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管理之道 首先学会说“不”

  苹果电脑创办人乔布斯的传奇,大家早就耳熟能详。然而我们除了听他的故事,用他的产品,同时还能向他学管理。

  在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乔布斯的几项个人特质,包含像是“专注”、“完美主义”、“精英主义”、“专制”等等。如果从经营与管理的角度重新诠释理解,在行销、产品设计与用人标准上,乔布斯都有他的独到见解。

  首先,学会说“不”

  和其他科技品牌大厂如索尼(SONY)或三星(SAMSUNG)比起来,苹果电脑的产品种类并不算多,这是乔布斯专注的结果。他坚持苹果电脑只需专注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把这些产品做到最好。从19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苹果电脑最多只有6条产品线。即使到后来,也只增加了iPhone、Apple TV和一些iPod配件商品。而索尼光随身听就有600多种规格,索尼总裁霍华德·史汀格(Howard Stringer)曾哀叹地说,真希望索尼只有3项产品啊。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能提供愈多产品选择愈好。然而每个产品势必耗损企业资源(时间、人力、金钱),苹果电脑选择稳扎稳打,产品数量少却能攻下市占率(iPod约占MP3随身听 市场的7成)。

  对乔布斯来说,专注的另一层含义是说“不”。当每一家厂商都推出某一种产品,提供一样的规格,苹果电脑有勇气与自信给消费者不一样的。就像1998年推出的iMac,乔布斯打破当时电脑的标准规格,拿掉软盘机,并首度在电脑上使用USB介面。

  虽然当时市场并不看好这项决定,但乔布斯深信,iMac被 定位在“网络电脑”,使用者会选择用网络来传输、存取资料。这项改变让iMac显得极有未来感,而苹果电脑也完成了创造划时代产品的目的。

  第二,顾客放最后

  很多企业喜欢声称他们是顾客导向,产品行销人员谦虚地使用问卷或焦点团体访谈(focus group)来接触使用者,直接问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乔布斯却不信这套,他只专注于观察使用者经验,而且是他自己的使用经验。

  在科技产品上展现创意,是个人意念的表达。艺术家不可能依赖焦点团体访谈来决定创作方向,消 费者也无法告诉企业如何进行科技创新。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说,如果当年他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会说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而不是一部奔驰的汽车。

  美国最大的设计研究所,伊立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派屈克·惠特尼(Patrick Whitney)也明白表示,焦点团体访谈不适用于科技创新,“使用者无法告诉你他们要什么,而是应该去观察并发现他们想要的。”

  第三,不计成本追求完美

  不计成本地追求完美,是乔布斯的信念,也是苹果电脑杰出设计的秘密。

   1999年1月,正当苹果电脑要推出一系列彩色iMac前夕,乔布斯正在舞台上练习他的产品发表演说。一位在场的美国《时代》杂志(TIME)记者事后 转述,乔布斯为了让舞台上的新产品看来更耀眼,即使只是提前1秒钟打亮灯光,他也一试再试。

   回到产品设计面,乔布斯认为设计指的是产品“功能”而不是外观。为了贯彻他想让科技产品简单好用的理想,一个产品可能经历了无数次的从头来过,他也改良 了设计流程,让不同团队同时参与,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的线性流程。

  完美产品设计的最 高境界,是所谓看不见的设计。苹果电脑在意电源开关显示的亮度与颜色,在意电源线的设计,甚至连电脑内部线路的安排也赏心悦目。因为这些细节的视觉与触 感,让苹果电脑的产品独具一格。

  为了追求完美,乔布斯不讳言经常会碰到瓶颈。而突 破瓶颈的方法,就是停下来。在制作皮克斯(Pixar)动画电影公司的第一部作品《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期间,团队曾停工长达5个月,这段期间乔布斯仍然照付薪水让团队“游手好闲”。如果没有勇气停下来思考、重新想象,就不会有后来一炮而红的动 画电影。

  第四,只用最顶尖聪明的人

  乔布斯有个令人走避的恶名:地狱来的老板。他对团队的要求很高,也无法忍受不够聪明的员工。 在他最著名的每周一马拉松式会议里,他会和相关团队检查整个事业体,包含上周公司卖了哪些产品、每一个还在发展中的商品、每一个遇到瓶颈的设计,一件一件 仔细检查讨论。

  你一定会纳闷,为什么还是有无数精英愿意跟在地狱来的老板身边做 事?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环境,在这里你可以完成其他地方无法完成的事。比如,苹果电脑推出的任何一款电脑,其独特之处在于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完美结合。苹 果电脑几乎是业界唯一足以兼顾设计软件与硬件的企业,大部分电脑使用的操作软件与硬件厂商是没有交集的。但也因为这项优势,苹果电脑可以发展出从里到外更 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要找到最佳员工很难,想自己培养出优秀员工也不容易,最好 的办法,就是像乔布斯一样,打造一个竞争者无法取代的环境,和参与者一起完成梦想。

  第五,创新=借用与连结

  谈到创新,乔布斯总爱引用画家毕加索 (Picasso)的名言:“好的艺术家懂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则擅偷取。”他从不认为借用别人的点子是件可耻的事。

  乔布斯给的两个创新关键字是“借用”与“连结”。但前提是,你得先知道别人做了什么。

  乔布斯时时关注市场动态,无论是新科技或新产品问世,在观察与了解后做改良、借用或连结, 是苹果电脑擅长的手段。MP3随身听iPod和智慧型手机iPhone是改良市场产品的结果,而当年iMac上的USB介面,则是前所未有的借用与连结。 苹果电脑极少自己发明全新技术,他们把技术从实验室拿出来,以简单好用的方式交给一般人。

   连结,则需要涉猎多元文化与丰富人生经验。乔布斯一直对设计、建筑与科技领域保有极高兴趣,他的办公室里总堆满了被他拆解过的电子零件,他甚至会仔细检 查同业大厂索尼公司宣传手册的字型、排版和纸的重量,他也经常带着团队参访博物馆以及各种特别的展览,以摄取设计与建筑领域的养分。

  再多的技巧,终究还是别忘了激发团队的热情,那是苹果电脑成功的源头。研发出第一代苹果电脑 的团队曾经像奴隶一般工作长达3年,他们依旧热爱那种每周工作 90小时的生活。因为乔布斯让他们相信,他们所设计的电脑将会改变整个产业、整个时代,他们是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艺术家,他们将无可取代。

  不论你喜欢这个人与否,乔布斯特立独行的管理与领导风格,确实带给许多管理者不同的思考方 向,重新思索过去习以为常的管理原则,是否依旧适用。

时间: 2024-12-18 08:33:04

乔布斯的管理之道 首先学会说“不”的相关文章

世界经典——乔布斯

      美国苹果公司5日晚宣布,该公司创始人之一及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于周三去世,终年56岁.过去一年来,乔布斯一直在与胰腺癌及其他病症作斗争.今年 8月他辞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乔布斯任职期间,苹果公司成为美国最具价值的企业.他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因现代科技充满了更多可能. 乔布斯生平 ● 全名:史蒂夫·保罗·乔布斯● 出生日期:1955年2月24日● 教育程度:大学入学六个月后退学● 成长背景:婴儿时期被领养● 家庭成员:与劳伦·鲍威尔结婚,共有四名子女● 职业经历: 

斯蒂芬·乔布斯-读书笔记2

摘要:此文记录了本人阅读乔老爷子传记过程中的一些感想,以及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1958年,IBM错过了收购一家羽翼未丰的公司的机会.这家小公司发明了一种称为静电复印的新技术.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了,IBM从此追悔莫及.”今到了1984年.IBM想占有一切.苹果被视做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希望.经销商最初张开双臂欢迎IBM,现在他们害怕IBM主宰和控制未来,他们回到了苹果的怀抱,认为苹果能够保障自己在未来的自由.IBM想占有一切,苹果是它控制整个产业的最后一道障碍,它正把枪口指向

乔布斯剧院为啥要用天价座椅?

乔布斯剧院位于苹果新总部内,靠近环形大楼,除去外面圆形的入口部分,其主要建筑均位于地下,共有4层,主要的大厅能容纳1000人,苹果重要产品都会在这里发布,自然, iPhone8的发布会也会在这里举行.随着发布今天的发布会召开,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报道这场盛会,方方面面,包罗万象,甚至有国外媒体专门报道了乔布斯剧院的椅子:"那都是一些极好的椅子,真皮座椅,每把花费高达1.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1万元,整个大厅单就座椅花费就达到了1400万美元."显然,同苹果的现金储备或者营收数字相比,

乔布斯《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543672-id-3215554.html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有所感悟,在此转载,以自勉~~~~~ 我不是他的粉丝,也不是什么果粉.我对苹果的产品不感冒(虽然它的确设计不凡),我最感兴趣的电子设备是开源Linux设备(最好是硬件软件都开).且我所用的电脑也必须可以安装Linux系统,否则绝不入手.如果是要买苹果PC,我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刷成Linux不? 我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稿【中英】

昨天晚上,我的室友太白给我念了一篇MacTalk 公众号的文章,作者讲再也找不到这样一篇演讲,如此充满激情,如此给我们醒目的启示,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也变成我接下来工作生活的信仰, 求知如饥,虚心若愚 ! 我特地找到了这篇中英版本的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时的演讲稿,给我们上一课,给我们的认识一些启迪. ==================================================================================

史蒂夫&#183;乔布斯-读书笔记5

摘要:此文记录了本人阅读乔老爷子传记过程中的一些感想,以及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1999年开始,苹果为Mac操作系统制作应用程序,目标用户就定位在横跨艺术和科技交汇处的人群. 个人:我觉得是时候,应该拥有自己的一台了,或者多台. 原文:以乔布斯的反主流文化传统,他也不会对那些因之受损的唱片公司抱有同情.但是他主张知识产权保护,艺术家们也应当劳有所得.所以,在开发工作接近尾声时,他决定iPod只能单向同步.用户可以从计算机里把歌曲转移到iPod上,但是不能把iPod上的歌曲转移到

读《乔布斯的NeXT和苹果之间,隔了这两个创业常识》

原文链接:http://wwww.huxiu.com/article/114950/1.html 前言: 当今硅谷风头最劲的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曾说,硅谷每年大约诞生15-20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不管他的说法是否精确,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科技业每年诞生的优秀公司只会更少.我曾略做统计,过去三年间中国网络业崛起的非游戏项目不过15个: 2010年:新浪微博.唯品会.美团.聚美.91手机助手2011年:微信.聚划算.天猫.小米.美丽说.蘑菇街.海豚浏览器.豌豆荚2012年:唱吧.陌陌 作者注:时

乔布斯留给我们的十条经验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去世,他与胰腺癌斗争了1年多.乔布斯在2月已知大限将至,提前闭门谢客.最后的时光中,他选择与妻儿共同度过大部分时光.他认为:“有子女,这比我做过的其他事高兴一万倍.”乔布斯略显普通的家门外摆满了祭奠的鲜花.蜡烛与苹果,每个苹果都被小心翼翼地咬去一口. “苹果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天才,他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世界失去了一个不可思议之人.”高中毕业后,他在里德学院只念了一学期的书:21岁在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乔布斯留给我们的十条经验 几

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中文)

2005年6月14日,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他的母校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关于这段演讲,你会看到N多人的推荐(比如同样喜欢在大学演讲的李开复先生).此前曾经发过中文字幕版的乔布斯斯坦福大学演讲视频,今天补上中英文对照版的乔布斯演讲稿,里面有很多经典语句,值得反复阅读.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