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6第7章后感想

读第六章时那里老是提到一个叫Scrum Master的管理团队软件开发进度的重要职务

我就感到不解了,他的作用和项目经理有神马不同,只不过是开发公司用了那个叫

Scrum软件开发流程而已,究竟他和项目经理有什么职务上的大差别呢??

书上第七章有张MSF的CMMI模型里面有一处是刚提议遭到的态度是延迟,拒绝,重复,我就不明白了,它那里有个重复,不是更加提升了这个问题

的重要性,公司不是要更加重视吗?怎么会直接给结束掉了,哪怕别的修复人员在干同一件事那你也不应用结束回复 而是用催促回复吧

时间: 2024-12-12 03:05:27

阅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6第7章后感想的相关文章

《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1~5章读后感及问题

开篇就讲到一个概念即:软件=程序+软件工程. 开始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的感受就是软件工程原来是可以这么学的,以前学习编程课程的时候,总是感觉这类课程及其枯燥无味,总是在说太多的理论,很少 会涉及到实践,甚至根本就是没有实践这个环节,所以学习很无聊,但是读到这本书,真的是全新的感受,首先,不仅仅只是在说理论了,加入了很多实 践的东西. 开篇作者就说了“软件 = 程序 +软件工程”,以前写软件或者说程序,就只是写程序,最多会考虑到数据结构的知识,很少会用到软件工程,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代码量的累积,

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1~5章有感

第一章的问题:在我了解第一章的时候,我比较着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难题,对于这5大难点的解决,我还是有点迷茫,我在想随着软件工具的开发是否会减轻这些难点,但是工具更多不是要求更高,对于一个团队密切不是需要更严密? 第二章:在关于单元测试和回归测试中,单元测试我们改如何具体描写,还有如果由单个人操作,那在temp的合作中该怎么分工. 第三章:在这章中,我想到一个局外问题,职业与证件,是否因为职业而采取证件措施,还是一个人能力依据证件表现? 第四章:在2人合作中,调试工作应该如何划分,最后调试为最主要,

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8~10章

真心看不懂! 第八章  需求分析  8.2软件产品的利益相关者  8.4功能定位 问题:怎样才能高效率的广泛而深入地了解用户的背景.心理.需求等等? 第九章 项目经理 问题:作为一个PM,如何能让自己得到所有团队人员的支持?作为一个PM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同事,使项目做的更好?(感觉这一点是很重要但又好怕自己做不好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 第十章 典型用户和场景 问题:如何能更进一步深层次的挖掘用户的需求?

快速通读《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后的五点疑惑

通读过<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这本书后,感觉确如老师所言,这本书不同于以往那些课本的呆板,更显轻松有趣,一个个例子很生动形象,促使我们能更加容易的理解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定义. 下面是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1.第一章主要讲软件工程,那么软件工程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书中讲了软件开发过程的难题.特性,说那些非本质.临时的特性不能决定软件工程的本质问题,那本质问题究竟是什么? 2.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过程中描述了软件工程师的思维误区,那怎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思维误区的发生? 3.程序员

软件工程-构建之法 团队

软件工程-构建之法 团队 团队名称:yousa_team 团队宣言:认真做事团队博客:http://www.cnblogs.com/yousa-team/团队队长:王天宁队长博客链接:http://www.cnblogs.com/wangtianning1223/团队其他队员:李思雨: http://www.cnblogs.com/lisiyu/崔志雄: http://www.cnblogs.com/b6772x33a程新松: http://www.cnblogs.com/chengxs/谭景元

《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读后感

通过本学期学习的<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让我们对于软件工程有了深刻的了解.基于上学期学习的<软件工程>,延伸了我们的知识.配合本学期<软件的测试>让我们懂得了本书的重要性. 本书共分十七章,结合本学期学习的<软件测试>我们对于本书主要从测试入手.本书有关于单元测试的简要介绍,有关于个人开发的流程,两人合作的代码规范和审查,团队的模式和开发流程,还有软件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软件各种的测试方法,运用的测试工具等.就我目前只能了解这些,当然还有跟多,还要我们细细体

软件工程-构建之法 学期总结

一.翻译1.软件工程师是领导项目团队做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说明书,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运行与维护的高薪并收人尊重的职业.根据对健康的承诺,安全和公众利益,软件工程师应该遵守的一些职业道德:(1)公开---软件工程师应该与公共利益相一致.(2)客户和雇主---软件工程师应该为自己客户利益最大化,并且保证雇主符合公众利益.(3)产品---软件工程师应该尽可能的确保他们的产品和相关的修改符合最高专业标准.(4)判断---软件工程师应保持其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专业判断方面.(5)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者

我眼中的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学的东西较为广泛,而<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这本书也是在某个层次上来说,成为了我学习软件工程的启蒙书. 软件工程包括五大领域: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构建.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 软件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不同的工作人员相互间有依赖关系.我所接触的基本的个人技术和流程,浏览了单元测试.回归测试.效能分析.个人软件开发流程几个知识点. 原来觉得软件写好了,写完了,就可以发布了,为什么有些软件写了好几年都没有发布,看了单元测试才知道如果一开始没有写单元测试以确保

初学软件工程,对《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这本书的疑问

这学期刚开的软件工程这门专业课,老师订的是邹欣编著的<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这本教材.上课之前要求我们大致阅览这本书,提出对这本书不懂的问题,然后等到学期结束结课时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以达到一个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以下是大致看完书不懂的问题: 1.什么是软件工程? 2.什么是敏捷流程?敏捷体现在什么方面? 3.MSF?PM?的含义是什么? 4.个人,两个和团队该怎么开发一个项目?具体流程是什么?

初识《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

一.软件 1.软件概念 在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的时候,对于软件的概念还局限于软件=程序,程序就是软件,软件就是程序. 但是在这学期学习了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后我知道了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软件不只是有程序组成的还有软件工程,这才是软件的组成结构. 软件的开发和发展是需要很多的条件的,像前期的策划(需求分析.市场价值等).后期的改进和营销等.这些都是决定一个软件的发展必要条件. 2.软件开发有四个阶段: 1.玩具阶段 2.业余爱好者阶段 3.探索阶段 4.成熟的产业阶段 3.软件的特殊性: 1.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