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When a process running in user mode requests additional memory, pages are allocated from the list of free page frames maintained by the kernel. This list is typically populated using a page-replacement algorithm such as those discussed in Section 9.4 and most likely contains free pages scattered throughout physical memory, as explained earlier. Remember, too, that if a user process requests a single byte of memory, internal fragmentation will result, as the process will be granted an entire page frame. Kernel memory is often allocated from a free-memory pool different from the list used to satisfy ordinary user-mode processes. There are two primary reasons for this:

  1. The kernel requests memory for data structures of varying sizes, some of which are less than a page in size. As a result, the kernel must use memory conservatively and attempt to minimize waste due to fragmentation.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because many operating systems do not subject kernel code or data to the paging system.
  2. Pages allocated to user-mode processes do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be in contiguous physical memory. However, certain hardware devices interact directly with physical memory—without the benefit of a virtual memory interface—and consequently may require memory residing in physically contiguous pages.

通常32位Linux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划分0~3G为用户空间,3~4G为内核空间(注意,内核可以使用的线性地址只有1G)。注意这里是32位内核地址空间划分,64位内核地址空间划分是不同的。

每个进程的页面目录就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用户空间”,用来映射其整个进程空间(0x0000 0000-0xBFFF FFFF)即3G字节的虚拟地址;第二部分为“系统空间”,用来映射(0xC000 0000-0xFFFF FFFF)1G字节的虚拟地址。可以看出Linux系统中每个进程的页面目录的第二部分是相同的,所以从进程的角度来看,每个进程有4G字节的虚拟空间, 较低的3G字节是自己的用户空间,最高的1G字节则为与所有进程以及内核共享的系统空间。

由程序员通过 INT指令触发。cpu把软中断做为陷阱来处理,也叫编程异常,其中int 0x80可以用于执行系统调用,int3则主要用于设置断点(对程序进行调试)。

linux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3G大小的独立的进程地址空间,这个地址空间就是用户空间。每个进程的用户空间都是完全独立、互不相干的。进程访问内核空间的方式:系统调用和中断。

创建进程等进程相关操作都需要分配内存给进程。这时进程申请和获得的不是物理地址,仅仅是虚拟地址。

实际的物理内存只有当进程真的去访问新获取的虚拟地址时,才会由“请页机制”产生“缺页”异常,从而进入分配实际页框的程序。该异常是虚拟内存机制赖以存在的基本保证,它会告诉内核去为进程分配物理页,并建立对应的页表,这之后虚拟地址才实实在在的映射到了物理地址上。

vmalloc和kmalloc区别

  1. kmalloc对应于kfree,分配的内存处于3GB~high_memory之间,这段内核空间与物理内存的映射一一对应,可以分配连续的物理内存; vmalloc对应于vfree,分配的内存在VMALLOC_START~4GB之间,分配连续的虚拟内存,但是物理上不一定连续。
  2. vmalloc() 分配的物理地址无需连续,而kmalloc() 确保页在物理上是连续的
  3. kmalloc分配内存是基于slab,因此slab的一些特性包括着色,对齐等都具备,性能较好。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都是连续的。
  4. 最主要的区别是分配大小的问题,比如你需要28个字节,那一定用kmalloc,如果用vmalloc,分配不多次机器就罢工了。
  5. 尽管仅仅在某些情况下才需要物理上连续的内存块,但是,很多内核代码都调用kmalloc(),而不是用vmalloc()获得内存。这主要是出于性能的考虑。vmalloc()函数为了把物理上不连续的页面转换为虚拟地址空间上连续的页,必须专门建立页表项。还有,通过 vmalloc()获得的页必须一个一个的进行映射(因为它们物理上不是连续的),这就会导致比直接内存映射大得多的缓冲区刷新。因为这些原因,vmalloc()仅在绝对必要时才会使用,最典型的就是为了获得大块内存时,例如,当模块被动态插入到内核中时,就把模块装载到由vmalloc()分配的内存上。

linux中使用三级页表完成地址转换。多数体系结构中,搜索页表的工作由硬件完成。在上面这个图中,顶级页表是页全局目录(PGD),二级页表是中间页目录(PMD).最后一级是页表(PTE),该页表结构指向物理页。上图中的页表对应的结构体定义在文件asm/page.h中。为了加快查找速度,在linux中实现了快表(TLB),其本质是一个缓冲器,作为一个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硬件缓存,当请求访问一个虚拟地址时,处理器将首先检查TLB中是否缓存了该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如果找到了,物理地址就立刻返回,否则,就需要再通过页表搜索需要的物理地址。

中文翻译就是个坑,前几天舍友问我什么是快表?我表示不知道。网上一查才知道原来是TLB.

摘自:http://www.cnblogs.com/bizhu/archive/2012/10/09/2717303.html

Slab allocation

A slab is made up of one or more physically contiguous pages.A cache consists of one or more slabs. There is a single cache for each unique kernel data structure.

The slab allocator first attempts to satisfy the request with a free object in a partial slab. If none exists, a free object is assigned from an empty slab. If no empty slabs are available, a new slab is allocated from contiguous physical pages and assigned to a cache; memory for the object is allocated from this slab.

The slab allocator provides two main benefits:

  1. No memory is wasted due to fragmentation.
  2. Memory requests can be satisfied quickly.objects are created in advance and thus can be quickly allocated from the cache. Furthermore, when the kernel has finished with an object and releases it, it is marked as free and returned to its cache, thus making it immediately available for subsequent requests from the kernel.

Beginning with Version 2.6.24, the SLUB allocator replaced SLAB as the default allocator for the Linux kernel. SLUB addresses performance issues with slab allocation by reducing much of the overhead required by theSLAB allocator

内核空间

x86架构中将内核地址空间划分三部分:ZONE_DMA、ZONE_NORMAL和 ZONE_HIGHMEM。ZONE_HIGHMEM即为高端内存,这就是内存高端内存概念的由来。

ZONE_DMA 内存开始的16MB

ZONE_NORMAL 16MB~896MB

ZONE_HIGHMEM 896MB ~ 结束(1G)

当内核想访问高于896MB物理地址内存时,从0xF8000000 ~ 0xFFFFFFFF地址空间范围内找一段相应大小空闲的逻辑地址空间,借用一会。借用这段逻辑地址空间,建立映射到想访问的那段物理内存(即填充内核PTE页面表),临时用一会,用完后归还。这样别人也可以借用这段地址空间访问其他物理内存,实现了使用有限的地址空间,访问所有所有物理内存。

用户进程没有高端内存概念。只有在内核空间才存在高端内存。用户进程最多只可以访问3G物理内存,而内核进程可以访问所有物理内存。

目前现实中,64位Linux内核不存在高端内存,因为64位内核可以支持超过512GB内存。若机器安装的物理内存超过内核地址空间范围,就会存在高端内存。

摘自:http://blog.csdn.net/trochiluses/article/details/9297311

时间: 2024-08-09 10:30:33

linux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相关文章

如何看待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作为中央核心处理单元的CPU,除了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进步外,在处理数据和响应速度方面也需要有权衡.稍有微机原理基础的人都知道Intel X86体系的CPU提供了四种特权模式ring0~ring3,其中ring0特权最高,ring3的特权最低,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区分一个主要目的是保护资源,通俗来讲要保护的资源无非就是"内存.I/O端口以及执行特殊机器指令的能力".任何一个时刻,x86 CPU都是在一定的特权模式下运行.同样,对于ARM体系的CPU 一共有七种运行模式,分别是:用户模式(us

【转】linux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高端内存详解

摘要:Linux 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运行在内核空间,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空间,两者不能简单地使用指针传递数据,因为Linux使用的虚拟内存机制,用户空间的数据可能被换出,当内核空间使用用户空间指针时,对应的数据可能不在内存中.用户空间的内存映射采用段页式,而内核空间有自己的规则:本文旨在探讨内核空间的地址映射. Linux内核地址空间划分 通常32位Linux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划分0~3G为用户空间,3~4G为内核空间(注意,内核可以使用的线性地址只有1G).注意这里是32位内核地址空间划分,64位

Linux系统调用详解(如何从用户空间进入内核空间)

系统调用概述 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是有限的,在现代多任务操作系统上同时运行的多个进程都需要访问这些资源,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资源进程是不允许直接操作的,所有对这些资源的访问都必须有操作系统控制.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是使用这些资源的唯一入口,而这个入口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System Call).在linux中系统调用是用户空间访问内核的唯一手段,除异常和陷入外,他们是内核唯一的合法入口. 一般情况下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而不是直接通过系统调用来编程.在Unix世界,最流行的API

linux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内核高端内存)_转

转自:Linux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理解高端内存) 参考: 1. 进程内核栈.用户栈 2. 解惑-Linux内核空间 3. linux kernel学习笔记-5 内存管理 Linux 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运行在内核空间,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空间,两者不能简单地使用指针传递数据,因为Linux使用的虚拟内存机制,用户空间的数据可能被换出,当内核空间使用用户空间指针时,对应的数据可能不在内存中. Linux内核地址映射模型 x86 CPU采用了段页式地址映射模型.进程代码中的地址为逻辑地址,经过段页式地

Linux内存管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yusiguyuan/article/details/12045255 关于虚拟内存有三点需要注意: 4G的进程地址空间被人为的分为两个部分--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用户空间从0到3G(0xc0000000),内核空间占据3G到4G.用户进程通常情况下只能访问用户空间的虚拟地址,不能访问内核空间的虚拟地址.例外情况只有用户进程进行系统调用(代表用户进程在内核态执行)等时刻可以访问到内核空间. 用户空间对应进程,所以每当进程切换,用户空间就会跟着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进程上下文与中断上下文[总结]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进程上下文与中断上下文[总结] 最近有研究到zabbix监控,就得清楚cpu各个指标的含义, 1,简单回顾下cpu及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五大部件: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2,cpu 进程的内核态和用户态 我们知道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心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内存空间,也有访问底层硬件设备的所有权限.为 了保证用户进程不能直接操作内核,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通讯之【proc文件系统】

今天我们介绍另一种用户内核空间通信的方法:proc文件系统. proc文件系统作为linux提供的一种虚拟文件系统并不占用实际外围存储空间,它仅存在于内存中,系统断电即消失.proc文件系统最开始的设计主要是为满足内核向用户态进程报告其状态而设计,并没有为输入做规定和说明.随着发展,现在的proc文件系统已经演变成一个"用户-内核"空间半双工的通信方式了(虽然目前已经开始有点混乱了,但某些早期开发的软件代码中还在继续使用这个文件系统).用户不但可以从proc文件系统中读取内核的相关状态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通讯之【Netlink 上】

原文地址: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通讯之[Netlink 上] 作者:wjlkoorey258 引言 Alan Cox在内核1.3版本的开发阶段最先引入了Netlink,刚开始时Netlink是以字符驱动接口的方式提供内核与用户空间的双向数据通信:随后,在2.1内核开发过程中,Alexey Kuznetsov将Netlink改写成一个更加灵活.且易于扩展的基于消息通信接口,并将其应用到高级路由子系统的基础框架里.自那时起,Netlink就成了Linux内核子系统和用户态的应用程序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通讯之【Netlink 中】

原文地址: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通讯之[Netlink 中] 作者:wjlkoorey258 今天我们来动手演练一下Netlink的用法,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实现用户-内核空间的数据通信的.我们依旧是在2.6.21的内核环境下进行开发. 在</usr/include/linux/netlink.h>文件里包含了Netlink协议簇已经定义好的一些预定义协议: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define NETLINK_ROUTE        0    /* Routing/device hook    

经典的线程池--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实现的对比

经典的线程池模型是一组线程抢一个资源链表的模型,程序启动了一组线程,让它们等待信号waitQ的到来.同时又初始化一个资源链表,当某个线程往资源链表中添加一个资源时,它同时使用信号通知线程池.线程池中的线程接到信号后,就从资源链表中取出资源进行处理. 接下来,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用户空间线程池的创建过程吧! 1 int 2 init (xlator_t *this) 3 { 4 iot_conf_t *conf = NULL; 5 int ret = -1; 6 int i = 0; 7 8 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