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软考之路(八)——三大原则学会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软考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考点。不仅上午的选择题会考,并且下午要考一个大题。

所以对数据流图的学习不容忽视。

对于数据流图,我们不做过多具体的介绍,网上有非常多丰富的资源(

fr=aladdin" target="_blank">百科),一定了解的它的由来,这才是学习的关键。

以下我们看看数据流图基本图形符号、设计原则、应用和总结。

基本图形符号

设计原则

我们重点研究数据流图的三大设计原则。这三大设计原则是解题的法宝。

(1)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原则

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父图对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图1,不符合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原则)                  (图2,符合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原则)

在图1中,我们能够看到父图中有输出流:提货单。可是子图中没有与之相应的输出流。

(2)数据守恒原则

对不论什么一个加工来说,其全部输出数据流中的数据必须能从该加工的输入数据流中直接获得。或者说是通过该加工能产生的数据。

1.外部实体与外部实体之间不存在数据流

2.外部实体与数据存储之间不存在数据流

3.数据存储与数据存储之间不存在数据流

(3)守恒加工原则

对同一个加工来说,输入与输出的名字必须不同样。即使它们的组成成分同样。

1.对于每一个加工,必须既有输入数据流。又有输出数据流。

2.数据流与加工有关,且必须经过加工。

对于加工。输入是A,输出还是A,也违反了数据守恒原则,输入与输出一样,加工没有作用。比方,人不可能吃的什么。出来的是同一样的。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aml1cWl5dWxpYW5n/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对于加工,仅仅有输入,没有输出,违反了数据守恒原则。

比方。人不可能仅仅吃饭。不大小便。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aml1cWl5dWxpYW5n/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对于加工,仅仅有输出。没有输入,违反了数据守恒原则。比方。人不可能一直大小便。但不吃饭。

数据流经过加工之后,数据流的关系。如图: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aml1cWl5dWxpYW5n/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数据字典

数据流图描写叙述了系统的分解。但没有对图中各成分进行说明。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出现的全部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在数据字典中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每一个图形元素的名称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

在数据字典中有4种类型的条目:

1、数据项条目:通常为数据项的值类型,同意的取值范围等

2、数据流条目:给出某个数据流的定义,列出该数据流的各组成数据项。

3、文件条目:对文件的定义。列出期组成的数据项

4、加工条目:对每一个不能再分解的加工做说明。包含加工的激发条件。加工的逻辑,优先级等等。

应用

以下我看一道选择题,这道题全然能体现上面全部的原则。最具代表性。

我们先分析一下。无非就是那三大原则:依据这些原则。DF2违背了数据守恒原则,外部实体与外部实体之间不存在数据流,DF6违背了数据守恒原则,外部实体与数据存储之间不存在数据流,DF7违背了数据守恒原则。数据存储与数据存储之间不存在数据流;P1和P3缺少数据流。违背了守恒加工原则,P4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样。违背了守恒加工原则。因此共同拥有6个错误。

总结

数据流图题,相对而言还是非常easy,仅仅要记得三大原则,相信你没有问题。最后祝大家明天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时间: 2025-01-12 10:05:37

我的软考之路(八)——三大原则学会数据流图的相关文章

我的软考之路(九)——总结篇

经过两个月的备战,软考总算结束了.软考虽然结束了,但是还需要简单的总结一下得与失.我从时间安排,到讲课做真题简单的回顾一下软考的整个过程. 时间安排: 对于时间的安排,整个小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在这里吐槽了.对于我来说,时间安排有点仓促,看书的时间是拿晚上的休息时间补过来的.看书让我将课本的概念性的知识简单的过了一遍,即补充了当初学习的不足,也恶补一下基本知识,不管对于软考,还是对于后面的继续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时间安排,没有什么合理与不合理.以松散的状态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是合理的

软考之路(八)--- 大总结

软考考试伴随着24号完成了,但是学习才真正的开始,从整个准备软考过程,到考完,整体上来说时间对于自己来说还算是充裕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不会的.模糊的知识越学发现越多啊,当然这期间的得与失,总结总结为Java的学习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自考PK软考PK专业课 非常重要的是自考的科目这次全部的通过,整个自考的过程对于非计算机系的我来说,算是极大程度上补充了很多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自考顺利成章的到软考,当看到软考的内容之后,心里多少有些底了,第一感觉:自考中大部分都学习过,解决了不怕不知道就

软考之路(七)---设计模式总结

软考中设计模式这块考的很是基础,考题大部分来自大话与HeardFirst,针对做真题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难,重在细心,总结出来和大家分享. 设计模式分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对象的创建有关: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将实例化委托给了另一个对象) AbstractFactory抽象工厂.Builder建造者.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Prototype原型模式. Singleton单例模式. 结构型模式(处理类和对象的组合):采用继承机制来组合接口或实现 Adapter适配器.Brid

我的软考之路(六)——数据结构与算法(4)之八大排序

排序是编程的基础,在程序中会常常使用,好的排序方法能够帮助你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所以学好排序,打好基础,对于程序的优化会手到擒来.不管你的技术多么强,假设没有基础也强不到哪去. 不多说了,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 总有人说排序非常难,可是我总认为非常easy,我们仅仅须要了解基本思想就好了,通过简单的样例来加深理解. 1.直接插入排序 (1)简单介绍:直接插入排序,从字面意思能够看出,直接插入数据完毕排序. (2)基本思想:在插入第i个数时,如果前i-1数已经排好序了,仅仅须要将第i个数插入到i

我的软考之路(七)——数据结构与算法(5)之查找

上篇博文我重点介绍了八大内部排序,这篇博文(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最后一课)重点介绍查找,我们依旧沿用上篇博文的风格,先简单介绍,再以例子重点讲解.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旅行,首先祝你旅行愉快,呵呵. 静态查找 若查找目的是为了查询某个特定的数据是否在表中或检索某个特定数据的各种属性,则此类查找表为静态查找表. 1.顺序查找 基本原理:从表一端开始逐个和关键字进行比较,若找到一个记录和给定值相等,则查找成功,反之失败.再简单点就是,一个一个的比大小,看看是否相等. 例子: 顺序查找更适合于顺序存储结构和

软考之路--数据结构之线性表

数据就是数值,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数据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数字.数据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数据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设计.查证等.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我们这样需要重新认识她,对她重新审视与定义: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她所讨论的内容和技术,对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数据结构,我们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所设计的数据悬着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为提高应

软考之路--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

为了软考,奋力一搏,没钱.没人脉.没背景,在人人自危的竞争中,要靠自己的真实力,这次考试我们积极备考,不打无准备之战,软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软考通过这么简单,在软考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古老的秘密,那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在个人重构,机房合作,牛腩新闻发布系统等学习中,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出现了很多问题,解决了,但是具体的原理自己并不是很理解,这个时候,软考来了,驾着五彩的云霞,翩翩来到你眼前,解决我们计算机体系知识不全的问题.在面临自考,等级考,软考,计算机学习,英语学习等犹如冰糖葫芦的串儿的

软考之路--计算机背后的故事

文法:1.法制:法规. 2.文章的作法. 3.语法.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文法即文章的书写法规,一般用来指以文字.词语.短句.句子的编排而组成的完整语句和文章的合理性组织.这个是我们小时候接触过的关于文法的概念,那个时候的文法总是会和主语,宾语,谓语等联系在一起. 二十年过去了,今天她再次出现在我面前,还是一样的眼神,藏在记忆深处的"文法"跟眼前的这个"她"有什么不一样呢?在计算机科学中,文法是编译原理的基础,是描述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和

软考之路--像树一样活着

俞敏洪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开头小编先罗嗦一下,给各位小伙伴来一段心灵鸡汤,今天我们的知识点就从树开始说起. 树,原指木本植物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花.果组成.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数据结构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