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三水县城故址考

汉代三水县城故址考

马振福    王耀东

同心县,地处祖国大西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考古发现,至迟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984年6月20日文物普查时发现,在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的红梁遗址具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特征,距今已有4500年左右。至于境内最早置县建制见于《汉书·地理志》及《后汉书·郡国志》载,西汉置三水县,东汉末废,置县时间长达400余年,其疆域大致与今相同。史书又载,历史上同心境内既有两汉三水县存在,又有唐三水县存在。但是,就汉代三水县城池治所在何处?故城的遗址究竟指何地?古今史学界异说颇多,尚无定论,本文经笔者查阅大量史料和实地反复考察,确认今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故城遗址即为西汉、东汉时期设置的三水县城池治所。

一、两汉置三水县的社会背景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统治200余年,历经12世,建都长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前206),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今宁夏属北地郡地。公元前214年,匈奴进犯中原占据今宁夏境内的黄河以南河套地区。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先收复河套以北地区,秦西至榆中,后收复宁夏境内的黄河以南河套地区,并在黄河以东,阴山以南的地区内设置34县,同时在黄河的一段收复地区因河筑塞,又移民几万户于河套地区。随着秦帝国与匈奴对垒于河套平原,继而将军事防线由东南向西北推进,同心地区已成为秦帝国重要的战略后方,是军事供应线上重要的一站,也是转输、储备军用物资、粮食的重要基地。据秦国制度,边远地区设县,主要为军事设防,同心地区北临黄河天险,南扼萧关(战国时设置的重要军事关隘,今固原市境内)要道,更具备政治中心、军事要塞的条件,其境内设县有可能,但缺乏典籍方志记载。

楚汉战争时期,匈奴草原帝国再度崛起。由于中原政权在河套地区的防御体系因改朝换代而衰落,匈奴乘虚而入,再度南下,收复了被秦朝蒙恬攻占的河套以南地区,包括今固原地区部分辖地。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同年汉兵攻占北地郡(今宁夏吴忠地区及甘肃庆阳地区),同心地区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公元前198年,西汉与匈奴订立和亲之约,同心境内得到重要的开发,奠定了本地历史政治、军事地位,影响甚远。汉文帝三年(前117)夏,匈奴右贤王乘文帝继位之机,破坏“和亲”,大举入侵河套以南地区。晁错上书汉文帝,指出匈奴擅长骑射,往来无常,入侵灵活。一旦发现防御不坚,则随时可入境掠夺。如果朝廷不发兵救援,边民必遭降附匈奴。如果在边地防守,费用开支太大。不在边地设防,匈奴人则随时可以入侵。如此年复一年,则国穷而民不安宁。晁错建议移民边陲得到朝廷采纳,这就是历史记载的“文帝实行募民实边”(今同心也在其中)事件。朝廷在边地(包括宁夏吴忠、固原地区)建立马苑36所,用官奴3万人,养马30万匹。今红城水当初设马苑,修城筑塞必在其中,其地势由大小罗山环抱,泉水自流,水草丰盛,农耕游牧得天独厚,并常犒赏百姓养马,以满足边地驻军对马匹的需要。今下马关镇东有一山称“    马山”,镇西有一泉水称“上马泉”,即沿袭以“马”字称呼地名。汉文帝末年(约前115年),匈奴军臣单于与汉朝断绝“和亲”盟约,伺机进犯中原,朝廷派遣三位将军领兵驻扎北地郡防守。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要彻底解决匈奴犯边问题,大战匈奴,先驱逐了驻牧在今鄂尔多斯高原的白羊楼烦王部,夺回“河南”地,继又出兵攻击驻牧于河西走廊的浑邪王、休屠王部。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浑邪王并休屠王率众四万降汉。汉武帝命在塞外筑受降城。同年,因夺取宝马汉血马,派将出兵大宛国。当时,汉朝在沿边选定了5个地方置匈奴降人,称其为“属国”。《史记·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即把降附的匈奴人迁到沿边五个郡的故塞(秦长城)外,各设属国都尉,以监理之。并且都在黄河以南,应允保存原部落的习俗,在指定地区从事生产或游牧。属国都尉是管理民族自治地的朝廷特派政权代表。其中北地郡属国都尉设在三水县境。

元朔二年(前127),汉朝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沿袭了秦始皇创立的统一大业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今鄂尔多斯高原设朔方郡(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元狩四年(前119),又徙关东(中原一带)贫民70余万于陇西,北地、上郡等地,由朝廷供给衣食、帮助安家立业。元鼎三年(前114),由北地郡析出安定郡,同心属安定郡(治今固原古城)地,隶属凉州刺史部。查《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置,县二十一。”三水县是其中之一。《后汉书·郡国志》载:“安定郡,武帝置,八城。”八城中三水县城池是其中之一。同时,在全国设盐铁官37个。据《元和郡志》载:“三水县,本汉旧县,有铁(盐)官,属安定郡……”朔方产泽盐,一度处于游牧民族腹地,经游牧民转运交换于三水县,再由汉朝盐官调配发运。元鼎二年(前115),张骞出使西域还,西域通于汉。从关中、庆阳、同心、中宁过黄河至武威,是最为直捷的货运通道,是汉代重要的北端丝绸之路。武帝时始将降汉的匈奴人安置在北地、安定两郡,设属国都尉管理。安定属国都尉设在三水县城。在武帝统治的半个世纪(前140—87)里,“土广人稀,饶谷多畜,”“邮亭驿置相望于道”正如安定郡命名之期冀,安定郡进入了安定发展的鼎盛时期。

公元25年,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为建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传14世历时约200年。

东汉时,安定郡仍归凉州部;三水县仍沿西汉旧制,设安定属国都尉;东汉史籍见载安定属国都尉的就有六位。桓帝永寿元年(115),安定属国第九任都尉张奂到三水县就职。是年,草原匈奴帝国七千余人寇美稷(今内蒙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势将南下,而三水以西的羌人又起而响应,在这紧急关头,张奂毅然率部出兵先据秦长城,继则进据龟兹属国(今伊克昭盟·乌审旗)扼制了匈奴南下要路;同时又遣使安抚东羌,使之就范,由于他处置的果敢而得当,一场匈羌勾结的叛乱遂被平息。

东汉末,曹魏废三水县,其辖地归入新置的西川都尉,后改西川县,也属安定郡管辖。西川县位于高平川,高平川即清水河流域(西川县治今海原县李旺堡附近)。

由此可见,在西、东两汉统治的数百年间,尽管中原的皇帝与边外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不停地进行着胜者与败者角色互换的战争游戏。但是,三水县的存在及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三水县之所以成为边地线上的兵家争夺之地,除其政治原因外,尤为重要的是因为地理位置。三水县依大小罗山通清水河流域达西川县,可借山林之利,东靠青龙山通庆阳达秦川,可享中原地区的粮食布匹及生活用品之便。南连固原郡国(安定郡治)之兵设防,攻守两利,北接灵州(今吴忠、灵武、鸣沙)凭黄河平原既可屯兵积粮,又可转运交换朔方泽盐;县治城池托富泉(今红城水,《平远县志》载为富泉)滋润,可天然灌田,左右谷中(韦州、下马关川)宜农、且牧。所以,汉朝在此设县,置属国,驻盐官司,执理政务,应该说是重要的历史舞台。史载,汉武帝在安定郡接见外国使臣,接受贡品,曾六次“行幸雍”巡视过安定郡。传说也曾巡视过三水县治。由此,三水县成为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演绎了一段悲壮且又辉煌的历史。

二、两汉三水县故城址质疑

西汉,东汉在同心境内置三水县,据当时汉代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考证,现代史学者已作结论。其中宁夏史学家王北辰,地史专家鲁人勇曾在《固原地区史志资料》和《宁夏史志研究》刊物上分别于1986--1987年先后发表论文:“汉三水县考”和“两汉三水县故址考”,均作了详尽的论证分析,指出,三水县故址就在今同心东大罗山脚下的红城水村。然而,史学界还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在陕西    州(今陕西彬县),有的认为在固原州(今固原原州区北),有的认为在同心县东,或云在今同心韦州古城等等。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一)在宁夏固原县境内,包括“在固原县北”,今“固原县界”等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水县释条:“三水县汉置,后汉末废,故城在今甘肃固原县北。”《北周地理志》(王仲荦)新平郡下注:按三水县在今“固原县界”。《匈奴史》(林平著)安定郡三水县,今宁夏“固原县北”。

(二)在固原州北或东北。所谓固原州指清代平凉府固原州和同治二十三年改置的固原直隶州,辖区包括今固原、西吉、海原等县,州治在固原。另据《大清一统志》钱佑的《新编地理志集释》多用此说,认为三水县治在固原州北。

(三)在同心县东。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将三水县治标在今同心县东部的下马关镇南、马高庄乡北。近年宁夏出版的各种著述相继沿用。甚至有人还说在同心北七十里处。

(四)在分州(今陕西省彬县)或泾州(甘肃泾县)附近。南北朝时,后魏在陕西新平(今彬县)附近重置一县,取汉三水县名,唐代属分州,仍沿用此名。自此“三水”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民国才改为旬邑县(陕西)。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良原县东北至州(分)六十里,本汉三水地,属安定郡,今安定县界三水故城是也。”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汉三水县故城在安定县(属分州)南”。后人有持此说者以为汉三水县在分州。1979年修订本《辞源》也取李吉甫之说,这对于考证汉三水县的方位,遗址造成疑难。

三、两汉三水县古城址的地理特征

三水县,延续两汉四百余年,又是安定属国都尉治,而且《后汉书,卢芳传》“[卢芳]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中略芳起兵叛入匈奴)及芳败,胡人还乡里,积苦县官徭役,其中有驳马少伯者,素刚壮,(建武)二十一年,遂率种人反叛,与匈奴连和,屯聚青山……。”《后汉书,郡国志》三水县释条云:“有左谷,卢芳所居”。卢芳所居的“左谷”及胡人驳马少伯起义屯聚的青山都在三水县境,其方位都在今大罗山东。关于“青山”,唐李贤注:“青山在今庆州,有青山水”。清王先谦解云:“庆阳府环县西有青山即此”。在现在地形图上,今甘肃庆阳地区环县之西,可视丘陵不以为山,而环县西北,环江西源上游的青龙山(海拔1705米)则高大险峻,可谓山。因为从此地理看,它接近于大罗山,略在三水县境;从地名看,它又接近青山古称。关于“青山水”《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庆州乐蟠县下记有:“废马岭县在州北七十里……。马岭山,俗名箭括岭与青龙山相连亘。在县十里有马岭坂,左右带川,相传汉之牧地也。又有水出县西北。《水经注》云与青山水合”。文中的废马岭县,即今庆阳西北约70里环江岸上的马岭乡,环江西岸的黄土长梁古代泛称马岭,它向西北绵亘,连接今青龙山。宋史引用《水经注》谓有水发自废马岭县西北,其水汇入青山水,顾名思义,青山水必在青山,即今青龙山附近。按今青龙山山东西两侧各有一水,二水北流汇苦水河及与韦州东北流向的甜水河汇合北流,经灵武新华桥注入黄河。其东源应相当古之青山水。且立足于青龙山,面对水流的方向,则东之水在右,相当于“右谷”,山西之水在左,相当“左谷”,古时谓左为东,称右为西。三水县东之“左谷”就是卢芳所居之“左谷”即今青龙山与大罗山之间的苦水河谷。

依据上述推考,汉三水县故城在今大罗山东,而三水豪杰卢芳起兵自“左谷”,联合羌胡相勾结,匈奴以骑兵迎芳入匈境,芳恃匈奴之力,自称西平王,又立为汉帝于九原,(今包头市北)其后,三水当地胡人亦起义,屯聚青山,旋被镇压。从这段历史可反映出三水县在当时不但是多民族杂居繁衍之地,生产方式宜农宜牧。又是北方匈奴族与西方羌族的交往通道。

据史书记载,韦州附近古城甚多,历史久远,其地理环境是有山、有水,地阔土沃,农牧并举。以其军事防御战略考虑,进可攻,退可守,是易守难攻之地,故三水县城设在罗山脚下是基于多种因素而定之。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曰:“肥水东北出峡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侍郎张奂为安定郡属国都尉治此,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元和郡县图志》载:“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清楚地表明了三水县的地理方位和环境,好多专家学者及史地工作者,均作了大量的考证工作,基本确定了汉三水县就在同心境内,且方位在同心县东部。那么,同心东部哪个地方具有上述地理特征呢?

(一)三水县的西界在今清水河。

清水河发源于固原市西南,经海原、同心、中宁、中卫等县注入黄河,在汉代称高平川水。《水经注》“川水又北径三水县西,肥水注之,水出高平县西北三百里牵条山西,与若勃溪合 ,水有二源,总归一,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流,违泉水注焉。泉流所发,导于若勃溪东,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肥水,今海原城西北流之贺堡河也,若勃溪的两条支流即今园河;违泉,乃马莲河也,上述四支归一,称肥水,再向东北流,于今同心县城南八公里处注入清水河。“水东有山”是指高平川水之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这与“川水北迳三水县西”相吻合。

(二)今红城水故城遗址至固原相距里程与《水经注》的记载相符。

《水经注》:“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治,王莽之广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今固原城)三百四十里。”三水县在古代交通地位很重要,直到明清时期,韦州、下马关通往东西南北的交通大道仍在使用。其古时的走向是“三水县以三水县经下马关”(长城关)至固原共三百五十里。

(三)三水县位于一道川谷之中。

《后汉书,卢芳传》记载,卢芳系“安定三水人也,居左谷中……”卢芳家族是三水名门旺族,所居之左谷在县治附近,不会僻居一隅。而韦州地域正处于川谷之中。韦州位于今同心县东北角。甜水河流过形成平川,称韦州。韦州在罗山之东。因此,这条川谷就是卢芳所居“左谷”。今清水河之东是大罗山,韦州则正在大罗山之东,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大罗山在唐代亦名达乐山,铎洛山,长乐山。宋代称乐山,明代称为蠡山。此处,“蠡”不能读成(li),而音为罗(luo)与螺相通。东汉张奂任安定郡属国都尉一职时,匈奴族发生叛乱,他认为是原来的单于无能,建议朝廷立匈奴左谷蠡王为单于。卢芳的曾祖母,则是匈奴蠡浑邪之姨。由此可见“蠡”是居住在左谷一带的匈奴部族的姓氏或族名。罗山、乐山、蠡山的名字均源于当地少数民族的部落姓氏,至今带有很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四)三水县东,今仍有温泉一处。

由韦州向东北至盐池县界有太阳山。山丘之北有一处“暖泉”。除郦道元在《水经注》记叙外,平远县志有更详细记载。由于这处“温泉”见证,唐代设在惠安堡的一个县就被命名为“温池县”,而当时的惠安堡盐池,也被称作“温泉盐池”《水经注》三水县载: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更可证实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垣村古城遗址即汉三水县故城址(曾有文物出土)。

(五)三水县境内有盐池是产盐胜地。

《汉书,地理志》载:三水属国都尉治,有盐官。西汉安定郡属县二十一,其有盐官者唯三水县。当时汉朝廷重盐铁之利,凡重要产盐地皆有专职盐官,故前人所考证的三水县在彬县,固原县等说,均不具备此特点。

(六)三水县因有三水而得名。

何为三水县?《元和郡县图志》载:“三水县以县界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名”。这里应注意的是县界有三泉并流,今察韦州、下马关镇之南,包括大小罗山脚下南有罗家水,中有红城水,北有韦州镇水套(五户台,今红寺堡开发区沙泉乡)等处,都有泉水,且能灌田,但都不具有并流特点。唯今同心县韦州与盐池县惠安堡交界处距红城水约三十里处,有大、小苦水河两支与盐池交界处隰宁堡东北流的汪家河汇合,与韦州东北流向的甜水河总汇合,经吴忠市境内在灵武新华桥注入黄河。所谓“罗川谷”,即甜水河、大小苦水河、汪家河三条河流交汇的河谷地带。也包括韦州,惠安堡一带河谷平原。

综上所述,汉代安定郡三水县的县治在下马关镇红城水上塬村已无可质疑。该县辖境,据考证西至清水河,东至盐池县汪家河,含整个同心县境及盐池县惠安堡,萌城以及甘肃省环县的甜水堡乡。十多年来,经同心县志编纂办公室和县文物管理所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佐证,共认红城水上塬村故城遗址就是两汉时期的三水县古城治所。

参考书目

①《中国历史地图集》1975年版第二册《凉州刺史部图》。

②《元和郡县志》卷三。

③《后汉书,卢芳传》卷十二卢芳传。

④《后汉书,张奂传》卷六十五张奂传。

⑤《水经注》卷二高平川水。

⑥《汉书,地理志详释》卷四安定三水县,

⑦《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中的灵州部分。

⑧《元和郡县志》卷四灵州……温池县。《平原县志》卷三。

⑨《宁夏历史地理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⑩《西海固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sx4221/p/9084566.html

时间: 2024-10-12 09:10:07

汉代三水县城故址考的相关文章

汉北地(安定、三水)属国

汉三水属国(北地属国.安定属国) 杨森翔 两汉(西汉.东汉)400年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有成批的匈奴归附汉朝,两汉政府对他们采取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为他们设立专门的居住区——属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前121年)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匈奴昆邪王率4万余众降汉,武帝“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即设五属国以处之,此开属国之始.<汉书·地理志>所记五属国的治所位置分别是:陇西属国治勇士(今甘肃榆中北).北地属国治三水(今

汉三水属国(北地属国、安定属国)

杨森翔 两汉(西汉.东汉)400年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有成批的匈奴归附汉朝,两汉政府对他们采取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为他们设立专门的居住区——属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前121年)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匈奴昆邪王率4万余众降汉,武帝“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即设五属国以处之,此开属国之始.<汉书·地理志>所记五属国的治所位置分别是:陇西属国治勇士(今甘肃榆中北).北地属国治三水(今宁夏同心东).上郡属国治龟兹(今陕

大三下八科联考的东西

1.PC机属于微型计算机,常识吧,我哦竟然不知道. 2.sql 语句的通配符  %        --- 一般和like在一起用. 匹配任意长度的(长度可以为0)字符 如'm%n'匹配字符m和n之间有任意个字符的字符串 不是*号 3.考试要用心,用心,思维不能僵了. 4.数据结构: n个元素进栈,共有多少种出栈顺序? 应该是公式C(2n,n)/(n+1) 5.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是由CPU的结构决定的. 那么虚拟内存的大小呢? 6.java 中创建字符串: String s1 = "hello&q

广东佛山三水咏春拳

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发源于广东佛山,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 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 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 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广东佛山三水咏春拳

【51CTO学院三周年】软考薛大龙老师班的心得体会

感谢薛老师的悉心指导! 讲课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薛老师讲的知识点,不是原题也是80%的考试范围.一般一堂课后都会有一到两天的间歇,千万别闲着,讲课的录像一定要多听,重复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内容.薛老师安排的作业必须做完,还的认真复习.并配合讲义和课后作业习题适当强化.核心知识点该背该记的一定要背记.课上说看看的,就真的只是要你去看看,掌握大义即可. 多看看历年真题,按照薛老师讲的方法作答.计算题薛老师讲的很透彻,直播课程,互动很重要,特别是计算部分, 薛老师还会帮学员串讲押题,只需要认真跟班,诚心准

北地富平人物

一.宁夏开发第一人——蒙恬 秦朝著名大将蒙恬,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曾经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的第一人. 蒙恬(?-前210),山东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蒙恬的祖父蒙骜,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著名将领,官职是上卿,曾经带兵进攻韩国.赵国,夺取魏国的城池,为秦国立下了战功.父亲蒙武是秦国的副将军,与大将军王翦一起,消灭了楚国,屡次立下战功. 蒙恬是古代著名的猛将,他在秦国统一六国战争中多次打胜仗,为秦国立功.秦国在攻取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时,北方游牧民族乘机以黄河河套地区(今

科三考试考规

科目三驾考考规 科目三,又称大路考,是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的简称. 阶段目标 掌握安全文明驾驶知识,具备对车辆综合控制能力:了解行人.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般道路和夜间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效处置随机交通状况.无意识合理操纵车辆的能力. 学时介绍 共计40学时.其中理论16个学时,模拟驾驶4个学时,实操20个学时. 考试规则 科目二考试通过后,才可以报名参加科目三考试.科目三有16项

【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三)——考后总结

考完试了,对这维持三个左右的自考学习做了一个总结,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有很大的收获.接下来,就要对这三本书做一下考后总结.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这本书是我学起来最有乐趣的一本书,里面的知识点,既可以和我们刚做的机房联系起来,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相关联,织网很容易,也不容易忘,下面就对这本书再做一下大体的总结吧! 一.导图: 二.解释说明 这本书可以总结为: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书中介绍的最多的还是开发,但是没有前面的信息,系统,管理,是给后面的开发最铺垫的. 在开发这一部分

有中国驾照的情况下,在美国怎么考驾照?

Yaaa.知乎用户.阿厚 等人赞同 各州有别,我说一下加州的情况好啦.传说中的理论上说呢,国内的驾照在加州可以直接用,但似乎有个半年时限,若不幸被警车逼停要解释半天还要看交警心情也蛮麻烦.且驾照之于美帝,更相当于身份证明,混bar买酒等等日常必不可少,所以各位打算长久待下来的盆友们还是混个美帝驾照的好呢~ 呐,题主已经有了中国驾照.进阶到大加州驾照步骤如下:1. 带上护照和国内驾照,去到离你最近的DMV(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排好长好长的队(没有没有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