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读《构建之法》——质量保障、稳定和发布阶段

第十四章中,作者告诉我们如何衡量软件的质量,以及如何保证软件的质量。

首先,软件=程序+软件工程,那么软件质量=程序质量+软件工程质量。

程序的质量体现在软件外在功能的质量。软件工程的质量则体现在以下方面:

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见性、软件开发过程的风险控制、软件内部模块、中间阶段的交付质量,项目管理工具的因素、软件开发成本的控制和内部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

软件工程的质量衡量方法则使用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理论。CMMI分为五个等级,初始级、管理级、明确级、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都是更高一级别的基石。

对于某些“无需独立测试人员”的极端言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并不适用。除非团队里都是天才或者项目非常小。

而有了独立测试人员之后,也要避免以下情况:

1、有专人负责之后其他人员对质量不负责;

2、盲目信任“专业人士”扮演的角色;

3、为了自己的角色而做绩效优化,导致局部最优但全局不是最优;

4、分工画地为牢,将一些不该分的工作分开;

5、分工责任不明确。

第十五章则介绍了软件的稳定和发布阶段。一开篇便把我打进了“O型血”的人群:不知道优秀的软件公司会发布有已知缺陷的软件,因此嘴巴惊讶成O型。

此外还有A型(知道优秀的软件公司会这么做)、B型(不信优秀的软件公司会这么做)、AB型(对别人是B,对自己是A)

作者告诉我们,对于复杂项目应成立会诊小组,决定如何处理每一个BUG,是修复,还是设计本该如此,还是不修复,还是推迟。

作者还提供了DCR(设计变更)、解决所有已知BUG(ZBB)、最后回归测试、砍掉功能、逐渐提高修复BUG的门槛、逐步冻结等招数供我们参考。

最后,在发布软件之后也要召开“事后诸葛亮会议”,层层推进,找到问题的根源,总结经验教训。

时间: 2024-10-11 06:20:15

六读《构建之法》——质量保障、稳定和发布阶段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软件测试+质量保障+稳定和发布阶段+IT行业的创新+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第十三章(软件测试) 第十四章(质量保障) 第十五章(稳定和发布阶段) 第十六章(IT行业的创新) 第十七章(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第五次作业《读构建之法的心得》

<读构建之法的体会> <构建之法>这本书是软件大大神邹欣的作品之一,这本书体现邹欣老师的情怀,很简洁的讲述了软件设计的各个阶段,描述了一个微软软件大神对软件的理解.构建之法对我帮助挺大的,通过构建之法这本书使我对软件的构建很清晰的了解,让我对软件设计更加的清晰的认识,增加了我对软件的认识的兴趣,好了,现在来讲述讲述里面的内容,第一张讲概论:软件等于程序加文档,软件工程是什么,第二章讲 个人技术和流程 单元测试,效能分析工具,个人开发流程第三章讲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个人能力的衡量与发展

读构建之法之感

读构建之法之感,为什么迟迟没有发构建之法这本书的观后感,是因为想要细细的看,为什么老师这么要求我们这么做,为什么要刻意的去发微博,原因都在构建之法的这本书中.构建之法这本书和其它的软件工程的书不同,构建之法这本书讲的清晰有趣,容易理解,不像其它的软件工程的书籍,写的那么的枯燥和乏味,构建之法的每章都有很大的联系,让人逐渐的去深刻的理解.通过构建之法理解并懂得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软件工程的课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小

对读构建之法后提出的五个问题

读构建之法有以下几点疑惑: 1.如何使自己的开发思维更加敏捷? 2.如何分配好团队里面成员的任务,来达到最好的工作效率? 3.当面临用户的需求和优化后的软件起冲突时,用户的需求一定是最重要的吗?那么用户根本不了解优化的软件的好处,一定强制要求修改怎么办? 4.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5.什么样的软件开发团队要开发什么样的软件才适合敏捷流程?

初读构建之法

 以前对软件工程没有特别详细的看法,有些模棱两可.经老师介绍购买了构建之法,初步看了构建之法的   第一章.第五章以及十七章,对软件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想要说一说我的个人看法.         百度中有这样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   科.又或者说,比较认可的一种定义认为: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   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  

第五次软件测试作业 读构建之法有感

之前没有什么认真的看完构建之法这本书,最近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紧赶慢赶的认真的把书看完了,越看越起劲,后悔之前怎么没有早看着一本书,看了邹欣老师写的构建之法,感觉和读其它软件技术方面的书感觉截然不同,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第一线的编程思想,比起平常所学的技术感觉起来更富有实用性,他用了程序员的第一视角来告诉我们软件编程者一思想,从第一章概论的软件工程是什么开始,就给予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给程序员一种深深的代入感,书中不仅有丰富的代码示例,还采用了一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解答问题,我想邹

读构建之法,重入编程之门

在翻开这本<构建之法>之前,我以为从专业划分角度来讲我多少算是一个计算机人,最起码算得上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但是在当我谨慎的选择了一个自认为适合学习的好环境,怀着一种对编程无比向往的心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之前的我可能是迈入了计算机隔壁班的门. 不得不说,邹欣老师的书,确实不像其他同类书籍那样全篇皆是各种枯燥无味的理论体系和大量读完也不知所云的专业术语及定义,虽然以我的基础程度对于此书中提到的各种编程案例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但是本书的趣味性着实使枯燥的编程更容易被接受.它刷新了我对软件

8th 对软件工程的理解(读构建之法有感)

对于任何一个学计算机的人来说,软件都不陌生,甚至于一个普通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的每日生活工作也都与软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程序又是如何从一行行指尖留下的代码,机器存储的数据变成快捷高效的软件的呢?这中间我们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的总和,我们称之为软件工程. 从本科开始学习计算机,我们就不可避免的接触了形形色色的软件,了解大量的软件开发工具,我那个时候甚至没有软件工程这个概念,只认为,我们所用的软件就是开发工具编译.执行.包装.发布的产物.后来,开设了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才开始系统地接受软件工程

读构建之法之笔记

<构建之法>这本书一到手,我就迫不及待的要把它打开来.我心中满是期待:这究竟是本怎样的书,为什么老师会向我们推荐这本书,而不是其它的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在大致的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确有其过人之处.相比于其它的相关书籍,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生动有趣.书中常常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对话来阐明一些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知识.这让读者读起这本书来并不是那么难,使读者能更快速的理解那些知识. 简而言之,<构建之法>的确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好书,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