,中文译为万维网."万维网"和我们经常说的"互联网"是两个联系极其紧密但却不尽相同的概念.今天"互联网"三个字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内涵,提到互联网,我们通常想到的一种战略思维,或者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商

web前端入坑第五篇:秒懂Vuejs、Angular、React原理和前端发展历史

秒懂Vuejs.Angular.React原理和前端发展历史 2017-04-07 小北哥哥 前端你别闹 今天来说说 "前端发展历史和框架" 「前端程序发展的历史」 「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 我们都知道如今流行的框架:Vue.Js.AngularJs.ReactJs.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项目和实际应用中,它们都是MVVM数据驱动框架系列的一种. 在了解MVVM之前,我们先回想一下前端发展的历史阶段,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更好理解. 这段回想历史.由于网上就可查不少资料,

Linux基础部分: 历史 现在 未来

最初的电脑:卡片打孔 Multics计划: 贝尔+麻省理工+通用电器(目标300人终端) 1969 贝尔实验室 退出该计划 Ken Thompson 与Dennis M. Ritchie :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一个有趣的故事) Multics - 星际旅行-PDP7-B语言-C语言改写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0/03/unix_copyright_history.html UNIX版权历史   Novell 2.Linux : 1984年,负责教

网站文件系统发展历史

网站文件系统发展历史 1.单机时代的图片服务器架构 初创时期由于时间紧迫,开发人员水平也很有限等原因.所以通常就直接在website文件所在的目录下,建立1个upload子目录,用于保存用户上传的图片文件.如果按业务再细分,可以在upload目录下再建立不同的子目录来区分.例如:upload\QA,upload\Face等 优点:实现起来最简单,无需任何复杂技术,就能成功将用户上传的文件写入指定目录.保存数据库记录和访问起来倒是也很方便. 缺点:上传方式混乱,严重不利于网站的扩展. 2.单独立文

Java版本发展历史(转载自CSDN)

几年前,Java将死的话题被传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在甲骨文公司收购SUN公司后,几乎全世界的Java程序员都皱起了眉头.但随着Google Android平台的崛起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Java似乎又重新焕发了光芒. 2014年1月份,CSDN携手<程序员>杂志发起了"2013年中国软件开发者薪资大调查"在线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发现,使用Java的开发者高达45.39%,位居第一.而使用C#和C++的开发者仅为17.63%和13.37%. Java语言的开发性.兼容性和扩展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