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型/解释型语言,什么时候用shell

编译型语言

很多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例如Fortran、Ada、Pascal、C、C++和Java,都是编译型语言。这类语言需要预先将我们写好的源代码(source code)转换成目标代码(object code),这个过程被称作“编译”。

运行程序时,直接读取目标代码(object code)。由于编译后的目标代码(object code)非常接近计算机底层,因此执行效率很高,这是编译型语言的优点。

但是,由于编译型语言多半运作于底层,所处理的是字节、整数、浮点数或是其他机器层级的对象,往往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需要大量复杂的代码。例如,在C++里,就很难进行“将一个目录里所有的文件复制到另一个目录中”之类的简单操作。

解释型语言

解释型语言也被称作“脚本语言”。执行这类程序时,解释器(interpreter)需要读取我们编写的源代码(source code),并将其转换成目标代码(object code),再由计算机运行。因为每次执行程序都多了编译的过程,因此效率有所下降。

使用脚本编程语言的好处是,它们多半运行在比编译型语言还高的层级,能够轻易处理文件与目录之类的对象;缺点是它们的效率通常不如编译型语言。不过权衡之
下,通常使用脚本编程还是值得的:花一个小时写成的简单脚本,同样的功能用C或C++来编写实现,可能需要两天,而且一般来说,脚本执行的速度已经够快
了,快到足以让人忽略它性能上的问题。脚本编程语言的例子有awk、Perl、Python、Ruby与Shell。

什么时候使用Shell

因为Shell似乎是各UNIX系统之间通用的功能,并且经过了POSIX的标准化。因此,Shell脚本只要“用心写”一次,即可应用到很多系统上。因此,之所以要使用Shell脚本是基于:

  • 简单性:Shell是一个高级语言;通过它,你可以简洁地表达复杂的操作。
  • 可移植性:使用POSIX所定义的功能,可以做到脚本无须修改就可在不同的系统上执行。
  • 开发容易: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功能强大又妤用的脚本。

但是,考虑到Shell脚本的命令限制和效率问题,下列情况一般不使用Shell:

  1. 资源密集型的任务,尤其在需要考虑效率时(比如,排序,hash等等)。
  2. 需要处理大任务的数学操作,尤其是浮点运算,精确运算,或者复杂的算术运算(这种情况一般使用C++或FORTRAN 来处理)。
  3. 有跨平台(操作系统)移植需求(一般使用C 或Java)。
  4. 复杂的应用,在必须使用结构化编程的时候(需要变量的类型检查,函数原型,等等)。
  5. 对于影响系统全局性的关键任务应用。
  6. 对于安全有很高要求的任务,比如你需要一个健壮的系统来防止入侵、破解、恶意破坏等等。
  7. 项目由连串的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
  8. 需要大规模的文件操作。
  9. 需要多维数组的支持。
  10. 需要数据结构的支持,比如链表或数等数据结构。
  11. 需要产生或操作图形化界面 GUI。
  12. 需要直接操作系统硬件。
  13. 需要 I/O 或socket 接口。
  14. 需要使用库或者遗留下来的老代码的接口。
  15. 私人的、闭源的应用(shell 脚本把代码就放在文本文件中,全世界都能看到)。

如果你的应用符合上边的任意一条,那么就考虑一下更强大的语言吧——或许是Perl、Tcl、Python、Ruby——或者是更高层次的编译语言比如C/C++,或者是Java。即使如此,你会发现,使用shell来原型开发你的应用,在开发步骤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时间: 2024-10-15 12:58:44

编译型/解释型语言,什么时候用shell的相关文章

java是编译型还是解释型语言/

有人说Java是编译型的.因为所有的Java代码都是要编译的,.java不经过编译就无法执行. 也有人说Java是解释型的.因为java代码编译后不能直接运行,它是解释运行在JVM上的,所以它是解释型的.对于C和C++,它们经过一次编译之后,可以由操作系统直接执行,所以它们是编译型语言.而Java不一样,它首先由编译器编译成.class(字节码)文件,然后在通过JVM从.class文件中读一行解释执行一行,所以它是解释型的语言.也正是由于java对于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JVM,所以实现了真

解释器和编译器,编译型原理和解释型原理

解释器: 解释器(英语:Interpreter),又译为直译器,是一种电脑程序,能够把高级编程语言一行一行直接转译运行.解释器不会一次把整个程序转译出来,只像一位“中间人”,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先转成另一种语言再作运行,因此解释器的程序运行速度比较缓慢.它每转译一行程序叙述就立刻运行,然后再转译下一行,再运行,如此不停地进行下去. 解释器运行程序的方法有: 1.直接运行高级编程语言 (如 Shell 自带的解释器) 2.转换高级编程语言码到一些有效率的字节码 (Bytecode),并运行这些字节码

编译型与解释型、动态语言与静态语言、强类型语言与弱类型语言的区别

一.编译型和解释型 我们先看看编译型,其实它和汇编语言是一样的:也是有一个负责翻译的程序来对我们的源代码进行转换,生成相对应的可执行代码.这个过程说得专业一点,就称为编译(Compile),而负责编译的程序自然就称为编译器(Compiler).如果我们写的程序代码都包含在一个源文件中,那么通常编译之后就会直接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我们就可以直接运行了.但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为了方便管理,我们通常把代码分散在各个源文件中,作为不同的模块来组织.这时编译各个文件时就会生成目标文件(Object  

UWP: 掌握编译型绑定 x:Bind

在 UWP 开发中,我们在进行数据绑定时,除了可以使用传统的绑定 Binding,也可以使用全新的 x:Bind,由于后者是在程序编译时进行初始化操作(不同于 Binding,它是在运行时创建.初始化),所以我们可以称 x:Bind 为编译型绑定,正像本文标题一样.之所以引入 x:Bind,是因为它相比传统的 Binding 有很多优点,比如: 性能更好: 编译时错误: 便于调试: 使用方便(绑定到函数.事件等) 鉴于 x:Bind 有以上这些优点,所以这里推荐大家在自己的项目中尽可能地使用它:

in C#,编译型常量(const)和运行时常量(readonly)

readonly 关键字与 const 关键字不同. const 字段只能在该字段的声明中初始化. readonly 字段可以在声明或构造函数中初始化. 因此,根据所使用的构造函数, readonly 字段可能具有不同的值. 另外, const 字段是编译时常量,readonly 字段为运行时常量. 你应该尽量使用运行时常量.原因是变异性常量虽然性能稍微快一些.但是却没有 运行时常量那么灵活.就像第一段中所说,使用readonly时,根据使用的构造函数, readonly字段可能具有不同的值.

编译型与解释型

简单概括~~ 编译型:程序写完后需经编译再运行,也就是先在当前系统环境下直接生成与机器交互的二进制文件 优点: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 缺点:跨平台差,修改需重新编译 代表:c字家族,多用于底层架构 解释型:程序在运行的同时进行编译 优点:可跨平台,可直接修改程序 缺点:运行速度慢,安全性差 代表:python,java,go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ong2018/p/8289361.html

在idea中编写自动拉取、编译、启动springboot项目的shell脚本

idea 开发环境搭建 idea中安装shell开发插件 服务器具备的条件 已经安装 lsof(用于检查端口占用) 已安装 git 安装 maven 有 java 环境 背景 代码提交到仓库后,需要在服务器上重新部署 springboot 的代码,每次自己打jar包上传到服务器步骤太繁琐,考虑把要使用的命令放在脚本中 初始化拉取指定分支的代码 blog_int.sh #!/usr/bin/env bash cd /data/code/ git clone -b V3.0.0 [email pro

09 高级语言-编译型

高级语言的分类: 高级语言所编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必须经过转换才能被执行!编译类:编译是指在应用源程序执行之前,就讲程序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因此其目标程序可以脱离其语言环境独立执行(编译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是CPU可以理解的二进制的机器码组成的),使用比较方便.效率较高.但英语程序一旦需要修改,必须先修改源代码.再重新编译生成心的目标文件(*.obj,也是OBJ文件)才能执行,只有目标文件而没有源代码,修改很不方便.  编译后程序运行时不需要重新翻译,直接使

黑客攻防技术宝典web实战篇:攻击本地编译型应用程序习题

猫宁!!! 参考链接:http://www.ituring.com.cn/book/885 随书答案. 1. 如果不采用特殊的防御措施,为什么栈缓冲区溢出比堆溢出更容易被攻击者利用? 利用基于栈的溢出,通常可以立即控制栈上的已保存返回地址,并因此控制当前功能返回的指令指针.可以将指令指针指向包含 shellcode 的任意地址(通常位于触发溢出的同一缓冲区内).利用基于堆的溢出,通常可以将内存中的任意指针设置为任意值.正常情况下,利用这种修改来控制执行流还需要采取其他步骤.此外,使堆缓冲区溢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