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的倾诉,让我们找回自我

有时候,我会在想,我到底获得了什么?从初中到现在,我唯一获得的,可能仅仅只有编程和电脑了,对我来说,我的生活或许总是单调的,但这并不算什么。

还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中午,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不知道谁说了一声,下午带课外书回校,然后我还真带回校了,其实根本没有这事,反而是我自己,被课外书迷上去了,结果,回到家被打了一顿,当然了,那次确实是我错了,再加上我奶奶以为我是骗他。不过,现在想想看,我还真不敢相信我的耳朵,这也是后来总是希望确认一次事实的原因,我怕弄错,我不知道我耳朵听到的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我该怎么办?我总是这么想。

还记得后来,不知道是小学还是初中,又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却让我感到不安,当时,我去上厕所,结果不小心被同学看到了,因为这样,我被他们当成了笑料,他们拿我开刀,有段时间,我甚至都不敢在他们面前进入厕所,怕被他们跟踪,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中专。我知道这只是相当一部分人,可是,确实对我的一种伤害。我没办法谅解他们,我只能选择逃避,尽量避开他们,不和他们接触,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初中的时候,我们去春游,当时,我只是和父母隐约提了这种事,我承认我确实在意这种事,交钱的时候,我将钱交给同学,让他帮我去交,结果,那个同学不小心掉了,事后,我不太敢提这件事,于是就想蒙混过关,被揭穿后,我只好和父母撒了慌,说是我放在老师的桌子上而已,我万万没想到,父母会跑去学校找老师,这也是我欠考虑的一个地方,在老师的问责下,我从始至终没说出真相,我选择了自己承当,既然已经说出口了,我也只能继续圆谎,当时的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柳文彪,如果我们的班主任看到,我真的希望在此能向他为当时的事情道歉,也许我一开始就选错了,我太天真了,既然想自己承当这个事情,却没想到,这可能关系到老师的自身利益,我承认我欠考虑,也不想伤害当时的同学,因为这样,我才选择了独自承担。却将事情闹得这么大。

后来,我参加了春季招生,来到了中专,可是,我还是无法和他们融洽,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有多少,但我知道,他们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的一部分,对我来说,我更希望遇到真正的能接近我,了解我的人。

我承认我不太习惯也不太希望和人接触,因为我认为自己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世界,我对我自己,甚至都开始模糊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我选择了逃避,凡事需要我做决定的事情,我都选择回避,我不喜欢做出决定,或许,这就是真实的我。

对我来说,我的世界,或许是那样的单调,不仅单调,而且无聊,没有什么乐趣,唯一的乐趣,或许也就是看看动画片,电影之类的。电脑则是我身边唯一可以接触的朋友。虽然我需要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电脑,电脑才能帮助我按我的想法和逻辑实现,毕竟,他只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已,但或许,我能接触的只有他了。

我知道这个世界中,不可能不和其他人接触,但是每次我和其他人接触的时候,即便只是打电话,在我的心里,总是有种莫名的感觉涌上来,如果要形容的话,简直想找个地洞钻下去,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不希望打电话和人交谈,自从我接触了网络,我更喜欢网络交流,因为在互联网之上,我们大家谁也不知道是谁,也就不用担心对方的想法了,虽然不能保证对方是什么人,但是借助互联网能为我提供保护和隔离,使我能够正常的交流。显然,我的本意是希望通过网络方式,开始与外人接触,可事实,却让我跟与现实隔离了。我一直依靠着互联网对我们的隔离保护,才能正常交流

网络上,我有些朋友,有的人建议我多出去走走,可这说起来容易,对我,并不容易,我每次和他讨论的时候,其实都非常认同他的观点,互联网,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自然而然,有着它的必要性,可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关系呢?人们总是沉浸在网络之中,拿着部手机在看来看去,但却根本没发现,我们本因存在的美好品质、人和人之间的往来,却早已消失。

科技,本因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可是,事实是如何?我们有几个人,还拥有某些美好的、本因存在的东西?每个人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连小孩子也因为无法在真实的世界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而沉迷游戏,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事实,特别是这些未成年人,他们本因和自己的朋友,自己是家人一起努力,学习,却由于对自己缺乏必要的控制能力,无法在现实中得到,而转入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自以为得到满足,却忘了根本,迷失了自我。

互联网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了,这个不得不承认,也认同了互联网的必要性,他是时代和科学发展的象征,也是世界和时代进步的象征,但是,他的弊端,我们又是否能意识到,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其中一面,却忽略了另一面,我非常同意的一句话,居然来自于《铠甲勇士》中,每个事物都有2个面,我们必须要能全面观赏到正反2个面,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且客观的没有偏袒的评价,这也为什么前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缘故,对于身处之中的人啊,有时候只会以自己的立场看待这种事,是对是错,往往会偏离事实,而旁观的人,由于没有参与其中,往往能保持中立的姿态,对事物的每个面做出正确的评价,虽然这些评价在某些人来看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们想想,他们的评价到底是对还是错?或许偏离事实的,并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再来看互联网,虽然互联网让这个世界的距离更近,也更方便交流和搜索感兴趣的咨询、信息甚至系统的联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可心灵的距离呢,或许反而增加了,人并不是机器,人是有情感的,这表示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想法,也都有着他们之间的沟通和表达,每个人的想法和内心状况,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性,我们称为心理状况,既然需要交流就表示,每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也会需要传递,可是,我们却经常在互联网之中迷失了自我,导致这些本因存在的东西,却看似不复存在。

想想看,我们的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是人,我们每个人的世界,也都因存在某些基本的东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可是我们,到底还剩下什么?恐怕什么都不剩了,唯独剩下的,恐怕是在互联网和孤独中,迷失的自我。

找回自我,需要我们大家来行动,合理的区分互联网的利于弊,可是,这简单么?这容易么?说说并不能代表什么,互联网应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而不应该让我们的自我迷失,让我们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

互联网,是时代的象征,我们需要什么?难道仅仅是互联网中有一足之地?要知道,我们并不是计算机中虚无缥缈的数据,我们的自然界中的实体。我们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沟通,而不是迷失在互联网中的自我。想想看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肯定不干,但是,对互联网的过高的依赖,真的好么?将我们的灵魂交给虚无缥缈的世界,难道就是正确的选择?不,这不是正确的选择,这恐怕可以说是愚蠢,别对互联网保持着过分的依赖,我承认我们离不开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生存的根本,难道不是么?

我们该醒醒,互联网毕竟不是现实,在互联网上找到想要的,并不现实且显得相当天真,即便找到了,可是,它是真实的么?我们需要互联网来交流,但不应该过分依赖,真正想要的,只能从现实中去寻找,将希望完全寄托在虚拟的世界上,你所获得的,也必然是虚拟的。

对我来说,我或许受够了,为了自己承担同学和我的过失,我骗了我们老师和家长,隐瞒了事实,为了在老师面前圆谎,我还不得不继续圆谎,那份紧张,怕被揭穿的心情,你们或许都懂,后来想想看,如果老师后来不是算了,没再追究的话,我不敢确定哪一天不会被揭穿,或许,我就要在这份恐惧中过日子了,为了避开我们同学,还要时刻警惕,想想看,在学校的时候,上个厕所故意绕远路,这真的快乐么?这个世界上,确实什么人都有,也确实需要看清楚自己,不管怎么做,自己高兴才是最好,可是,对我来说,却可以用孤独来形容。

现在的我,我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在亲人面前倒没什么感觉,可以到外面,就隐约感到莫名的紧张,我妈妈叫我出去买鸡蛋,我直觉是不想去的,如果不是被逼的话,我是不会选择出去买鸡蛋的,这是因为,我不想在遇到那样的莫名的感觉了,实在不好受。最近的一次买鸡蛋,我居然进入商场4次,出来4次,迟迟不敢面对服务员,整整花了3个小时,才把鸡蛋买回来,对我来说,那段时间,是多么的难熬,为什么呢?因为我不会选,也怕向别人提出帮助,如果不是服务员主动和我搭上话,我还不知道会变成怎么样,真是可怕的感觉,可是,又有谁了解呢?恐怕没几个人吧。第一次对我来说,确是这么难走,在当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即便我编程的时候,我也没有遇到这么大的压力,或许可以说这是来自心里的压力。我承认我受够了,可是,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或许,我只能选择继续如此,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既然选择了逃避,为何不继续逃避呢,既然无法面对,或许逃避也是一种选择。对我来说,永远当个宅男或许更好。

还记得我曾经在猪八戒网看一些需求的时候,我或许不能接大单,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些小需求,并不是实现不了,可我怕,我怕做出决定,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我对自己的决定根本没有把握。我不知道我能否在需要时间内完成,我总是先想着,假如完不成,该怎么办,到最后,我根本没有勇气去点接单的按钮,原因或许大家都清楚。

在此,如果柳文彪老师能看到这个内容,我希望借着篇文章,能表达当时的歉意,也希望能找到一些真正的朋友,同时希望能唤起大家的认同,本文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同意见请指出。

作者:欧阳春晖

网名:JACK

日期:2016-3-31

——欢迎指教

时间: 2024-10-01 04:45:06

回忆中的倾诉,让我们找回自我的相关文章

拨开迷雾,找回自我:DDD(领域驱动设计)应对具体业务场景,Domain Model(领域模型)到底如何设计?

写在前面 阅读目录: 迷雾森林 找回自我 开源地址 后记 毫无疑问,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是领域模型,领域模型的核心是实现业务逻辑,也就是说,在应对具体的业务场景的时候,实现业务逻辑是领域驱动设计最重要的一环,在写这篇博文之前,先总结下之前关于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三篇博文: 我的“第一次”,就这样没了:DDD(领域驱动设计)理论结合实践:伪领域驱动设计,只是用 .NET 实现的一个“空壳”,仅此而已. 一缕阳光:DDD(领域驱动设计)应对具体业务场景,如何聚焦 Domain Model(领域模

eclipse项目中丢失的R包找回方法

当我们项目中的R文件丢失的时候会令我们痛苦不已,怎样找回呢?总不能删了吧,那样心血会毁于一旦的,我们肯定不会那样做,那要怎么办呢?我这里提供三种方法: ?一,一般情况下这样: ?    ?方法一:选中项目clean一下: ?    ?方法二:选中项目然后右击找到Android Tool再Fix一下: ?二,第二种情况下: ?    ?1,找到你的xxx.xml文件,首先找到报错的,把错误改正过来,这样应该就可以了. ?    ?2,如果第一种方法不行,就把自己的xxx.xml文件都改动改动,然后

3星|《在成功中迷失?如何找回自我》:发挥潜能,时刻反省,找回目标

<哈佛商业评论>的3篇文章,依次说了“发挥潜能”,“时刻反省”,“找回目标”3个问题.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 1:为自己的事业负责,第一步要正确评估自己目前的技能与表现.你能写出自己两.三项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吗?大多数人可以细数自己的强项,却很难举出自己的重大弱点.#55 2:在你自己选择的行业里,如果你在最重要的几项工作上表现不够优异,就很难在这一行里成功.这道理听来非常简单,许多高管却未能认清自己职务上影响成败最大的三或四项关键活动.#82 3:如

放开O2O 开放LBS+ 高德找回自我?!

近期高德在互联网市场很活跃,阿里敢于充分信任的把这家公司交由UC老大俞永福对高德进行大刀阔斧改造.如今看来,俞永福放弃O2O专注LBS的战略调整算是真正让高德具备了互联网公司的意识和职能.曾经迷失的高德似乎终于找回了自我. 曾几何时LBS+O2O被奉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黄金组合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当时最火的两个市场概念就是"签到"和"团购",而这两大概念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又给市场带来了无尽的遐想空间,LBS+O2O的组合开始广为流传,而且愈传愈烈,直到去年下半年开

Xcode中被删文件的找回,包括stroyBoard

1 到回收站中找到该文件,右键放回原位2 在xcode中 File> add File to "appName" , 选择刚刚恢复到目录下的Main.Storyboard即可恢复到xcode中注意 stroyBoard 是在你的app目录下的Base.lproj 目录中.

c++中的const和volatile知识自我总结

学习了下c++中的const关键字,总结如下. 1.const限制一个变量不能修改其内容,如果强行修改的话,如下面代码这样子,编译就会报错,“表达式必须是可修改的左值”. int main() { const int a = 6; cout << a << endl; a = 10; cout << a << endl; return 0; } 2.如果通过指针强行修改呢,如下面代码这样子. int main() { const int a = 6; cou

Java中获取路径的方法_自我分析

就目前的我来说最常用的两种获取路径的方法是  class.getRecource(filename) 和 class.getclassloader.getRecource(filename) 这两者的区别其实很简单就是路径的时候有点不同,这里主要讲两个参数,其他的路径获取,其他的话在根据相对路径逐一查找就行了 class.getRecource(filename): 参数"/" 表示获取根目录; (即我们常用到的bin目录[字节码文件存放的目录] " "  表示获取

【翻译自mos文章】在unix/linux中使用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s)来找回被删掉的文件(数据文件or redo log)

在unix/linux中使用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s)来找回被删掉的文件(数据文件or redo log) 参考原文: Retrieve deleted files on Unix / Linux using File Descriptors (Doc ID 444749.1) 适用于: Oracle Database - Enterprise Edition - Version 8.1.7.0 to 11.2.0.3 [Release 8.1.7 to 11.2] Linu

程序员如何在职场中实现“跨越式”成长?

最近我开始计划系统的梳理目前的产品:看系统后台数据:对核心用户做访谈:细分用户类别:梳理.分析业务场景:给出后续对产品的指导意见等……看了我的计划方案,我的同事对我说:感觉你最近的跨越好大,以前你做的事情我感觉我也能想到,但现在你计划的事情我怎么也想不到了. 于是我陷入了沉思:这些做事情的方式我几年前就知道啊,简直不用经过思考就应该是这样的啊,那为什么我现在才开始做了呢?那之前(从去年我来这个部门到现在)我都做了些什么呢,我感觉自己每天也很忙碌啊.同事开始帮我回忆:你之前做了叉叉叉叉.我打断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