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 代码拆分,按需加载

转自: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7649417?utm_source=weekly&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email_weekly

如果利用 webpack 将项目中的所有代码打包在一起,很多时候是不适用的,因为代码中有些东西我们总是希望将其拆分出来。比如:

  • 样式表,希望利用 link 标签引入
  • 使用概率较低的模块,希望后期需要的时候异步加载
  • 框架代码,希望能利用浏览器缓存下部分不易变动的代码

下面是我在阅读 webpack 的官方文档时候,记录的一些笔记,部分地方使用了自己的话来讲,力图让它显得更易懂。

按需加载拆分

webpack 可以帮助我们将代码分成不同的逻辑块,在需要的时候加载这些代码。

使用 require.ensure() 来拆分代码

require.ensure() 是一种使用 CommonJS 的形式来异步加载模块的策略。在代码中通过 require.ensure([<fileurl>]) 引用模块,其使用方法如下:

require.ensure(dependencies: String[], callback: function(require), chunkName: String)

第一个参数指定依赖的模块,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函数,在这个函数里面你可以使用 require 来加载其他的模块,webpack 会收集 ensure 中的依赖,将其打包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在后续用到的时候使用 jsonp 异步地加载进去。

require.ensure([‘./a‘], function(require){
    let b = require(‘./b‘);
    let a = require(‘./a‘);
    console.log(a+b)
});

以上代码,a 和 b 会被打包在一起,在代码中执行到这段代码的时候,会异步地去加载,加载完成后执行函数里面的逻辑。

let a = require(‘./a‘);
require.ensure([‘./a‘], function(require){
    let b = require(‘./b‘);
    console.log(a+b)
});

如果这样写,那么 a 不会和 b 打包在一起,因为 a 已经被打包在主代码中了。

require.ensure([‘./c‘], function(require){
    let a = require(‘./a‘);
    console.log(a)
});

require.ensure([‘./c‘], function(require){
    let b = require(‘./b‘);
    console.log(b)
});

以上代码中两个模块都依赖了 c 模块,这个时候会拆分出两个模块,其中都包含了 c 模块,因为在实际运用中,以上两个 require.ensure 的执行顺序不确定,执行与否也不确定,因此需要将 c 模块都打包进去。

require.ensure 还可以传入第三个参数,这个参数用来指定打包的包名,对于上面这种情况,c 模块被打包入了两个包中,如果事先明确这两个包都会被使用,那么不妨将这两个包合并为一个,这样就不会有 c 模块被打包两次的问题了,所以可以将 chunkName 指定为同一个名字。

require.ensure([‘./c‘], function(require){
    let a = require(‘./a‘);
    console.log(a)
}, ‘d‘);

require.ensure([‘./c‘], function(require){
    let b = require(‘./b‘);
    console.log(b)
}, ‘d‘);

ok,这样以上两个 require.ensure 拆出来的包就合并为同一个了。

CSS 拆分

开发者,可能希望能将工程中的所有引入的 CSS 拆分为单个文件,这样可以利用缓存,且利用 CSS 和 JavaScript 并行加载,来加速 web 应用。

使用 css-loader

为了加载 css,这里需要用到 css-loader,配置方法如下:

module: {
    loaders: [{
        test: /\.css$/,
        exclude: /node_modules/,
        loader: ‘css-loader‘
    }]
}

这样在代码中就可以写如下代码:

let css = require(‘./main.css‘);
console.log(‘‘ + css);

通过 require 一个 css 得到其内容,当然了这里 require(‘./main.css‘) 实际得到的是一个对象,需要调用其 toString 方法将其转换为字符串。在代码中引用一段 css,这常常不是我们想要的。为此可以使用 style-loader 在代码执行起来的时候,会将这些 css 插入到 style 标签中,只是这里 css 还是存在于 js 中的,是后来动态插入到页面中的:

module: {
    loaders: [{
        test: /\.css$/,
        exclude: /node_module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

更多时候,是希望将 css 拆分为单个文件,然后使用 link 标签嵌入到 html 中,CSS 和 JavaScript 可以并行加载,css 还可以被缓存下来。

使用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来拆分 css

为了使用这个插件首先需要通过 npm 来安装它:

npm i --save-dev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然后在 webpack 的配置文件中使用该插件:

var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return {
        entry: ‘./index.js‘,
        output: {
            path: ‘./build‘,
            filename: ‘bundle.js‘
        },
        module: {
            loaders: [{
                test: /\.css$/,
                exclude: /node_modules/,
                // 在 loader 中使用该插件
                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style-loader‘, ‘css-loader‘)
            }]
        },
        plugins: [
            // 将其添加在插件中
            new ExtractTextPlugin({ filename: ‘bundle.css‘, disable: false, allChunks: true })
        ]
    }
}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webpack1 和 webpack2 这个插件的配置方法是不同的,差别比较细微,详情请看官方文档 extract text plugin for webpack 2

拆分业务代码与框架代码

通常一个 web 应用都会引用若干第三方库,这些第三方库通常比较稳定不会经常变动,但是如果将业务代码和框架代码打包在了一起,这样业务代码每次变动打包得到的结果都会变动,及时只改变了一个字符,浏览器也无法利用缓存,必须全部重新加载。因此,何不将第三方库单独打包在一起呢?

这里举个案例,一个 react 项目中使用了 react 和 react-dom 这两个包,我希望将他们打包在一起,将业务代码打包在一起。

下面一步一步来:

1. 安装 react 和 react-dom:

npm i react react-dom --save

2. 配置 entry,output 和 loader

先使用单入口,让代码工作起来。另外因为使用了 react 所以要使用 babel-loader 来加载 js

// 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entry: ‘index.js‘,
    output: {
        path: ‘build/‘,
        filname: ‘[name]@[chunkhash].js‘
    },
    module:{
        loaders:[{
            test: /\.js$/,
            exclude: /node_modules/,
            loader: ‘babel‘
        }]
    }
}

3. 编写业务代码

index.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var Hello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return <div>Hello {this.props.name}</div>;
    }
});

ReactDOM.render(<Hello name={‘worl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index.html:

<div id="app"></div>
<!--entry 为一个字符串,这个 chunk 的名字会是 main, 因此这里引入 main.js -->
<script src="build/main.js"></script>

启动 webpack-dev-server,打开浏览器这个时候应该能在页面上看到 hello world,这说明工作正常。

4. 拆分框架代码

为了拆分框架代码,我们需要增加一个入口,在这个入口中要包含 react 和 react-dom

module.exports = {
    entry: {
        main: ‘index.js‘,
        vendor: [‘react‘, ‘react-dom‘]
    }
    //...
}

单单像上面这样配置,打包后会得到 main.js 和 vendor.js,但会发现在 main.js 中依然包含了 react 和 react-dom 的代码,这是因为指定了入口后,webpack 就会从入口文件开始讲整个依赖打包进来,index.js 中引用了 react 和 react-dom 自然会被打包进去。要想达到之前所说的那个效果,还需要借助一个插件 —— CommonsChunkPlugin

5. 使用 CommonsChunkPlugin

这个插件的功能是将多个打包结果中公共的部分抽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文件。它符合目前的场景,因为 main.js 和 vendor.js中存在一份公共的代码,那就是 vendor.js 中的内容。(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这里只是指 react 和 react-dom 都被打包进了这两个文件)

le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module.exports = {
    entry: {
        main: ‘index.js‘,
        vendor: [‘react‘, ‘react-dom‘]
    },
    //...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 指定一个希望作为公共包的入口
        })
    ]
}

再进行打包,这个时候会发现 main.js 中的代码不在包含 react 的代码了。看似实现了我们的需求,但真实应用下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实际项目中 js 脚本通常都会给添加一个 MD5 的 hash 在后面,形如 [email protected] 这样每次打包后,如果文件内容变了,后面的 hash 也会变动。就以上场景,会发现当我们修改了业务代码后,得到的 hash 是不同的,因此每次都会得到两个不同的打包结果。业务代码改变了,拆分出来的框架包也变了,这显然不符合初衷 —— 利用浏览器缓存。

这是因为 webpack 在打包的时候会产生一些运行时代码,比如 __webpack_require__ 、webpackJsonp 等等,这些函数是用来帮助 webpack 完成模块加载等功能的,业务代码的改变会导致业务代码打包后的 hash 值改变,而在 webpack 的运行时代码中实际上是保存了打包后的结果的文件名的,因为它在异步加载模块的时候需要用到。因此,下面需要做的是将 webpack 的运行时代码拆分出来。

修改 plugins 如下,将 name 修改为 names,并增加一个 init 的包名,执行打包,会发现 webpack 的运行时代码都被入该包内。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s: [‘vendor‘, ‘init‘]
    })
]

这样以来,修改了业务代码后,vendor 因为只引用了 react 和 react-dom 因此,业务代码的改变不会改变 vendor 这个包的内容,hash 也保持不变。但,也仅仅如此 如果你引用了其他模块,webpack 收集依赖的时候会给每个模块编一个号,引入其他模块会导致模块数改变,也就会导致编号改变,这个时候打包出来的 vendor 还是会改变。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官方文档上没有找到解决方案。后面我会继续探索这一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后会及时更新到这里,如果你有解决方案,还请不吝赐教,谢谢。

时间: 2024-12-20 11:29:47

webpack 代码拆分,按需加载的相关文章

webpack require.ensure 按需加载

使用 vue-cli构建的项目,在 默认情况下 ,会将所有的js代码打包为一个整体比如index.js.当使用存在多个路由代码的时候,index.js可能会超大,影响加载速度. 这个每个路由页面除了index.js 还会有一个当前路由页面的js这样拆分了index.js的体积.

react-route4 按需加载配置心得

本篇文章主要记录笔者项目中使用 react-route + webpack 做路由按需加载的心得,可能只有笔者一个人看,权当日记了. 很久很久以前,react-route还是2.X和3.X版本的时候,我们是这样做按需的: const routes = { path: '/', component: AppCom, indexRoute: { component: Admin }, childRoutes: [ { path: 'edit/:id', getComponent: (nextStat

按需加载JS

JavaScript无非就是script标签引入页面,但当项目越来越大的时候,单页面引入N个js显然不行,合并为单个文件减少了请求数,但请求的文件体积却很大.这时候比较合理的做法就是按需加载.按需加载和按需执行JS比较类似,只不过要执行的JS变成了固定的“实现加载JS”的代码.按需加载实现的思路如下: 对滚动条进行事件绑定,假设绑定的函数为function lazyLoadJS(){}; 在函数lazyLoadJS中,按照下面思路实现: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参照物,当滚动条即将靠近时该元素位置,开始执

“按需加载”的应用(转)

按需加载是前端性能优化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按需加载是如何定义的呢?顾名思义,指的是当用户触发了动作时才加载对应的功能.触发的动作,是要看具体的业务场景而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情况:鼠标点击.输入文字.拉动滚动条,鼠标移动.窗口大小更改等.加载的文件,可以是JS.图片.CSS.HTML等.后面将会详细介绍“按需”的理解. 按需解析HTML 按需解析HTML,就是页面一开始不解析HTML,根据需要来解析HTML.解析HTML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特别是HTML中包含有img标签.引用了背景图片时,如果一

利用 React/Redux/React-Router 4/webpack 开发大型 web 项目时如何按需加载

如何设计一个大型 web 项目? React + webpack 如何按需加载? React + React-Router 4 + webpack 如何按需加载? React + Redux + React-Router 4 + webpack 如何按需加载? 实录提要: bundle-loader 和 Webpack 内置的 import() 有什么区别? 按需加载能否支持通过请求后台数据,动态配置页面的的应用场景? 参与过几个 React 项目,被依赖包搞的晕晕的,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什么包

vue按需加载组件-webpack require.ensure

使用 vue-cli构建的项目,在 默认情况下 ,执行 npm run build 会将所有的js代码打包为一个整体, 打包位置是 dist/static/js/app.[contenthash].js 类似下面的路由代码 router/index.js 路由相关信息,该路由文件引入了多个 .vue组件 import Hello from '@/components/Hello'import Province from '@/components/Province'import Segment

vue项目优化之按需加载组件-使用webpack require.ensure

vue项目优化之按需加载组件-使用webpack require.ensure 使用 vue-cli构建的项目,在 默认情况下 ,执行 npm run build  会将所有的js代码打包为一个整体, 打包位置是 dist/static/js/app.[contenthash].js 类似下面的路由代码 router/index.js  路由相关信息,该路由文件引入了多个 .vue组件 import Hello from '@/components/Hello' import Province

前端性能优化之按需加载(React-router+webpack)

一.什么是按需加载 和异步加载script的目的一样(异步加载script的方法),按需加载/代码切割也可以解决首屏加载的速度. 什么时候需要按需加载 如果是大文件,使用按需加载就十分合适.比如一个近1M的全国城市省市县的json文件,在我首屏加载的时候并不需要引入,而是当用户点击选项的时候才加载.如果不点击,则不会加载.就可以缩短首屏http请求的数量以及时间. 如果是小文件,可以不必太在意按需加载.过多的http请求会导致性能问题. 二.实现按需加载的方法 Webpack打包模块工具实现 R

React 按需加载 - 代码分隔

代码分隔 我们现在大多数React项目都是以Webpack 或者 Browserify等将一堆的jsx文件组织一起,并且由一个类似index.js的入口文件串联起来的单页面web页面. 例如: // math.js export function add(a, b) { return a + b; } App: // app.js import { add } from './math.js'; console.log(add(16, 26)); // 42 打完包后: function 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