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性能测试的几个术语

响应时间

我把“响应时间”的概念确定为“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把响应时间作`为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的主要体现。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两个部分。其中“呈现时间”取决于数据在被客户端收到响应数据后呈现页面所消耗的时间、而“响应时间”指J2EE应用服务器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受到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软件性能测试一般不关注“呈现时间”,因为呈现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端的表现。在这里我们没有使用很多软件性能测试定义中的概念——“系统响应时间”定义为“应用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数据所消耗的时间”,没有使用这种标准的原因是,可以使用一些编程技巧在数据尚未完全接收完成时进行呈现来减少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对于HNDLZCGLXT的这个项目中,我们针对C/S系统采用前者标准,对于B/S我们依然采用后一种标准。

并发用户数

我把“并发用户数”与“同时在线数”进行区别对待,我的“并发用户数”的标准是:并发用户数取决于测试对象的目标业务场景,因此,在确定这个“并发用户数”前,必须(必要)先对用户的业务进行分解、分析出典型的业务场景(也就是用户最常使用、最关注的业务操作),然后基于场景采用某些方法(有多种计算并发用户数的数学模型与公式)获得“并发用户数”。这样做的原因是:假设一个应用系统、最高峰有500人同时在线、但这500人却不是并发用户数、因为假设在一个时间点上、有50%的人在填写复杂的表格(填写表格动作对服务器没有任何负担、只有在“提交”动作的时候才会对服务器系统构成压力)、有40%的人在不停的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外一个页面(不停发出请求与回应、产生服务器压力)、还有10%的人挂在线上,没有任何操作在发呆:)(没有对服务器构成压力的动作)。因此只有那40%的人真正对服务器产生了压力,从这里例子可以看出、并发用户数关心的是不但是业务并发用户数、还取决于业务逻辑、业务场景。因此我们需要本文第六部分软件性能测试文档4、5、6。

吞吐量

我把吞吐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对于交互式应用系统来说、吞吐量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在容量规划的测试中、吞吐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但反映在中间件、数据库上、更加体现在硬件上。我们在以下方面利用这个指标:

(1) 用来协助设计软件性能测试场景,衡量软件性能测试是否达到了预计的设计目标、比如J2EE应用系统的连接池、数据库事务发生频率、事务发生次数。

(2) 用来协助分析性能瓶颈、参照本文第二部分总的RBI方法。

性能计数器

性能计数器式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例如对WINDOWS来说使用内存数、CPU使用率、进程时间等都是常见的计数器。对于性能计数器这个指标来说、需要考虑到的不但有硬件计数器、web服务器计数器、Weblogic服务器计数器、Servlet性能计数器、EJB2的性能计数器、JSF性能计数器、JMS性能计数器。找到这些指标是使用性能计数器的第一步、关键是找到性能瓶颈、确定系统阀值、提供优化建议才是性能计数器使用的关键。性能计数器复杂而繁多、与代码上下文环境、系统配置情况、系统架构、开发方式、使用到的规范实现、工具、类库版本都有紧密的联系、在此不作赘述。

思考时间

我把思考时间确定为“休眠时间”。从业务系统的角度来说,这个时间指的是用户在惊醒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自动化测试的角度来说、要真实的测试模拟用户操作、就必须在测试脚本中让各个操作之间等待一段时间、体现在脚本上就是在操作之间放置一个Think的函数,体现为脚本中两个请求语句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同的测试工具提供了不同的函数或方法来实现思考时间、比如HP LoadRuner和IBM Rational Performance Tester的方式就完全不同。

时间: 2024-12-26 06:37:53

软件性能测试的几个术语的相关文章

软件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转发)

一.软件性能的关注点 对一个软件做性能测试时需要关注那些性能呢? 我们想想在软件设计.部署.使用.维护中一共有哪些角色的参与,然后再考虑这些角色各自关注的性能点是什么,作为一个软件性能测试工程师,我们又该关注什么? 首先,开发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使用,我们先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一下,用户需要关注哪些性能. 对于用户来说,当点击一个按钮.链接或发出一条指令开始,到系统把结果已用户感知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止,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是用户对这个软件性能的直观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响应时间,当相应时间较小时,

广州八神软件性能测试课程最新大纲

发帖纪念下本人最近开设的一门软件性能测试方面的课程全部录制完毕, 课程URL是:http://edu.51cto.com/course/course_id-2218.html. 课程注重实战和对重要概念的剖析,整个课程时间超过2000分钟. 同时,也可以加入QQ群:319406535 一起讨论学习. 也可以通过http://www.dataguru.cn/myclassnew.php?mod=new_basicforlesson&op=basic&lessonid=323方式学习,两种方式

性能测试的一些常见术语

响应时间我把"响应时间"的概念确定为"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把响应时间作`为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的主要体现.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两个部分.其中"呈现时间"取决于数据在被客户端收到响应数据后呈现页面所消耗的时间.而"响应时间"指J2EE应用服务器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受到数据所消耗的时间.软件性能测试一般不关注"呈现时间",因为呈现时间很

【转】这些年,我的软件性能测试

很早之前就说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职业,一直忙于一些乱七八糟的事,现在这个时间难得偷得空闲,趁着有感觉,赶紧进行敲下“这些年,我的软件性能测试”来祭奠我这IT行业的几年...... 记得第一次做性能测试项目,心情是 忐忑的,觉得,性能测试,做不好就背包滚蛋了都可能,不过当时带我做项目的老大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支撑,我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他都会耐心的给我以 解答或者给我一个方向,让我去前行,解决,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自己每一天也过的感觉很充实.也是在这个项目里面,这个老大告诉我,作为性能测

广州八神软件性能测试课程优秀学员作业-第1课-抓包不求人

本文档是广州八神软件性能测试课程学员DI da'da di的第1课-抓包不求人的课后作业.感谢DI da'da di同意分享.作业质量高,有价值,分享给大家共同进步和学习. 课程讨论群:319406535 也可以查看课程的免费部分学习: http://edu.51cto.com/lecturer/index/user_id-387113.html http://www.dataguru.cn/myclassnew.php?mod=new_basicforlesson&op=basic&le

软件性能测试与可靠性测试

性能测试:1.软件性能测试包括三个目标:①发现缺陷:②性能调优:③能力检验与规划 2.软件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资源利用率 3.系统的响应时间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响应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大响应时间 4.对于无并发的应用系统而言,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严格的反比关系 5.吞吐量不能无限的增大,关键原因在于资源利用率不能无限的提高 6.资源利用率可以为性能调优提供很大帮助 7.在压力测试时,软件通常会处于性能下降曲线的哪个区间:性能轻微下降区

浅谈软件性能测试中关键指标的监控与分析

浅谈软件性能测试中关键指标的监控与分析 一.软件性能测试需要监控哪些关键指标? 软件性能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Ø  评价系统当前性能,判断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性能需求. Ø  寻找软件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定位性能瓶颈并解决问题. Ø  判定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 而对于用户来说,则最关注的是当前系统: Ø  是否满足上线性能要求? Ø  系统极限承载如何? Ø  系统稳定性如何? 因此,针对以上性能测试的目的以及用户的关注点,要达到以上

关于举办“高级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员培训班”和“高级软件性能测试工程师培训班”

大家好!       我中心于2016年2月27日举办“高级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员培训班”和2016年3月19日举办“高级软件性能测试工程师培训班” 如有疑问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的支持! 如有软件测评服务业务合作,如软件登记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等保测评,渗透测试,风险评估等项目服务,期待您的合作,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如有培训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劳烦您转发给您相关可能有需求的培训同事,多谢. 祝您工作顺利,健康快乐每一天! 中国赛宝实验室软件评测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新书上市

  作者前三本书<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精通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和<精通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最佳实战>面市后,受到广大软件测试和开发人员的关注与好评.鉴于很多功能测试人员.在校大学生以及众多零基础性能测试人员,对性能测试及LoadRunner工具的极大求知.学习欲望,结合零性能测试基础特点,<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教程>在前几本书的基础上,取其之精华部分内容,同时对书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从