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写在前面的话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首先非常感谢一个网友。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但是他认真回答了我的问题,给予我许多真诚的意见,并在后来一直不断在产品路上引导我。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让我对时间有了新的感悟。祝愿好人有好报,希望这位热心的网友一生平安,永远幸福!

                                                     @龙爪槐守望者

                              我的倒计时生活                         

     即将步入大二下学期,可是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直很迷茫。我感到时间没有了,前面一段时间我一直是数着日子倒计时过的,我的朋友都说我疯了,可是他们真的不懂,看到他们每天无所事事浪费那么多时间,我感到很惋惜,我不想那样做,可是我又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每天都在瞎忙,比如做一下作业,听一会儿英语听力,看一会儿励志文章,练练吉他。。。。

 

来大学1年半了,虽说自己从来都没去过繁闹的市中心;qq永远隐身登录;微信,人人,微博关注的话题全部都是互联网产品,科技新闻的公共主页。我从来都不看韩剧,娱乐八卦节目;倒是对一个节目很痴迷《非你莫属》,作为2年的铁杆粉丝,通过观察不同职业,我找到了自己的求职方向。那就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助理),尤其是李一舟和周倩茹的表现,让我十分崇拜,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可是该怎么学习呢。。。每次过去一天:我就很悲伤地告诉自己:瞧,距离大四的国庆节就只有655天了,而要扎实掌握一门技术却需要10000个小时的积累,就算你不放假休息玩,就算你不逛街不聊天,就算你天天都学这门技术,你每天也至少需要学习15.267小时。。。。。天啊,你还有专业方面的功课呢,怎么办啊?

                            职业思考,转折

看看我的3个室友:一个从大一开始就关注公务员考试了;一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霸,应该是为保研的目标;还有一个天天和男朋友谈恋爱,看电影,看韩剧,我问她将来毕业要做什么:她一脸茫然,说不知道。很明显:她们三个人的选择都不是我要的!

1:不管怎样,我不想放弃我的专业。同时兼顾自己的兴趣,那么我应该从事互联网产品方向。

2: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身性格的原因,我已经切断了4条路:包括考研和考公务员。但是将来工作后,我会考在职研究生,在自己的职业方面深造。互联网领域日新月异,必须要不断充电。

3:大学,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塑造自我。身为女生:洁身自好为白,经济独立为富,内外兼修为美,这才是真正的白富美。

可是我该怎么做呢???在互联网产品领域,学校又没有相关的课程,我该怎么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就算能够在产品领域好好学习,剩下的时间就600多天了,,,没有时间了,真的没有时间了!为此我失眠过好几天,期末考试都没有太多精神准备,尤其是看到我的班导应聘产品失败改行做销售后,我的内心更加失落。在许多同学心中,班导是个很优秀的学长,担任过许多学生干部,班长,年级长,班导,学生会办公室主任,还有SIT的国家级项目,还有单项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最后竟然却没有通过金山的产品招聘!

那我呢?655天后,我要出去要饭了吗???学长的简历那么光鲜,都没有应聘成功,我的简历该怎么写?

经过深深的思考后,我觉得:学长虽然很优秀,但是学生工作是他的强项,他在互联网产品方面并没有任何项目经历,技术更不行,他大学的精力都花在了与人打交道上,产品方面学习不深入,也许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吧。

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我向知乎发了一个问题:大学本科生应聘产品助理,简历上该怎么写?该做什么准备?

这时候有许多网友回答了我的问题,其中一个同学回答得很仔细,后来加入好友后,他很耐心,给我提出了很多真诚的意见,并且引导我,为目标好好努力。真心很感谢知乎,感谢热心的网友,谢谢大家的指导,我会好好努力的。

                  把握时间,找到归属

                

一:哲理语录

1. 管理的焦点根本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2. 只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3.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情: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4.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的虚度更多的时间。

5. 发现、培养、呵护、调整体积心智的力量最重要。

6. 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会变得其乐无穷。

 

7. 提高时间使用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同时做两件事情。比如:一边转呼啦圈,一边背英语单词。

8. 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附录:节选本书《优秀的人才有有效的人脉》

9. 事实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10. 越早醒悟越好。

11. 记下所有见过的人及优点写成谈话记录

二:解决方案

 

1.为什么总觉得没有时间了: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2、关于兴趣: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唱歌跑调的人通常不太喜欢与朋友一块儿去 KTV;牌技差的人被朋友叫去补缺的时候往往非常不情愿;不善与人交往的人通常开会的时候会坐在会场角落……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没办法对那件事情没兴趣。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3. 关于学习方法:,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 。据我母亲讲,我父亲学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可以做到并不废寝也不忘食的情况下,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钟道隆先生很坦率,说,“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坚持每天听写 A4的纸20 页,不达目的绝不休止,晚上开会晚了也要补上。从 1980年1月 31日到1983 年2月为止,三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录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的虚度更多的时间。

4.心智的力量,遗忘痛苦:背单词的时候,事实上,在做所有类似的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当作快乐的事情来做。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他的做法。当年他终于搞明白自己要拿到奖学金就得获得 GRE 高分的时候,被单词量要求吓了一跳。他说,他用了两天时间才想办法说服了自己这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一共要搞定 20,000 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 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四年没有失业可能(后来的事实是,他直到五年之后才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8:1,所以,大约应该相当于320,000 元人民币。而如果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那么税前就要赚取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那么,每个单词应该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还只不过是这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所以,他终于明白背单词是非常快乐的。他每天都强迫自己背下200 个单词。而到了上验收效果的时候,每在确定记住了的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的时候,他就要想象一下刚刚数过一张20元人民币的钞票。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 块。

5,如何与时间做朋友:做每日的“事件记录” 。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

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纸和逼把一天的事情加时间记录下来,这就是时间开销,时间长了以后,你会自然而然地在一天的开始计划怎么使用时间,然后养成习惯

6.关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7.关于“节源开流”

首先,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其次,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交流的时间

最后,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找自己优点和缺点 以及别人是怎样看的

8,关于习惯:

1)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规律的生活会使你自然地变得相对容易守时。

2). 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我们的大脑并不可靠,并且总是远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可靠。为了避免遗忘,我们会把总要约会写在纸上或者使用其他的工具诸如 PDA 之类,但是即便如此,你甚至会忘了去看那些记录而导致对某个重要事件忘个一干二净,而事后不仅追悔莫及还会匪夷所思。

3)假定自己做每件事情的时间都比想象中的更多一点

4)成功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耐心

现在:我终于不再那么焦虑了,至少哈佛大学还有句名言:当你感到太晚的时候,恰恰是开始最早的时候。从前的我虽然表面上看去很用功,但是没有目标,没有持久的动力,一直在不断摸索,其实却虚度了许多时间:既勤奋又懒惰。

成功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耐心,贵在坚持。希望所有不甘平庸的大学生,我们一起努力,把握时间,即使对自己未来没有清醒目标,也要马上在相关的领域付诸行动。因为:Time  is  passing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三:本书节选

       
         优秀的人才具有有效的人脉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 “ 公平交换”。小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数量,使得他从概率角度出发很难遇到“公平交换” ,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多少玩具 ,甚至干脆没有玩具,所以,那些孩子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与他进行“ 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交换,等同于“ 抢”,没有人喜欢“ 被抢”。而与他“ 换”的那个男孩,让小强感受到公平。小强也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却不拥有的,所以,他也去“换”而不会去“抢,” 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被抢”——把最新的玩具都给那女孩先玩……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 “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 。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 ,做不到“公平交换” ,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这样的时候,所谓的“友谊” 就会慢慢无疾而终。也有持续下去的时候 ,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便实现“公平”。电影《教父》里,棺材铺的老板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决心找教父考利昂替他出气并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的时候,亚美利哥就是“索取方”。许多年后,教父考利昂终于在一个深夜敲开了亚美利哥的门……

      所以,可以想象,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同样多或者资源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 更容易产生。事实上,生活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哪怕在校园里,“交换”本质没体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同样性质的行为并不鲜见。比如,某系公认的才子,会与另外一个系里公认的另外一个才子会“ 机缘巧合”地邂逅而后成为“死党”。俗话常说,“英雄所见略同”,可能就是他们一间如故的原因,所以,他们之间的谈话以及任何其他活动往往都会让他们觉得相互非常“投机”。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当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俩会联手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不是因为他们两个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很优秀,才可能非常要好,而后命运的碰撞产生绚丽的火花。

        而反过来,这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人,事实上往往并不“ 低调”,也并不“平易近人”。这并不是他们故意的。他们无意去惹恼身边那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人,只不过无形中他们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天,这些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己,因为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开始“谦虚”,他们学会“低调”,他们显得“平易近人”。好多年前,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别人求助于我的时候,我内心往往非常抵触,却又怕别人说我是所谓的“不够意思的人”,于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有一次特别受的时候,突然一闪念,想明白,原来这种尴尬本质上并不是来自于我没有“乐于助人”的品性,而是来自于我自己的精力并不足够旺盛,没有旺盛到处理自己的事情绰绰有余的同时,还有大把的时间精力用来帮别人做事——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已经是正在过河的泥菩萨。后来,我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足够的工作。 ——这是那天晚上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儿,因为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挣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说起来好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到“ 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1)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2) 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 3) 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所以说,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并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说, “ 事多故人离”,是非常准确的观察。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最终更可能使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 不公平交换”;每次交换的落空,都进一步造成自己的损失,使得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是质量下降,进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沦为“索取者”——恶性循环,甚至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些人,过分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并全然不顾自己的情况究竟如何。对于这样的人,人们常用一些专门的词来描述他们,“谄媚”、“ 巴结”、“欺下媚上”、甚至“结党营私” 等等。这样的人,往往也不是他们故意非要如此的。他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所以,才希望能够借助其他的力量。而一个人越是渺小,越是衬得他的欲望无比强烈。整体上来看,人脉当然很重要。

 
 
 有些资源很难瞬间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尤其在这些资源的获得更多地依赖出身和运气的现实世界里。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很容易从零开始,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也好学识也罢,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六个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 人想象得巨大, “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五年,长则二十年”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又发现另外一个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可能想明白或者预想到的事情(当然我现在也依然智商平平,只是多了些智慧):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 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才被认为是优秀的。

     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 “索取者” ,你扮演的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甚至,你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会有很多另外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为你提供帮助。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帮助往往确实是“ 无私”的。正如没有哪个医生做到救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而恼羞成怒的一样,那些品质优秀到一定地步,境界豁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图报”。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已经比什么都重要,并且可以令他们身心愉悦。然而真正有趣的现象是,被帮助的你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 “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的道理。最终皆大欢喜,只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同时的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环。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如果人脉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重要的话。事实上,我总觉得关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其实非常虚幻,只不过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来的幻象罢了。我并不是说,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需与任何人打交道了。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

时间: 2024-08-09 23:53:03

《把时间当作朋友》有感的相关文章

看《罗辑思维》之“怎样成为一个高手”有感

看了<罗辑思维>之"怎样成为一个高手"这期视频后,我有以下认知: 一:刻意学习. 二:逃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三:越高级越有能耐的人,越忙越没空. 也就是说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必须要有吃苦的精神,脱离身体舒适区,在能获得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里,打磨概念.分解动作.刻意练习,持续的做你不会做的事情.把大的知识体系拆成一个个小模块,针对性的重复练习.然后把新知识和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接,形成关联后存入自己的信息库.

观”怎样成为一个高手“有感

通过听罗胖的逻辑思维讲"怎样成为一个高手",我将自己所听到最重要的内容写下,如下: 1.刻意学习.分解学习过程到每一部分,例如就是一栋楼,分解到每一块砖.然后刻意的去反复训练,重复的训练. 2.不怕累,不怕苦.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努力学习. 3.人类的认知也是分层次的,按幂律分布,认知少的人,生活清闲,而高级有能耐的的人,却越忙越累. 罗胖提到,学习的本质就是不让自己处在自己的舒适区,而是去往非舒适区,让自己不停地在痛苦中挣扎进步. 也许习惯躺在舒服区是人的本性,我们都想舒舒服服地

观逻辑思维《怎样成为一个高手》有感

在老师的推荐和要求下,今天我看了逻辑思维<怎样成为一个高手>,开头先讲了勤奋,练习两个关键点.他先提出了古语中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异类>中的"一万小时练习"指出了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勤奋和不停的练习,但是他又提出了这些事农耕名族的结论,现在看来很多都不符合现实社会了,有很大的缺陷.我们不仅要勤奋而且要学会思考. 练习是基础,而且我们不仅要不停的练而且我们要做到刻意的练习.进行即使反馈,能够使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有更好的解决. 学会记笔记

逻辑思维《怎样成为一个高手》

视频中开头讲到怎样成为一个高手,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刻意练习.讲到这里我的脑海中想起了一句谚语:熟读百变其义自见.随后我才知道他讲的刻意练习不是 这个意思.真正的练习,不是一遍一遍的做着,而是把知识体系拆碎.分开有针对性的一个一个的重复的练习 .刻意就是持续做自己不会做的事,去挑战不可能,如果一直做自己会的东西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手,要么怎么会说学习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我们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学习概念,概念是知识的基础.笔记我平时也会写,但写完之后总是不会去看,也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

罗辑思维:怎样成为一个高手183 随笔

怎样成为一个高手我觉得 可以分为两部分 其一 针对性的重复训练(练习不是重复性练整个的大部分把所有东西都练习,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把要做的想象成一座大厦,而针对性的训练是一块块的砖头,得把他们拆解开来,练习不是掌握住一大块就行了,而是掌握住每一小块,小块组成了大块,就和细节决定成败一个道理,细节要先处理好.光练习还不行,关键是要有成效,不然毫无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有成效呢?那就是及时反馈,做的对不对第一时间就要知道这样练习是不是对的,这就需要一个有及时反馈的地方从而督促你,帮你改进) 其二 持续做你

初入&#39;C&#39;,以做一个例题有感。

题目:写一个函数返回参数二进制中 1 的个数 方法1: 我自己写的,运用'%'和'/',感觉挺简单的. int count_one_bit(int num) { unsigned int count=0; while(num) { if(num%2==1) count++; num=num/2; } return count; } int main() { int n = 0; int count = 0; scanf("%d", &n); count = count_one_

观《怎样成为一个高手》后感

看完< 怎样成为一个高手>的体会: 成为一个高手就是" 刻意练习" 1.学会"套路,有针对性的重复练习,从概念入手,将知识形成一个一个的罐头( 知识点)然后练习,从练习中形成自己的学习套路. 2.针对性重复练习--练习的本质,学习要有钻研的傻劲,要持续做你不会做的事打破舒适感,学习本身不是轻松快捷舒适的事情. 3.学习要有反馈,要有一个交互,能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方法. 4.注重细节,将一些零碎的东西连接起来,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人生.

转: 罗辑思维: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 文字版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 上一期节目我们隆重地给大家推荐了一个 付费的订阅产品 在我们罗辑思维开发的 得到APP里面 这个产品叫 精英日课 那主持它的是万维刚老师 因为我长期是他的读者和粉丝 所以我心知肚明 他出手开发的这个知识服务产品 品质有多高 所以我在美国专门跑了一趟 敦请他为我们的用户开发这个产品 所以上一期节目其实就是这个产品的广告 相信你也听出来了 特别不好意思 本期节目仍然是这个产品的广告 你看本期节目的题目 叫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 说实话 这期节目的策划案早就成型了 但是它

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

今天听完<罗辑思维>,感觉收益颇丰.如果成为一个高手呢? 1.练习 刻意练习,基本功的练习.足球比赛不能代替基本功的训练,不能以赛代练. 2.套路 学会高手的套路,比如围棋通过打古谱来学习套路. 3.拆分 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大厦拆分成一个一个小的模块体系,然后用“练习”和“重复”来熟练高手的套路 4.重复 反复的重复,基本功练习的重复,套路的重复. 5.本质 思考问题的本质.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要这样,不这样会怎样? 什么是刻意练习? 持续做你不会做的事.不停在脱离舒适区.是向高难度.未知的知

《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观后感

高手善于拿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为自己所用,想要成为一个高手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对自己不会做的事进行刻意的练习,想学习没有舒服的事,因此需要我们反复做自己不会的事情,脱离舒适的环境进入学习环境,学习中做好及时反馈,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并使之形成知识库,提升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