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反射

  要想理解反射的原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类型信息。Java让我们在运行时识别对象和类的信息,主要有2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RTTI,它假定我们在编译时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类型信息;另一种是反射机制,它允许我们在运行时发现和使用类的信息。

1、Class对象

  理解RTTI在Java中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知道类型信息在运行时是如何表示的,这是由Class对象来完成的,它包含了与类有关的信息。Class对象就是用来创建所有“常规”对象的,Java使用Class对象来执行RTTI,即使你正在执行的是类似类型转换这样的操作。

  每个类都会产生一个对应的Class对象,也就是保存在.class文件。所有类都是在对其第一次使用时,动态加载到JVM的,当程序创建一个对类的静态成员的引用时,就会加载这个类。Class对象仅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加载,static初始化是在类加载时进行的。

public class Test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XYZ.name);
    }
}

class XYZ {
    public static String name = "luoxn28";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xyz静态块");
    }

    public XYZ() {
        System.out.println("xyz构造了");
    }
}

输出结果为:

  类加载器首先会检查这个类的Class对象是否已被加载过,如果尚未加载,默认的类加载器就会根据类名查找对应的.class文件。

  想在运行时使用类型信息,必须获取对象(比如类Base对象)的Class对象的引用,使用功能Class.forName(“Base”)可以实现该目的,或者使用base.class。注意,有一点很有趣,使用功能”.class”来创建Class对象的引用时,不会自动初始化该Class对象,使用forName()会自动初始化该Class对象。为了使用类而做的准备工作一般有以下3个步骤:

  • 加载:由类加载器完成,找到对应的字节码,创建一个Class对象
  • 链接:验证类中的字节码,为静态域分配空间
  • 初始化:如果该类有超类,则对其初始化,执行静态初始化器和静态初始化块

public class Base {
    static int num = 1;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Base " + num);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不会初始化静态块
        Class clazz1 = Base.class;
        System.out.println("------");
        // 会初始化
        Class clazz2 = Class.forName("zzz.Base");
    }
}

2、类型转换前先做检查

  编译器将检查类型向下转型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将抛出异常。向下转换类型前,可以使用instanceof判断。

class Base { }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ase base = new Derived();
        if (base instanceof Derived) {
            // 这里可以向下转换了
            System.out.println("ok");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t ok");
        }
    }
}

3、反射:运行时类信息

  如果不知道某个对象的确切类型,RTTI可以告诉你,但是有一个前提:这个类型在编译时必须已知,这样才能使用RTTI来识别它。Class类与java.lang.reflect类库一起对反射进行了支持,该类库包含Field、Method和Constructor类,这些类的对象由JVM在启动时创建,用以表示未知类里对应的成员。这样的话就可以使用Contructor创建新的对象,用get()和set()方法获取和修改类中与Field对象关联的字段,用invoke()方法调用与Method对象关联的方法。另外,还可以调用getFields()、getMethods()和getConstructors()等许多便利的方法,以返回表示字段、方法、以及构造器对象的数组,这样,对象信息可以在运行时被完全确定下来,而在编译时不需要知道关于类的任何事情。

  反射机制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当通过反射与一个未知类型的对象打交道时,JVM只是简单地检查这个对象,看它属于哪个特定的类。因此,那个类的.class对于JVM来说必须是可获取的,要么在本地机器上,要么从网络获取。所以对于RTTI和反射之间的真正区别只在于:

  • RTTI,编译器在编译时打开和检查.class文件
  • 反射,运行时打开和检查.class文件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get/set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luoxn28", 23);
    Class clazz = person.getClass();

    Field[] fields = clazz.getDeclaredFields();
    for (Field field : fields) {
        String key = field.getName();
        PropertyDescriptor descriptor = new PropertyDescriptor(key, clazz);
        Method method = descriptor.getReadMethod();
        Object value = method.invoke(person);

        System.out.println(key + ":" + value);

    }
}

  以上通过getReadMethod()方法调用类的get函数,可以通过getWriteMethod()方法来调用类的set方法。通常来说,我们不需要使用反射工具,但是它们在创建动态代码会更有用,反射在Java中用来支持其他特性的,例如对象的序列化和JavaBean等。

4、动态代理

  代理模式是为了提供额外或不同的操作,而插入的用来替代”实际”对象的对象,这些操作涉及到与”实际”对象的通信,因此代理通常充当中间人角色。Java的动态代理比代理的思想更前进了一步,它可以动态地创建并代理并动态地处理对所代理方法的调用。在动态代理上所做的所有调用都会被重定向到单一的调用处理器上,它的工作是揭示调用的类型并确定相应的策略。以下是一个动态代理示例:

接口和实现类:

public interface Interface {
    void doSomething();
    void somethingElse(String arg);
}
public class RealObject implements Interface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doSomething.");
    }
    public void somethingElse(String arg) {
        System.out.println("somethingElse " + arg);
    }
}

动态代理对象处理器: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proxyed;

    public DynamicProxyHandler(Object proxyed) {
        this.proxyed = proxyed;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代理工作了.");
        return method.invoke(proxyed, args);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alObject real = new RealObject();
        Interface proxy = (Interface) Proxy.newProxyInstance(
                Interface.class.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Interface.class},
                new DynamicProxyHandler(real));

        proxy.doSomething();
        proxy.somethingElse("luoxn28");
    }
}

输出结果如下:

  通过调用Proxy静态方法Proxy.newProxyInstance()可以创建动态代理,这个方法需要得到一个类加载器,一个你希望该代理实现的接口列表(不是类或抽象类),以及InvocationHandler的一个实现类。动态代理可以将所有调用重定向到调用处理器,因此通常会调用处理器的构造器传递一个”实际”对象的引用,从而将调用处理器在执行中介任务时,将请求转发。

参考:

  1、《Java编程思想-第4版》类型信息章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illiamjie/p/9454480.html

时间: 2024-12-20 20:22:26

深入理解Java反射的相关文章

由浅到深理解java反射

1.基础概念 class类: 1.1java是面向对象的,但是在java中存在两种东西不是面向对象的 一种是普通的数据类型,这也是封装数据类存在的原因. 二种是静态静态成员. 1.2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类也是一种对象,类是java.lang.Class类的对象. 1.3反射的操作其实是执行了编译,获得了类的编译信息,也就是字节码. 1.4获取类类型可以有三种方式: DemoGetClassType.java /** * Created by garfield on 2016/10/11. * 三

通过案例一步学习理解java反射机制

java 反射机制 以下只是个人在学习反射过程中的笔记,如有错误请指出纠正. 1. 通过例子理解反射 获取类的类类型的三种方法 package Reflect; public class ClassRefl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Reflect cr = new ClassReflect(); //方法一: Class c = cr.getClass(); //方法二: Class c1 =ClassReflect.

由浅入深理解----java反射技术

java反射机制详解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下,对任意一个类可以获取该类的属性和方法,对任意一个对象可以调用其属性和方法.这种动态的获取信息和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的反射机制 class<?>类,在java.lang包下面,class类的实例表示正在运行的java应用程序中的类和接口                                      ?.class是一个类,一个描述类的类(也就是描述类的本身),封装了描述字段的Field.方法Method和构造器的Con

如何理解java反射?

一.反射基本概念 反射之中包含了一个"反"的概念,所以要想解释反射就必须先从"正"开始解释,一般而言,当用户使用一个类的时候,应该先知道这个类,而后通过这个类产生实例化对象,但是"反"指的是通过对象找到类. packagecn.mldn.demo; class Person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P

封装jdbc让你轻松理解Java反射机制

1.目录结构 2.BasicDao.java static{ try {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throws SQLException{ String url = "jdbc:mysql://127.0.0.1:3306/dbparam?autoRecon

Java知识总结:Java反射机制(用实例理解)

概念理解: 反射是指一类应用,它们能够自描述和自控制.也就是说,这类应用通过采用某种机制来 实现对自己行为的描述( self-representation )和检测( examination) ,并能根据自身行为的状态和结果,调整或修改应用所描述行为的状态和相关的语义. Java中的反射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他能够创建灵活的代码,这些 代码可以在运行时装配,无需在组件之间进行链接,发射允许在编写和执行时,使程序代码能够接入装载到 JVM 中的类的内部信息 .而不是源代码中选定的类协作的代码.这使发射

Java反射机制浅析图+应用实例

Java反射机制浅析图+应用实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coder-pig 本节引言: 其实很久之前就想归纳一下Java中的这个反射机制了,前些天看了慕课网一个讲反射机制的 视频教程觉得不错,又复习了一下,今天面试了一下午,回来就不想写代码了,就写写关于Java 反射的总结,写些简单的使用例子,最后找了2个Android中反射机制应用的例子,分别是 旧版本SDK利用AIDL + Java反射机制接听与挂断电话以及利用反射机制通过按钮关闭 对话框,后续如果用到会另外总结~ 本节正文: 1.反射的相关

[记录] java反射+注解

框架开发之Java注解的妙用 JAVA反射与注解 Java基础 :反射.注解.代理.线程池.依赖的学习和理解 Java反射与注解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ad27/p/12121589.html

理解java中反射,区别Class.forName(),Class.forName().instance() ,new

先了解一下反射(这玩意着实让我理解了很久啊)博文参考(http://blog.csdn.net/cookieweb/article/details/7056277) 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运行时,编译时,编译型,解释型,类加载器,动态加载类  什么是编译?将原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语言,就是二进制代码,在java中是将.java文件也就是源程序翻译成.class的字节码  什么是编译时?将原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语言的过程中,将.java翻译为.class文件的过程  什么是运行时?就是在启动这个程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